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从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皮耶希的孤傲(汽车和我)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03 21:38:01
相关推荐

一、关于大众模式

我好奇日企和德企的差异,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却又殊途同归地取得了成功。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现状,似乎日系自带三分血汗的味道,而德系仿佛有些许悠闲的气息。在实际中,我们一直强调德国和日本的供应链体系差异,戏谑说“修不好的大众,开不坏的丰田”。有一种特别的思路,德国企业不会迎合销售去加大产量,他们认为,这其实只是在透支未来的市场。德国人做事按部就班,稳步前进,而非一味追求速度和利润。

业界关于丰田精益生产的书籍和资料多不胜数,但是对于大众汽车的管理相较之下却是稀缺的。连续看了两部大众掌门人的自传,结果却不是我的预期。两者都表现出了对传统认为的德国高福利模式的厌恶,以及对精益生产的倍加推崇。甚至可以说,皮耶希重整大众,走的就是精益生产的思路。 从采购下手,向所有零部件供应商提出减价15%的要求(如皮耶希所说,供应商爽快地答应了,他们比我们还爱大众)。同时,推行了两年的周四天工作日,避免大量裁员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应对丰田精益生产所引领的汽车工业的第二次革命,皮耶希在执掌前就想好的两个目标,质量和利润。

二、关于哈恩

对于自己的前任,皮耶希直接明了地做出了评价, “哈恩最大的功绩在于,他的热情和勇气使集团实行了全球战略。可惜,他没能切实 控制具体执行情况,导致许多实控。” 皮耶希多次在书中强调了哈恩的高瞻远瞩,但是对其失败也毫不掩饰。 “哈恩是个典型的销售专家,他试图用销售来解决所有问题。 1990年,大众跨过了300万辆大关, 实际上集团再也没有获利,实际情况被财务董事巧妙的掩盖了。” 他又写道,“交接之后几个月,混乱的局面不断被曝光,毁掉了哈恩的成功经理人的形象,光荣退休也就无从谈起了。(而哈恩最后悔的恰恰就是就是延长了两年合同。)而皮耶希的功绩是,从1993年,销售额390亿欧元,亏损10亿欧元;到2001年,销售额885 亿欧元,盈余29亿欧元。

甚至一些个人轶事(譬如哈恩想用"Du"和他套近乎被拒绝了)也是指指点点, “哈恩的等级观念很重。即使后来我已经担任了奥迪董事长,我还必须每周都要去沃尔夫斯堡一趟,就奥迪的情况向他作一小时的汇报。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对他人要求 过这样的形式主义。我认为正常的情况下,只有某个人确实有事要汇报,他才有必要 来向我汇报。” 我想哈恩不会在自己自传中这样评价别人的。甚至有些是皮耶希自己的臆想, “哈恩赏识我作为技术人员和实干家的能力,认为我在集团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哈恩并不想将我作为他在沃尔夫斯堡的接班人,我从他的言辞能知道这一点。” (而哈恩在自传则写着,他向监事会澄清,不希望有阻挡皮耶希接任的障碍。)

皮耶希出身研发,他也阐述了自己对企业总裁的观点, 从前他以为CEO必须是出身研发或者出身销售,如今他认为总裁必须来自研发部。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思考一个企业的产品在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会是怎样,而不是仅仅盯着销售数字。

三、关于皮耶希

作为汽车行业的天才工程师,皮耶希性格中有着可以理解的骄傲和自负。全书结尾,他特意写了关于自己“为人处世”态度的小节, “如果我想达到什么目的,我就直奔主题,并不在意身边的情况。” 他希望与他人保持距离、并且反对公司内部一团和气的氛围。

皮耶希是如此的偏执,在奥迪任研发董事时,与董事长哈贝尔势同水火。为了争夺奥迪董事长,在得知哈贝尔延长一年合同时,“气得一分钟都不想等了,在晚上就写好 了辞职信”,幸好他的夫人阻止了他。而在当上奥迪董事长后,“我先让财务董事退休去颐养天年。他是那种对上级唯命是从的人,被沃尔夫斯堡派来监督我们,专业资质又很差,我毫不犹豫地请他走了。”

在他与格德沃特(经管出身,当时的大众副董事)竞争大众总裁的时候的时候,他自己也写道,“当我们一起外出公干,他总是伸出胳膊去拥抱所有见到的人,与他们拍肩膀。我没有这方面的天分,我不觉得肢体方面的热情是必需的,但是我也不讨厌。” 实际上他是厌恶这种人的,他甚至认为“假如他当一把手,我就该去找工作了。” 这种性格,当然就使皮耶希被称为“最难搞的老板”。

然而也是这样的专注,“我真 的喜欢汽车,始终都是,能把汽车做的越来越好总是让我兴奋”,帮助他在汽车的设计和研发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四、 关于汽车

纵观全书,皮耶希按照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把他的自传分成了保时捷、奥迪、大众三段岁月,而书中占据最大篇幅的章节,则是皮耶希信手拈来、如数家珍的对各种技术的特点、优劣的评价。 他看重的,更是对汽车工业发展的贡献,而不止是业绩。以至于他对诺德霍夫的评价是“自英国人结束占领到到1968年,他一直是大众汽车公司的掌门人,与经济奇迹和甲壳虫神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他一定也很痛恨自己无法摆脱波尔舍的设计”

作为技术狂人,他一再创造传奇车型的同时也一直被诟病。早在保时捷时期,他就认识到,“917令保时捷名声远扬,但是在公司内部,这个项目 使我被冠以预算超支、反复无常的罪名。” 而在奔驰董事长察恩邀请他时,他也坦白,“我只想搞技术,但是不花钱是造不出漂亮新车的。” 于是乎其在任期间,各种豪车、跑车品牌被收入囊中。大众也创造出他心目中的完美 车型——辉腾。而众所周知的是,他最终并没有完成如皮耶希在书中描述的美好使命 。

当然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最有意思的还是,仿佛电影教父情节一般,在每部分结束时候的政治斗争,皮耶希和波尔舍的家族内斗、奥迪和大众首脑之争、维德金 (W.Wiedeking)的保时捷收购大众案。

自传总是难免隐恶扬善,就如“洛佩斯事件”,绝非皮耶希如此轻描淡写,而是被称为汽车业史上最大丑闻之一。2006年,皮耶希钦定的继任毕睿德被轰下台。而在2015年 ,大众汽车又爆出“排气门事件”,文德恩下台。皮耶希的故事远比书中精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