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贴近时尚 品味生活:品味人生的唯美句子

句子大全 2023-10-14 03:38:01
相关推荐

3月15日,是《今日消费》四岁生日。 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很短,一届奥运会的跨度,一切恍如昨日。 《今日消费》总编辑肖振华说,《今日消费》这四年,特别像一位姑娘的大学求学路。欣慰的是,她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雅一点的话说,是邻家有女初长成。 四年,她得到了什么 创刊四年,学习四年,探索四年,《今日消费》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打造了一个品牌。《今日消费》创刊伊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媒体结构中,有党报,有都市报,有期刊,有网站,唯独作为报纸结构重要一支的周报缺乏,面向都市特定读者群的生活服务类周报更是没有。 《今日消费》的创刊,特别是她的发展,不仅弥补了市场的不足,而且后来居上,大步走在了全国二线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前列,成为全国时尚媒体一个不可小觑的品牌。 全国最大的购物网站淘宝网,在全国各地寻求特定的媒体合作伙伴,《今日消费》成为他们河南地区的首选。 毫无疑问,《今日消费》已经成为河南报刊的一张名片。 赢得了良好的效益。作为市场化报刊,必然要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今日消费》在全国周报中的影响,她的社会影响力、社会效益不言而喻。仅就经济效益而言,《今日消费》的发展也可圈可点。创刊四年,广告收入平均年递增50%。2006年,创刊不足三年,即实现了盈利。2007年,广告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长,成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用较少的投入、较短的时间,打开了一个利润通道,印证了《今日消费》创刊之初“小投入大策划打造小众精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的正确。 开拓了一片市场。品牌也好,效益也罢,应当说,这都是结果,往前追溯,其根本是《今日消费》赢得了读者,赢得了市场,包括发行市场,包括广告市场。 《今日消费》创刊之初,郑州市场已经活跃着几份公开发行的周报,尽管办报的重点各有侧重,但几乎都是走市场化道路,都是要到发行市场去打拼。 在郑州,人们鲜有买报阅读的习惯,尤其是白领阶层。所以有业内人士说郑州的报刊零售市场极不成熟。 《今日消费》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僵局,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郑州人的阅读习惯。 四年,有那么多人期期不落地购买;每到星期五,报纸若晚上市一两个小时,编辑部就会接到无数的咨询电话,这些读者,对《今日消费》已经有了深深的依赖。这种依赖,足以改变很多人的习惯。 广告市场也是这样。慧聪数据对郑州广告市场的检测表明,郑州广告市场的规模在逐年增大,周报占有的市场份额在增加,增幅超过了广告规模的增幅。 《今日消费》的优势广告,恰恰是原来不被人看好的边缘广告,像美容、像整形。正是《今日消费》孜孜不倦的开拓,“美丽经济”广告也提上了各都市报的“议事日程”。 这,就是《今日消费》对广告市场的贡献。 四年,她做了什么 四年,《今日消费》为她生存的城市,为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呢? 强化了一个概念:时尚。应当说,郑州是座时尚度不高的城市,到现在,横向比较的话,郑州仍算不上是一座时尚城市。 若纵向比较,今天的郑州和四年前相比,时尚度还是有了大大的提升。 从表象看,人们的衣着、生活习惯,正在向时尚靠近,比如聚会喝红酒、餐饮讲营养。抱抱团、快闪、8分钟约会、相亲大会,前沿城市有的,郑州也有;前沿城市前一天有的,郑州第二天就会有,即使跟风,也比过去跟得紧了。 深层次看,政府提出了夜经济,不少大的商业机构在打时尚牌。理性看,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促销,而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这样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城市文化进步的结果,但也不可否认,作为时尚媒体的《今日消费》,为这座城市时尚度的提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没有人否认,《今日消费》总是和这座城市潮的生活方式在一起。 2004年8月,她组织和报道了发生在这座城市的“暴走族”和“闪客”。 2006年12月,她最先报道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抱抱团”。 这仅仅是她所做的200多个话题的一部分。 正是她反复的灌输,才使“时尚”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地流行起来。 《今日消费》所做的,还不仅仅是把国内的时尚引进,把我们身边的时尚传播,而是亲自去做。 从2006年开始,她每年都花费巨资,打造一场经典的春夏流行发布会,邀请谢娜、岳梅、肖青等国内知名艺人担纲,把未来现实化,把舞台生活化,让时尚之风一遍又一遍地吹拂这座城市。 推动了一项产业:美丽经济。在郑州,《今日消费》最早引入“美丽经济”概念,推动了郑州美丽经济的发展,郑州的美丽经济也反过来回哺成就了《今日消费》。 《今日消费》不余遗力地推广,使不少美丽经济产业从小到大。 比如生活美容。