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综合

年味

综合 2020-01-07 02:10:01
相关推荐

篇一:爱与温暖的流动把年味过浓

年味越来越淡了,许多人都这么说。

年味为什么淡了呢?各有各的体会,各有各的认知。

想起小时候,我们过大年的时候,用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等词语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我记忆中的“年”是数着日子,一点一点地盼来的。那个年岁,缺吃少穿的,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期待一年比一年更好。

从小年开始,我们家就开始粉刷墙壁了。当然,为了省钱,我们是自己动手。我们买来一大袋石灰,用开水沏好,然后加盐和蓝料拌匀,晾凉之后就可以用板刷或得滚刷粉饰墙壁了。母亲戴着手套站在板凳上吃力地刷新,几个房间粉刷下来,母亲累得直冒虚汗,手也常常被烧得起大泡,让我们心疼不已。稍大一些,我们长大了,不等母亲打算,我们姐妹几个私下里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三妹、四妹刷新,我和二妹清理,母亲再也不必为此发愁辛苦了。现在,房屋洁净,只需保持和平时细致维护就好。

接着就是糊棚。以前,我们住的是小板房。屋子的顶棚不是天花版,更不是现代的水泥石板。每年过新年,我们家都要用洁净的白纸或是报纸把顶棚糊上,装饰一新。因为顶棚很高,我们姐妹还小,母亲腰椎不好,这糊棚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父亲的头上。我最喜欢的也是看着父亲糊棚,因为远在外地的父亲可以回家过年,我们不仅可以尽享天伦之乐,而且父亲有一肚子的妙趣横生的故事说给我们听,常常让我捧腹大笑,开心不已。父亲做事认真,有板有眼,他常常小心翼翼地粘上一张,然后“相”上半天,抻手扶正,中意之后,才能再粘另一张。这可急坏了做事异常麻利的母亲,她常常絮叨着父亲的“蘑菇”性格和“火上房不着急”的脾气。相反,我却很喜欢做父亲的下手,帮他扯纸、刷浆子,运输和传递。因为,我既有得“玩”,又有得“听”,还可以和父亲调皮,天南海北的新鲜事说个不停并乐此不疲。不仅如此,让我引以自豪的是邻居家的顶棚都没有父亲糊得平整。他们的顶棚大多数是随意粘上去的,不是这里鼓上一个“包”,那里就打上一个“褶皱”,样子很难看。现在的我对糊棚没有了小时候那么特殊的期待,但父亲的调侃、幽默和智慧,早就烙印在我心里。虽然,不再糊棚,但那些开心的岁月,总会让亲情如歌,欢笑依旧。

然后就是做些吃的。母亲会做面食,除了枣糕、糖角、麻花,还会做各种小点心,特别是麻叶,既有酥口,还有软味,让我们回味无穷。我不太愿意给母亲打下手,她急性子,讲究的是眼到、心到、手必到。我常常是慢上半拍,惹得她常常催促我“快点、快点、再快点”。母亲的忙碌,让我们的年货备得充足,常常吃到正月十五,还有节余。很感激那段岁月,妈妈身教重于言教,无形之中手把手教会了我们打理生活的真谛。当然,慢性子的父亲也不会“示弱”,他用“桂花糖”为我们制作的豆包,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赞不绝口。母亲手快,图得是“量”,父亲手慢,讲得是“质”。二人一武一文,便把人生这出戏演绎得丰富多彩、淋漓尽致,我们从中学习许多,受益匪浅。

贴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文化。开始是母亲买来年画,不太深究其中的画意如何,只要鲜艳夺目,又有年俗就行。比如:有莲花藏着大鲤鱼的,两个娃娃骑着大鲤鱼,挂着金元宝的,凡有代表“连年有余”的风格,我母亲很是喜欢。又比如: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雕堡、开国大典等具有革命色彩的年画,我们家也有许多。用母亲的话说,就是不能忘本。我们家的爱国教育开始得比较早,儿时我就有了一些记忆了,这都有赖于年画的教育意义。后来,父亲建议母亲,过年有“俗”的,还应当有些“雅”的。于是,我们小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等开始走进了我们的家庭,雅俗结合,妙不可言。现在,鲜花替代了年画,绿色的生机和春天的芬芳,让春天的信息有了更多的喻意。

