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重新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30 19:50:02
相关推荐

我认为这本书比较值得读的部分是“国家行动”、“政策建议”、“数字表情”这三章。其余部分以个体画像为主,提供了几十个不同的故事,为公众刻画了不同的留守问题样貌。

由于本书是多篇新闻报道的集合,所以读完后感觉与其书名“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并不完全符合,倒不如说是“中国留守儿童画像”。涉及调研分析的部分主要集中在“政策建议”版块,甚至乎只在《农村留守儿童,不算最惨,还能更好》这篇文章中。而且有趣的是,这篇文章给出的数据以及建议,基本上可以回应书中大部分个例报道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留守儿童是问题吗?

该文指出,舆论界普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营养与健康问题、学习与认知问题、心理与性格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然而调查数据显示,那些远离父母在农村留守的儿童的健康与营养状况不低于甚至优于那些在农村而有父母陪伴的非留守儿童。而在学业表现上,留守儿童的成绩也略优于非留守儿童。在学前年龄段,非留守儿童的身高与体重指标远远低于留守儿童。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尽管没有父母陪伴,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却比非留守儿童要好。这篇文章给出一个儿童健康营养与学业表现序列:农村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儿童(含随迁儿童)。作者明确指出:

留守儿童并非农村最弱势、最易受伤害的群体。

这一反直觉的结论,恰好与舆论的生成路径有关。正因为社会舆论由城市居民掌控,因而城市居民能够观察到农村打工者的潮汐现象,关心农村打工者的生存状况,从而为他们发声;而只有进城打工的农民才能够进入舆论场,看到城市与农村的不平等,为自己发声;而走进村庄的志愿者,会主要关照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陪伴孩子的父母并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志愿者所在的留守儿童学校里。这一两相呼应的路径,就把农村非留守儿童抛到了舆论场之外。

事实上,仔细想想也是,正是因为打工收入高,农民才会进城;反过来看,那些农村打工者也是农村里经济收入更多的群体。因此,虽然牺牲了陪伴孩子的时间,这些在外打工的父母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经济保障。而且调查也显示,留守儿童的父母比非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年轻、受教育程度也更高;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规模也更大,因而能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照看。

由此该文作者给出研究结论:

外出打工的家长在父与子女关爱照料与生存资源之进行的权衡(trade-off),总提示有利于提升农村儿童的福祉,因而是有效率的。

了解到这个结论,我们不妨这样说: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相对于通常意义上城市儿童才存在的。而相较于比他们更弱势的农村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可以说是更有希望的群体。此外,虽然文章没有调查,然而我们可以设想:城市里也有一批“留守儿童”或者说是空心化家庭中的儿童,除了更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别无二致。

因而再来看这个问题:留守儿童是问题吗?它既是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是普遍的亲子割裂问题(城市里亦有),却又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方式(总比不打工的家庭好)。

两个问题谁更重要,让农民和政府来看,都是脱离贫困更重要。所以,尽管中国从90年代起就存在不断增长的留守儿童,但人们从来不觉得那是问题,打工者带回来的财富反而让村里人更加羡慕那家的孩子。当下的留守意味着未来可以住进城里;而没有离开农村的农民却无法奢望在城里买房。

问题二:让父母回到留守儿童身边可能吗?

如果从头到尾通读这本书,你会觉得在读到“政策建议”这章之前,整个人陷入一种迷茫:所有的个例报道都认为父母的陪伴不可替代,那么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可行的方法让父母回到留守儿童身边呢?

