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以史为鉴 自强不息(从晚清到民国)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02 22:28:01
相关推荐

本书还是比较彻底、通俗易懂地描述了晚清到民国的历史,所以它也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读了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是愈读愈痛,心疼那些被压迫奴役的苦民百姓、心疼那些被摧残践踏的文物古迹、心疼那些为民族牺牲的革命勇士!然而,如今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但是作为中国人这是最起码的自知,以史为鉴,更能自强不息!很喜欢余秋雨在《行者无疆》里所说:“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 写历史的目的是保存某一段历史真相,传之后世,警惕将来。读历史则是以史为鉴,不忘过去,不惧将来!下面的内容主要节选自《有书共读》。

首先从了解帝国主义开始吧,说到帝国主义,还得先说欧洲的扩张主义,扩张主义即打着民主、科学、人权、自由、妇女解放的旗帜,实际上是烧杀抢掠、贩毒走私、殖民主义。南非政治家曾说过:“西方人拿着圣经,而我们有黄金,后来是西方人手中有黄金,而我们手中拿着圣经”。就这样慢慢形成了帝国主义,滥用暴力、奴役土人、暴利驱动!其最根本目的就是侵略和杀戮,而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不过是他们扩张主义的副产品而已!其实“强而不欺、威而不霸”才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和底蕴,就像大明王朝的郑和舰队,树立了一座代表和平和友好的丰碑!

当然我们被帝国主义打开大门的是其鸦片的入侵,事发乾隆38年,如此中国开始国将不国!鸦片毁灭百姓、毁灭家庭、毁灭国家!“ 如果有百分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会违反各种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甚至会冒被绞死的危险。”马克思《资本论》已阐述十分清楚,而鸦片就是比百分之三百利润还可怕的东西!因此当林则徐坚决铁腕禁烟的时候,鸦片战争非战不可,一战四年(1839-1842),这是英国的第一次针对中国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亦名英法联军之役,1856-1860,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史家称之为“拳乱”),中国大败亏输,落得五个“通商口岸”、“割让香港”的结果!

继续说英国, 英国最初也确实“蚍蜉撼大树”想要像殖民印度一样鲸吞中国,但是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意识到,中国是一高度中央集权之统一大帝国,很难分而治之像蚕食印度一般拿下。同时,这个时候,俄、法、美诸强都来了,体弱多病的中国就像唐僧肉一样,各路妖精都想分一杯羹,英国已经很难做到“吃独食”了。再说说俄帝国主义吧,貌似目前是贼亲密的伙伴关汐,可是和西葡英美等国的“海上帝国主义” 不同,俄帝国主义是取道陆路东侵。“海上帝国扩张主义”已经够不是人了,但是用今天流行语说:大数据显示,俄罗斯帝国主义才是剽悍、野蛮、杀人如麻的恐怖扩张主义者No1!最初治得了俄罗斯这个残暴帝国的是另一个更残暴的帝国——蒙古。遥想铁木真当年,铁骑所踏,只要不降一律屠城,所过之处,尸骨如山,被视为地狱军团。曾被蒙古统治了200多年的俄人得其真传,一旦恢复独立,马上追随其恐怖的统治者,做出最恐怖的扩张主义反弹。扩张时的残酷程度完全在西欧各海盗国家之上,杀人灭族、奸掳焚掠,处处尸山血海,甚至烧烤人肉佐膳!所幸俄罗斯针对中国的东侵扩张遭遇了清朝康雍乾盛世,那时候的大清,国力昌盛,清军强大,遏阻了俄罗斯的进一步东侵,康熙二十八年的《尼布楚条约》让中俄划疆而治,双方相安无事170余年。咸丰十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俄罗斯撕毁《尼布楚条约》进占我东北,强据我海参崴,从此为患北方。所以,没有强大的国力军力做后盾,什么条约也不过是一张废纸。更可恶的是,“俄帝窥边,清室无能,乃鼓励了东邻日本之入寇。”

再说日本,中国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名字了。作为唯一一个黄色帝国主义,其凶残程度较诸白色帝国主义有过之无不及。古日本文明本来极其落后,隋唐以后,日本僧侣学子群访长安,日本社会制度才开始汉化。日本,虽然其文明起源于中国,但是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结构,和中国为帝王世袭制服务的文官制、征兵制大不相同。日本诸侯世袭,军人职业化,这和西欧封建末期之社会结构极为相似。这一相同结构正是欧洲“产业革命”的温床,所以日本蓄势待发,一经与西欧接触,一个东方产业革命应运而生。日寇为害我沿海地区历史由来已久,但是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在近代东方悄然崛起,它不再乌合之众。甲午中日之战(1894—1895)后,日本割我台湾,奴役朝鲜,进窥南满,中国之外患更加复杂和苦难深重。

最终,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得取了大量银元赔款,割占了中国香港、九龙,保证了自己经济领先,独占中国贸易,包括鸦片和航运,所以对英国来说,反正该占的好处都占了,“维持现状”就是英国在中国的殖民政策。但是,此时的大清帝国“气数已尽”,举国瘫痪、振作无力,而欧美诸强的扩张主义却如日中天。觊觎神秘东方已久的美国通过侵占菲律宾,终于把魔爪伸到了远东;俄国“租借”了旅顺、大连两港,囊括满蒙,把中国长城以北都宣称为俄国“势力范围”,不允许其余帝国主义染指。德国占领了青岛胶州湾,宣布山东是德国的“势力范围”,法国霸占了广州,把中国西南宣称为“势力范围”。什么是弱肉强食?这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啊!

