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综合

描写厦门的抒情散文佳作

综合 2020-02-03 00:20:01
相关推荐

廈門的印象,是從她蔚藍的天空開始的。這是一種醉人的藍,純淨、真切,清澈、透底,沒有任何的塵雜,如一抹孩童的心扉,不帶一絲煩惱和憂愁。下面是美文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描寫廈門的抒情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賞。

描寫廈門的抒情散文佳作:懷念廈門

一年前,我在出差途中無意接到了10年前的學生電話,邀請前往廈門。那一段時日,我受命于縣裏一家單位創作一部電視短劇劇本,其間,所有的累都浮了出來,實在很想清閑。事情辦妥之後,我想:何不忙裏偷閑?于是,沒有告訴任何人,悄悄從遵義前往重慶,登上了飛往廈門的航班。

人在重慶,什麽心情也沒有,心裏隻想到廈門這座年輕的城市。次日臨近中午時分,我便出現在廈門機場,當年的學生,個個精神抖敚?0年不見,不是刮目相看的問題,而是當換一種思維審視了。10年前調皮淘氣的小小少年,如今成了大小夥子了。

廈門與我來說,是一個個陌生的城市,又是一個熟悉的地方,陌生得像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小夥子,熟悉得早已聞聽廈門的山水。走出廈門機場那一刻,我站在春夏之交的陽光下,腦海裏浮現出來有關廈門的點點滴滴。諸如遠華集團的故事,鼓浪嶼的美麗,廈門大學的誘惑,還有就是遙望台灣的感懷……

我不喜歡帶任何東西出門,就連身份證也沒有帶,在确定前往廈門的那一刻,我是電話回來讓派出所給我開具的一張身份證明,沒有人知道我那時拿來幹什麽的。在廈門,幾個學生當即爲我準備了換洗衣服,在安體育館租了一個籃球場地,他們知道我原來在教書的時候愛好籃球,當天即帶我去活動了一下筋骨。離開學校已經10年了,我已不如當初,尤其是近幾年來,或許是工作忙了的緣故,或許是在一次體檢中發現窦性心髒早搏的緣故,反正,我已經似乎好些年與籃球無緣了。

站在廈門的燈光下,我仿佛感到這座城市的美麗是特意爲我裝扮的。對于一個大山深處的男人,在偌大的城市裏,在輝煌的夜色下,我有山一樣的豁達與山一樣的彪悍也不再從容,隻有我面前的小小少年,完全就是廈門土生土長的廈門人,也隻有他們才能和廈門交流,才能和廈門對話。我對廈門的理解,隻有從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裏的易中天背後那裏知道,隻有從遠華集團的故事中知道,隻有從鼓浪嶼的美麗中知道。我想,我就是一個山野村夫,與廈門不語,與廈門無夢。誰料:一年以後,廈門确實我最值得懷念的城市。

廈門市中心,當地人稱之爲“島内”,相傳遠古時爲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稱“鹭島”。剛到廈門的那一晚,我幾乎是在學生的介紹下度過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檔案,廈門也不例外。據說廈門的美名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從晉太康三年起,廈門先後置縣、郡、州,曆史悠久。那一晚,我們聊到很多廈門故事……

到廈門不到鼓浪嶼,那将是一生的遺憾,我知道我也還會有機會去廈門,也有很多次到鼓浪嶼的機會。在去鼓浪嶼的一上,我努力回憶我對鼓浪嶼的熟悉與陌生的地方,在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來鼓浪嶼是個渺無人煙的綠洲,又稱“園沙洲”或“園仔洲”,元朝末年還是一個漁村,聽說島的西南端有一個海蝕溶洞的礁石,每當海濤沖擊,發聲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島也因之得名“鼓浪嶼”。

鼓浪嶼很熱情。我在鼓浪嶼那天,遊人如織,鄉音交錯。走過鼓浪嶼的石階,穿行鼓浪嶼的林蔭,那種寵辱皆忘,心曠神怡油然而生。我是一個忙忙碌碌的人,可是在那天,我刷新了我的記事本,把所有的忙碌和煩惱抛諸腦後,任由海風靜靜地吹,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鼓浪嶼的小路上。看到陳舊的炮台,想起了鄭成功抗擊倭寇的壯舉,腦子裏閃爍着那金戈鐵馬、殺聲震天的隆隆炮聲,走到中央音樂學院門前,仿佛聽到了來自京師的琴音和箫聲,又似乎閃現出來懷抱琵琶甯靜而矜持的少女從學院的大門向我走來……

我看見一座陳舊的英式别墅,拱券回廊,前部爲兩房夾一廳,爲兩層坡頂。後部中間爲小花圃,兩旁爲二層小樓,連着前面的主房,後花園裏還有魚池。别墅的線腳重疊纖麗,一樓中廳拱券前爲一長長的石階,石階四周爲古榕、龍眼、玉蘭,把小花園徽值脻馐a婆娑,清新涼爽,格外溫馨。窗戶有些破爛,牆體是略有修補。在那裏,我看到了當年一個白面書生凝神靜氣坐在窗戶面前。

陪同我的幾個學生都不知道那别墅的主人,可我從遊人的交談中得知那好像是林語堂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聽到林語堂,我肅然起敬,我知道林語堂1919年8月與廖翠鳳舉行婚禮,新娘房就設在廖家别墅前廳右側的廂房裏,可是,林語堂婚後三天,懷揣1000大洋離開廖家。他一生寫了六十多本書、上千篇文章,大多是用英文寫的,1966年定居台灣,1976年3月26日逝世于香港,終年81歲。對于林語堂在這裏居住過,我還是第一次耳聞。後來我在北京學習期間,專門聆聽到了林語堂的人生哲學。從北京回來,我在西單圖書大廈買了兩本《林語堂散文》送給朋友。

