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是一种懒惰 这里有解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16 17:55:01
相关推荐

我之前做编辑工作的时候,有个项目负责人,他的阅读量是我的十几倍,但是每当写文章写材料的时候,他都是抓耳挠腮,狂翻各种资料,东拼西凑,特别痛苦地才写出来。而且写出来的东西没用深度,没用新颖的角度。

人人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是这位编辑怎么下笔就挠头呢?

让我们再看一个真实的事。

日本的一位畅销书作家,也遭遇了如此扎心的一段时光。他在创业的准备阶段,看到“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也“天真地”认为,只要模仿成功人士大量读书,总有一天他也会成功。然而,他一年读了300本书,却没有达成自己“讲师”的目标,更别说创业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一种很笨拙的方法,尤其不适合忙碌的我们。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完美的证明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本书一再强调读书笔记,刻意输出读书成果,在重读笔记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并且具体说明了如何利用笔记选书买书、如何做笔记、如何重读笔记超越自我。

奥野宣之,日本作家,别人又叫他“笔记本作家”,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电视台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一、畅销书那么多,经典书那么厚,我们该怎么选书?

认清自己真正想读的

这挺难的,这就像相亲节目,呼啦啦二十多个长腿大眼女生,你能看花眼。怎么认清自己内心的需求,怎么避免冲动选择?

记下来,放一段时间,冲动期过了以后,还想买的,就是心动书籍。

在好书的章节中间寻找好书推荐,比如我喜欢《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那么书中提及了《让对方“听进心里”的说话之道》,那么这就是好书的作者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好书。

一些在线清单很方便,比如豆瓣读书,你看到一本有意思的书,只要点一下“想读”,系统就自动列为书单了。但是点的很随意,忘记的也很随意,很快就能积攒长长的“想读”清单。这种冲动性,真的能帮我们辨别哪个是“心动书籍”吗?如何克服在线清单的随意、冲动?

在纸上写写画画总是占据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多的心思,所以,把想读的记在笔记本上,顺便写上“为什么想读”,把内心的想法具体化、明确化。别看这短短的几个字,就能逼迫“懒癌患者”思考,抑制他们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个附加的好处,明确了读这本书的目的,那么读书的速度也会自动调整。

手机时代,我们被动接受的信息很大,我们的眼球被各种信息牵着走,被动接收的信息量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线索,能让我们发现很多好书。但是,这些接收到的信息,就像鱼儿吐出来的泡泡一样,一会儿就消失了。怎么办呢?答案只有随手记录灵感。除了用纸笔记录,我们还可以利用手机的语音输入,效率真的很高。

总结一下如何选择“心动书籍”,诀窍就是手写或者语音输入“心动书籍”清单,可以是表格,也可以按分类,同时注明想读的原因。

二、如何记笔记?

笔记让读书成果一目了然

现在最流行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读书笔记,我们通过看思维导图就能知道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成果了。思维导图,就是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地图,看完书以后画一个地图和导航。比如,你去故宫游览完了,你自己画一个故宫的地图,那么你对故宫各个宫殿的分布就特别清晰了。

思维导图和我们上学时候的大纲、知识树差不多。特别容易上手,特点就是分类总结,色彩鲜明,很生动活泼,不会像看账本一样没意思。

有一句励志的话“对自己狠一点”,然而,我并不认可,对于只用做一次的事情,可以对自己狠一点。对于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放轻松,怎么简单怎么来。从一句话开始,一句话足矣,可多可少。做读书笔记也是这样,以精、少为妙。最重要的是,不要间断。因为间断以后,再恢复习惯,我们会有抵触感,战胜这种抵触感,会用掉很多能量。所以,做读书笔记,怎么简单怎么来,一句话足矣。

对于如何在纸上做笔记,我们已经知道很多了,比如一折、二折、三划重点。对于引起自己共情的地方,先把页角折一次。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的读这一页,觉得还是非常好,就再折一次,把引起自己共情的点划出来。这就是一折、二折、三划重点。

奥野宣之还提到了“摘抄写感想”的方法。这个方法我们都很熟悉了,上学时候老师经常要求我们摘抄背诵精选段落。不过奥野宣之强调,要把“为什么精彩?”写下来。这一项很费时间,所以要少要精。就像面部精华,一滴就够了,需要时间按摩吸收。

很多在线读书有笔记的功能,那么如何利用在线移动端、网络端做笔记呢?

最常用的是复制粘贴。复制粘贴最省时省力,但是太随意,量就多,因此重读最关键。在重读的过程中,关键点得到回忆,自己也会反思作者的观点。

三、重读笔记的收益率高吗?

重读一遍笔记,比重读一遍书快,重新温习一遍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思想会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重读笔记有三个阶段:只读笔记;想回忆更多的时候,重读对应段落;想重头看书的时候,重读这本书。

因此,重读笔记的收益率很高。就像我们吃了两个烧饼,没有吃饱,吃到第三个的时候,饱了。那么重读笔记就像是这第三个烧饼,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收获知识最后一个环节。

重读笔记最高精神境界是输出,是思考。输出倒逼输入,这种种理念特别流行。在读书这方面,我们可以写书评。书评可长可短,如果不投稿,那么书评的形式和内容非常自由。对于信息量很大的书,也可以写成拆书稿。

只要写,自己的大脑就在高速的运转,大脑就不得不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辩证。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会收获独立思考的能力。

做好笔记是写文章的基础,写文章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在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是建立素材库的一种方式。

现在很多app和网页版,都可以在线同步笔记,和搜索自己做的笔记,比如有道云笔记,锤子便签等等。比写在纸上方便查找。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轻松易读,作者把重点标黑了,看看目录,看看标黑的内容就可以掌握很多方法了。越简单的越容易使用,整本书的核心就是“随手记”。这让我想到了这两年流行的一个工作生活方式——手账。手账就是可以放在兜里的笔记本。随手记、亲手写、随意画、随意记录,随手记笔记让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更具象、更有目标。

有一个读书论,书中的内容会融入你的身心,变成你无形的财富。看似挺有道理的。然而,上了这么多年学,看了这么多中外名著,我并没有发现自己多么有气质,也没有发现自己有很多无形财富,倒是生活得很辛酸。等待书中内容去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实际上是一种懒惰和借口。思考过的东西才能够内化成血肉,成为自己的精髓。

我更喜欢“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这样会让我干劲十足。所以有目的的“输出”看似功利、浮躁,却能让人进步。输出倒逼输入,输出倒逼我们思考,以输出为前提,才能促进思想内化。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人人都需要自己的品牌,而阅读、写作、演讲就是打造个人IP门槛最低、最有效的方法。阅读、做读书笔记、写作,能最快构建你的思维体系,能最快给予你物质上的奖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