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唯美句子

[2024年]网信文化的光荣岁月:严修日记(1894—1898)

唯美句子 2024-05-26 21:11:49
相关推荐

【《严修日记(1894—1898)》书影】

《严修日记(1894—1898)》是严修督学贵州日记的整理本,也是其亲友最先整理出版的日记,当时取严修书斋之名称之为《蟫香馆使黔日记》,由徐世昌、赵元礼分别作序。因这部日记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所以引起了广泛关注,《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和《续修四库全书》均将影印本收录其中。此次整理点校的《严修日记(1894—1898)》以天津图书馆馆藏《严修手稿》中的《使黔日记》为底本,是整理本《严修日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严修先生】

《使黔日记》始于光绪二十年(1894)九月,止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却是一个特别的时期。严修授命督学贵州,恰逢甲午战争爆发不久,任满回京,又遭戊戌变法风起云涌,而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席卷而来、变法呼声日渐高涨的局势中,严修又履行了学政之责。总之无论怎样,督学贵州都是严修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使黔日记》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使黔日记》手稿】

《使黔日记》记录了许多内容,主要涉及四个主题。其一,科举考试与教育改革。作为学政,严修真切地感受到了科举之弊,并在甲午战败、国家积弱的震撼下,认识到改革教育、变革考试制度的势在必行。他着重引导士子对时务、变法进行思考,同时创办了贵州官书局,改革学古书院,学习算学、外语,特别是奏请开设经济特科,被梁启超称为“戊戌变法的原点”。

【《蟫香馆使黔日记》书影】

其二,《使黔日记》记录了严修对贵州风土的亲身考察。督学贵州期间,严修不仅在学政任上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力图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一任三年,严修对贵州的风土民情虚心考察、认真走访、深入思考,并将大量见闻和深刻认识记录在《使黔日记》中,为我们今天了解清末贵州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而切实的资料。

【贵州镇远码头】

其三,《使黔日记》记录了严修亲历戊戌变法的过程。严修卸任贵州回到北京后,恰逢戊戌变法。他被座师、守旧派的代表徐桐逐出师门,又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频繁交往,并通过徐世昌结识了袁世凯。《使黔日记》记录了戊戌变法中严修的许多亲身感受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人们研究维新变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一手材料。

【贵州安顺大街】

其四,《使黔日记》记录了各地风土与近代交通变革。严修从北京出发,赴贵州上任,返程中慈溪祭祖,并赴上海拜访亲友,途经直隶、河南、湖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见闻颇多。赴任时,严修搭乘车马,水陆兼程,舟车相继;返程时,他先沿水路至湖南,再乘江轮赴武汉、上海,搭海轮返津,最后乘火车进京,真切地感受到了近代交通的日新月异与社会的变革。

【《蟫香馆使黔日记》序(一)】

【《蟫香馆使黔日记》序(二)】

日记以外,严修督学贵州时的奏折、文牍、杂著、信稿大都还留存于世,因此整理者将严修所著的《黔轺纪题》《黔轺杂著》《本任奏报》附在了《严修日记(1894—1898)》之后,以飨读者。《黔轺纪题》是严修督学贵州时所出考题的汇编。《黔轺杂著》则包含了《观风告示》《劝学示谕》《官书局章程》《学古书院肄业条约》《乡试录后序》等严修撰著的重要文献。

【作者在天津博物馆讲座】

《本任奏报》是严修督学贵州期间上奏清政府的奏折汇编,其中请开经济特科的奏折最为重要,被梁启超喻为“戊戌变法的原点”,是研究近代历史、近代教育史的重要文献。此外,严修在贵州时的批牍、信草同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对于了解严修的思想很有意义,只因篇幅较大,不宜作为附录。假以时日,再做整理,一定会令读者对严修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严修日记(1894—1898)》在校史展览中】

文字图片资料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提供

声明:本公号发表的文字和图片未经书面许可,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否则,擅自使用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信文化】退思斋诗文存

【网信文化】诗词启蒙

【网信文化】天津市档案馆 Tianjin Municipal Archives

【网信文化】朱光潜“美好人生”书系

【网信文化】严修日记(1876—1894)

【网信文化】《北洋画报》诗词辑录

【网信文化】中国人生活美学

回复以下“关键词”,提取相关内容

419讲话

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天津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天津一次小组会 | 天津二次小组会

网信天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