挂红灯,贴对联,更是我们家的重头戏。父亲心细,制作的灯笼很结实耐用。母亲手巧,剪了各种花鸟贴在上面,为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氛围。我们家的对联,都是爷爷、叔叔和父亲写成的。屋里、屋外,书橱、柜子,都会贴上一幅好对联,让人羡慕不已。上联、下联,贴右、贴左,极为讲究。内蒙的冬天异常寒冷,在外面贴好一幅春联,需要花上近半个小时的功夫。妹妹们不太喜欢这个活儿,一到贴对子的时候,就找了借口躲了。原因是父亲对贴对子要求极高,如果做事稍微马虎,就会达不到父亲的标准。首先,这浆子要打得既粘稠,又利于粘贴。其次,要刷贴子时,要多少正好,不能溢出,又不能打柳鼓包,更不能缺少而被风吹掉。贴得时候,更要仔细小心,要对齐,不偏不倚,不能上下联贴反,惹人笑话。这是我在年三十那天唯一的工作,就是与父亲一道贴春联。我还是比较听话的,有些言听计从。无论花费多长时间,我总会陪着父亲,耐心、细致、恭敬地把春联贴好,达到父亲的十分满意。现在,我们是全家人陪着父亲一起挂红灯、贴春联,都在室内完成,少了受冻之苦,多了赏心悦目,开心不已。

放鞭炮,是小孩子们最快乐的记忆。我们家四个女孩子,父亲给我们买得最多的是礼花。比如:报春花、莲花开、秋海棠、迎春花、梅花笑”,这些礼花,让我们大饱眼福,醉心不已。让我们对年的祈盼多了一分憧憬和喜悦。但是,邻居的男孩子喜欢鞭炮。他们常常洒脱地随手点着一根二踢角,冲天一扔。“叮——当”两声,在空中炸响,然后他们开怀大笑。也有的男孩子,为了把放鞭炮的乐趣延伸得更久一些,他们把一百响的、二百响的小鞭炮,一个一个地拆散。然后,他们把一个小小的鞭炮拿在手里,触及那已点着的蚊香,细细的炮捻瞬时被点燃,“兹——兹”的声音,让孩子的心越发目不转睛地看着它,随即“毕剥”一声炸响,让孩子们的心乐开了花。穿着花衣裳的女孩子们一旦从中经过,便逃脱不了男孩子们的恶作剧,他们故意把手中的小炮往女孩子脚下一扔,然后幸灾乐祸地看着女孩子们的大呼小叫。父亲得知后,教我们如何拆散小鞭炮,如何拿捏在手,留心关注,在瞬时爆裂的时候投扔出去。那时候的炮竹很小,威力也小,虽然有时我笨得没能及时扔出去,把手炸得生疼,但没有大的灾祸,反而越发熟练起来,像个男孩子一样运用自如了。由于,我们家都是女孩子,父亲比较偏爱我们,也一样给我们买花炮。每到过年的时候,邻居大人小孩子就会等我们家午夜放花一起观赏分享除夕之夜的幸福和快乐。现在,我们依然准备足够多的礼花,在室外雪堆上一一燃放。父母在室内凭窗观看,我们及孩子在室外体验礼花绽放的愉悦。孩子看花、我们看孩子、父母看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亲情真爱在岁月的激情中释放。

包饺子,放硬币。过去的小孩子,没有电视和电脑可把玩,所以晚上九点一过,我们就有些熬不住了。父母就会想方设法为我们准备一些吃的。比如:冻水果、雪糕等,让我们既解谗又解困。然后,最吸引我们的就是午夜的饺子,因为大家渴望吃到母亲放在其中的那枚“幸运”硬币。因为,想吃到那硬币,我们就会比平时多吃一些。今年,我们家有了创意,就是多放几个硬币,让人人都有幸运的机会。看着大人孩子吃出的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倾诉着彼此的祝福心声,喝着浓郁芬芳的家酿,我们家的年夜饭吃得和和美美,爱意无限。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一年。听着钟声、伴着祝福、敬着上苍、吃着年饭、喝着亲情、发着信息,时间老人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转换了年轮。

此时,我感受最多的就是爱与温暖的流动,幸福溢心。我不苛责春晚有多精彩,我不奢望物质有多富有,我不祈求年味有多浓厚,我只要拥有亲人的相伴、友情的牵挂、爱的相随,让爱与温暖连接我们相知相惜、相陪相伴,走过一年又一年,山高水长,平安吉祥。

