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论折腾与不折腾(美国与中国)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14 22:20:01
相关推荐

前些年看了部叫《米尔克》的传记电影,记录了美国第一位在竞选前就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并积极为性少数者争取权益,最终被对手射杀的政治家米尔克的一生。看过后相当感动,立马上豆瓣寻求共鸣,共鸣倒是找到了不少,却也发现了些独特的东西——一篇文笔幽默风趣,字段间充满着京味的插科打诨,让人在情感上忍俊不禁,在理智上却觉得有些微妙的不对劲的影评,名字叫《还能离咋地》。具体内容在此就不赘述了,该影评的中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你们同性恋就别瞎折腾了,国家对你们不错了,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像国外一样的极端仇同者,更何况还有贫困山区这些更重要的事等着操心呢。”如果我像豆瓣上的正义网友一样,我可能会怒骂作者,甚至持续一年每晚都私信问候他的祖宗,让他的帖子时隔三年还热度不减,直到他被新媒体界人士发现并重金签下。不过可惜的是,我并不是这么厉害的推手,我只能像科学家观察小白鼠一样感到这篇影评的“独特”(当然并不能完全客观,因为我并不能将自己完全独立于这影评所处的社会),然而我却无法找到它“独特”的原因,更无法把它解剖再放到显微镜下一探究竟,或到实验室做个控制变量的实验。

米尔克 (2008)8.32008 / 美国 / 剧情 传记 同性 / 格斯·范·桑特 / 西恩·潘 乔什·布洛林

让我感到有些不爽的是(情感当然不适合这样的场合,可惜无法避免),除非化身网络喷子,我们没办法真正驳倒该影评,它的中心逻辑如果按照三段式最简化就是:大前提-人只有达到一定阈值才应折腾,小前提-在中国,同性恋遭遇的状况并没有达到应该折腾的阈值,结论-在中国,同性恋不应折腾。这一逻辑本身的结构并没有问题,实际上能提出疑问的只有它的小前提,那它的小前提又是怎么得出的?在中国,同性恋遭遇的状况真的并没有达到折腾的阈值吗?如果的确如此,又是为什么?为什么美国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就达到了这样的阈值?

不管怎么说,话虽讲得难听(特别是对中国的同性恋群体而言),该文的作者确实指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某些方面(除了中医以外),中国和量子力学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中国人在折腾的阈值方面一直遵循着海森堡测不准定律。在某些折腾点上——比如同性恋,国人的阈值确实很高,而在另一些折腾点上——比如抢购鸡蛋和所谓的养生,又低得吓人,用句时髦的话讲,“蛮有中国特色的”。这种在折腾与不折腾间类似于薛定谔的猫的临界状态,居然是费正清所描述的中国社会的稳定结构的重要支撑。

结合费正清先生的社会稳定论,再回到上面《米尔克》影评的逻辑,简单分析一下中国人的折腾阈值的相关因素吧。首先,需要一定程度的刺激因素(不管是外来的还是内在的,经济的还是政治的)激励人折腾,其次,从经济学视角看,人的折腾承担的成本应当不会超出收益(就其主观而言)。我们再来看一下费正清提及的中国社会,首先,中国是由一种正统学说——也就是糅合了法家等多种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一种思想协调并指导一切形式的人类活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种学说和西方的宗教思想不同,因为它和统治阶层结合得非常紧密,讲究“中庸”,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者利益为主要目的,不像西方宗教,常常和国王对着干,动不动就以“渎神”为由烧人,也有不少极端信仰者。其次,在中国,严格意义上是没有“个人”这个概念存在的,他们不是靠西方以私有产权和个人独立制为前提的契约维持关系,所有人都和家庭、以及与其相关的等级制相连,所有人都被冠上了一个合适的身份,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身份有着适当的责任和权力。最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这就使得任何外来的侵略或改造力量在它面前都显得薄弱,最终也会被同化,甚至进一步加强了其稳定程度。

下面我献个丑,也学学学者的风范,用上面的所谓理论来试着解释解释中国人折腾和不折腾的点。

为啥不该折腾?

就同性恋而言,的确有一定的刺激因素。想象一下,你作为一个同性恋,不能真正在大庭广众下做一回自己,还会被别人明里暗里讥笑,想想也是挺憋屈的,这种内在的个人需求一直存在。不过,由于中国社会的“中庸”文化,没人会像西方的极端宗教组织一样,不把你逼死不善罢甘休,即使你公开说了,最多邻里间长舌妇们嘴碎几句,更多的时候,你甚至感觉不到自己被怎样严重地歧视了,只不过见到你绕着道走的人多了起来,这在我们这个社恐盛行的社会甚至可以说是个求之不得的福利。其次,你想折腾吧,心里暗暗算一下,还是不折腾的好处多,因为你并不是作为“个人”存在的,你总得为家里传承香火吧,尤其现在独生子女那么多,你不生,总不能让五六十的父母再生一个吧?这种情况下,你即便和家人坦白了,他们也会劝你组建家庭,装装样子,如果你是男人,说不定还能骗个条件不错的单纯小姑娘结婚生子,完成家族大业,并且拥有了“父亲”、“丈夫”这双重在家庭中占支配地位的好身份,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干而非要折腾呢?同理,也可以部分解释为啥中国的女权运动始终发展不起来,因为中国人并不是作为“个人”存在的,看重的是身份,“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老话里就暗含着从“媳妇”到“婆”身份转变到来的权力的巨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有一个相对不错的成为“婆”前景等待着诸位“媳妇”,为什么要冒风险组建一个“媳妇联合会”,甚至走上街头,去争取“媳妇”的权利呢?一旦你的身份转变了,你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身份,甚而会去压迫比你自己身份低的人——即便他/她和你以前是同一个身份。

那为啥又折腾了?

中国人折腾的点通常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君不见大爷大妈为了几毛钱,发挥长征精神,冒着酷暑在超市抢日用品和鸡蛋,或是一听某不知名“专家”的言论就做出断食、只吃素、生吃泥鳅等事,一会儿食物相克,一会儿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还美其名曰“养生”。就刺激因素而言,不否认“几毛钱”——尽管少,也可以作为经济激励的一部分,而“养生”,如果主观上认为能带来长命百岁的话,也的确诱人。就经济学视角,由于中国人普遍不拿个人当人,大爷大妈们对时间、酷暑、拥挤和生吃泥鳅的恶心感等个人体验不当成本也就不足为奇了。还有一些折腾是由于收益巨大又没人问责——比如碰瓷。这样看来,几乎接近零成本,又有或多或少的收益,不折腾白不折腾。


说了这么多关于折腾的事,无非是想说服自己《米尔克》那篇影评存在完全是客观合理的,分析下来,不得不承认,在中国,至少同性恋们,还远未达到应当“折腾”的阈值。作者也的确担得上文笔幽默风趣,逻辑缜密严谨的美誉了。

可是,除了大爷大妈们,谁又达到了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