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如果世上不再有猫》VS《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如果世上不再有猫)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29 23:15:01
相关推荐

因为看完电影,还是不懂男女主角为什么分手、那段“春光瀑布”的旅程是在说明什么,所以燃起了我阅读原著的兴趣。

看完书,也的确得到了答案,原来还是因为男女主角的关系更多地是在靠着打电话维系,而不是面对面相处——他们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归来的旅程中一言不发,只有一句“明天见”。

小说更强调反省:和我一样,小说中的主角“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导致分手的“决定性理由”。但是,因为电话要消失,所以追寻出前女友以及当年一点一滴的回忆,最后明白了。同时,开始时觉得无用的手机,“我”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这便是小说与电影的不同:原著通过“过程”来谈电话的意义——没有电话,人和人基于电话的感情就会消失;而电影则围绕新增的“开始”和“结局”来谈——二人因为打错的电话结缘、当电话消失后“我”跑去找前女友时,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固然增加了不少戏剧效果(当然手机融化、打电话的场景灰飞烟灭、电话亭爆炸等同理),但直接用开始和结局来谈,自然就忽略了“过程”的意义,那段引发分手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旅就显得无所适从。除了其中涉及到的生死话题可能还和整体有点呼应。

当然这也的确和书与电影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关。原著对于二人无言的归国旅程有着大段的心理描写,但电影怎么拍?电影中那个二人临出发前坐在行李箱上,男主欲言又止的镜头,是唯一的端倪。但一闪而过,并不易于被观众抓住。

倒是二者也有一致的地方,那就是插叙的形式(怎么最近看的都是这类,《金色梦乡》也是,《没有行李的旅行》也是),以及由此构成的回环、呼应:比如开头的场景其实是最后“我”回家找父亲的场景,但因为也是日常骑车所以和后面的故事自然衔接;女主在“还记得男主时”寄出的男主母亲的信,在后面“猫消失”环节时再次出现,完成了对母亲的回忆(电影独有);末尾“我”回家与“我”还是婴儿时第一次回家(电影独有)……有些的确使用电影的蒙太奇,更具表现力。

当然,排除前面说的那一段,电影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原著的:如Tom哥的死,“茑屋”与我的相处,母亲的信,父亲的工作场景……如果只看原著,会比较干。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小林武史为电影创作的配乐相当有力,为影片加了不少分。我个人最有感觉的两处是:电话消失时配的迷幻电音,和“我”与前女友故事将要展开配的那一段有前奏鼓点的旋律(与“茑屋”的初遇也是同一段,只是鼓点更久,有点搞笑)——它告诉我,接下来这两人的相处,一定春光无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