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孩子是镜子 能照出我们自己的样子(看见孩子 看见自己)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21 16:55:01
相关推荐

最近读《看见孩子,看见自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我的生活阅历中,身边的孩子如果身体不舒服,或是突然出现异常的行为,去医院看医生往往是他们治疗的起点,也是终点。

如果确实是生理层面的问题,那还好解决;如果出现连医生都很难解决的情况,家长就束手无策了。比如,孩子突然无缘无故地半夜哭闹,或是原本有了如厕习惯,却又行为倒退开始尿床等。

虽然医生诊断说没啥毛病,但问题是确实存在啊,怎么办?

这时就会出现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解决方案——信迷信。老人一般是这一行为的鼓动者和践行者,他们的话术通常是:“会不会是吓着了,去收个吓吧!”或者是“某某小孩看了很多大医院都看不好,有个神医在门上拍拍,把不好的东西吓跑了就好了”等等诸如此类。

讲的人言之凿凿,听的人半信半疑,抱着试一试反正也不会坏事的想法,一场迷信活动就这么开始了。

我对迷信向来是持保留态度,不提倡也不否定,就像科学界流行平行世界的理论,那咱平民也可信点神婆通灵传说什么的倒也可消遣消遣。

但在《看见孩子,看见自己》里,出现同样的情况,家长的做法就截然不同了——他们会在临床医生的建议下,找心理医生解决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A.H.布拉夫曼。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接触了大量临床上没有诊断出病理特征,却依然表现出“行为失常”的儿童。

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他有一个独特的“识图”本事:通过孩子的涂鸦了解他们出现异常表现的原因。在诊断了众多的病例后,他得出结论:孩子脑中的无意识幻想是情绪的体现,当他们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或是不被人理解时,这些幻想就会变成身体和行为上的异常。

对于布拉夫曼来说,画画可以表现出孩子的无意识幻想,通过解读图画的内容,就能发现隐藏在孩子心中情绪的秘密。他还认为: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和内容,孩子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但问题是,带着孩子来寻求帮助的父母们,自己本身似乎也表现出某些情绪上的问题,却毫不自知,这也是他们无法发现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

布拉夫曼这种“识图”的本事,我们很难学会,那我们可以从书里学到些什么呢?

启示一:孩子会通过身体的行为表达情绪和感受

在我们的常识中,身体的症状是疾病的直观反映。但布拉夫曼认为,人的内在情感困扰也会通过身体症状表现出来。

当孩子无法克服自己的焦虑,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时,他们就会通过外部症状来寻求帮助。

也就是说,孩子身体的行为也是一种表达自身苦恼的语言。

比如,书中有个例子讲到,一个叫托马斯的12岁男孩,受到尿床问题的困扰。临床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身体状况完全正常。那问题出在哪呢?

布拉夫曼医生注意到,托马斯的哥哥也存在用头撞墙的异常行为,而托马斯似乎以为自己和哥哥一样,碰到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加上妈妈对尿床这件事的重视,因此他心里有太多忧虑。布拉夫曼医生得出了结论:他的尿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哭泣。

显然,托马斯的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着如此多的忧虑,因为她自己也处在一些问题当中,无暇顾及到孩子的感受。

托马斯妈妈的反应,其实也是我们大部分家长能做到的程度。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有的人会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有的人则是喜怒不形于色,但我们可以在和对方的相处中感觉到,或者说是猜到。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默认了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比如说微表情,肢体语言等等。

但对于孩子来说,大脑的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他们并不理解控制和表达情绪的方式,比如在成年人中常见的抖脚(焦虑)、摸耳朵(紧张)等等,他们的情绪出口更不受自己的控制,就会出现像书中所说的尿床、喊叫等等身体问题。

在排除了病理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依然出现异常的反应,那么家长们就应该考虑是否是出于心理因素了。

意识到这点之后,如何诱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呢?要他们自己说很难,不然他们就不会通过行为来表现了。

作者建议,家长可以回想自己情绪或行为出现波动的时刻,不管是多小的行为,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影响,如果从我们的嘴里说出来,孩子立马就会发现这正是自己介意的事情。

