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孤独的反义词是什么(百年孤独)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31 23:55:01
相关推荐

多年以后,面对孩子们,我将会回想起在本命年被孤独感召唤着见识马孔多的那个遥远的早春。孤独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求和孤独的相处之道,小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孤独相处的方式。

1

上校奥雷里亚诺应对孤独的方式是日复一日的打造小金鱼,把打造好的小金鱼融化成材料,再用这个材料继续打造小金鱼。乍一看毫无意义,实则是一种很好地应对方式,打造小金鱼的意义在于打造的过程中,可以把注意力投注在小金鱼上,技巧越来越纯熟,从而应对好了失序感。

孤独感是失序的逃避,或者说是拖延的一种表现。逃避时寻求关系或许能起到交互作用,但是其实是在吃老本。简单的来说,孤独感是逃避和拖延的近义词。

当我们能够handle好给自己制定的任务,制造适合的刻意练习,就能够比较好的应对独处,随之而来的独立感也会让人不那么寄希望于他人,比较容易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状态。反之则会产生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孤立和冷漠的感觉,从而身体会不得不去寻求其他刺激感官的事情来确认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更加容易成瘾。

2

乌尔苏拉在孤独的时候选择跟神志不清的丈夫编织谎言,到后来谎言说的愈发真诚,而她似乎也从中得到了某种安慰。而我们都知道这是幻象,就像幻想越精细频率越高,就越能获得安慰,但当我们意识到这些都是假的的时候,破灭的绝望感以及和现实比对的落差感会让人愈发的痛苦。

当然不是说幻想不好,幻想本身是个很好的工具,但是用在那些不可控的事情上,会让人觉得很孤独,就像乌尔苏拉的孤独一般。

3

阿玛兰妲的一生充分诠释了嫉妒这种情感,她为了阻止丽贝卡获得幸福导致自己一辈子没有嫁人,晚年靠着做自己的寿衣度过。嫉妒别人大概也是她和别人建立联结的一种方式,可悲的是走错了方向。安全感是相对容易获取的,但优越感却不那么容易获得,首先获得它所要花费的代价较大,其次方向还容易错,阿玛兰妲就是一个例子。

心里没有有别人,只关注自己相关的利益,不去关心他人的利益,是初级的精神状态。刚开始资源不够顾不上别人时如此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倒了后面心里还是只关心自己,免不了会产生抑郁情绪吧。简单的来说,越自私,越容易抑郁。

我有一个朋友,之前一直挺想和她发展成长期关系的,后来有一次她和我说,她只关心和自己相关的,当她在倾听别人的时候,也不会真心关心对方的。她说的没有错,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也会如此。但从那时候开始我不再那么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她,也不那么愿意去倾听她了,并且我也渐渐不愿与她说我的心事,因为既然对方不会真正关心我的苦痛,那我为什么要告诉她呢,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窥探我隐私的好奇心和八卦之心,那我宁可不要。可当她把这话赤裸裸的说出来的时候,那时我感受到了透心凉和距离感,以及深不见底的孤独感。她没有错,她说的挺对的,我体验到的孤独或许是因为对人性关系虚幻的寄托被打碎了,即便其实我心里多多少少是知道的。

人际投射自己的镜子,很多事情自己一个人玩是弄不清楚的,通过人际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同理,我对于对方行为产生的情绪,或许是因为对于自己某些方面的不接纳,而这些是我自己玩悟不出来的。从教科书上看到理性人假设和社会交换理论时觉得没什么,甚至觉得挺有理还挺推崇的,可这话从我比较想亲近的人嘴里说出来时却觉得很孤独,倘若我未来男票也对我说这番话,我大概会很想离开他,调适成普通同学的关系,才不会让内心的自我认知失调吧。

桑塔索菲亚在奥雷里亚诺死后一直给费尔南达送食物,这种慈善行为不管初衷是什么,坚持下来也的确让她很好地应对了孤独。

我想我的那位朋友,既然她秉持的观点是事实A并没有错,而我却感受到了剧烈的C消极情绪孤独,那大概是B的部分有待改善。原因在于我其实是期待真心对待的,但是对方表明并无此特质,因此我觉得没有用。倘若心态是付出但不期待回馈,那就会舒服很多。

4

小说最令人感动的部分是奥雷里亚诺和他女儿之间的关系了,她为了女儿卖光了自己的人情和自尊,而且也没有计划让女儿回来看望自己。我想那个时候的他体验到的情谊流动很好地代替了孤独。

不知为何曾经的我下意识觉得关系是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的,是生来就有的,别人对我好也是理所应当的,大家天然都是充满善意的。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关系也需要投入注意力去维护,这个观念的转变花了我不少力气,反弹了好几次。以后我若有女儿定要和她说明白这个道理。

5

作者在描述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和侄子小奥雷里亚诺的不伦恋时,使用孤独这个词的频率明显有所升高,这是否暗示着,不被世人认可的人事物,包括恋情,就是孤独的?所以说,孤独的反义词是认可么?我认为不完全是的,孤独和认可之间是充分非必要的关系,以及大小概率比的关系。马克思说个人的价值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是对社会的贡献率以及社会对个体的认可度,是有一定道理吧。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不是假大空,而是有他一套理论体系做支撑的。

6

丽贝卡晚年在自己的小房子里自生自灭,到了别人都不知道她存在的地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捍卫自己的“自由”,可是这样的自由是否过了头?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丽贝卡”,他们有自己的小城堡小世界,他们在自己构建的城堡里,自恋、洋洋自得、自以为正确,殊不知这样的幻想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他们宁可一个人到寂寞孤独到发酵腐烂,也不会轻易的让别人进来,时常有意无意采取冷暴力和逃避的我也是如此。

人际和孤独之间的关系也很奇妙,有的时候跟人在一起却觉得孤独,有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却不觉得孤独,当然概率上来讲相对小一点。这之间的调节变量到底是什么呢?或许是注意力投注在哪里吧,投注越多在合作上,就越不孤独,君子和而不同,合作的人不一定要是类似的人。很多人会在ddl到来前才开始有动作,或许是因为这个时候才明显感知到外界与自己寻求合作的互动,才会珍惜那些时间,没有外力的时间我们容易高估自己的利用率,很多时候自己的一个人也不一定会利用得好。

总结一下可取的应对孤独的反义词是①刻意练习,②付出思维,③创造价值;而不是①不切实际的幻想,②索取和比较的思维,③违背团体标准导致不被认可

我大概是从大三开始会体验到孤独,之前从来不会有这种感受,至于为什么我还没有弄明白,也许就是人生的发展阶段吧。而孤独这种情绪一旦开始有了,或许就是要一直探寻相处之道的。

孤独是个百年话题,是诉求世界而留下的一段背影。

没有什么会陪伴你一辈子,除了孤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