看着这么多强盗和自己一样毫不客气地瓜分中国,英国不愿意了,所以拒不承认所谓的“势力范围”,但是也坚决坚持自己的“利益范围”。所以,在一个完全是别人的国家里,英国宣布了自己的“门户开放”政策。看到了吗?软弱就没有话语权,你的土地你说了不算,你的利益你说了不算,你的政策你说了也不算!

于是一份建议者是侵略者(英国),执法者是违法者(美国)的不知所谓的《门户开放照会》横空出世:

1.中国领土完整(言下之意估计类似于:香港九龙是我的,但是德国,你别想拿走山东半岛!俄国,把土地也给我吐出来!还有你,法国!中国,统统都是我的!)2.主权独立(反正清政府说啥也没人听,想让它签什么条约签什么条约,这四个字估计和“恭喜发财”一样,随便说说就好)3.列强利益均沾(无语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公然讨论怎么侵掠才是公平的)

“门户开放政策”说到底是殖民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所制定的,客观上说,各个帝国列强在这个不要脸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制约下,又让清朝多活了十几年。然而,我们也必须知道,这就是侵略,再美好的借口也掩盖不了侵略的本质。

说不完的屈辱和悲哀,“领土完整” “主权独立”“利益均沾”,终于啥也没有了,门户开放主义也就寿终正寝了。“弱国无外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这样回头看看自19世纪晚清的中国,《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北京条约》、《辛丑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任人宰割,这是晚清中国的外交史,更是晚清中国的屈辱史。

下面再说说我们自己: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中国从封建社会被迫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内忧外患,一切规章制度瘫痪,国之将亡,大清气数将尽。何为“气数”?严肃脸说,那就是鸦片横行,死气沉沉,国将不国,此乃“气”;人口过剩,民穷财尽,民不畏死,此为“数”;简单说无论是夜观星象还是各种大数据显示,清朝都要走不下去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朝代的衰败一定伴随着地方不靖、盗匪横行、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我们称之为“农民起义”,这其中的佼佼者包括:刘邦、黄巢、宋江、朱元璋、李自成、张献忠,还有以宗教之名,煽动贫苦绝望的农民联合造反的洪秀全。

要领导农民起义,一般还是要找个理由的,比如黄河岸边挖出一块单眼石像背后写着“挑动黄河天下反”什么的,参看元末农民起义。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家离黄河十万八千里,所以就不准备废那劲儿了,还是宣称自己是上帝之子,奉天承运来得比较快。

可是花县离花花世界广州不远,花县吃瓜群众读过书,见过世面,挣得到钱,有强烈个人意志,换句话说,队伍不好糊弄啊,不管你说啥,人家都管你要实锤,不是高清无码还不买账。而且洪秀全又是客家人,算是当时被歧视的汉族中的少数民族,同时个人魅力估计也一般,毕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所以可以想象,洪同学没文采没学识,说话着实没人想听,也没人爱听。东边不亮西边亮,广东不行去广西。清末的广西,苗、瑶、彝、黎等种族繁多,汉番混杂,地瘠民贫,谋生不易,时不时就有人落个草为个寇啥的,在武侠小说里就是养蛊用毒的高手所在之地。在客家聚居的广西西江两岸的贵县、桂平紫荆山、金田村一带,那洪先生就可称圣称贤、称王称霸,说啥大家信啥,简直不能再如鱼得水了 。

洪秀全造反是在鸦片战争结束的八年之后,这里还有一个那时代所特有的经济背景。在鸦片战争的《中英南京条约》之前,中国是“一口通商”,全国货物都要通过广州“一口”漂洋过海,所有洋货也必须通过广州逆流而上销往全国。当年 “广交会 ”的贸易额是惊人的,毫不夸张,别说香港,伦敦、纽约这些谁敢叫国际大都市?我大广州才是独步世界的大都市!可是《南京条约》之后,中国通商扩及五口,上海扶摇直上,顿成五口之王。全国外贸进出口中心移往长江下游,广州十三行垄断结束,生意一泻如注,改业乏术,便沦于破产。“眼见他起高楼 ,眼见他宴宾客 ,眼见他楼塌了。”广州衰落了,靠它生意吃饭养家的千千万万翻山越岭、摆渡撑船的搬夫船夫怎么养家糊口?众口哓哓,怨气冲天,他们就替“洪先生”制造了造反的基本队伍。就这样太平天国应运而生!