篇二:只有在家乡过年才有年味

想回家看看,看看那常年无人居住的院子是否已荒草丛生,望望屋后的河水是否已结成厚厚的顽冰,可以经受成人的踩踏;瞧瞧河后的那颗柿子树是否以不屈的姿态静立在严寒之下,来年又结出满树的绿宝盖;河边的那条通往田野的溪流是否被泥土掩盖,再也不用赤着脚过那条有点急流的小溪;北大荒里的泥砖是否以军人的姿势整齐的列队而立,欢迎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玩着捉迷藏的游戏;还有我那已迈入耄耋之年的姥姥是否已然满头银发的在门口张望……

时光飞转,转眼又临近年底,心里有些期盼,有些不安,过去的两年都在常州度过,临近年底的时候,当看着那些漂泊异乡的客子带着满载而归的收获提着大包小包回家,急于看到家乡和亲人的那份冲动和喜悦溢于言表,工作了一年的躯体在这个普天同庆的佳节里得以休息,疲惫了一年的心得以安放;由春种下的思念得以偿愿。看着他们的快乐,心里泛起一股浅浅的酸流。有人说有家人的地方到哪都是家,可是,却不能称之为家乡。(中国散文网 www.sanwen.com)

去年过年的时候,现在想想没有丁点值得怀念的事情。当钟表的指针指向凌晨十二点的时候,依稀能听到鞭炮的声音,“哎呀!终于等到十二点啦,妈妈十二点啦!下饺子了,姐姐,起来抢年啦!”随即便是街坊四邻争先恐后的鞭炮声,一家人看着天空绽放的烟火,吃着一年中最好吃的饺子,快乐也随着鞭炮声连绵不断。心情似开了的烟花,带着满满的色彩在心空绽放。当我正被幸福紧紧抱住的时候,梦醒了,我躺在床上,打开手机,屏幕上显示几个醒目的数字:2012。2。14,00:03。拉开窗户,烟花映入眼帘,却觉得格外的刺眼,只因常州的夜空太过于明亮,烟花起不到任何装饰的效果,也没有了那份心情观赏,于是,陷入一阵沉思当中……。

大年初一的早上,妈妈煮好了饺子,叫我起床,常州的天气不是很冷,我磨磨蹭蹭的还是爬了起来,吃着猪肉馅的饺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饺子还是猪肉馅的饺子,也是妈妈亲手包的啊!于是,便问妈妈有没有什么材料忘了放,妈妈说材料都放齐全了。再吃一口,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嘴角不禁扬起一抹苦笑,原来缺少的不是材料,而是吃饺子的那份心情和氛围啊!

篇三:被搁浅的年味

不曾回家的游子们掰着手指算我归期的春水明眸里,年末又要来临了,年味儿的脚步邻近了,城里人可能对年的重视已经淡薄了,只有在乡下才能感受到那真正年味儿的气氛。什么是年味儿?年味儿就是全家团圆的欢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的那一幕;就是屋外焰火满天,飘进鼻腔的那一股烟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那一顿年夜饭;就是看着舞龙舞狮吃着糖果花生瓜子的情景。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一种真实享受,满大街的大红灯笼高高悬挂着,充满了祝福话语的融洽气氛,这就是年味儿。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故乡、老家,是每个人心中永远温馨的港湾和归宿。长大后的年味浸透着岁月的沧桑,元宵节的鞭炮余音尚未散尽,年前风尘仆仆往家赶的人又为养家糊口外出谋生了,此时他们的年味在哪里?在背起行囊家人十里相送恋恋不舍千叮万咛的絮叨里;在挤上火车后偸抹眼泪却在挥手告别时泪如泉涌的无语凝噎断肠回眸中,年味已慢慢被搁浅了。当我俯身入世在美丽的浮华里,还有多少记忆的浮萍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时间淡漠了经年,家也渐行渐远了,年味也越来越淡泊了。现在的许些都是那样平淡而无味,生活亦是如此,朋友亦是如此;亲人亦是如此。

我也不知是不是这美丽的浮华渲染了我的淡泊,从离开的那一刻起,便已无法回头了,只时现在偶尔会贪恋起消失已久的那年味儿。一切只若如初见,虽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家还是家,但此年味却不同彼年味了,在道义上讲只是多了一份无可厚非的责任。

