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古代诗词哲理句赏析及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指导

句子大全 2023-08-18 03:38:01
相关推荐

古代诗词哲理句赏析我国是诗的国度,在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之中,古代诗词是灿烂耀眼的明珠,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仔细品味优美的诗句,不但能领略到美妙的意境,而且能从中看到哲理的光芒,受到哲理的启迪和教益。因此古诗词哲理题成了每年中考的必考题。以2005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为例,主要有两种形式:

1.根据提示默写哲理句。

(1)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① ②

参考示例: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等。

(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

(2)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现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答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东省济宁市)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答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东省烟台市)

2.根据提供的诗词(句)进行哲理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参考示例:

①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江苏省南通市)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感情,感悟古诗词中蕴涵的哲理,系统地复习好古诗词,现将课本中古诗词名句蕴涵的哲理集释如下。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腐朽没落的旧事物,旧制度终究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新生事物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充满生机和活力;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赞美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一个人在事业上只有不断攀登高峰,才能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鹤楼》王之涣

站得高,目光远大,视野开阔,才能饱览千里风光;奋发向上,励精图治,才能不断发现新境界。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卢梅坡

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以品格高尚立身,以志存高远处世,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境界,自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苏轼

看人、看事、看社会,要全面地、辩证地看,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以偏概全。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李清照

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9.问君何能耳,心远地自偏。《饮酒》陶渊明

保持宁静高远的心境,就能自得其乐。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充满自信,不断追求,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1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苏轼

要振作精神,乐观向上,不要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自古及今,人间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无法克服的遗憾,希望各自珍重。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彼此的心灵和精神也是相通的。

1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

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人生,才有意义。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时序交替,来去匆匆。

1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李商隐

只要彼此心心相印,情理相通,就能冲破阻隔,达到心灵的契合和感应。

18.云霞,我爱山无价;行踏,云山也爱咱。《雁儿落兼得胜令》张养浩

爱自然的人也会被自然喜爱;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必须和谐共处。

1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老一辈的退出,是为了更好的关心培育下一代新人。

2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

天地间人才辈出,不要拘泥于古人,后人定能超出前人。

富有哲理的诗句,脍炙人口,发人深思,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诗句的含义显得更加丰富,我们也可以结合现实的生活,进一步合理的联想和推理,赋予这些诗句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原意只是涉及到对个人命运的忧伤,现在却能用它来形容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局面的盎然生机,“春蚕到死丝方尽”原意是写儿女情长的缠绵,现在也用来比喻对事业呕心沥血的赤诚和殚精竭虑的执著,我们品读脍炙人口而又耐人寻味的诗歌,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能得到深刻的启迪,常思常悟,就能成为人生路上催人奋进,激人向上的精神食粮,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它就能给我们以鼓舞和激励,给我们以智慧和力量。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指导

一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

诗歌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把握。

二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答: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 情景交融 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 对比烘托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 用典 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象征 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 使用叠词 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 托物言志 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 含蓄蕴藉.

8. 细节 真实准确传神

9. 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修辞手法主要有:

1. 比喻 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 借代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 比拟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 夸张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 对偶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 反问 加强语气

7. 设问 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双关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要特别注意以下高考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1衬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 声寂衬 以乐景衬哀情

2各种修辞手法比喻为更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3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4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

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步骤一)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步骤二)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2004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

答:①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 ②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步骤二 ③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词句的语言把握如: 诗眼 词类活用 修辞效果 绘声绘色绘形绘态 佳句 句式省略 句式倒装 节奏音韵对仗平仄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 答:“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步骤一,诗人玉阶伫立仰见飞鸟,归期无望步骤二“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步骤三。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200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 答:①“绕”字好步骤一,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步骤二,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步骤三。 ②“晓”字好步骤一,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步骤二,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步骤三。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