鼓浪嶼與台灣遙遙相隔,站在炮台下面,擡眼即可遙望台灣。那天,我第一次理解詩人餘光中的“鄉愁是一灣湝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的那種離散之苦。我在聽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原習水縣官渡區周春輝先生黃埔軍校畢業後,一直在國民黨軍隊工作,1949年,國共進行最後的對決時,周春輝的妻子袁夕靜女士當時身懷六甲,不能随周春輝前往台灣。35年後,袁夕靜女士通過對外機構多方查詢才得知周春輝健在,方有書信往來。鴻雁傳書,真情永存。周春輝在爲袁夕靜女士寫下了多首詩詞,其中一首這樣寫道:“寂寞人生路,凄涼兩地家,聲聲無奈鬓雙華,何日重歸故裏話桑麻。熬住心頭沉重,曆盡人間悲痛,尊榮鏡裏花,風塵洗盡夕陽斜,回首恩仇恰似浪淘沙。”離愁别苦,望眼欲穿,誰不思念自己的親人?台灣,離我們遙遠,卻又近在咫尺。此時此刻,我才想起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大陸不可見兮,隻有痛哭……”

那一天,遙想台灣的思緒剪不斷理還亂,鼓浪嶼的留戀和感概從心中一幕一幕升起,可疲倦讓我不得不作别那些從腦子裏劃過的影子。夜裏,告别了一天的喧嚣和躁動,如汪洋中的一葉扁舟,停泊在廈門灣的避風港,像玩累了的頑皮孩童,頭枕着溫暖的夜色很快駛入了夢鄉。

在廈門,我沒有去“紅樓”,不是我的學生不帶我去,而是我打心裏不願意去那個曾經隐藏着糞土金錢而又肮髒交易的地方,但是,我去了賴昌星修建的“遠華影視城”。

“遠華影視城”是一座金碧輝煌的仿古人造景觀的娛樂城,“遠華影視城”位居廈門島北部同安區五顯鎮的東溪河西岸,總占地面積1000畝,第一期占地120畝,是旅遊娛樂、拍片攝影、休閑度假的極佳園地,與閩南著名古刹梵天寺爲鄰。她選取了北京紫禁城(故宮)的天安門、太和殿、養心殿,頤和園的長廊和一條明清風情街作爲基本的建築群,除了古香古色的紫禁城外,影視城中還有再現侏羅紀的恐龍世界。

我是在一個匆忙的早晨離開廈門的,因爲電話一直在催我回來,所以,我十分不情願地離開了廈門。

我認識不少城市,憑心而論,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與北京都是無法比拟的,廈門亦是如此,相對來說,太小了點,也太顯簡陋陳舊。但是,廈門有自己的特色,那種充滿南國景貌的植被,那充滿風土人情的韻味,那充滿年輕朝氣的蓬勃,無時無刻不在誘惑着我們的視覺。離開廈門的那天早上,美麗的城市被燦爛的朝陽鑲上一道金邊,海的聲音與味道卻也無從聞到,隻是心裏的那種依戀,竟似要與一位剛結識的好友分别一般,酸酸的、澀澀的,更多的是不舍。

描寫廈門的抒情散文佳作:廈門

從蘇州到廈門,沒有普快列車,隻有動車且票貴,和飛機票相差無幾。最後,我選從蘇州先到上海南站,再轉普快到廈門。這樣能省下兩百多塊錢,用來大魚大肉補營養更劃得來。再說,我時間多得很,硬座二三十個多鍾的長途這兩年我坐過好幾次。

列車過浙江一直是黑夜,到福建境内天逐漸亮,在閩北的邵武,三明,沙縣等段行駛時,望着窗外那地勢可以和蜀地比肩,這一頭還清晰看到一片沉郁的山頭,高高擠在一起,幾塊瘦小的田埂,黃黃的稭稈碼在山腳,幾間瓦房羞羞地被一片竹子圍着,隻看到些牆角和瓦頂。車子穿過一隧道冒出來,又是另一種場景了,白茫茫一片,不知是霧還是飛雪,萦繞山間,凝神去看,好像是霧,一團團像龍卷風一樣流動着,這還是第一次見。而很近的眼前路邊,野草和荊棘被一層薄薄的白霜覆蓋着,原來沿海的福建也竟然這麽山區,福建人在外這麽肯幹,敢闖,精明都是被地少山多逼出來的。

到漳州,廈門閩南一帶已是近海地段,因又剛夜黑看不清外邊是山多還是平原多,路燈照得見的地方,都是房子。車子經過集美大橋的時候,我歎廈門的夜景這麽漂亮,另一座大橋上的路燈,把兩岸從黑夜裏流露出來。此時,車廂内的乘客已忙碌起來,說列車進島内了,要到廈門終點站了。而我一點倦意也沒有,直到到站下車,扛着行李的時候,覺還是挺累的。走出廣場,各自散去,我在猶豫,不是怕,我在判斷哪裏有便宜旅館住,先睡一晚,明天再去找房子租。沿着車站附近的湖濱路一直走,進了一家蘭州拉面吃蓋澆飯,出來在附近找到一小區内的旅館住下來,房間内電視機上有廈門地圖。我拿來研究,一個巴掌蓋下去就可把整個廈門島遮住,又研究島外,鄰近的海滄區,翔安區,集美區,這一帶地圖上灰白顔色比黃顔色要多,也就是郊區商業不旺的地方,我将要找的房子也鎖定在島外。

廈門島内屬特區,相當于市中心,房租貴。第二天,我從梧村汽車站負一樓公交樞紐坐往島外的公車,最後在集美區的馬巒村定了房子,也拉了網線,憋了四個月沒上網,各種信息都陌生了。一切安好後,我在附近走了一圈,這一帶屬海灣,海水退潮後,百米以内都是軟平的泥灘,後來知道這也是廈門三大台商投資區之一的——杏林街道。有長長的海堤,由新陽大橋連通對面的海滄區。氣色好的話,也可清晰看到象嶼保稅區那高高的集裝箱。廈門氣候好,北國寒風凜冽的時候,這裏陽光明媚,吃過中飯,還可以剝光日光浴,也不愧是一座适宜度假旅遊的南方城市。