太平军举事之初除了洪秀全,只有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秦日昌等“六人”深知“天王欲立江山之事” ,其他干部与一般会众均丝毫不知情,大家觉得这就是个宗教活动。

清廷最开始也没把落第秀才洪神父这点儿宗教活动看上眼,天地会、三合会才是剿匪的重点。可是天地会等组织一被打散,小弟们就需要找新码头,看起来洪天王那里还不错,那就去吧,这一来二去的,太平天国做大了!但是,当富贵来得太突然时,对这群来自落后地区的贫下中农来说,那个三月江南、六朝金粉的“小天堂”,真是“得此已足”,再也不想离开了。

太平天国从1851年洪秀全称天王起,至1864年洪秀全自杀,天京被清军所破而亡,历经14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同一个路数:农民被压迫得受不了了,于是揭竿而起推翻或者想推翻老地主,然后自己成为或者想成为新地主。所以,所有的农民起义者想的都是改朝换代,自己当地主,而不是“改制”,建立一个比封建社会帝王世袭更好的制度。这是他们个人的局限,更是时代的局限。

太平天国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时14年,有自己一整套的纲领、制度和政策。太平天国也开创了不少中国农民战争先例,比如这是中国农民战争第一次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围剿。这个“政权”在历史上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看法认为这就是一场旧式农民起义,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了。

太平天国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农民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封建王朝腐败清廷遭到了西方列强扩张入侵,中国从数千年的封建社会被迫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糟粕依旧,殖民污染又至。洪杨政权,就是早期中西文明对流中的产物之一,真伪杂糅、善恶难分、用舍不当。一方面,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同吃同住同劳动,最进步的平民政权。另一方面,它保留了“朕即国家”,君贵民轻的最反动的政治哲学。太平天国具体的内容这里不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再细细品味!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孙中山

“太平天国之战争,为十九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蒋中正

接下来说说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处心积虑侵朝,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当时的光绪皇帝年少气盛,受老师翁同龢影响,坚决主战。

李鸿章自知其陆海军的无能,不敢轻言对日作战,坚持主和。慈禧太后倒是觉得,日本算什么东西?我大清海军世界前八,要打就打吧。日军在朝攻占牙山(7月29日)之后 ,已进窥平壤。清廷不甘示弱,乃于8月1日与日本同时“宣战”。宣战之后,清廷一面增调大军,进援平壤;一面严令北洋舰队向黄海出击,与倭舰决战。

公元1894年9月17日,也就是清历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十八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有决定性的日子。这天下午,我国第一支、高踞当时世界第八位的现代海军——北洋舰队,在黄海之上,大东沟海面,与日本第一支现代化海军——联合舰队,发生了遭遇战。双方血战四个半小时才鸣金收兵,未分胜负,当然 ,我方的损失远大于敌方。

北洋水师:一、无新船。所有舰艇均为1888年前下水之旧式战船;二、舰无快炮。李鸿章勉力所购之12尊,此时尚未及安装。

日军:一、七舰为1888年以后始下水之新船,五舰为19世纪末之崭新产品。二、各新船之时速均在18海里以上,吉野则23海里。三、日舰新船均配有速射炮。四、船既不老,设备弥新。

敌我鏖战激烈,大东沟上烟雾弥天,风云变色。综计全战局,日方炮多而快,命中率至15% 。我舰炮少而慢,然命中率亦达10% 。刘步蟾、丁汝昌并非饭桶,只是大清不亡,清军不败,实无天理,然非战之罪也。黄海血战,处处悲歌。

甲午海战开战之前,北洋舰队海军士兵们意气风发、群情激昂,他们投戎从军,加入了全中国最先进最现代化的军队,保家卫国成为大清海上的钢铁防线。可是北洋舰队高级将领都心有戚戚焉,他们太清楚腐烂朝野之下的北洋海军面临多严峻的现实,所以他们下定必死之决心,要以身殉国。一场中日甲午战争,我国当时最现代化的北洋舰队被日军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再读这段史实,依然难免热泪盈眶,有悲有愤,更有北洋海军之英灵永存。遂记起《明朝那些事儿》里的一段话:“然而我们终究没有亡,挺过英法联军,挺过甲午战争,挺过八国联军,挺过抗日,终究没有亡。 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不识时务的人,无论时局形势如何,无论对手有多强大,无论希望多么渺茫,坚持,绝不妥协。”

戊戌变法: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到戊戌变法,必须讲到两个重要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康有为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家中有四壁图书,堂叔家还有座“二万卷书楼”,古今典籍应有尽有。康有为本人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饱读诗书,下笔成篇,熟知朝政时事。但是这么一个神童,考秀才考了三次才中,考举人六考六败。没想到时来运转,中举两年后,连科及第,中了进士。所以这科举制度好像确实不靠谱啊。康有为在科举失利的那些年,师从大儒,熟读诗书,精专儒佛道学,加上从南到北赶考求学,见多识广。日子久了,老康颇具盛名,远近学子都慕名拜访。这之中有个学生叫梁启超。

梁启超是12岁“进学”,17岁中举的小神童。有一天梁举人和康秀才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学识渊博但是被科举调戏得有点儿惨的康有为愤怒地指出,现在学的这些没用的玩意儿简直是垃圾。梁神童虽然科举学霸一路开挂,但是还是觉得老康说得有道理,于是就尽弃所学,去向康秀才从头学起了。