《今日消费》对这个行业的关注,不仅促使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而且促成了这个行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05年以前,郑州走出去的本土美容机构几乎为零,而目前,已有多家美容机构走向了他省他市。 《今日消费》对美丽经济产业的推动,不仅仅停留在平面。 2006年,她整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资源,倡议并组织发起了美丽经济产业联盟,现在已拥有会员近千家。 在省会郑州,“美丽经济”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美丽经济也成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打造了一支队伍:时尚记者。一家在全国很有影响的都市类周报有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语:“看见我们的时候在纸上,看不见我们的时候在路上!” 《今日消费》的老总说自己的记者是“看见的时候在纸上,看不见的时候在追逐时尚的路上!” 《今日消费》的记者逛商场,不是去购物,而是去寻找时尚商品,捕捉时尚,培养时尚眼光。 《今日消费》的编采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6岁,他们大都是初出校门,有着硕士、学士的头衔,有着智慧的头脑,秀气的外表,却没有丰厚的积蓄,没有高额的收入,没有靓丽的香车、宽敞的住房。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涉足高端领域,感悟和传播时尚。时尚不是一件漂亮的外套,时尚不是一时的奢华,时尚是一种观念,时尚是一种行为,时尚是一种眼光。《今日消费》的记者,恰恰具备了这样的观念和眼光。 《今日消费》老总说,培养和造就这样一支队伍,比这份报纸更可贵。 四年,她在追寻什么 作为《今日消费》的主管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对这份周报的书面评价是:突出“时尚、高端、新锐、实用”特色,走在了二线城市同类周报的前列。 《今日消费》以“女性、消费”为内容定位,以都市白领女性为读者对象,以“时尚、实用”为报纸特色,错位办报,差异经营,小众精品,小切口打开了大市场。 《今日消费》总编辑肖振华说,《今日消费》目前所走的女性路线、时尚路线、精品路线,事实上是从错误和挫折当中得来的,换句话说,也交了不菲的学费。 创刊之初,房产、汽车、卖场,健康、旅游、教育,文化、娱乐、收藏,生活中有的,生活中所涉及的,她都想网罗到48个版面中来。 所幸的是,《今日消费》的大众化路线只走了四个月,感觉不妙,赶紧转向,从2004年8月份起,改走女性消费、时尚实用的小众精品路线。 应当说,这是《今日消费》四年发展当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恰恰是这次转折,为《今日消费》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转变容易,但在如何突出高端、时尚上,却成了她永无止境的探寻。探寻的焦点,是对锁定的小众读者群,进行更加缜密的细分,直白地说,是报纸内容,到底供给哪一部分读者看。 报纸的内容,更多的应当是关照哪一部分人群? 《今日消费》的选择是,关照白领女性的中低层。理由是,郑州已经拥有这样一个群体,而这样一个群体,处于最高端与最大众之间,关照了她们,也就带动了两头。 为此,《今日消费》确立了眼光比生活高一点、领先时尚半步的编采理念。 学习时尚,学习做时尚,是《今日消费》编采人员乃至所有工作人员,至今尚未结业的必修课。 《今日消费》有一句宣传语,叫“以一份报纸,改变一座城市的品位”。 这与她的时尚路线相吻合。 她期望,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能够更时尚一点,更高雅一点。 《今日消费》走时尚路线,更注重品质,注重从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上去引导。传播先进消费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领前卫消费行为。 未来,她还将做什么 就像一个人在不同时段有着不同的愿望一样,已经日渐成熟的《今日消费》,也有着自己许许多多的期盼和愿望。 期盼一:报纸更高端更时尚。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在发展,这座城市里的白领人群在增多。如何能更好地满足这部分人群的欲望,应当说是《今日消费》长久的期待。 为此,她酝酿着对报纸进行改版,强化高端内容,增加阅读板块,使报纸更厚重、更好看、更实用。 为此,她酝酿着对报纸的包装进行改进,在现有纸全彩印刷的基础上,增加轻涂纸;对报纸的版式进行重新设计,使包装和形式更具冲击力,更有震撼力,更能体现新锐媒体的风采。 期盼二:活动更新颖更前卫。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每年都要组织大量有人士参加的时尚活动,像高尔夫球赛、像白领约会等。《今日消费》也期望能以自己媒体的影响力,为郑州的白领人士量身定做一系列的活动。 《今日消费》白领俱乐部目前已有上万名会员,涵盖了这座城市的精英特别是女性精英,具备了策划新颖活动的平台和条件。 期盼三:城市更新锐更激情。郑州,是《今日消费》生存的平台和土壤。因为有了这座城市,才有了《今日消费》。因为有了《今日消费》,这座城市变得愈加新锐和时尚。 城市在先,《今日消费》在后。以一份报纸,改变一座城市的品位,是《今日消费》的愿景。 她知道,仅仅以一份周报,推动一座城市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质的变化,还远远达不到。她所能做的,仅仅是催化、加热、推动。 所以,她期望这座城市更新锐一些,更富有激情一些。 期望中,她全力为这座城市的新锐与激情加油! 编校:施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