廈門,是我國一經濟特區,也是海峽西岸開發重點區,現在在積極向國務院申報成立自貿區。廈門的面積和珠海差不多,1600多平方公裏。廈門最早的特區是廈門島(也稱鹭島),島内有兩個區,有北面的湖裏區,南面的思明區。廈門人喜歡把島内叫市區,島外叫郊區,這和深圳的關内和關外的叫法一樣。廈門島外的海滄,集美,翔安,同安我很少走,廈深高鐵正式開通那天去了一趟廈門北站,其附近一片大工地,塵土飛揚。而同安影視城這些我隻大概坐車繞,感覺和别的開發區差不多,島内的繁華商業街和景點區才對我有吸引力。

島内的湖裏區,雖處市區,工業區和碼頭,機場就占了一大片,湖裏工業區是廈門特區開放開發第一炮炸響所在地。島内南面的思明區是商業和旅遊集中區,有中山路步行街,是廈門傳統商貿街,兩排騎樓建築商鋪,其周圍商圈一帶,有各種閩台,南洋風情的小吃店。台灣蝦扯蛋,廈門姜母鴨,漳州鹵面等。街道兩邊的房子擁擠,之間隔着條陰深巷道,各種針灸,按摩,洗腳店半遮半掩設在巷道内,走進去就聞到一股濕氣,潮濕的路面,頭頂上各種電線交叉穿過,擡頭隻看到一條溝一樣的天空,這樣的街景在南方很盛行,至少在珠三角一些熱鬧城中村很多都這樣。從中山路步行街向西到盡端,是一條延海岸邊在水面架建起來的演武大橋,在南端呈繞圈結構,遠遠看去那車流在上面轉圈,也算給人增添視覺美感。附近就是輪渡碼頭,客輪主要往鼓浪嶼,時隔幾分鍾發一趟。鼓浪嶼是廈門這座被稱海上花園城市的典範,島上很多小洋房别墅,龍頭路幾條商業小街是島内購物飲食街區。這塊走路一兩個鍾完全能繞走一圈的小島,舊時被殖民國租借過,如今留下一大批洋建築和一些紀念場館,有鋼琴博物館,菽莊花園,日光岩,鄭成功紀念館及其塑像。這些景點我在外圍小路上特有放慢腳步輕輕走過,并沒有聽到人家所說随處可聽到悠揚的琴聲彌漫整個角落的那種場面,反而在上坡段的小路上偶爾看到一兩個抱着吉他,若無旁人,用心邊唱着憂傷的歌曲,一身懷才不遇的樣子。沿小徑走到港仔後海濱浴場,看到一片無盡的大海,心胸頓然開闊許多,可以邊曬着暖暖的陽光,邊用想象去描繪一幅和海一樣寬闊無比的未來,這是很高尚,無拘無束的享受。這福氣不是一般人能長年享受得到的,邊上有南京軍區療養院,有權有錢的人占盡所有美好,我們隻是過路人。

而廈門最不缺的就是有沙灘的海岸線,從廈門大學走出來,跨過環島路到胡裏山炮台,從這裏開始幾乎都是沙灘海岸橫跨整個廈門島南部,在沙灘上隔幾個點會看到幾隻駱駝或馬匍匐在沙灘上,旁邊站着幾個婦女手中晃着紙牌“xx元騎駱駝走沙灘”。開始,我并不知道這沙灘有這麽長,在彎曲海岸線上邊走邊感歎廈門這片海的湛藍,礁石嶙峋的美麗,還有架在海邊水面上的木棧道,不花錢也能享不盡的海邊浪漫風情。走了很久,康師傅礦泉水都喝光了,肚子也餓得慌,一路也沒什麽大谢〕钥少I,沙灘還沒走到頭,也看不到頭。眼前的戀人拍婚紗照,媽祖像都沒了興趣,我改走回邊上的環島路,看到粗壯的大王椰和魚尾葵熱帶植物,餓得挺不住了,在台灣民俗村附近社區一餐館飽了一頓。吃完,嘴一抹,激情又來了,誓要征服那片沙灘,西湖我都圓圓整整繞走一圈,這沙灘還有多長,走到天黑我都陪到底。接着繼續沙灘和環島路換着走,看到路邊高高立着“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标語,再往遠遠海域那頭望去,氣色雖不太好,仍能模糊看到孤在海面上的金門島,有多艘船立幾尊炮筒對着此岸。卻看不到人們所說金門島那堵牆刻寫“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字标語。我們不能靠近金門島,有大炮警示着,隻能随遊團海上遊金門,和珠海那邊海上遊澳門一樣。一看也不見有多稀奇,我還繼續走我的沙灘路,到了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這裏遊人如織,原來廈門國際馬拉松賽在這裏執行開幕儀式,這裏很現代化,寬闊的草坪上,周邊還有氣派的寫字樓,外殼很精緻,隻不知裏邊租出率有多少,香山國際遊艇會也在這裏,一切盡顯富麗堂皇,我不願再走沙灘路就停在這裏,在路邊的草坪坐下,看着路邊烤紅薯的攤主,和海面上呼呼踏浪飛過的遊艇,感覺這世界就是如此的極端。

到廈門,賴昌星的那棟紅樓和廈門大學,我沒來之前就瞄準了。在湖裏工業區華光路,當年紅玫瑰陷阱的那棟六層高紅樓,多少高官在裏邊銷魂過。被打倒後,如今那棟紅樓和周圍小區建築差不多的平凡,底層是中國移動經營點,大門口挂着——廈門市職工服務中心。在杭州火車站斜對面有座酒店叫紅樓大酒店,不知裏邊有沒有設有紅玫瑰陷阱。關于廈大,去的那天不是周末,在南普陀寺逛了殿堂又爬了高山,出來走到牌坊想拐進廈大,卻被保安攔住了,讓我去後面排隊。那保安說廈大雙休和節假日除外,平時都限時限人數參觀的。我想,北大我不走西門,走東門都可以大搖大擺進去,廈大怎麽比北大還大王了。當年,魯迅在這任教時還感歎這裏設施匮乏,小解都得用壺裝着,待到半夜無人再從窗口潑下去。現在富了,攔人了。當然,校方管理人表示因每天前來參觀的遊客量大,怕影響到學校教學氛圍,才出這一套的。我也忍了,改到周末,再來的時候,走進去校園和很多同等的高校差不多,魯迅當年形容廈大“應将一排洋房,擺在荒島海邊上”,我估計在芙蓉湖邊上那幾排紅磚洋房就是,陽台挂滿衣服,走廊前立一排自行車,供學生宿舍的。據說,廈大的師生很尊貴,有些系和專業還把高爾夫定成必修課,聽了,這讓我這學渣情何以堪,我連高爾夫球杆都沒得碰過。