甲午战争,王师溃败,噩耗频传,1895年《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时值新科进士等待发榜之时,数千举人群情激愤,伏阙上书,誓死抗日。康、梁师徒经一昼两夜之力,写成上皇帝 “万言书 ”三章,呼吁 “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名垂史册的“公车上书”。“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举人那就更不成了,所以“公车上书”很快就偃旗息鼓,考中进士的沉浸于金榜题名,没考中的要嘛复读要嘛找工作,大清国的地还是照割,款也照赔。可是举人造反这一闹,却闹出个庶民问政的风气。其中最有声势、最有内容、也是最先组织的团体,应该是由康、梁领导的强学会了。

就戊戌变法来说,康、梁不过是高级顾问,真正主人公是清光绪皇帝。光绪皇帝载湉是是道光皇帝的孙子、咸丰皇帝的胞侄、同治皇帝载淳的堂弟、醇亲王和慈禧妹妹的儿子,慈禧是他的亲姨妈。载湉四岁即位,聪明俊秀,有见识有良心,在一个状元老师的教导之下,熟读儒家礼教的诗书,知识渐开,自知为一国之主,也颇想做个明皇圣主,至少不能做“亡国之君”。光绪皇帝亲政之后,军机大权实际上依然握在慈禧手中。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和挑衅滋事,深谙大清实力和外交的李鸿章和恭亲王主和,而亲政未几而求胜心切的青年皇帝光绪,在状元老师翁同龢的怂恿下,一力主战。

慈禧“恐洋”不“恐日”,觉得日本居然敢叫板?这是缺教训了吧?打!结果甲午一战,全军尽殁。甲午之败也拆穿了大清帝国50年科技建设的纸老虎,而使新(德日)旧(英法俄)帝国主义加紧进逼。帝后两派各趋极端,朝廷走向两级分化。

光绪向慈禧申诉他不能做亡国之君,如太后再不授权改革,他宁愿“逊位”云云。早就不想光绪继续在位的慈禧对此不屑一顾,西太后的对策是不动声色地布下陷阱,让光绪和他的新党去“胡闹几个月”。康梁变法,质变而形不变。他们怕保守派顾虑失权失位而反对新政,就向皇帝建议表面上保留一切高官厚禄的名位和王公大臣的职权;

然在同一时间,则重用小臣主持实政来推动改革。例如裁汰冗员、撤销无职衙门、废八股、试策论、开学堂、练新军、裁厘废漕、满汉平等、满族人民自谋生计等等“新政”。戊戌变法前后103天,光绪帝去了12次颐和园,这位年轻皇帝苦心孤诣恳求的改革,太后不同意,致其每遭训斥,尽人皆知。

新政最大的问题在于急于求成,同时施行和步骤有它本身的困难,很多条款一厢情愿,高高在上,完全不接地气。

与此同时,光绪帝的一举一动都在慈禧太后的严密监视之下。翁同龢被罢官和赶出政治圈,整个京津和华北地区全是慈禧的人,光绪除掉少数扈从太监之外,安全措施都是俯仰由人,他自己一无所有。这时恭亲王已死,干涉无人。太后脸色一变,振振有辞,训斥新政“天下共愤”,光绪感觉到大祸临头、皇位难保了,为着保位保命,密诏康有为及四章京“妥速密筹,设法相救”。康有为在英国人帮助下,逃离京畿。维新派寄希望于说动袁世凯兴兵勤王。袁世凯看起来是个新派人物,实际上他与太后的心腹荣禄勾结得很紧。审时度势权衡再三,两天后袁世凯回到天津,把谭的计划向荣禄全盘泄漏。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结局大家估计也都知道:慈禧自园还宫,正式临朝“训政”,并下令京师戒严,火车停驶,随即幽禁皇帝、缉捕新党,尽废新政、恢复旧法。这就是“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和康广仁。这六人未经审讯就在北京菜市口被杀。谭嗣同,本来有逃走的机会,但是谭嗣同对劝他逃走的朋友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戊戌六君子,是理想主义的书生,从结局看,他们都失败了。但是他们都是英雄,因为弱者和强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在信念是否坚定。诸烈士既死,新党中坚或逃匿,或拘囚,或流放,一时俱尽。那些原与他们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开明朝臣,或被黜(如翁同龢),或被阻(如张之洞),或缄口自保、靠边站(如李鸿章)……朝中无人,大清帝国的内政外交决策大权,完全掌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一群老朽昏庸、顽劣无知的自私官僚之手。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

在这个尖锐的对比之下,19世纪的传教士有不可一世的种族和文化的优越感,要求教众全盘西化。外国教会传教士设在中国的教堂,形同中国境内的第二个政府,洋人在中国都是太上皇,在中外冲突中洋人如有一人殒命,无辜华民就要以千命“相陪”,教民狐假虎威也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所以教民就是有洋人罩着连清政府都不敢轻易动的帮会。

“中国人不服从,就毁灭”就是他们对待中国人的基本态度。这一态度导致西方教士传教中国,遭到了上至士大夫,下至工农兵的一致抗拒。太平天国之覆灭,就是中国士大夫抗拒基督教之结果;如今义和团之兴起,则是工农兵和基层社会中人抗拒基督教之行为表现。

曹州府属下的巨野县有个德国天主教堂和属于该教堂的一些教民。一次这批教民和当地人民发生冲突,教堂袒护教民,因而引起群众暴动。在暴动中有非教民30余人冲入教堂,不但把教堂砸了,连教堂内的两位德国传教士也被打死了。史称“曹州教案”。德国借口曹州教案,强占胶州湾,一时难民如潮,血流遍地,时局不可收拾,大清又被迫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北京政府严令“剿匪”安抚“教众”。

