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 ”

句子大全 2023-11-26 06:43:01
相关推荐

2.D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既然音乐和舞蹈是戏曲的有机的组成部分,那么它们对戏曲也有种种制约作用”。

3. B 原文为“这种明显的区别带来的艺术特征上的不同”。

4.A原文: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

5. C“太祖”是以庙号相称。

6. C “严厉地斥责了王公大臣”表述不当,文中并无严厉斥责,是神色严厉地陈述军国大事理应权归宇文护。

7.1于谨详细地述说了广阳王的忠诚,并陈述了停驻军队的情况。灵太后的怒意渐渐缓解,于是放了他。“备”1分;“忠款”1分;“稍”1分;句意2分。

3太祖明白他的意思,就说:“如今大奸大恶的人还没有平定,您怎么能就这样独善其身呢?”就没有接受。“识”1分,“岂……耶?”1分;“独善”1分;句意2分。

8.前两联写出了滟滪堆的大、高和险恶。诗人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滟滪堆的特点。①首联正面描写,用“巨”字写出了滟滪堆的大,“长”字写出到了江寒水浅之时,巨石出水很高,给人以望而生畏之感。②颔联用习俗和谚语侧面烘托出滟滪堆的险恶。人们沉牛于水中,以便在过险滩时得到神灵的保护;但即便如此,在滟滪堆大如马时也绝不可行船。这一联承上而来,通过写舟人过此祭江的习俗和惊悸心理进一步突出了滟滪堆的险恶之势。答出特征给2分,指出手法,并分别准确解释各2分

9. 全诗以“行止忆垂堂”作结,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2分①诗人在战乱中辗转漂泊,途经滟滪堆,突出其险恶难行,是对人生路途艰险、命途多舛的忧虑。1分②尾联写当时战乱未息,国家危难。漂泊的经历,不断的战事,让诗人意识到自己无论行止都处在危险之中,用此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不息,时局动荡,国运衰微的深切忧虑。2分

10. 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1C D选C给3分,D给2分,B给1分。A “更因为他不喜欢南开大学比较保守的氛围”错误;B “曹禺对课堂感到很失望” 不准确,原文有“他讲的内容倒很扎实”、“虽然在课堂上也不无收获”; E“重点记述了曹禺转学清华西洋文学系的原因”表述错误。

2①他热爱文学、热爱戏剧,选择清华西洋文学系是他的志愿理想。②清华校园有美丽清幽且富于人文内涵的环境,这里诱发着他的攻读愿望,给他带来美的遐想。③清华大学有很好的学习风气,虽然课堂不能尽如人意,但在教授们的指导下,曹禺能在清华图书馆读到以前未曾看到的许多戏剧书刊,图书馆成为他最如意的所在。从三个方面回答,第一点强调“志向”;第二点强调“环境”,此点不涉及人文内涵,扣1分;第三点强调清华的“学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深入研读了戏剧史和戏剧理论著作,为他的戏剧创作做好了理论知识的准备。②深刻领悟了各流派名家剧作独特的艺术美,为自己的戏剧追求做了思想上审美上的准备。③系统广泛地阅读了西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流派的戏剧作品,广泛地阅读增强了曹禺对不同作品的艺术体验。注意:要扣住在戏剧方面的准备,答案的三点分别对应文本后三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学习上要有执着的理想追求。曹禺在清华求学期间,一直坚持自己的戏剧梦想,长期为此努力学习。②要善于利用课外学习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曹禺在清华求学时,感到课堂学习收获不够时,就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广泛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③要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曹禺在清华求学期间,沉迷于书籍之中,如饥似渴,有时甚至忘掉吃饭。④要博采众长,深入思考,善于借鉴。曹禺在创作《雷雨》之前,广泛阅读名家戏剧作品,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点2分,若有其他合理看法,酌情给分。

12 .B 解析:①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林黛玉进贾府》②遍体鳞伤:全身都受了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的很重,此处“遍体”与“浑身”重复。《老人与海》③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祝福》 ④繁文缛节:指繁琐的仪式和礼节,该句把“繁文缛节”理解为语言繁琐、啰唆,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哈姆雷特》⑤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必修3《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⑥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产业,胸无大志。这里误解了成语意思。《水龙吟》