2016年的元旦我是在廈門過的,不是度假,也不是旅遊,我是來認路的。悠哉悠哉二十天又過了,離開廈門後,我将又面臨新一年裏種種已知和未知的挑戰。

描寫廈門的抒情散文佳作:廈門遊記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雞年初夏,蟬嗚荔熟時,我和同事來到了幽雅倚麗的城市—廈門。久久萦繞腦際的是這樣一幅畫卷:“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佳木、奇花、碧海、黃沙、秀嶼、鋼琴、及風格獨特的萬國建築在我心湖上點上了幾波漣漪。

風平浪靜第一夜

到達廈門,天色已晚,廈門的朋友在車站接我們。坐着汽車穿行在鱗次栉比的摩天大廈之間,覺得自己矮小了許多。燈紅酒綠的街景光怪陸離,令人眼花缭亂。我們下榻在福建軍區招待所,在飯廳簡單用餐之後,朋友就帶我們去海邊觀看鼓浪嶼夜景。汽車穿過演武大橋來到海邊。這兒靜極了,聽不到喧嚣聲,隻聽見海水在輕輕地舐着沙灘,層層波濤仿佛與岩石低語。我情不自禁脫了鞋子,赤腳追逐浪花。海浪拍擊着海岸,沒過了小腿,漫濕了褲子。“你們看對岸就是鼓浪嶼。”順着朋友手指望去,夜幕下的鼓浪嶼清靜幽雅,豎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雕像在各色燈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發光。高高的日光岩在幾條激光射線夜景下越發顯得英姿态挺拔。位于鼓浪嶼島北端的五隻不鏽鋼白鹭雕塑,躍海出世,翩翩欲飛。隔江遠眺鼓浪嶼夜景,仿佛把你帶入一個全新的三維動畫迷宮,同時也賦予人們高科技帶來的享受。夜深時分,我躺在床上,閉上眼睛,那鼓浪嶼像架鋼琴,而海波如琴弦,那浪花如音符正唱着優美抒情的催眠曲伴我入眠。

海邊即景

第二天下午,我們乘車觀賞環島路,環島路美侖美奂,它沿海而建,黑色公路,紅色導盲道,綠色草地,黃色沙灘,蔚藍大海和天空仿佛仙人遺落在人間的五彩絲帶。它還是一條移步異景的觀海長廓,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觀賞海景,美麗的沙灘、波濤、礁石、島嶼、穿梭的風帆、海島、瑰麗的雲霞也映入眼簾。優美的南國風光,令人心曠神怡。寄托兩岸中華兒女心願“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标識,好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呼喚着自己孩子早日回到她的懷抱,盼望台灣早日回歸。環島路盡頭是椰風寨,我們用海邊專門爲遊客準備的望遠鏡望見了金門。有道是“廈門金門門對門,兩岸人民盼開門。”來到椰風寨海邊,海風夾着魚腥味撲将而來,引得我額發欲飛,衣帶亂舞,感覺在飛。面對此情此景,我放開嗓子唱《大海》:“。。。。。。茫然走在海邊,看那潮起潮落,徒勞無功,想把每朵浪花記清。。。。。。”邊唱,腦海裏不禁浮現往事,想象力便馳騁起來,我的全部生活就象一個手卷畫似的展開,心有時突然顫抖跳動,正如《大海》唱道:“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請全部帶走。”這首歌很适合我現在的心境。沙灘上星星落落散落着悠閑的遊人,或倆倆相依呢喃細語,或三五成群身着泳衣,奔向大海,或夥伴們互相埋沙人,每一張臉龐上瀉滿了笑意,笑聲蕩漾在碧波上。此情此景,令我怦然心動,穿着緊身衣躍躍欲試,順着一根通往海裏的深處纜繩下海,突然吓我一跳,一個巨浪,把我往海裏打,海水灌進我的嘴裏,好鹹。海水浮力大,隻要用腳輕輕一蹬,就會浮起來,我與大海來了個親密接觸。我在波濤中淘洗我的詩篇和靈魂。潮打濕的沙灘,好柔軟,腳踩在上面,很舒服,随着海浪一波一波翻滾,爲我送上海的禮物貝殼,我徒起拾貝之趣。有的貝殼紋路似波濤,有的似人耳,有的如玲珑的寶塔。。。。。。我拾些回家,放在假山底下,裝點我的房間。在海邊,我開放所有感官,去聽、去看、去嗅、去嘗,讓這海邊秀麗的景色都蒙上我的愛,因我的愛而顯得絢麗多彩。

我牽挂的鼓浪嶼

自從觀賞過鼓浪嶼,心裏對她有了牽挂,這牽挂像一棵大樹在我心裏長大生根,并枝繁葉茂。

牽挂那裏的一草一木,那裏一年四季鮮花團簇,椰子樹婆娑搖曳;槟榔樹亭亭玉立,鳳凰樹一片紅霞。幽靜的小道迂回曲折,還有1000多幢多國建築散露在山坡。更值得一提的是參天的老榕樹,它令人想起威廉創辦的“榕樹下”文學網站,“它是文學者精神庇護的地方”。看到樹身及氣根,猶如一隻鹿,想到白鹿書院。我把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放遂到這兩個文學網站,又或念念島上女詩人創作的風靡全國的《緻橡樹》。此刻我感到如同春風拂面,幫我從平凡生活中找到一份舒暢甜美。

登上96米的日光岩頂峰,廈鼓秀色盡收眼底。一個同事乘興朗誦郭沫若同志遊鼓詩句:“懸崖磅礴沐天風,屹立鹭江第一峰。音樂名區聯蜃市,英雄故壘看艨膻。”我也情不自禁地唱起那首風靡海外的《鼓浪嶼之波》:“登上日光岩眺望,隻見雲海蒼茫。。。。。。鼓浪嶼海波在日夜唱,唱不盡骨肉情長,舀不幹海峽的思鄉水,思鄉水鼓動波浪。。。。。。”優美的旋律,撥動着我們心弦,故國一統之思,油然而生。随着中國共産黨總書記胡鍧c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握手,這一時刻定格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在全世界中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海峽兩岸和平、發展最終實現統一。到那時讓我們從日光岩走到美麗的基隆港。