在“分清善恶 ,剿抚兼施”的共识之下,毓贤公开宣布“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三大原则,正式把义和拳、大刀会一类的民间结社颁予“毓”字大旗,改组成为政府正式认可的义和团了。老实说这三个原则本没有错,错的是具体运用时不得其当,这就导致了义和团从星星之火燃烧到燎原之势。

民气可用,“用”它来“扶清”?甲午、戊戌之后的腐烂朝廷,已是个“扶 ”不起的阿斗。以它来“灭洋”?洋又岂是气功师徒“刀枪不入”所能“灭”掉的?缺少成熟的革命党从中指导和策划,无法真正把“义和团”化为“民团”,义和团运动搞起“扶清灭洋”“烧教堂、杀教士”,就变成打砸抢,乱来一通了。“匪”是饥民的化身,饥民在被“剿”得走投无路之时,便入“团”受“抚”,受抚之后还是没饭吃,那就继续为匪,终于良莠难分、团匪并存。

戊戌以后的光绪是慈禧的背上之芒、眼中之刺,她不把这个儿皇帝废掉,是食不甘味、睡不安枕的。即使册立了“大阿哥”准备废黜光绪,西太后还是非常恐惧列强的驻华公使会强迫她“归政”,“退休”,暗助光绪复位,把她幽禁,甚或把她砍头。慈禧太后想利用拳民来驱逐洋人,又怕洋人干涉,所以不敢公开庇护拳民,因此朝廷政策就弄成个阳剿阴抚的局面。

山东巡抚袁世凯手握重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认为义和拳民的画符念咒、刀枪不入的迷信是邪教惑众,断难扶清灭洋,因此他对“义和拳匪”主张全面镇压。山东的义和团是被袁世凯赶尽杀绝了,可是拳众北窜进入直隶,山东之团既来,直隶之团亦起。入团群众除工农兵之外,绅商官吏亦均相率参加,义和团小将们更是四处串连, “闹教” “打教”了。

官方对拳运既失去控制,拳民的群众行为也就越轨了。朝廷的当权派必须抉择:对洋人,究竟要和要战?对扶清灭洋的义民,究竟要剿要抚?朝廷多年来的浑水政策,总得有个句号!汉族大臣皆坚决反战主剿,朝中满族亲贵皆坚决主张抚团开战,其中尤以少年亲贵贝勒者流,呼嚣抚团灭洋,已至疯狂程度。慈禧怕洋的理性,始终敌不过她恨洋的感性,加之她始终对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存有幻想,所以稍加默认色许,义和团运动就进入北京了。驻天津各国领事和海军将领也组织了一支拥有2066人的“联军”,这是后来八国联军的先头部队,声言加强东交民巷的防卫,保护十一国公使。

庚子年六月,义和团大举进入北京,设坛长街,十万人摩肩接踵,歹徒再乘间闹事,一呼百应,群众兽性大发,烧杀奸掳,一时俱来,北京城就秩序大乱了。义和团逢“洋”必烧,大肆屠杀教民,教民既绝迹,义和团便捕斩私仇,滥杀无辜,天天杀人,虽妇女儿童亦所不免。义和团运动发展至此,是完全出轨了,出轨到满清权贵自己亦惴惴不安,他们自己的亲友也性命难保。义和团和各路清军在北京抢够了,杀够了,再分头攻打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来助兴。

慈禧太后此时对义和团的抚剿还在模棱两可,结果“蒋干”偷来“绝密情报”,说洋人要逼她“归政”,其实这只是一份报纸社论,却阴差阳错成为了假情报。老太后自觉反正是死,就不如干脆“拼”掉算了,决心攻打使馆区,杀尽在中国所有的洋人。

发疯了的老太后索性取出私房钱数十万两(当初买战舰怎么没有这么大方?),重赏三军和在京津两地念咒打拳的义和团,要他们在天津攻打租界,在北京围攻使馆,务必把在华洋人赶尽杀绝,以泄心头之愤,同时用儿皇帝之名,写了十二道绝交书,就和英、美、法、德、义、日、俄、西、比、荷、奥匈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了。宣战后慈禧太后悬赏捉拿洋人,把他们斩尽杀绝。

但是,清廷这时有何力量能抵抗八国入侵之联军?时未经旬,北京就为联军所陷。慈禧在弃城潜逃的绝望时期 ,把主和大臣一网杀尽,同时杀害了光绪宠妃珍妃。慈禧始终为自己留有后路,没有对使馆使用重炮强攻。这或松或紧,或真或假,把东交民巷围攻了50余日的“行为”被哈德门外机枪声打断,在数百洋人一片欢叫声中,一大队打着英国旗帜的印度锡克兵一举冲入巷内。50天使馆之围是结束了,中国的首都北京也就沦陷了。