篇四:太极城的年味

从农历腊月开始,年味便悄悄地潜入天然太极城——旬阳县城,无论是商场还是大小店铺,都提前开始准备上年货。天气虽是越来越冷,但大街上的人却是越来越多,有放假回城的,有进城购物的,更多的则是漂泊了一年,从全国各地回家团圆的朋友们……

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一过,年味就带着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摩托车、面包车、依维克、款式不一的私家车把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拉进了太极城,平时还算宽阔的街道顿时显得拥挤起来。太极城象是一位慈爱的母亲,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看着她的子女们忙碌地来往穿梭,尽情地享受着这团聚的快乐。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都是拥挤的人群,最热闹的地方当然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服装店、食品店和菜市场,腰包鼓的溜圆的人们只要看到自己中意的物品,就一股脑的往购物袋里装,来的时候车上还空空荡荡的,走的时候大包小包的年货便挤满了车箱,连过道里都放满了东西,有的甚至还爬上了车顶。如果你在“小年”之前走进店铺的话,你一定会替商家着急,这么多的东西,啥时候才能卖完呀!可当你在三十早上再去看的话,你一定会有另一番感慨,商场的货架上已经空空荡荡的,售货员们也都匆忙地准备回家过年了!

如果说腊月三十前的年味是抢购的狂潮的话,那么三十以后的年味便是尽情的狂欢。

以前人们都说,三十早上还有半天好生意呢,可去年三十早上的太极城却没有了往日的喧嚣,街上很少有人,很多店铺一大早就关门了,只有几个大商场的人气还比较旺。原来人们都在自家的屋子里贴对联、挂灯笼,准备过年了!三十晚上的太极城真可谓是灯火辉煌,大街上的路灯、各家各户的门灯、建筑物上装饰的彩灯、霸气十足的探照灯、不时升空的焰火把整个太极城装扮成了一个光影世界,连平日里漆黑一片的墓地也有了节日的气氛,烛光连成一片,鞭炮、焰火也次第响彻云霄,让沉睡地下的祖先们也感受一下节日里太极城的热闹与繁华。三十晚上的太极城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平日里工作劳累的人们这时什么都可以不想,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丰盛的年夜饭,享受着难得的轻松和团聚的幸福。年夜饭之后,给祖先上了坟,给孩子们发完了压岁钱,大人们便自愿组合,玩起了麻将。输赢都无关紧要,要的就是那种融洽的亲情和热闹的气氛。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数着压岁钱,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东西应有尽有,有看着春晚乐的,有放着炮仗跳的,有玩着电脑游戏兴奋的直叫的……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时,人们便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与焰火一齐点燃,顿时,整个小城沸腾了,焰火让整个城市的夜空色彩斑斓,象无数个仙女在挥舞她们的五彩丝带,映成了连安徒生笔下也无法描绘的童话世界,这美妙的夜景是盛世太极城最辉煌的画卷和最震憾的乐章。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年味便在人们相互的祝福声和走亲串友的身影里传递着。酒菜的香味从各家的厨房和餐桌上飘散出来,弥漫在空气中,欢快的歌曲中夹杂着男人们粗犷的猜拳行酒令的吆喝声,幸福的年味笼罩着整个太极城。正月初七是各单位收假上班的日子,可这并没有让太极城的年味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更加浓郁了。各单位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在祝尔慷广场上次第亮相了,有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也有地域特色鲜明的汉调二簧专场,美丽旬阳的系列宣传把节日的广场装扮的更加喜庆,年味十足。由老城、刘湾等社区组织的社火队穿行在大街小巷,鳞光闪闪腾空飞舞的滚龙、摇头摆尾活灵活现的狮子、光彩艳丽的旱船、轻盈别致的竹马,他们走到那里,就把欢乐、喜庆的年味带到那里。是元宵节的焰火专场晚会表演把太极城的年味推向了又一个高潮,也为太极城的年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龙年的年味在正月十六人们踏春的脚步中远去了,太极城的人们又将在忙碌中迎来他们充满希望与梦想的一年。腾飞中的太极城的下一个春节,年味应该更热闹、更喜庆、更幸福吧!