牽挂那裏的人,廈門的朋友對我們一行熱情接待,爲我們安排好旅遊線路,給人一種親切而涵養的感覺,鄭成功紀念館的工作人員用閩南普通話,非常動情介紹鄭成功這個曆史功臣赫赫一生。帥氣的小夥介紹了鋼琴的曆史,我猶如給鋼琴做了檢閱,高雅的小姐爲我們鋼琴彈奏,無不顯示一個城市的美好的靈魂。

廈門美麗風景如畫面一般,在腦海中一頁一頁翻開,還有與廈門朋友千絲萬縷的感情交流,使我沉浸在一種如醉如癡的狀态,廈門是多情的城市,能嗅出空氣中愛的味道。在浏覽時,我努力将所有的記憶細胞激活,記住每一塊奇石,每一片清澈的海水,每一段在廈門的經曆。

厦门的印象,是从她蔚蓝的天空开始的。这是一种醉人的蓝,纯净、真切,清澈、透底,没有任何的尘杂,如一抹孩童的心扉,不带一丝烦恼和忧愁。下面是美文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厦门的抒情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

描写厦门的抒情散文佳作:怀念厦门

一年前,我在出差途中无意接到了10年前的学生电话,邀请前往厦门。那一段时日,我受命于县里一家单位创作一部电视短剧剧本,其间,所有的累都浮了出来,实在很想清闲。事情办妥之后,我想:何不忙里偷闲?于是,没有告诉任何人,悄悄从遵义前往重庆,登上了飞往厦门的航班。

人在重庆,什么心情也没有,心里只想到厦门这座年轻的城市。次日临近中午时分,我便出现在厦门机场,当年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10年不见,不是刮目相看的问题,而是当换一种思维审视了。10年前调皮淘气的小小少年,如今成了大小伙子了。

厦门与我来说,是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又是一个熟悉的地方,陌生得像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小伙子,熟悉得早已闻听厦门的山水。走出厦门机场那一刻,我站在春夏之交的阳光下,脑海里浮现出来有关厦门的点点滴滴。诸如远华集团的故事,鼓浪屿的美丽,厦门大学的诱惑,还有就是遥望台湾的感怀……

我不喜欢带任何东西出门,就连身份证也没有带,在确定前往厦门的那一刻,我是电话回来让派出所给我开具的一张身份证明,没有人知道我那时拿来干什么的。在厦门,几个学生当即为我准备了换洗衣服,在安体育馆租了一个篮球场地,他们知道我原来在教书的时候爱好篮球,当天即带我去活动了一下筋骨。离开学校已经10年了,我已不如当初,尤其是近几年来,或许是工作忙了的缘故,或许是在一次体检中发现窦性心脏早搏的缘故,反正,我已经似乎好些年与篮球无缘了。

站在厦门的灯光下,我仿佛感到这座城市的美丽是特意为我装扮的。对于一个大山深处的男人,在偌大的城市里,在辉煌的夜色下,我有山一样的豁达与山一样的彪悍也不再从容,只有我面前的小小少年,完全就是厦门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也只有他们才能和厦门交流,才能和厦门对话。我对厦门的理解,只有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里的易中天背后那里知道,只有从远华集团的故事中知道,只有从鼓浪屿的美丽中知道。我想,我就是一个山野村夫,与厦门不语,与厦门无梦。谁料:一年以后,厦门确实我最值得怀念的城市。

厦门市中心,当地人称之为“岛内”,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刚到厦门的那一晚,我几乎是在学生的介绍下度过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档案,厦门也不例外。据说厦门的美名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从晋太康三年起,厦门先后置县、郡、州,历史悠久。那一晚,我们聊到很多厦门故事……

到厦门不到鼓浪屿,那将是一生的遗憾,我知道我也还会有机会去厦门,也有很多次到鼓浪屿的机会。在去鼓浪屿的一上,我努力回忆我对鼓浪屿的熟悉与陌生的地方,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鼓浪屿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又称“园沙洲”或“园仔洲”,元朝末年还是一个渔村,听说岛的西南端有一个海蚀溶洞的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声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岛也因之得名“鼓浪屿”。

鼓浪屿很热情。我在鼓浪屿那天,游人如织,乡音交错。走过鼓浪屿的石阶,穿行鼓浪屿的林荫,那种宠辱皆忘,心旷神怡油然而生。我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人,可是在那天,我刷新了我的记事本,把所有的忙碌和烦恼抛诸脑后,任由海风静静地吹,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鼓浪屿的小路上。看到陈旧的炮台,想起了郑成功抗击倭寇的壮举,脑子里闪烁着那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的隆隆炮声,走到中央音乐学院门前,仿佛听到了来自京师的琴音和箫声,又似乎闪现出来怀抱琵琶宁静而矜持的少女从学院的大门向我走来……

我看见一座陈旧的英式别墅,拱券回廊,前部为两房夹一厅,为两层坡顶。后部中间为小花圃,两旁为二层小楼,连着前面的主房,后花园里还有鱼池。别墅的线脚重叠纤丽,一楼中厅拱券前为一长长的石阶,石阶四周为古榕、龙眼、玉兰,把小花园笼罩得浓荫婆娑,清新凉爽,格外温馨。窗户有些破烂,墙体是略有修补。在那里,我看到了当年一个白面书生凝神静气坐在窗户面前。

陪同我的几个学生都不知道那别墅的主人,可我从游人的交谈中得知那好像是林语堂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听到林语堂,我肃然起敬,我知道林语堂1919年8月与廖翠凤举行婚礼,新娘房就设在廖家别墅前厅右侧的厢房里,可是,林语堂婚后三天,怀揣1000大洋离开廖家。他一生写了六十多本书、上千篇文章,大多是用英文写的,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逝世于香港,终年81岁。对于林语堂在这里居住过,我还是第一次耳闻。后来我在北京学习期间,专门聆听到了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从北京回来,我在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两本《林语堂散文》送给朋友。