大清守军坚决抵抗,伤亡惨重,最终大沽炮台于 6月17日被联军攻占。我津沽藩篱尽撤、海道大开,列强援军遂源源而来。天津城终于7月14日沦陷,入侵联军纵兵大掠,死人如麻。联军占领天津之后,很快的便组织起来了,总人数约18800人。彼时,英国被其余海外战争所拖累,有心无力,美国刚结束和西班牙的战争,也无作战之心。德国认为要做就要做诸寇之首,所以实际上德军没有参加首批联军,攻破北京的是“七国联军”,德国是北京沦陷之后两个月才风风火火赶到分果子。法俄日也觉得不过是抢点金银珠宝,其他没什么好处。所以这庞大的“联军”各自心怀鬼胎,不过是纸老虎。可是我们的数十万 “刀枪不入 ”的义和团,却只是个包着火的纸灯笼。入侵联军虽非劲旅,但是防军太差,两相比较,清军阵脚大乱,一溃不可收拾,联军就追奔逐北,势如破竹了。

庚子年8月14日(阴历七月二十日)“七国联军”攻破北京,尸山血海,烧杀抢掠,奸淫掳虐,一场惊天动地的血腥浩劫,凡语言不可尽数。血色北京,倘若苍天有泪,此刻也该是血泪如注。庚子年的大清帝国是何等窝囊,泱泱大国,竟让一队两万左右的杂牌洋兵,占了北京,横行华北?这些洋兵在北京奸杀掳掠,横行无忌。除了入侵敌军,原在东交民巷避难的上帝使徒,一旦重获自由,居然也加入为非作恶的行列,他们择肥而噬,有系统地掠夺,大发其财,还说这是上帝的恩赐。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给坐在黑暗中的人》中写道:“梅子明先生(美国传教士)把杀人代价用于传播福音。他这种搜刮钱财的绝技,并不能使我心里感到意外。他的言行,总的看来,正具体地表现出一种亵渎上帝的态度,其可怕与惊人,真是在这个时代或其他时代都是无可比拟的。”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的首都沦陷了。只此一句,无尽之耻辱和痛苦。这是晚清历史上,中国首都的第二次沦陷。上一次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火和鲜血,炼狱不过如是。这样的历史,谁忍多看?

然而,就像《明朝那些事儿》里写的那样,“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他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他都无法改变。”这鲜血淋漓、罪恶滔天,罄竹难书的屈辱史里,依然有着我血性中华男儿的义气悲歌,他们,更是我们重读历史不该忘记的名字。

八国联军侵华最终以《辛丑条约》结束,清朝赔款四万万五千万两。慈禧喜出望外,洋人居然没让她“归政”,居然没有要求割地,于是西太后举驾回銮。这时李鸿章已七十九高龄,尽瘁国事,内外交煎。辛丑年冬季,鸿章生命已至末日,累月发烧吐血,卧床不起。俄国强求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之外签署《中俄密约》强占东北,李鸿章死拒。李鸿章草遗折,力荐袁世凯代己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临终切齿痛恨毓贤误国而卒。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

袁世凯: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集枪杆与政权、谋略和机运于一身,以区区七千人的“新建陆军”,挤入大清帝国的政治心脏,呼风唤雨,举足轻重。他密告戊戌变法,在辛亥革命逼清帝退位,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复辟帝制……荣辱功过,需任后世评说。

“人生在世如乱麻,谁为圣贤谁奸邪?治丝乱者一刀斩,所志成时万口夸。”——袁世凯

要谈袁世凯,就要再次细读晚清最后这段历史,因为无论“时势造英雄”还是“乱世出枭雄”,历史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可以支配创造的。

袁世凯背负的第一重骂名就是背叛帝党,告密求荣,导致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殉难。所以与其说袁世凯背叛了变法导致变法失败,不如说帝党不具备变法维新的实力和措施,袁世凯也没有力挽狂澜的决心和能力,所以当维新派找到老袁的时候,老袁“识时务”选边站队了。袁世凯的第二重骂名来自镇压义和团运动、讨好帝国列强。袁世凯镇压义和团运动是真。当时,毓贤的招抚义和团“扶清灭洋”得到了统治阶层的默许,所以袁世凯赴山东剿匪时得到的指令是“阳剿阴抚 ”。但是,袁的政策却是相反的,他雷厉风行的把假义和团赶尽杀绝,真义和团也从山东被赶到了直隶。首先,袁世凯是个洋务派官僚,他深知义和团这样搞下去,洋人会联合“助剿”,事情就大条了。其次,他也是传统官僚,认为这种强盗土匪就该剿灭。所以袁世凯对义和团的态度是由他个人阅历和政治立场决定的。

道格拉斯在辩论里曾留下一句经典的发言:“我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和良知来听我的每篇演讲,而不是用你们的激情或热情。”我们读历史也是一样,我们要尊重史实,有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和良知,有热情和激情,但是不泛滥不偏执。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慈禧喜从中来,因为洋人既没让她归政,又没让大清割地,所以慈禧更加欣赏李鸿章的和戎之才。李鸿章鞠躬尽瘁,临终前力荐袁世凯,也让慈禧爱屋及乌,让袁世凯当上了大清的宰相。

