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谁是大生意人?(大生意人)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10 12:30:01
相关推荐

2014年年底,我一个人在宿舍,其他三人都在那个城市不同的酒店,或紧张或放松地度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前夜。一时竟有些不习惯,这一晚我看了两三集《布莱克书店》,还是没有睡意,又打开豆瓣阅读,没费什么功夫就找到一本书来度过时日,这就是《大生意人1》了,当时若是知道这个系列有7部我多半不会打开第一页,更不会一口气读到天将明。但就像《明报》的读者直到《鹿鼎记》前并不知道面前这份报纸背后有一个浩大、横跨从春秋到清朝的武侠世界。我也没有想到,这部书亦真亦假,据说是“一代商王”的古平原的大名我们此前从未听闻,但一个个登场的配角倒都很还挺熟:肃顺、慈禧、乔致庸、曾国藩和张謇….

看最后两部的时候,我也同时在看《战天京》, 并且对一年前看完的《天国之秋》印象仍极深。三本书交相辉映,我的判断是,以我目前的历史素质,《大生意人》对基本史实尊重,重要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史学可以说几乎完全相符。至于白依梅有没有嫁给陈玉成,后面又有无因为报仇以美人计腐蚀僧格林沁,这些细节我认为不必认真。

看赵之羽老师的微博,似乎还在边学边写,但我觉得此书已经足够的布局,草蛇灰线,虽然称不上精妙,但已是很圆融了。更重要的是,古平原这样一个有勇有谋,尤其善于绝处求生的人塑造得很成功,尽管我们分析七部里他所有反败为胜的案例都带有效果上的渲染,有不同阵营里的人或真心或趋利的相助,这样的胜利难道没有现实意义吗?

初中的时候,大家都学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一番话就扭转了局势,作为初中生的我很是敬仰,奉之为“国士无双”。但我等到大学以后,买了本中华书局的《战国策》,看了两页忽然厌恶。我开始怀疑字纸,怀疑作者的动机是否是要夸大说客和谋士的作用,在王朝里抬高读书人的地位,归根究底是为稻粱谋。(后来去查了一下,有个评价一语中的:这类书是论据为论点服务。)

如果一番话能拯救一个国家的百姓,这个人厉不厉害?厉害。但是又真的有没有这种人呢?司马迁写史记尚且留下捕风捉影的记录,刘向又如何能信得过?

于是,那本《战国策》被移到了书柜最不起眼的位置。

我在这儿写了几百字看《战国策》的经历,是《战国策》和《大生意人》有什么关联吗?

当然有。

不止是《战国策》,《大生意人》还和《延禧攻略》有共同处呢。

这就是主人公身上无论什么处境都会去想怎么翻盘的本能。

凭着这种本能,谋士们想到了各种水平不一真假参差的办法;凭着这种本能,古平原和苏紫轩步步为营;凭着这种本能,魏璎珞在长春宫和辛者库都是最劳模的仔。

我没有这种本能,我此前也从未想过做一个生意人,不了解这正是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所以我感谢这种思路。我看《战国策》不再生理性厌恶,尽管会给谋士的作用打七折,但我看到更闪光的部分。

他遇事会想如何让好事事态更好,让坏事得到控制。不被得失心左右,只为责任和理想驱使。

或许,古平原的待人处事有情有义到不像个生意人。全书古平原都变现得心性坚忍,但也曾因王天贵的恶计羞愧得要自杀,也曾因为白依梅投入太平天国也想加入天国。甚至,他和我们一样,曾许下我一定要赚到很多很多钱这样的俗愿。可是,他差点自尽是因为极度自尊自重,想要赚钱是为了“有朝一日给出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财富救依梅”。

或许,玉儿、白依梅从待字闺中的小女儿蜕变成 独当一面的大阿姐有几分突兀。但任何人经历了这么多起伏恐怕也难以再柔弱自持。

或许,李钦作为当时的王思聪跑到山西一个县城里和古平原争夺一县的当铺生意有点牵强。且古平原、李钦和苏紫轩这三个人从太谷到北京到江苏,只要古平原出现,其余二人必然以不同的缘由也出现在那里。无巧不成书的程度似乎让古平原种种闯过的难关散发的光芒又打了折扣。

但是这些比起古平原这个形象的鼓励都是微不足道的,他让我们知道,处处要留心,学人长,避人短。

他和魏璎珞都是有企业家精神的生意人,他们尽管出自虚构,但标示的方向是真实确定的:

任何事都有办法,任何处境都不是绝境,你没有找到办法,你没有走出这个困境,总有人可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