试想一下这个悲观的循环:父母的陪伴不可替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让他们和父母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父母无法长期陪伴,所以留守儿童的问题会一直无解。

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花了很多时间在农村实践,采用很多方法来改善留守儿童的营养、教育、生存条件等状况,但不能让父母回到儿童身边。这个是现状,而且会长期存在。我想,也许在做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之前,公益组织恐怕首先要有一个父母必然缺位的意识,这个缺位是无可挽回的。

父母如何和孩子在一起?两个地方:要么在农村家乡,要么在打工的城市。

如果单纯地只是把父母从城市拉回来,将会让父母重新面临缺少经济收入的贫困境地,孩子将从舆论场关注的留守儿童身份转为不再被关注的非留守儿童,孩子的生存境遇反而不如从前。这显然是一种倒退。

即便有人捐钱捐物来资助贫困家庭,好让家庭成员能在一起生活,也依然是不可持续的。一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能解决所有贫困人口的生计。二是即便经济好转,孩子依然会局限在农村有限的教育水平和生活圈里,他们长大后能想到的更好的目标还是进城打工,造就下一代留守儿童。

问题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性政策是什么?

总结上文,让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最好方式,是让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

《农村留守儿童,不算最惨,还能更好》一文指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与现代化的一个副产品,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换句话说,留守儿童问题能够真正终结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中国全面完成城镇化,全国人口完成脱贫,所有地区的经济水平都能保证人口的富足生活,这样人不用为了生计而奔赴远方;二是人能够自由迁徙,土地能够自由流转,这样人们就可以自由携家带口地前往经济发达地区追逐财富。

孩子、农村、父母、城市,本就是一个“人和土地”的关系。正因为父母无法真正地进入一个城市,孩子无法真正地离开一座村庄,才造就了百万家庭的分离。

该文作者也是如此认为:

政府最应做的是拆除障碍、创造条件,让农村儿童不在留守,与父母随迁进城,享受与城市儿童一样的公共服务,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亲子暌违导致的五大风险。

作者还给出了两条政策建议:

首先废止一切不利于城市化的权利安排与制度安排,给城市化松绑;其次要赋予农民工以市民权利。

这两条建议的目标正是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数据还显示,2014年中国城市化率是54.8%,但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只有35.9%,差了约19个百分点。这个差距正代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欠债,是要偿还的。

我赞赏该文一针见血的勇气,感谢该文给出的详实数据与可信分析。这篇文章不仅让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了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更能为有志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志愿者提供正确的导向,让他们不至于陷入无力的救助循环。

问题四:我们到底能做什么?

我认为可以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来看如何采取行动。

对于普通人而言,仍可以继续捐钱捐物,采取力所能及且没有伤害的方式继续关注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经验的热心人士应该更加关注所捐助的对象儿童成长情况以及实施项目的公益组织运行情况,自觉规避某些社会新闻个例曝光造成的正负面舆论,以平常心支持特定项目的进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见风就是雨,见穷就给钱,搞“暴力捐助”、“暴力慈善”,完全不顾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实际影响。

对于公益组织而言,应该做到三点:

1、端正立场,明确和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能力优势;

2、多家专业化组织分工协作,配合当地生活与教育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中长期的综合陪伴方案;

3、所有公益项目都应该指向农村留守儿童的五大问题(营养与健康问题、学习与认知问题、心理与性格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并应加以专业化和流程化的迭代改进,以期可以被评估衡量。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更清醒地理解留守儿童问题和自身优势,确定是否要介入这一领域。如果决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应与专业的公益组织合作,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尽可能开发一些可衡量的长期项目;并诚意支持公益组织的运作,积极给予意见和反馈。

然而,以上都是短期的做法,只能改善留守儿童的处境,无法终结留守儿童问题。从长期来看,全社会都应该努力追求人口自由迁徙权,抵制地方保护主义、城市保护主义,开放心态,增进沟通,众力协同,一步步探索平等人权的社会秩序。这件事里面,有普通人的角色,也有媒体、政府、公益组织、研究者等角色,每个人都能为此贡献力量。请相信:凡是只顾眼前利益的,必然会在未来偿还代价;凡是开历史倒车的,终究会被历史覆灭。

2017年2月14日完文

本文同时发于本人“小长大话”微信公众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