袁世凯也当得起“治世之能臣”这一称谓。他出任大清宰相的六年(1901-1907),兴利除弊,变法维新,也做了不少建树。军事上,袁以其完整的武卫右军为基础,逐渐练出一支精锐的、现代化的国防陆军。此外袁宰相还为大清帝国练出一批现代化的警察。袁对落后无效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做了翻天覆地的大改革。袁世凯废除了科举考试,先稳定了各级地方官的培训工作,同时兴办新式学校。更创设各种学堂 ,并力主选派学生赴国外留学 ,一以培育人才 ,亦为莘莘学子另觅职业出路。

袁氏另一种建树便是发展科技、路矿和各种现代企业了。同时,他既不是个资本家 ,又不炒股票 ,也不做股东什么的,“袁世凯还是个清官”。袁世凯也是新的立宪派,然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历史政治原因下,立宪自治的愿望终究成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没有谁挡得住历史的洪流,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枪声,就在转角。

辛亥革命:满清末年,列强环伺,民不聊生,中国从一个数千年的封建帝国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割地、赔款、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此刻的中国,如大厦将倾,历史的三峡,面临着洪流的改道。苦难深重的中国大地,也爆发了各种形式的变法、维新、改制、反抗和起义。包括由汉族地主阶级,比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主导的洋务运动;由上层守旧知识分子,比如康有为、翁同龢主导的戊戌变法;由不堪洋人和教民欺压而起义反抗的农民阶级组成等义和团运动。这些运动和起义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之后,铩羽落幕。而辛亥革命就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新起点和新篇章。

“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孙中山

王尔德说过:“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在暗无天日的时代,仰望星空并且极尽全力让星光的光芒照入无尽黑暗,给更多人以希翼的人,我们叫他先驱,比如孙中山先生,比如杨衢云先生。

中会在革命理论和形式上,完全照抄美国,他们所采取的革命行动,却又是百分之百的传统的 “造反 ”方式,甚至是恐怖主义。他们那时的革命群众全靠 “会党 ” ,一个从反清复明开始,发展变质成为横行“地下”的黑社会组织。

孙文在国际上原无籍籍之名,可是这次闻名世界的 “绑架案”,却使他从一个大清帝国的逋逃犯,一跃而为世界一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自此以后 ,中国革命阵营中再没有第二个领袖 ,享有与中山相同的声誉和地位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和旅行都不是为了雄辩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孙中山环绕地球的不断旅行、观察和阅读书报 ,也使他对发生在中国的问题 ,有更广阔 、更深入的理解。寄居英伦,他也更深地体验了英语民族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的 “代议政府 ”的运作,更明白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分裂的毛病,向往当时正在美国风起云涌的 “国民运动 ”。好学深思的孙中山先生 ,在融会贯通之后 ,把它们有条约理地编纂起来 ,这就是他后来指导 “国民革命 ”的政治理论 “三民主义 ”了 。

所以 ,中国的内忧外患发展到日俄战争前后 ,已变成所有有良知良能和最起码知识水平的中国人的切肤之痛 、燃眉之急 。大清帝国气数已尽 ,“墙倒众人推 ” ,孙中山和杨衢云提出的“驱除鞑虏 ,建立民国 ”在十年前无人理睬 ,现在却变成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孙文就变成全国共同意志的发言人和实际领导。彼时留欧 、留日的 “官费生 ”原来也是武昌城内满口新政、革命、排满的小捣乱,声势颇大。湖北早期地方当局的张之洞就拨资把他们送到海外留学,以免他们在国内鼓动青年造反。其中最激烈者则送往遥远的欧洲 ,较和平者 ,则送往东邻日本 。

这批留欧、留日学生也都是富裕家庭出身的小少爷 ,轻财仗义 。孙中山的“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打动了他们,在他们的资助和帮助下,孙中山开始了革命运动的新阶段。

我们的国父中山先生原是个见多识广,能说会吹(俗称“宣传”)的 ,有名的 “大炮”。他使尽他讲演的天赋,使尽了浑身解数,在日本的第一次公开政治演讲中一炮而红,风靡了当时在场的一千数百位听众;通过这些听众,他也风靡了在东京的两万名中国留学生;通过中国留学生,他也风靡了数以千万计的黄海彼岸的祖国同胞 。 孙文在中国革命中的不移地位 ,也从此确立了 。

辛亥革命前后 ,革命群众所一致笃信不移的共同意志 ,只有八个字,“驱除鞑虏 ,建立民国”。

为着 “驱除鞑虏 ” ,同盟会一成立,他们就联合会党,搞武装暴动。孙 、黄两人都是文人,也都是运动秘密会党起家的,他们过高地估计了会党的战斗能力了,其实会党只是些乌合之众。清军虽说不上是什么劲旅 ,但至少是职业性的正规军。所以在辛亥之前 ,孙中山所亲身领导了所谓 “十大起义 ” ,竟然没一次能占领一个城池至一个星期以上的,革命党人期待的连锁反应也就无从发生了。

同盟会成员在运动会党发动七次起义都一无斩获的沮丧心情之下,最后不顾一切,干脆舍弃会党,就自己赤膊上阵了。最先丢掉笔杆,拿起手枪炸弹,去和满族王公拼命的高级干部,便是有美男子之称的才子汪精卫。“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当时革命党人,痛恨清室误国,沮丧之余,人人皆有必死之心。辛亥 “广州黄花岗起义”,最后丛葬于黄花冈的 “七十二烈士”,他们差不多每个人都是将相之才 ,却被当作冲锋陷阵的小卒牺牲了。