13. C 解析:A.“潜在的……是显而易见的” 前后矛盾,删除“潜在的”。B.前句的主语是“许昌市防汛指挥部”,语意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陈述对象“襄城县”,造成主语中途易辙,应改为“在许昌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大力动员下”。 D.“高考状元成为现象”搭配不当,可以将“现象”改为“对象”。

14.C解析: 主要依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词语,语段见必修三第103页最后一段。

15.①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②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③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

16.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再通过制订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

17.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参考:我们要思辨地认识苦难,苦难对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不能一味地赞美苦难。

参考译文:于谨字思敬,性情深沉,有见识度量,读过一点经史书籍,尤其爱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看到他,赞叹说:“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出兵北伐,推荐于谨担任长流参军,对他特别礼遇。当时魏末动乱,群盗蜂拥而起,于谨想要不动用武力,就达到平定他们的目的。于谨就单骑进入贼兵当中,向他们宣示恩信。于是,西部铁勒的酋长乜列河等人率领三万多户人家一起前来归附,相随着往南迁徙。广阳王和于谨去折敷岭迎接他们。于谨说:“拔陵的兵众不少,他得知乜列河等人前来归附,一定会来拦击。他如果先占据了险要,就难和他争胜。如果用乜列河等人来引诱他,然后我们埋下伏兵等待着,一定很容易打败他。”广阳王听从了这个计策。拔陵果然前来拦击,于谨的伏兵冲出来,贼兵大败。

孝昌元年,于谨又随广阳王征讨鲜于修礼。适逢章武王元融被鲜于修礼杀害,于是广阳王在中山驻军。侍中元晏告诉灵太后说:“广阳王徘徊不前,坐观待变图谋不轨。又有个叫于谨的,智略超人,是他的主要谋划者。在战乱之际,他恐怕不是陛下的忠臣。”灵太后下诏命在尚书省张贴告示,招募能抓获于谨的人,答应予以重赏。于谨听说后,请求亲自到朝廷投案,表白真心。广阳王答应了他。于谨就来到布告下说:“我知道这个人。”众人都问他。于谨说:“我就是。”有关官吏得知后上报。灵太后召见于谨,十分恼怒。于谨详细地诉说了广阳王的忠诚,并陈述了停驻军队的情况。灵太后的怒意渐渐缓解,于是放了他。

于谨自认为长期掌握权势,功名既已建立,希望保住悠闲的生活,就把他先前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铠甲等献上。太祖明白他的意思,就说:“如今大奸之人还没有平定,您怎么能就这样独善其身呢?”就没有接受。

到太祖去世时,孝闵帝还幼小,中山公宇文护虽然接受了太祖的临终遗托,但名望地位向来低下,各位王公大臣们都图谋执掌朝政。宇文护很是担忧,私下咨询于谨。于谨说:“我向来蒙受丞相的特别关怀,今天的事情,我一定会以死相争。第二天,各位王公聚集在一起商议。于谨说:“中山公受到太祖临终的委托,军国大事,理所当然应该归他掌理。”说的时候言语神色严厉,众人都被震惊了。于谨对宇文护说:“您如果统理军国大事,那我们这些人就有依靠了。”于是向宇文护跪拜了两次。王公大臣们受到于谨的逼迫,也跟着跪拜了两次,大家的意见才确定下来。

保定二年,于谨因年老,上表请求辞去官职,朝廷没有允许。到晋公宇文护出兵东进讨伐,仍请求他一同前往,在军事战略上请教他。天和三年,于谨死在任上,终年七十六岁。武帝亲自前往吊唁,加授太师、雍州刺史,谥号为文。

于谨为人有智谋、勇敢坚毅,善于为主上效力。他的名望地位虽然很高,但他更加谦让。朝廷凡是有军国大事,大多由于谨决断。于谨也竭尽自己的才智能力,所以在功臣当中,特别受到委用信任。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 ”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 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 3“曾经 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 我没有珍惜 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 莫及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经成为经典 然而早在唐朝时 李商隐的——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