篇五:年味

龙年春节过后,无论是亲戚朋友,或是同学同事,无不感叹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甚至认为过年既浪费钱物,又劳力费神伤身体,应该取消春节过年的也大有人在。上网浏览,有此感觉的国人恐怕不在少数,如此消极地看待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佳节,值得深思。

恰恰昨天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我有意地到街上转转,各个商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利用这一西方的节日造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在各个鲜花店前人流涌动如过江之鲫;各大超市也大显身手利用不同的优惠促销策略吸引不同的消费者;平常门前冷落的宾馆门前也显示出异常的火爆,车位紧张,出双入对的男女络绎不绝……与春节前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得小的时候,不管大人小孩,对过年是一种向往和希翼,甚至是追求。虽然那时生活困难,借过年之机全家老少能够添置一件新衣,也借此让平常缺少油水的嘴和肠胃能够沾上节日的光,让肉味和年粑入嘴进胃,使大人小孩至少半年之内说起过年都垂涎欲滴。条件稍好的家庭,小孩们能够得到一块二毛钱的压岁钱,那就更是乐坏的事儿了。那时的年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我一般都会在老家过年,掐指算来,只有两个春节没有回老家。缘于此,年味在我看来,还是非常浓厚的。春节前两三天,带着妻女回到老家,与年事已高的父母过年,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确是幸福之事。而在老家,传统的过年习俗保存依旧,这也是我选择回家过年的原因之一。老家虽然偏僻,交通也显不便,但一条山沟小河两岸,全是同姓苗族人家,从过小年开始至次年元宵节止,是没有禁忌的。大人小孩可以在各家各户任意穿梭,而且有“碰桌动筷”的习俗,就是走到谁家在吃饭,绝不能讲客气,不管你吃没吃饭,都得拿双筷子陪主人吃饭,而喝酒之人更是得做好准备,“动百家筷,喝百家酒”的苗家传统是破不得的,否则你就有瞧不起主人的嫌疑。而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老家的年味在我看来,不仅没有淡化,而且更浓了,其原因有三:一是传统的贴春联是不能少的;二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至次年正月十五,烟花爆竹燃放没有间断地响彻在小河两岸增添了年味;三是老中青结合,或是麻将,或是孔乙己,或是斗地主,或是翻金花(一种扑克游戏),而且还带点小彩,这在过去那是万不可能的。过去“过新年,穿新衣,吃年肉”的习惯却是真的淡化了。

不少朋友抱怨说在城里,是体味不到什么年味的。还举例说在城里,烟花爆竹在过年的时候当然是少不了的,而在过年随意串门却是万不可能的,即使串门也得看对象甚至前思后想,抑或得备些礼物方可。除此之外,只能一家人闷在家里看春晚,能够自家凑一桌“刹家麻雀”算不错了。走在城里的街上,除了都市的霓虹闪烁、少数单位门前的灯笼春联、偶尔的鞭炮声声,能够感觉年味的东西确实不多,与西方传入的狂欢夜、圣诞节相比冷清了许多。

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富裕了,国民相对也富足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对过年有此感觉。我常常在想,也在与朋友、同学相聚时讨论,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各有各的看法。但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是:很多人没有用文化的观点去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而当自己被问及“为什么要过狂欢节、圣诞节、情人节”时却振振有词地说:“人家是洋为中用,那是文化。”让听者讶然。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的国家,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都留有佳作以示后人。“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守岁。唐·李世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王安石)“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这些名诗佳句,无不彰显出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众多的老百姓的心目中,是非常看重自己传统节日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夕,外出打工的人们总是把回家过年作为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来安排,而紧张的春运就是明显的例证。前几日看电视,湖南永州的农民李竹清在买火车票时站着睡着了,原来他为了能够回家过年,排队买票六天六夜但还是没买到票,看着看着我被他感动得哽咽,同时也真是替他感到无奈和心酸。回家过年为了什么?不就是感受年味和家味吗?说起家说起过年,总会让人从心里产生出一种温馨的感觉,无论是繁华殷实的家,还是朴实无华的家,家始终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所以回家过年成了亿万外出打工人一年的企盼,回家看看父母,回家看看妻子,回家看看儿女,打工的艰辛和所受的委屈便烟消云散,这就是他们最需要也是最朴实的年味。细细体味这样的年味,又何尝不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呢?在中国,年味是永远没有缺少过。《春晚》从1983年走到今天快三十年了,大江南北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在大年三十夜观看春晚,春晚的年味不可谓不浓;春节前夕甚至大年三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看望慰问群众,送上祝福,年味也不可谓不浓;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冒着严寒,在拥挤的车站排队购票、挤上拥挤的列车没日没夜的往家赶,年味不可谓不浓吧;举家团圆吃团年饭的时候,点上烟花爆竹祝愿来年红红火火,年味不可谓不浓……而抱怨没有年味的朋友,恐怕是赶了“拿来主义”的时髦,更多地关注和享受狂欢节、圣诞夜了吧!