信仰,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东西,“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

辛亥之夏 ,四川 “路案 ”骤起,清廷要调鄂军入川弹压,而众兵丁不愿离鄂。文学社与共进会乃暗通声气,终于联合造反。 10月10日武昌城内一声炮响,268年的大清帝国就摇摇欲坠了。武昌起义是清末革命党人所发动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次能占领城池至一星期以上的武装暴动。清廷召回已被摈斥的袁世凯来撑持危局,而袁氏则养寇自重,一面 “进剿”,一面又与革命党人私通款曲。

当时民国未建 、鞑虏犹存 ,纷乱的局势之中,黎元洪、黄兴、孙中山都表示,如果袁世凯倒戈反清 ,当公举之为民国大总统。时局发展至此,袁氏亦觉时机成熟 ,由前敌将领段祺瑞等42人一封联衔通电,六岁的宣统皇帝就遵命退位了 。

1912年元旦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文在南京就职 。改元 、易服 ,使用阳历 。中国历史上3000年的帝王专制和最后268年的满族入主 ,同时结束 。中华民国也就正式诞生了。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孙中山

总结:在过去的一星期里,我们一起共读了唐德刚先生的《从晚清到民国》,详实的史料,严谨的考据,合理的推断,审慎的思考,理清了列强扩张、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线条。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世界格局日新月异、变化莫测,帝国列强穷凶极恶、风起云涌,大清帝制贪污腐败、官逼民反,国力羸弱不堪、兵败如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是中华民族被压迫被欺辱得最惨烈的时期,不堪回首。

除了众所周知的“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因为历史就是历史,它一直都在那里,记录了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苦难和荣光。历史,它就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是今天的来处,是昨日的归途,也是明日之去向。

梁思成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

历史就是时间的刻度,从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见证并记录了中国3000年封建帝制的结束。之前的变革或者是改朝,由姓朱的皇帝改成了姓“爱新觉罗”的皇帝,或者是换代,从咸丰到同治到光绪到宣统,而这次的变革是改制,“驱除鞑虏,建立民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历史就是考古察今,战戟锈迹斑斑,史书残页卷卷,从晚清到民国这段历史画卷展开,有英雄枭雄辈出,有能臣官宦浮沉。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不是任何人一己之力可以主宰和改变的。

从来只有时势造英雄,哪有英雄造时势?!

罗素关于阅读有一句名言:“只凭阅读本身并不能提高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能力。如果一生中能读到一本好书,在阅读中又感到乐趣,这种乐趣又把我们引到思考中去,在思辨中再得到更大的乐趣,这才是一本好书应有的价值,也是它真正存在的意义。”

阅读一本写历史的书更是如此,只有思辨,才能开卷有益。我们看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段历史事件,都应该放之于漫漫历史长河,以历史作为判断真理检验真理的手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比如,虽然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到来的有民主、科学、自由、解放,先进的生产力,进步的现代化等等,我们也不能脱离历史,去忽略甚至美化侵略者的根本目的:侵略和扩张。

不忘过往,不惧将来。就像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所说:“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人的历史,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如何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自己,这是阅读思辨的一个重点。

我们说时势造英雄,但是时势也为难了很多能臣,比如李鸿章。曾国藩说过:“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格局不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纸上谈兵的噱头,真正的格局是“外在立身,内在立心”,是“知识与见解”,“心胸与眼界”,“情商与三观”。人很难超越自己的格局,而格局决定结局。比如康有为,比如洪秀全和杨秀清,比如翁同龢,比如袁世凯。

康有为曾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光绪的信任,得到了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整个帝党的支持,得到了维新派比如张之洞的赞赏扶持,得到了几乎全天下读书人的敬仰。然而,他的狂妄和局限,限定了他的眼界和心胸,他的格局决定了他的高度和发展。

戊戌变法不是因为袁世凯一人之力而败,也不可能因为康有为一人之力而胜。历史的冷酷无情和铁面无私就在于,一切违背历史规律的都不可能成功。历史才是真正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孙文先生,华侨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他的知识水平和远见卓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给了孙文满腔的爱国热情,能干能讲的个人魅力,以及有见识有夺断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特点。“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所谓时势造英雄,也说明一个问题,很多事情是要讲“运气”的。运气不是豪赌,而是“天道”,逆流而上和顺势而为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人生哲学。那是一个乱世,任何一个有知识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堪忍受清朝的腐败,无论是家境优渥的留欧留日学生,还是将相之才的精英才俊,都既能慷慨解囊资助革命,也愿意孤注一掷舍身取义。大清气数已尽,墙倒众人推,孙中山的“驱除鞑虏,建立民国”成为了革命纲领。中国百姓第一次从“大明子民”、“大清子民”这样隶属某个朝代的国民意识,发展出“中国人”的概念。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孙中山

看过了历史变迁,英雄草莽,成王败寇,悲愤交加,痛定思痛,我们还要问一句:什么才是历史在我们心中最重的冲击和情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崖山精神,春秋大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和民族气节,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之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之历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抗元名臣文天祥的“道义”,也是中华民族的道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光照日月、气壮山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