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综合

祁连山的文章

综合 2020-01-07 03:50:01
相关推荐

篇一:祁连山的夏天

今年雨水很多,从山里沟沟岔岔汇来的水,像条翻滚的龙,一路咆哮怒吼着。这种激情对于干旱缺水的西北是少见的,颇有气势的堤坝却“亮”在那里了,羞涩难堪。“水龙”压根没从那里经过。它在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像匹脱缰的野马冲向不设防的村庄,冲向了已经弥漫着成熟气息的田地……

依附祁连山的水繁衍生息的人们,以往都在干巴巴地期盼雨露的滋养、山水的灌溉,可这场迟来的水似乎有意和人们开了个玩笑。

浑浊的天空下一片狼藉,地下积了一洼一洼的水,似乎是一双双肿胀的泪眼。

不知道谁将山里的讯息带来了,是风还是雨?

祁连山里每年都会有避暑游山的,可今年似乎显得更热闹些。大山像是吸饱了墨的笔,每一处都显得饱满丰腴。带有泥土气息的清新空气,涤荡去大西北的风尘。湛蓝的天空下,呈现出一派洁净祥和之气,满目的绿色使人神清气爽,溪水叮咚、清澈见底,那种回归自然、放飞心灵的感觉,一下子就会让人陶醉其中了……

远处黑色健壮的牛群,四肢浴在清冽的溪流中,对来访者既不惊也不疑,仿佛是一位早已禅透了尘世的高僧。洁白的羊群欢快地发出“咩、咩”的叫声,在山间回荡。半山坡上一匹高大的枣红色马,摆动着光亮的鬓毛,仰头嘶鸣,它一定是位隐在山林的侠客,对不速之客产生了戒备。

没有开的过分娇艳的花朵,也没有彩蝶的飞舞,就连满山的绿色都有种清淡素雅的感觉。山林叠翠中偶有飞鸟掠过,转眼消失的无影无踪,婉转的啼鸣却叫人遐想无边。

这里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一颗忙碌而显得焦躁的心,似乎也被沁润在了潺潺的甘泉里,得到了抚慰。

高大挺拔的松树林密密麻麻的生长在山坡上,身披岁月的风尘,饱经四季的沧桑,守望孤独。似乎它们还历经冰天雪地,或是被烈日的阳光灼伤过,干裂的躯干仿佛一碰就断。绿意却从体内冲出,悬在高高的树梢上,这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须人们仰视时才能看得到。

蘑菇就隐在林间,是水给了它们生命,如同吮吸了母亲的乳汁。它们有着孩子一样的笑脸,有着花朵般的娇嫩和芬芳。它们也很调皮,会与人捉迷藏一般。明明在那儿,可是走到近了却又什么也看不见。一枚,像是刚刚从地下钻出的鸡蛋,露出一个白白、圆圆的脑袋,婴儿般窥探着世界,样子可爱极了。一枚,像是一把打开的伞,如果不是太小,恐怕早就有人拿它遮阳避雨。有的蘑菇出了一堆,倒像是亲亲密密的一家人。还有一种叫什么“马粪包”,却和蘑菇长得很像,当你触动它时,会“扑哧”冒出一股黑色烟灰,吓人一跳哦!

孕育一方土,养育一方人。祁连山的水滋养着万物生灵,它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祁连山的夏天,正是血脉之源。

篇二:祁连山下赶花人

当南方早已被炎热折磨得疲惫不堪时,横亘在我国大西北的祁连山似乎才刚刚褪去寒冬的衣衫,慢条斯理地换上搁置已久的新装,尽情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妖娆。

七八月间是祁连山最漂亮的时候,找一个高处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尽眼望去,你会被眼前的一切震惊。

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紧连着碧绿的草原,那万顷碧波则一直延续到山顶。黄绿相间,美丽得像是画家拿着画笔精心描绘出来的精美画卷,你会感慨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赐给你一场如此壮观的视觉盛宴,我情不自禁地咏出了昭君出塞图中“只今堕在万里外,日光那到祁连山”的诗句来。

在风景秀丽的祁连山下,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养蜂人聚集在这里。他们像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涌现出来,我们形象地称之为“赶花人”。

他们通常在油菜花田边,找块合适的地儿安寨扎营,开始至少一个月的忙绿生活。不管是驱车驶向施工便道还是民用公路,一路上随处可见的帐篷和那些正在辛勤劳作的蜜蜂,在阳光之下都显得那么安然祥和,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在我们的驻地外面就有好几家蜂农,我总想知道,他们究竟从哪儿来,为什么知道在这个西北最冷的地方尽然还可以赶到花期,下一站他们又将前往哪里?(中国散文网- www.sanwen.com)

好奇心作祟,吃过晚饭我便沿着公路朝着养蜂的地方走去;还没怎么靠近,就听见蜜蜂嗡嗡嗡地鸣叫着,在我的头顶上方和周围不停地盘旋,好像在对我的突然造访表示强烈不满一样。

养蜂的大叔戴着面罩,手里拿着一把不像刀的刀,那感觉像极了武侠电视剧里面的冷面杀手,他全神贯注地拨弄着蜂巢。

我的脚步声惊动了他,看着我缩头缩脑的样子,他忍不住咯咯咯地笑起来。停下手里的活,告诉我只要不跑蜜蜂就不会蜇我。虽然听着像是没事,可心里还是有些打鼓:万一这些小家伙一怒之下群起而攻我,那不就惨了?最后还是决定用衣服盖住头,快速绕开了蜂箱之后便躲到帐篷门口,不敢再去招惹它们了。

帐篷背对着蜂群,相对来说安全了不少。帐篷里的女主人热情地向我打招呼,一口熟悉的四川话,听起来特别亲切。俗话说人生之大喜有四:“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我在他乡遇故知,这比喝了蜜还令人心甜。

这个临时搭建的家里陈设简单,锅碗瓢盆倒是齐全,进门处两个乳白色的大桶,像卫兵一样伫立着一动不动。她向我介绍道:大白桶是用来装蜂蜜的,说着打开桶盖给我看,刚一打开,一股蜂蜜特有的甜香随风而出,晶莹剔透的蜂蜜让人忍不住想要尝上一口。

女主人说,过几天收蜂蜜的商家就要来了,他们的蜂蜜纯正,营养价值高;市面上的大多数加了白糖,早已失去了蜂蜜特有的功效。

我认真地听着她的介绍,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得知,她们一年中要在外面呆上七、八个月,甚至有的还不止。

他们从四川老家开始,二月赶家乡的油菜花,四月江西的桔子花,五月是槐花,然后再是祁连山下的油菜花和草原上的野花。这样一路由南向北赶花期,假如蜜蜂的身体状况好的话,下一站他们还要去赶陕北的荞麦花,若是蜜蜂状况不好就送回云南过冬了。

他们每次迁移搬运这些蜜蜂和生活物资,运费还不便宜,一趟要四五千呢。

离开的时候,我跟女主人约好过几天去他们家买更新鲜一点的蜂蜜,女主人乐呵呵地答应着,让我一定去。

回来的路上思绪万千,这些祁连山下的赶花人,和我们这群祁连山下的筑路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有着相同的性质。

他们一年四季居无定所追赶花期,我们一年四季四处漂泊铸造国脉。虽然条件艰苦,却也充满希望,因为我们都是在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生活,创造幸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