中国有句老话: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的东西用着才舒服、踏实。闹闹狂欢、过过圣诞没什么错,可那总是人家的东西,用起来总是有些别扭、不伦不类。还是多体会用自己东西的好处的好。你看,国家多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把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等,都明确为法定假日了,在这些节假日里,多走走、多看看,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还是自己的东西好啊,氛围浓浓的,用得舒心、用得开心。

篇六:年味

有一种期待是过年,有一种味道很幸福。

过年是一个民族遗传千年的心愿,因而也是民族文化最全面、最真实的瞬间。这个瞬间走过了每一轮人生,是神州大地普天同庆的日子。这个瞬间轮回了每一段历史,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寄托。这个瞬间让人们从小望到大,从冬盼到春。于是,年味弥漫了一年一岁,一生一世。

草木尚未吐绿,严冬没了箫杀。红红中国结、新年吉祥物、偶尔炸响的爆竹是年的使者,总是早早地伴随在家家户户,五彩缤纷,欢快强烈。年味蕴藏于冬,年味绽放于春,如人们心中的花朵,在春的气息中越开越绚丽。

在浓情厚意中,贺新年,穿新衣,送祝福是年味的流行色。装扮一新的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的商品,新鲜时尚的花卉。在乡村年未岁尾的最后一次赶集历来为人们所看重。大家早早起床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置办年货,小镇显得格外拥挤。一张年画、一套新衣、几挂鞭炮必不可少。年味让人花了眼,醉了心。

除夕是农历旧年里最后的一天。午时一过,平日里稍显冷清的山乡便热闹起来了。起初是星星点点的鞭炮声,从声音传来的方向,人们便知道谁家在吃年饭了。继而是响声大作,每当这时,也就是吃年饭的高峰时刻。鞭炮声和酒桌上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沸腾的山乡。

年,从此时此刻正式开始了。一年的辛劳在合家团圆中得到了消融和释放,一年的喜悦在觥筹交错中挥洒和聚集,又一年的希望在醇香的酒香中悄然升起。

年味如酒,醇香最笃。

夜暮降临,酒足饭饱的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自打电视机走进家庭,这便成了人们春节里第一道文化大餐,是除夕夜青年人最喜爱的娱乐活动。

年,在父辈们的心目中是很庄重的。他们压抑着欢乐的情感,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在冥冥中祈祷神灵,虔诚地寻找寄托。

年,在青年人身上,则是欢乐情绪的渲泄。在他们看来,祈祷神灵,不过是一种传统的游戏。他们把冥冥的缰绳握在自己手里,相信只有智慧和汗水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只是这些孩子们,年,在他们的眼里是神秘而又新奇的,但是,应该说,年却又真真切切属于孩子们的。他们把年味儿搅拌得更香更浓。

过年,让人依稀看见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脚印,更能清晰地听到时代大潮撞击传统堤岸的回声。旧时的礼仪,新的时尚相互撞击,却又悄然达成默契,和谐相处,一种和谐中的驳杂,驳杂中的和谐。

“新年好!”一句千古不变的拜年话说得人真心诚意,听得人满心欢喜。从正月初一至十五,一句近似口头禅的话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了隔膜,增进了友谊。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在龙子龙孙中间体现得最纯朴,最真诚,最浓烈。

过年的习俗,走亲朋,访好友,办酒席,是人们强化欢悦情感的形式。女人的欢悦在案板,在灶上,在嘻嘻哈哈滔滔不绝的话语里,在为家人奉献的一道道香喷喷的美食中。孩子们的欢悦是玩耍娱乐,迎着温煦的风,边奔跑边拉扯线轴,让风筝高高的飞起,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蓝天白云间。酒足饭饱、谈吐说笑之后,肩负生活重担的男人们始终明白人勤春早,年前虽说就把财神爷迎进了门,但那仅仅是一个愿望,只有勤奋努力,才会美梦成真。