情绪的“结”也有可能会就此打开。

启示二:孩子会回应父母的情绪

21个月大的法提玛时不时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但医生却没发现明显的病因。在布拉夫曼诊断的过程中,法提玛一边玩玩具,一边回头看父母,而她的父母也会每次都给予回应,温和安静又充满爱意,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直到法提玛识图举起一个沉重的铁桶时,这种和谐的氛围才被打破——她的妈妈几乎是立刻就跳起来过去帮忙。后来在法提玛走向靠近窗户的一把椅子时,她的妈妈也出现了相同的反应。布拉夫曼后来得知,每当妈妈因为担心意外发生而阻止她某事时,法提玛就有可能出现呼吸暂停。

在这个例子中,法提玛和妈妈陷入了焦虑的恶性循环中。小法提玛因为无法理解妈妈的过度保护和严格控制,也无法理解那些他们所爱之人的焦虑,所以会以严重的症状去对妈妈的焦虑做出反应。

那么小的孩子,就能感受父母的情绪并做出反应吗?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一点。所以一旦孩子出现异常反应时,大家的第一反应并不会从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

看到这里,我想到最近被很多育儿文章推崇的一种概念,叫做共情,就是调控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人们普遍认为,学会站在别人的视角理解问题,似乎更有利于今后的社会生活。

但现实情况是,有时候我们过于顾忌别人的感受,反而忽略了去学习理解、表达和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相较于理解他人而言,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才是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开始,这是一种自我觉察力的培养。

就像小法提玛和她的妈妈,她们都很爱对方,也很在乎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却忽略了正是自己情绪的本身对对方造成了影响。事实上,当法提玛的妈妈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并改变了对待女儿的方式后,法提玛呼吸暂停的情况也随之消失了。

不止是焦虑,父母的任何情绪和感受,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影响。稍微回想一下就会发现,有时孩子会害怕我们也害怕的东西,尽管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怕它;有时他们会讨厌和我们一样讨厌的事物,尽管他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讨厌;相反的,我们喜欢和兴奋的事情,也同样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或许就更容易解释孩子的某些“难以理解”的行为了。

启示三:孩子的情绪其实很容易安抚

我以前总以为,有情绪问题的孩子,都出现在那种“熊父母”的家庭中。看了这本书才发现,里面的爸爸妈妈其实都很爱孩子,也很关心孩子。

问题就出在,他们并不懂孩子。

也许这也不能完全怪这些父母们。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成大人的,从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读懂孩子的能力,毕竟自己也曾经经历过。

但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父母自己在小时候也曾经被自己的父母忽视过,所以没有意识到读懂孩子的情绪这件事有什么重要的。

换句话说,我们和孩子,我们和父母,都是彼此的镜子,我们看见对方的问题,其实也是自己的问题。

区别在于,我们自己的问题可能一时半会难以解决,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只需要你说出他的感受就可以了。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已经被父母知晓,便会轻松很多。

比如书中提到一个叫马克的三岁小孩,经常会莫名的呕吐。后来布拉夫曼发现,马克是在自己和爸爸还有奶奶住到一起后,才出现这种行为。

原来,马克之前是和妈妈住在一起,后来妈妈有了新男友,而且新男友还有家暴的行为,这个变故使他离开了之前的环境。

马克呕吐就是因为害怕离开家人,当他发现呕吐后爸爸和奶奶很焦急的反应后,他认为只要自己这样,爸爸和奶奶就不会离开他。

布拉夫曼博士建议,发现马克情绪低落时,就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安抚。一周后,马克没有再发生呕吐的情况,并且家庭气氛也变好了。


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更懂我们的孩子。

其实,不同领域的心理学家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那就是从自己身上找答案,就像《看见孩子,看见自己》这本书的标题说的那样。

我们总是教孩子面对各种难题,比如如何避免伤害,如何善待他人等等,却很少教他们如何认识自己。也许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父母也缺少这关键的一课,那就是对我们自我觉察力的培养,这才使得我们很难去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

现在看来,孩子的问题多半都是父母的问题,不管是情绪表达也好,还是身体行为也罢,都是对我们的反应,只是以前都被我们无视了。

与其说从《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中,我们能学到感知孩子情绪的方法,不如说,给予了自己一个发现自我的机会,两者也并不矛盾,甚至相互促进,这是我真正的收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