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城市的边缘人(双城故事)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09 10:30:01
相关推荐

由约翰·弗里曼主编的28位当代作家所写的纽约纪实生活——《双城故事》,看的过程,脑海里一遍遍地回想当年北漂的生活。也许别人无法理解这种因为本身的入不敷出困境还要苦苦挣扎在大城市的生活,因为我自己也经历过所谓的“北漂”生活,看《双城故事》所以觉得并不陌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梦想是华丽的旗袍,光鲜而梦幻,有酒有歌,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有最好的教育,有人性化的服务,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有比家乡更多的机会。但是现实是旗袍里面爬满的虱子,不为人道的阴暗潮湿拥挤的地下室,入不敷出的微薄收入,每月到账的工资再扣掉房租,剩下的只是一个奔波不停的躯壳而已,灵魂何处安放?大概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梦想去抵消日夜溢出的思念,激流之中,泡沫越撑越大,到最后,能硬扛着的,就挺住了压力,抓住了上岸的机会,及时扎根在陌生的大城市。还有一些撑不住的泡沫心碎了,只能黯然神伤,离开了这个既爱又恨的矛盾城市。

很多纽约客的笔下,都充斥着对于高昂的房租和恶劣的房东的申诉。住了很多年的租客不愿意离开多年熟悉的生活环境区,但是物价上涨,他们无法支付高成本的租金,只能和房东对峙。这些无奈和辛酸,消耗着每个人的耐心。金字塔有顶端,也有底层,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苟延残喘,除了沦为挣钱的工具,已然没有了应有的生活乐趣。

《双城故事》里印象比较深刻的主编的弟弟提姆·弗里曼,他在《家》里面写到小时候不谙世事指着流浪汉数着:“一个叫花子,两个叫花子。”全然没有理解对方眼神里的伤心和气恼。直到成年以后,自己有一天也成了一位纽约的流浪者,纽约的好与坏,优雅和低俗,在一段时间内,他比以前更能感同身受,纽约是一座双面之城,有富裕也有贫穷。这让我想起国内的北上广深,也有一部分人在这些一线城市,一直挣扎着寻找归属感。一个城市肯定会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去吸引年轻的奋斗者,机会和快节奏的竞争并存。我们总是会看到绚丽的那一面而忽略了街边的落寞者。如果说西装革履是一件习以为常的行头,那么衣衫褴褛的行乞者也有他的尊严。可是大多时候,甚至是连一个孩子,都会自动忽略正常的那一面,而把犀利的眼光刺疼那些流浪者。

之所以说“北漂一族”,大约都是因为没有归属感吧。相对来说,纽约客对于房子没有国人这种很深的家的理念。不过单看作者们的描述,租房也有很多的不便和随时会被弃的零安全感。即便是住了很多年的房子,只要房东想换租客,也是费尽心思。家是什么?我一直觉得有亲人的地方就有家,不仅仅是一栋房子。当然,除了房租,还有一堆的问题困扰着没有步入正轨的人们。工资低,待遇不好,医疗问题,教育资源等等。如同迪奈·门格斯图笔下的《选择》,他有一个患了自闭症的儿子,为了让孩子得到早期更好的干预治疗,举家从华盛顿特区移居到纽约,于是这位父亲不停地为了高额的清单奔波着。这让我想起在国内如果有孩子或者年轻的亲属不幸患了罕见的疾病,也要去省外或是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的大医院,开始漫长艰辛的求医之路,只因为这里的医疗资源和设备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一些。北京有太多大医院的名医一号难求,于是又有了黄牛党。由黄牛党又想起每逢春运期间的拥挤的赶车族。天要下雨,蚂蚁要搬家;春运是蚁族庞大的流动盛宴。

一个城市,包罗万象,万花筒折射出来的光只会让人迷恋不已。纽约客和当今的北漂有着同样的迷茫和孤独。如果一座城,容不下一些人,总会有人跳舞,有人忧伤。生活在大城市,有较好的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医疗系统,交通、音乐、文化、图书馆、大学、服务随之会更丰富和更优秀。只是在这些美好背书出来的是较高的生活成本、外乡人的被歧视、高消费和高租金。同样生活在北京,却不一定能轻易融入到当地的圈子,学区房是抢破脑袋往里面挤,医院的走廊,永远有付不起高昂治疗费的亲属焦灼的步伐。步步高升的房价是很多年轻人就算是挪用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也不一定能换来一处安身的水泥空间。

每个城市都有他的故事,每个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也印记了自己路过的痕迹。在纽约这座诱惑之城,依然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们,身不由己或者是怡然自得,这28位纽约客的文字是他们代表一部分的人的心声,在这个分裂的城市,隔离了一部分没有归属感的人们,他们隐匿于摄影师的幕后,生活在黑暗的城市边缘人。夜行者的混乱生物钟,不愿意搬家的低收入租客,为了更好治疗拼命挣钱的父亲,被作业压迫的孩子们。别忘了,每个城市都有一些肮脏的、众所周知的历史问题。高楼耸立的背后是脏乱差的城中村,繁华大道的拐角,也有一些刺眼的红灯区。也许我们在欣赏高楼大厦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时,也要停下脚步,反思一下这些边缘人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边缘人的问题,或许下一个边缘人就是你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