鼓浪屿与台湾遥遥相隔,站在炮台下面,抬眼即可遥望台湾。那天,我第一次理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那种离散之苦。我在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原习水县官渡区周春辉先生黄埔军校毕业后,一直在国民党军队工作,1949年,国共进行最后的对决时,周春辉的妻子袁夕静女士当时身怀六甲,不能随周春辉前往台湾。35年后,袁夕静女士通过对外机构多方查询才得知周春辉健在,方有书信往来。鸿雁传书,真情永存。周春辉在为袁夕静女士写下了多首诗词,其中一首这样写道:“寂寞人生路,凄凉两地家,声声无奈鬓双华,何日重归故里话桑麻。熬住心头沉重,历尽人间悲痛,尊荣镜里花,风尘洗尽夕阳斜,回首恩仇恰似浪淘沙。”离愁别苦,望眼欲穿,谁不思念自己的亲人?台湾,离我们遥远,却又近在咫尺。此时此刻,我才想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那一天,遥想台湾的思绪剪不断理还乱,鼓浪屿的留恋和感概从心中一幕一幕升起,可疲倦让我不得不作别那些从脑子里划过的影子。夜里,告别了一天的喧嚣和躁动,如汪洋中的一叶扁舟,停泊在厦门湾的避风港,像玩累了的顽皮孩童,头枕着温暖的夜色很快驶入了梦乡。

在厦门,我没有去“红楼”,不是我的学生不带我去,而是我打心里不愿意去那个曾经隐藏着粪土金钱而又肮脏交易的地方,但是,我去了赖昌星修建的“远华影视城”。

“远华影视城”是一座金碧辉煌的仿古人造景观的娱乐城,“远华影视城”位居厦门岛北部同安区五显镇的东溪河西岸,总占地面积1000亩,第一期占地120亩,是旅游娱乐、拍片摄影、休闲度假的极佳园地,与闽南著名古刹梵天寺为邻。她选取了北京紫禁城(故宫)的天安门、太和殿、养心殿,颐和园的长廊和一条明清风情街作为基本的建筑群,除了古香古色的紫禁城外,影视城中还有再现侏罗纪的恐龙世界。

我是在一个匆忙的早晨离开厦门的,因为电话一直在催我回来,所以,我十分不情愿地离开了厦门。

我认识不少城市,凭心而论,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与北京都是无法比拟的,厦门亦是如此,相对来说,太小了点,也太显简陋陈旧。但是,厦门有自己的特色,那种充满南国景貌的植被,那充满风土人情的韵味,那充满年轻朝气的蓬勃,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我们的视觉。离开厦门的那天早上,美丽的城市被灿烂的朝阳镶上一道金边,海的声音与味道却也无从闻到,只是心里的那种依恋,竟似要与一位刚结识的好友分别一般,酸酸的、涩涩的,更多的是不舍。

描写厦门的抒情散文佳作:厦门

从苏州到厦门,没有普快列车,只有动车且票贵,和飞机票相差无几。最后,我选从苏州先到上海南站,再转普快到厦门。这样能省下两百多块钱,用来大鱼大肉补营养更划得来。再说,我时间多得很,硬座二三十个多钟的长途这两年我坐过好几次。

列车过浙江一直是黑夜,到福建境内天逐渐亮,在闽北的邵武,三明,沙县等段行驶时,望着窗外那地势可以和蜀地比肩,这一头还清晰看到一片沉郁的山头,高高挤在一起,几块瘦小的田埂,黄黄的秸秆码在山脚,几间瓦房羞羞地被一片竹子围着,只看到些墙角和瓦顶。车子穿过一隧道冒出来,又是另一种场景了,白茫茫一片,不知是雾还是飞雪,萦绕山间,凝神去看,好像是雾,一团团像龙卷风一样流动着,这还是第一次见。而很近的眼前路边,野草和荆棘被一层薄薄的白霜覆盖着,原来沿海的福建也竟然这么山区,福建人在外这么肯干,敢闯,精明都是被地少山多逼出来的。

到漳州,厦门闽南一带已是近海地段,因又刚夜黑看不清外边是山多还是平原多,路灯照得见的地方,都是房子。车子经过集美大桥的时候,我叹厦门的夜景这么漂亮,另一座大桥上的路灯,把两岸从黑夜里流露出来。此时,车厢内的乘客已忙碌起来,说列车进岛内了,要到厦门终点站了。而我一点倦意也没有,直到到站下车,扛着行李的时候,觉还是挺累的。走出广场,各自散去,我在犹豫,不是怕,我在判断哪里有便宜旅馆住,先睡一晚,明天再去找房子租。沿着车站附近的湖滨路一直走,进了一家兰州拉面吃盖浇饭,出来在附近找到一小区内的旅馆住下来,房间内电视机上有厦门地图。我拿来研究,一个巴掌盖下去就可把整个厦门岛遮住,又研究岛外,邻近的海沧区,翔安区,集美区,这一带地图上灰白颜色比黄颜色要多,也就是郊区商业不旺的地方,我将要找的房子也锁定在岛外。

厦门岛内属特区,相当于市中心,房租贵。第二天,我从梧村汽车站负一楼公交枢纽坐往岛外的公车,最后在集美区的马峦村定了房子,也拉了网线,憋了四个月没上网,各种信息都陌生了。一切安好后,我在附近走了一圈,这一带属海湾,海水退潮后,百米以内都是软平的泥滩,后来知道这也是厦门三大台商投资区之一的——杏林街道。有长长的海堤,由新阳大桥连通对面的海沧区。气色好的话,也可清晰看到象屿保税区那高高的集装箱。厦门气候好,北国寒风凛冽的时候,这里阳光明媚,吃过中饭,还可以剥光日光浴,也不愧是一座适宜度假旅游的南方城市。

