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妙玉:合该世难容(红楼梦)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04 15:44:01
相关推荐

妙玉这角色,出场次数寥寥,每每几笔却都压过他人,林林总总看来总是毁誉参半的,大观园里最好性的李纨能当着众人面前说“可厌妙玉为人”;宝玉心里看重她,收到生日贺帖时又惊又喜,暗自思衬妙玉“为人孤高,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又不知该如何回帖;邢岫烟却说她“竟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这贺帖也下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话里透着亲昵又露出些许嫌弃,果然这确是半师半友了。看客嘴下也毫不留情,有人说她矫揉造作,有人称其虚伪不堪,实则曹公对笔下女子无不爱怜尊重,“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高岭之花怎会是虚伪造作呢,这样的揣测在我看来恰是应了她的判词“世难容”罢了。“【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先说李纨这里,金陵名宦之女,自小读的是《列女传》之类这三四本书,识得几个字,自是以纺织井臼为要,“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李纨无权无势又是寡妇,自小所学也不过是恪守孝道侍奉亲长,虽在青春年华,却必然要顺应世俗,在这规矩大家生活,日子虽不落魄却也有苦闷压抑,只得把一腔心血倾注在兰哥儿身上。“我们家的规矩又大, 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 这种时候她见着妙玉既然出家当了姑子,虽说是带发修行,却不一心一意青灯礼佛,也不守清规戒律心思跳脱,在人人都顺着社会主流价值观时还这样怪诞不羁与众不同,自然不会待见她,说出“可厌妙玉为人”这样的话也不奇怪。 再说妙玉的主场戏,“拢翠庵茶品梅花雪”,妙玉招待了贾母之后就溜去拉着钗黛喝体己茶,在妙玉的禅房里,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这等亲密与钗黛二人的关系不言而喻。妙玉分给众人以罕见的奇珍喝茶,最后还冷笑直言黛玉是个连水也尝不出来的“大俗人”,而黛玉“知她天性怪癖,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似黛玉这等风光霁月目下无尘的人物面对妙玉的冷笑却不气恼,连半句话也不说,吃了茶便走,这是君子之交。再到后来宝玉去栊翠庵乞红梅,李纨让人跟着,黛玉却说“有了人,反不得了”,这等心意相通,更可见这傲气才气皆具的二人早有互相欣赏惺惺相惜之情谊。 最后是妙玉偏爱自称是畸零人。邢岫烟给宝玉回帖出谋划策时说妙玉独爱“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心里分明是不甘寂寞却又乐得把自己边缘化。“又常赞文是庄子的好”,风格诡谲大开大阖又潇洒恣肆,闲云野鹤之所作所为,却又在岫烟对宝玉说的话里变成“‘你谦自己乃世中扰扰之人,他便喜了’;回帖槛内人,‘便合了他的心了’”,如此这般既是喜又是合心意,六根未净自相矛盾,怪道是云空未必空了。 妙玉出身是苏州官宦人家的富贵小姐,说是家道中落,却“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才无奈带发修行,来历神秘,自小多病,非要亲自遁入空门才得好,如此看来须得做尼姑远离世俗已是被尘世难容了,怪又怪在她“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可妙玉从未以出家人自居,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出口便是“咱们的闺阁面目”,本就是心思玲珑的花季少女,怎能强求因病得入空门的她一心礼佛,这便是她时时怪诞不经难以被世俗容纳的原因罢。从判词中——“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就可预见到妙玉未来的悲剧,妙玉在判词中排位第六,一如可卿一般排位凑巧瞩目,同样来历神秘(可卿后来殡葬规格甚为隆重),曹公也是一样的丝毫不吝赞美(可卿字兼美,贾府上下没有不喜欢她的),如果说可卿是贾家开始败落这件事的起,那么妙玉可能便是末尾的合,在后四十回应该有更重要的作用,许是贾府复兴的导线也未可知。 其实妙玉亦如隐于世间的名士,对着不相干的人他理也不会理,可若是遇到钗黛便会拉着他们去喝体己茶,宝玉过生日会记挂着下贺帖,也会在幽幽月光下在凹晶馆与黛玉湘云联诗,怪诞孤辟不过是被世俗大众所定义,妙玉的高洁孤僻一身傲气,注定曲高和寡俗世难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