过年的心情是十分惬意的,不知不觉中便会走近元宵节。舞龙耍狮闹元宵,是新春佳节里第二道文化大餐。民间有的是舞龙耍狮队,你知道,那不是专业的,平时散则为民,节日聚则为队,走村窜户,可那一招一式永远是地地道道的。

戏尚未开场,演员尚未着装登台,但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戏台前的人流里,你可能会发现文艺或说文化原来离我们普通老百姓如此之近,远远超过了电视里的盛大演出。这些平日熟悉的普通演员也是世上任何大明星所不能比的。

舞者一丝不苟,看者聚精会神,千姿百态,有滋有味,准是醉倒在欢乐之中了。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都不加粉饰,让人感到那样真实,那样亲切。

月挂中天,漫步在年味浓烈的正月十五,人们那形形色色的希望伴随着形形色色的烟花突然爆发出来。人们用烟花重新打扮着年,最后一次把年的气氛推向高潮。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又一次编织着美好的梦幻,向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憧憬五谷丰登、猪肥牛壮,希望阖家团圆,万事如意。

年,年复一年。年,亘古连绵。

篇七:故乡的年味

每到过年时节总会想起儿时在故乡过年的情景,那撒在心头,融入血脉中的“年味”悠悠荡荡,历久弥新,令人回味。

说起过年,其实在我们农村一到腊月气氛就开始有了。那时家家户户着手准备过年用的“年货”,说到这些年货,其中有一样“年货”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一种叫做“糖果”的点心,供人们喝早茶准备的小零食。这种“糖果”点心是专业“糖坊”制作的,需要好几道程序。在我的记忆中,每到腊月父母都要抽时间蒸上几大锅“糯米饭”,然后找来“凉席”(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夏天人可以睡在上面,用来避暑),把蒸熟的“糯米饭”摊在上面凉晒干,直到变成又脆又硬才收起来。这种经过蒸熟晒干的“糯米饭”可以保存多年时间都不会变坏的。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热锅一炒立即会变白膨胀起来,成了“爆米花”。最常见的吃法是用白糖就开水泡在一起,如在放进一个荷包蛋,味道就更加好吃了。但这不是它的主要用途,它主要是用来制做“糖果”点心的材料。

每家都把蒸熟晒干的“糯米饭”送到附近的村上或镇上“糖坊”店里开始制作“糖果”点心。那时,我经常陪着父亲去店里做。当然做点心也必须起得很早,否则去晚了的话,就得排上一天时间才轮到你家。

“糖坊”师傅先要把各家送来蒸熟晒干同的“糯米饭”和着黑色的“铁砂”在大锅里一起炒,炒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翻动和搅拌,直到“糯米饭”全部变成又白又大的“爆米花”才出锅,然后用筛子把“爆米花”与“铁砂”分开,放在一边。这时就开始用事先准备好的麦子放在锅里进行熬制糖稀了,等到“糖稀”浓度刚刚好时,又把“爆米花”倒入锅中与“糖稀”一起搅拌均匀,这时还可以加入花生米,芝麻或黄豆等辅助材料,做成“花生糖”、“芝麻糖”和“黄豆糖”等不同口味,这要看每家的需要和准备的材料了。

“爆米花”、糖稀和花生米等搅拌均匀后立即出锅,这时候就看“糖坊”师傅制作手艺和功夫了。只见师傅用事先准备好的四方形木条框子放在案板上,然后把搅拌均匀刚出锅的“爆米花”倒在上面,用特制的类似于擀面棍的东西,在上面不停地碾压,直到把“爆米花”、糖稀和花生米等压得结结实实粘在一起,才开始用刀子切成长条,再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堆放在那里,这就算做成了。刚开始做成时,这样的糖果还冒着热气,很是松软,等到糖稀变凉变硬后,这时的糖果吃起来就变得又脆又甜又香的真正的“糖果”了。过年时,每家都要拿出这样的“糖果”点心来招待客人,亲朋好友。

“糖果”做好了,但拿回家还要用大坛子盛起来,并把坛口扎紧扎好不让透气,这样可以一直吃到来年的盛夏。虽然现在的城市超市里面偶尔也能见到类似故乡的“糖果”点心,但远没有故乡那种“味道”。