厦门,是我国一经济特区,也是海峡西岸开发重点区,现在在积极向国务院申报成立自贸区。厦门的面积和珠海差不多,1600多平方公里。厦门最早的特区是厦门岛(也称鹭岛),岛内有两个区,有北面的湖里区,南面的思明区。厦门人喜欢把岛内叫市区,岛外叫郊区,这和深圳的关内和关外的叫法一样。厦门岛外的海沧,集美,翔安,同安我很少走,厦深高铁正式开通那天去了一趟厦门北站,其附近一片大工地,尘土飞扬。而同安影视城这些我只大概坐车绕,感觉和别的开发区差不多,岛内的繁华商业街和景点区才对我有吸引力。

岛内的湖里区,虽处市区,工业区和码头,机场就占了一大片,湖里工业区是厦门特区开放开发第一炮炸响所在地。岛内南面的思明区是商业和旅游集中区,有中山路步行街,是厦门传统商贸街,两排骑楼建筑商铺,其周围商圈一带,有各种闽台,南洋风情的小吃店。台湾虾扯蛋,厦门姜母鸭,漳州卤面等。街道两边的房子拥挤,之间隔着条阴深巷道,各种针灸,按摩,洗脚店半遮半掩设在巷道内,走进去就闻到一股湿气,潮湿的路面,头顶上各种电线交叉穿过,抬头只看到一条沟一样的天空,这样的街景在南方很盛行,至少在珠三角一些热闹城中村很多都这样。从中山路步行街向西到尽端,是一条延海岸边在水面架建起来的演武大桥,在南端呈绕圈结构,远远看去那车流在上面转圈,也算给人增添视觉美感。附近就是轮渡码头,客轮主要往鼓浪屿,时隔几分钟发一趟。鼓浪屿是厦门这座被称海上花园城市的典范,岛上很多小洋房别墅,龙头路几条商业小街是岛内购物饮食街区。这块走路一两个钟完全能绕走一圈的小岛,旧时被殖民国租借过,如今留下一大批洋建筑和一些纪念场馆,有钢琴博物馆,菽庄花园,日光岩,郑成功纪念馆及其塑像。这些景点我在外围小路上特有放慢脚步轻轻走过,并没有听到人家所说随处可听到悠扬的琴声弥漫整个角落的那种场面,反而在上坡段的小路上偶尔看到一两个抱着吉他,若无旁人,用心边唱着忧伤的歌曲,一身怀才不遇的样子。沿小径走到港仔后海滨浴场,看到一片无尽的大海,心胸顿然开阔许多,可以边晒着暖暖的阳光,边用想象去描绘一幅和海一样宽阔无比的未来,这是很高尚,无拘无束的享受。这福气不是一般人能长年享受得到的,边上有南京军区疗养院,有权有钱的人占尽所有美好,我们只是过路人。

而厦门最不缺的就是有沙滩的海岸线,从厦门大学走出来,跨过环岛路到胡里山炮台,从这里开始几乎都是沙滩海岸横跨整个厦门岛南部,在沙滩上隔几个点会看到几只骆驼或马匍匐在沙滩上,旁边站着几个妇女手中晃着纸牌“xx元骑骆驼走沙滩”。开始,我并不知道这沙滩有这么长,在弯曲海岸线上边走边感叹厦门这片海的湛蓝,礁石嶙峋的美丽,还有架在海边水面上的木栈道,不花钱也能享不尽的海边浪漫风情。走了很久,康师傅矿泉水都喝光了,肚子也饿得慌,一路也没什么大众化小吃可买,沙滩还没走到头,也看不到头。眼前的恋人拍婚纱照,妈祖像都没了兴趣,我改走回边上的环岛路,看到粗壮的大王椰和鱼尾葵热带植物,饿得挺不住了,在台湾民俗村附近社区一餐馆饱了一顿。吃完,嘴一抹,激情又来了,誓要征服那片沙滩,西湖我都圆圆整整绕走一圈,这沙滩还有多长,走到天黑我都陪到底。接着继续沙滩和环岛路换着走,看到路边高高立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再往远远海域那头望去,气色虽不太好,仍能模糊看到孤在海面上的金门岛,有多艘船立几尊炮筒对着此岸。却看不到人们所说金门岛那堵墙刻写“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字标语。我们不能靠近金门岛,有大炮警示着,只能随游团海上游金门,和珠海那边海上游澳门一样。一看也不见有多稀奇,我还继续走我的沙滩路,到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这里游人如织,原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在这里执行开幕仪式,这里很现代化,宽阔的草坪上,周边还有气派的写字楼,外壳很精致,只不知里边租出率有多少,香山国际游艇会也在这里,一切尽显富丽堂皇,我不愿再走沙滩路就停在这里,在路边的草坪坐下,看着路边烤红薯的摊主,和海面上呼呼踏浪飞过的游艇,感觉这世界就是如此的极端。

到厦门,赖昌星的那栋红楼和厦门大学,我没来之前就瞄准了。在湖里工业区华光路,当年红玫瑰陷阱的那栋六层高红楼,多少高官在里边销魂过。被打倒后,如今那栋红楼和周围小区建筑差不多的平凡,底层是中国移动经营点,大门口挂着——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在杭州火车站斜对面有座酒店叫红楼大酒店,不知里边有没有设有红玫瑰陷阱。关于厦大,去的那天不是周末,在南普陀寺逛了殿堂又爬了高山,出来走到牌坊想拐进厦大,却被保安拦住了,让我去后面排队。那保安说厦大双休和节假日除外,平时都限时限人数参观的。我想,北大我不走西门,走东门都可以大摇大摆进去,厦大怎么比北大还大王了。当年,鲁迅在这任教时还感叹这里设施匮乏,小解都得用壶装着,待到半夜无人再从窗口泼下去。现在富了,拦人了。当然,校方管理人表示因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量大,怕影响到学校教学氛围,才出这一套的。我也忍了,改到周末,再来的时候,走进去校园和很多同等的高校差不多,鲁迅当年形容厦大“应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海边上”,我估计在芙蓉湖边上那几排红砖洋房就是,阳台挂满衣服,走廊前立一排自行车,供学生宿舍的。据说,厦大的师生很尊贵,有些系和专业还把高尔夫定成必修课,听了,这让我这学渣情何以堪,我连高尔夫球杆都没得碰过。

