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评书大全

原来是悲剧啊。(围城)书评

评书大全 2019-12-01 03:26:01
相关推荐

原来是悲剧啊,读书爱一目十行的我,曾因《围城》是用来武装自己是个文艺青年的最佳武器,在高三毕业的暑假囫囵地读完。

以为,其中言谈举止都是礼仪典范,以为方鸿渐与鲍小姐的开篇暧昧是方先生的魅力使然,以为孙柔嘉真的人如其名地柔软又大度识大体。时隔几年,翻来再读,一边为钱老的纸透力背所折服,行文用词可以说是妙语连珠,讽刺辛辣又迂回,有的放矢地直戳到最裸露的部分。一边为曾无知又虚荣的自己而羞耻。也为方鸿渐这个看似无辜,实为自作自受,酿成自导自演的悲剧人物所惋惜。

在我看来,在方鸿渐的际遇里,从留学归来到稀里糊涂地结婚,肚子里半壶水响叮当,有点文墨更多的是不切实际的野心和缺乏自知之明的虚荣。这样的他,极佳的诠释了那句:性格决定命运。或者依着他本人的想法会觉得命该如此,但我的才华和多情的的确确是被这个世界所辜负了。

对方鸿渐早已不是又爱又恨,应该说是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开始的苏小姐作为他留洋的同窗,许是看上了方鸿渐的潜力。我承认方鸿渐犹豫寡断的个性在女性视角下是随和和温暖。苏小姐当然知道他的迂回,也吃准了方鸿渐不是那种会严词拒绝女性好意的人,换句话说,方鸿渐来者不拒。所以苏小姐强势地吻过了方鸿渐。方鸿渐也算是个性情中人,但问题在于他多情柔情里是一种“人尽可妻”的属性。

全书看完,我都觉得苏小姐没有输给任何人。看似唐小姐讨到了方鸿渐的欢心还在方鸿渐结婚后都一直被其念念不忘,看似后来居上的孙柔嘉最终嫁作方鸿渐妻子而自己只拥有一气之下胡乱选择的曹元朗。看似苏小姐在和方鸿渐久别重逢后抓住机会对方孙二人明嘲暗讽是怨念太深的表现。但,苏小姐明白方鸿渐,更明白自己的需求和渴望,赵辛楣绝对的经济适用男,竞争力比方鸿渐不知强多少,对苏小姐处心积虑那么久,苏小姐拒绝,宁愿选择曹元朗都不和赵辛楣共筑秦晋之好。是因为苏小姐骨子里是浪漫多情的,和方鸿渐共鸣。而两人没走到一切,要说输,苏小姐只是输给了自己的高姿态,自尊心,和一些些只想心上人会懂的假清高。可是方鸿渐哪里有这样的悟性呢?其实我真想告诉苏小姐,重逢后再见方鸿渐,见到他身边处处不如你的孙柔嘉,你内心一定想哭诉为何宁愿选一个学历家室姿色都不及我的人都不选我?没必要,方鸿渐娶了谁,都不会幸福。你没嫁他,只是你想象中的放不下的执念,其实是你的幸运。说到底,你只是输给你自己了。

再说孙柔嘉。忘了是在哪里听说了这么一句:女人都该看看《围城》,学学里面的孙柔嘉。谈吐,面对男人恰到好处的装傻发痴,是一种典范。

我想说,如果人前人后,婚前婚后,搞定前和搞定后可以如此不同,鼓吹虚伪和卖傻是主流,还能是一种典范?

孙柔嘉遇上方鸿渐,于她而言,是一种幸运。一步步紧逼,窥探,造成舆论压力,最后拿下方鸿渐,于她而言,她做到了拥有了也,也是一种幸福。但于整个宏观角度来看,她只是多了些容忍和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她有的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幸福。

孙小姐是全书所有女性角色中表面看似最纯良,实则内心城府最深的一位。出身普通,家中无人宠女,好不容易恳求赵叔叔带自己出门某个生计当然要抓住,孙柔嘉太清楚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了,幸福和人生全靠自己。遇上方鸿渐这个冤大头,人才和家室至少都在自己之上,太好的自己高攀不上,恰巧方鸿渐的个性“平易近人”,拿下绰绰有余。至于心动么,爱么,从小到大也没体会过家的温暖又谈什么爱不爱呢?抓住了才是真的。赵辛楣当然最知道孙柔嘉的底细和诡计,一上船就给方鸿渐说孙小姐才不是真傻,人情世故她太明白了。所以孙柔嘉在还未结婚时就想方设法让方鸿渐和赵辛楣疏远,她更明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赵辛楣早看出她对方鸿渐有目的地接近,结婚后,在日复一日不够美好的日子里,本性暴露无遗,她针对赵辛楣,挑拨俩人关系目的指向简直不要太明显。

不过她也没有得到想像中的幸福,方鸿渐固然软弱却还有个顽固的家,还有他那可怜兮兮的虚荣心,还有生活的琐碎和妯娌攀比,还有为方鸿渐曾经四处留情的风流韵事闷在心口里的气。她不幸福。

幸福本来就是个空壳子。方鸿渐兜兜转转从来不缺女人喜欢,却最终也只能把最喜欢的那位在心里挂念。赵辛楣有一个男人该有的一切,气度,学识,经历,也只是过着奔波于各地的朴素生活。苏文执带着自己的高傲和自尊,嫁错了人也不愿回头,只将热情倾注在比较和将自己装扮成阔太太的优越感里。孙柔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到了一个自己精确计算选中的男人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却依然逃不出不被重视不被爱的不满足里。还有连作者都喜爱,喜爱到不忍多写,不忍让她和方鸿渐在一起的唐小姐,万千宠爱又如何,被记挂了一辈子又如何,到最后,甚至没有任何交代,她的结局是下落不明。

所以《围城》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你费尽心思想要抵达的地方,拼尽全力争取的东西,即便被你拥有了,你也依然不觉得满足。不是欲望和恶运,而是生活不过如此,人生,不过如此。

不过还是好想提一句,全书最喜欢的人物是赵辛楣,也许是阅历浅依然没把这本书读透,但到现在看来觉得辛楣是槽点最少的一位。喜欢的原因,大概是觉得不管作为一个男人还是女人,他身上,以及思维里,谈吐中的大气和实实在在的踏实,都是应该借鉴学习的。

打算抓紧时间看一遍《围城》的影视作品,或许会不久之后再读一边原著。希望每一次阅读都新有所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