说完制作“糖果”点心,再来说说制作“咸鱼干”吧。

临近春节,村里就开始对村头鱼塘进行集体捕捞了,俗称“起塘”。每年一到“起塘”时节非常热闹,那可是我们农家一件大事,预示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起塘时,也是很有讲究的,一大早,鱼塘边挤满了看热闹的老少爷们。鱼塘边,凡是会捕鱼的青壮年都自备好捕鱼工具等在一边,等到鞭炮一响,只见百船齐发,向离弦之箭,立即冲到早就盘算好的有利水域,迅速把捕鱼的网放到水中,然用站在“划盘”(故乡老百姓使用的一种小型捕鱼工具,只能坐一到两个人)上大声地吆喝,还不停地搅动着周围的水面。水里鱼儿们那见过这般阵势,经过这么多人的一闹腾,鱼儿们早吓得魂飞魄散,上下到处乱窜,一不小心就窜到早已布置好的鱼网上,再也逃不掉了,等着就擒。这时在岸上观战的孩子妇女们则发出一阵阵尖叫和笑声。

捕鱼的过程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时间。结束后,村民们把各自捕到鱼放在一起过称,然后由全村说话最有威信的老人主持分鱼。那时分鱼都是按户人头进行分的,每人平均分配。不多不少,就连刚出生的婴儿也有一份。鱼儿被分成若干小份,大小肥瘦搭配,然后由村民抽签决定自家的那一份。

记得每年我家里都能分上近百斤的鱼,多得实在是吃不了,只好有的送亲戚,有的拿到菜市场上叫卖,剩下全部由母亲洗净,去掉内脏,撒上大粒盐,放在阳光下暴晒,挂在树干上风干。想吃的时候,放在锅里蒸熟就可以食用,不用经过任何烹饪,味道还相当的特别。

过年自然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了,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燃放着鞭炮,然后听着“劈劈啪啪”响声,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此时“年味”越来越浓厚了。

大年三十那天,算是村里人最忙的一天,白天家家晚辈们必须到祖坟前放鞭炮,烧纸钱,祭奠哀思逝去的亲人,求得他们在天之灵的保佑。父母则在家中忙着丰盛的年夜饭,收拾着自家院内的卫生。等到晚上五点多钟,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放鞭炮,把门一关,一家人这才真正坐在一起吃起了团圆饭。吃完团圆饭饭后,老人们开始给孙子们发放圧岁钱,孙子们则给老人磕头拜年,还要说一些祝福健康长寿的吉利话。然后老人们还要摆上“糖果”点心、花生米、瓜子等,供大家看电视,闲谈时品尝。

大年初一,大人、孩子们都换上了自己喜欢的新衣服,村里人开始互相拜年。老人们则在一起拉着家常,叙述着陈年往事。年轻人则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畅谈过去一年的收成,勾画着新年的打算。孩子们则在一起玩扑克、做游戏、媳戏打闹,一派人间和谐美景尽收眼底。

大年初二,一般都是出远门走亲戚拜年的时间。特别是刚处上对象的小伙子,则要备上一份厚礼到未来丈人家拜年,顺便还要看望女方家特别近的一些亲属,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刚结婚的年轻夫妻这一天也必须回娘家省亲,给父母、丈人丈母娘拜年。中年夫妇一般也要由母亲带着最小的孩子回到娘家看望自己健在父母或者是孩子们的舅舅。

大年初三,该是“送年”的时间了。这一天吃完中午饭,对我们农村来说,这个年就算过完了。但是有一个仪式必不可少,那就是中午吃饭前必须隆重放鞭炮,这就叫所谓“送年”。整个过年期间有四次燃放鞭炮是我们农家人最为重视的。第一次吃年夜饭前必须放鞭炮,这次放鞭炮的意思是告诉村邻,我家开始吃团圆饭了,不在会客;第二次,是新旧年交替零点前后,每家都把门打开,来到自家院中燃放烟花鞭炮。一时间五颜六色的烟花照亮夜空,大小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第三次要数大年初一早上,这时天一亮,家家户户开门迎接,为了图个好兆头,也要点上大小鞭炮,以示喜庆。最后一次则是初三“送年”时间了。送完年后,一切恢复正常,这时家家户户,是城里的人回城里上班,在外务工的人也陆续回到岗位上,农民们则可以扛上锄头,来到自家田间地头,又开始耕耘着收获的希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