2016年的元旦我是在厦门过的,不是度假,也不是旅游,我是来认路的。悠哉悠哉二十天又过了,离开厦门后,我将又面临新一年里种种已知和未知的挑战。

描写厦门的抒情散文佳作:厦门游记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鸡年初夏,蝉呜荔熟时,我和同事来到了幽雅倚丽的城市—厦门。久久萦绕脑际的是这样一幅画卷:“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佳木、奇花、碧海、黄沙、秀屿、钢琴、及风格独特的万国建筑在我心湖上点上了几波涟漪。

风平浪静第一夜

到达厦门,天色已晚,厦门的朋友在车站接我们。坐着汽车穿行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之间,觉得自己矮小了许多。灯红酒绿的街景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下榻在福建军区招待所,在饭厅简单用餐之后,朋友就带我们去海边观看鼓浪屿夜景。汽车穿过演武大桥来到海边。这儿静极了,听不到喧嚣声,只听见海水在轻轻地舐着沙滩,层层波涛仿佛与岩石低语。我情不自禁脱了鞋子,赤脚追逐浪花。海浪拍击着海岸,没过了小腿,漫湿了裤子。“你们看对岸就是鼓浪屿。”顺着朋友手指望去,夜幕下的鼓浪屿清静幽雅,竖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雕像在各色灯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发光。高高的日光岩在几条激光射线夜景下越发显得英姿态挺拔。位于鼓浪屿岛北端的五只不锈钢白鹭雕塑,跃海出世,翩翩欲飞。隔江远眺鼓浪屿夜景,仿佛把你带入一个全新的三维动画迷宫,同时也赋予人们高科技带来的享受。夜深时分,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鼓浪屿像架钢琴,而海波如琴弦,那浪花如音符正唱着优美抒情的催眠曲伴我入眠。

海边即景

第二天下午,我们乘车观赏环岛路,环岛路美仑美奂,它沿海而建,黑色公路,红色导盲道,绿色草地,黄色沙滩,蔚蓝大海和天空仿佛仙人遗落在人间的五彩丝带。它还是一条移步异景的观海长廓,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赏海景,美丽的沙滩、波涛、礁石、岛屿、穿梭的风帆、海岛、瑰丽的云霞也映入眼帘。优美的南国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寄托两岸中华儿女心愿“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识,好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呼唤着自己孩子早日回到她的怀抱,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环岛路尽头是椰风寨,我们用海边专门为游客准备的望远镜望见了金门。有道是“厦门金门门对门,两岸人民盼开门。”来到椰风寨海边,海风夹着鱼腥味扑将而来,引得我额发欲飞,衣带乱舞,感觉在飞。面对此情此景,我放开嗓子唱《大海》:“。。。。。。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起潮落,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边唱,脑海里不禁浮现往事,想象力便驰骋起来,我的全部生活就象一个手卷画似的展开,心有时突然颤抖跳动,正如《大海》唱道:“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所有受过的伤,所有流过的泪。。。。。。请全部带走。”这首歌很适合我现在的心境。沙滩上星星落落散落着悠闲的游人,或俩俩相依呢喃细语,或三五成群身着泳衣,奔向大海,或伙伴们互相埋沙人,每一张脸庞上泻满了笑意,笑声荡漾在碧波上。此情此景,令我怦然心动,穿着紧身衣跃跃欲试,顺着一根通往海里的深处缆绳下海,突然吓我一跳,一个巨浪,把我往海里打,海水灌进我的嘴里,好咸。海水浮力大,只要用脚轻轻一蹬,就会浮起来,我与大海来了个亲密接触。我在波涛中淘洗我的诗篇和灵魂。潮打湿的沙滩,好柔软,脚踩在上面,很舒服,随着海浪一波一波翻滚,为我送上海的礼物贝壳,我徒起拾贝之趣。有的贝壳纹路似波涛,有的似人耳,有的如玲珑的宝塔。。。。。。我拾些回家,放在假山底下,装点我的房间。在海边,我开放所有感官,去听、去看、去嗅、去尝,让这海边秀丽的景色都蒙上我的爱,因我的爱而显得绚丽多彩。

我牵挂的鼓浪屿

自从观赏过鼓浪屿,心里对她有了牵挂,这牵挂像一棵大树在我心里长大生根,并枝繁叶茂。

牵挂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一年四季鲜花团簇,椰子树婆娑摇曳;槟榔树亭亭玉立,凤凰树一片红霞。幽静的小道迂回曲折,还有1000多幢多国建筑散露在山坡。更值得一提的是参天的老榕树,它令人想起威廉创办的“榕树下”文学网站,“它是文学者精神庇护的地方”。看到树身及气根,犹如一只鹿,想到白鹿书院。我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放遂到这两个文学网站,又或念念岛上女诗人创作的风靡全国的《致橡树》。此刻我感到如同春风拂面,帮我从平凡生活中找到一份舒畅甜美。

登上96米的日光岩顶峰,厦鼓秀色尽收眼底。一个同事乘兴朗诵郭沫若同志游鼓诗句:“悬崖磅礴沐天风,屹立鹭江第一峰。音乐名区联蜃市,英雄故垒看艨膻。”我也情不自禁地唱起那首风靡海外的《鼓浪屿之波》:“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茫。。。。。。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优美的旋律,拨动着我们心弦,故国一统之思,油然而生。随着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握手,这一时刻定格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统一。到那时让我们从日光岩走到美丽的基隆港。

牵挂那里的人,厦门的朋友对我们一行热情接待,为我们安排好旅游线路,给人一种亲切而涵养的感觉,郑成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用闽南普通话,非常动情介绍郑成功这个历史功臣赫赫一生。帅气的小伙介绍了钢琴的历史,我犹如给钢琴做了检阅,高雅的小姐为我们钢琴弹奏,无不显示一个城市的美好的灵魂。

厦门美丽风景如画面一般,在脑海中一页一页翻开,还有与厦门朋友千丝万缕的感情交流,使我沉浸在一种如醉如痴的状态,厦门是多情的城市,能嗅出空气中爱的味道。在浏览时,我努力将所有的记忆细胞激活,记住每一块奇石,每一片清澈的海水,每一段在厦门的经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