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名言

句子大全 2023-07-15 05:37:01
相关推荐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名言 名句 经典语录 一品句子

1、 所谓教育的进步,仔细地检讨这个问题的沿革来看,可以概括的说,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自然关系越来越大,强制的程度越来越小,学习会变得更加容易。《再论国民教育》——托尔斯泰

2、 人与入之间存在着可能永远不会消失的差异,所以有的人强、有的人弱、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笨。正因为某些人比另外的一些人强或者聪明,因此如李希顿贝尔克《译注:德国物理学家、作家、评论家。一七四二——七九九年》所说的一样,人类的权利之间,特别需要平等。如果连权利都和智能或力量一样,没有办法人人平等,那么强者欺压弱者的程度,可能会越发严重。《人生之道》第十三章——托尔斯泰

3、 很久以前,我便制定了 个从三个层面来判定所有艺术作品的法则。第一,从内容的层面来看,由新的一面来看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事物,对人们来说,拥有怎样程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就是所有的作品只有在呈现出生活的新面貌于众人之时,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第二,从作品的形式来看,它是否理想、是否完美以及符合哪一种内容。第三,从艺术家对自己的对象抱着何种程度的诚实态度来看,亦即艺术家对自己所描绘的对象,抱着何种程度的信任。我想,在艺术作品的范围之内,第三点通常是最重要的,它给予艺术作品力量以及强烈的感染力。换句话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可以让观众、听众或读者,感染到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西蒙诺夫的《农民小说》代序》——托尔斯泰

4、 支配阶级的人们,认为用暴力可以让人们过好生活。但是,他们却先让人们看到因暴力本身所致的邪恶生活。他们不教人们陷入泥泞时的逃生方法,却教人们如何才能避免全身溅满泥水。《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5、 是否有所谓死后的世界?这个问题就如同——所谓的时间,是承受肉体限制的人类思考方式的结果,抑或对所有的存在而言,是不可欠缺的条件?对于所有的存在而言,时间不可能皆是不可欠缺的条件。这可由我们都是根据自己来认识不受时间限制之物,即存在于现在之自我的生命,而得到证明。所以“是否有死后的世界?”这个问题,说实在的,与“尾随时间之后的人类观念,以及存在于现在的生命意识,这两者何者为现实的?”是相同的问题。《人生之道》第二十九章——托尔斯泰

6、 我并不把基督教当作是神的特殊启示,或是一种历史的现象。在我心中,它是赋予我们人生意义的一种教诲。《福音摘要》前言伟大人物的教诲——能将暧昧难懂的叙述,转变成清晰易解的叙述,才算是伟大的教诲。《福音摘要》前言基督的训示仅是对个人的拯救,而无关一般的国家问题——这样的说法并不恰当。《我的信仰是什么》第三章——托尔斯泰

7、 每个人都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话。《笔记》——托尔斯泰

8、 艺术如果不再是人民的艺术,而成了少数有钱阶级的艺术,还成为不可缺乏的重要事业之时,艺术已变成无聊的娱乐。《笔记》——托尔斯泰

9、 对于劳动,没有必要罢工,只有面对征兵,人们才有必要拒绝。只有此时,人们才能完全达成罢工所要追求的目的。《日记》——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名言名句摘抄大全一

10、 受痛苦折磨而忍受不住的人,将自己的生活与世界远远地隔离。为了拿因自己的错误而造成的痛苦来向世界质疑,不但否认了自己的过错,也不认为自己有罪;而对于他认为是世界的过错所制造并加诸于他的痛苦,只会一味地反抗。《人生论》第三十四章——托尔斯泰

11、 战胜肉欲的惟一方法,是自觉灵魂的存在。人们只有在思考自己为何物之时,才能理解性欲的实体是低级的兽性本能。《人生之道》第八章——托尔斯泰

12、 人类不能没有爱。但是,人们只愿意爱毫无瑕疵的东西,所以世上不能没有完美的东西。而毫无瑕疵的完美之物,世上仅有一个,那就是神。《人生之道》第四章——托尔斯泰

13、 由宗教意识抒发出来的感情,不但是多样,还一直都很新鲜。因为,宗教意识是人类与世界建立新关系时的惟一指标,而从追求快乐的欲望中抒发出来的感情,不但受到局限,还是早就尝过、早就发泄过的情感。欧洲上流社会的艺术内容极其贫乏,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信仰的缘故。《艺术论》第九章——托尔斯泰

14、 单纯,是真实不可欠缺的条件,也是特征。《日记》——托尔斯泰

15、 无政府社会并不是意味着就此少了公共设施,而是意味着——从此再也没有挟着暴力而逼迫人们的机关。有理性的人类社会,一定是无政府的社会,但却不可能存在。《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16、 “追求个人幸福就是人生”,如果用这种人生观来看这个世界,那么人们就会发现,在世界上只有相互残杀的兽性斗争。人们如果承认只有为他人谋求幸福才是人生,那么就可以在这个世界看到完全不同的情况。偶发的人与入之间的相争,远比人们互相奉献服务的情形还要多,这是在这个世界里看得到的。人类之间如果不愿互相奉献服务,那么这个世界根本不能形成。《人生论》第十八章——托尔斯泰

17、 真正的信仰不需要教会、装饰,也不需要圣歌和众多的教徒,真实的信仰只在寂静和孤独之中,浸透人心。《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18、 时间只存在于我们之前以及我们之后,而不是在我们的身边。人一旦只沉浸于过去和未来,便会失去最重要的东西——现在的真实生活。《人生之道》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19、 战争发生时,如果某些人向另外一些人掠夺任何东西,那么金钱已经无法再代表劳动。军人贩卖战利品所得到的金钱,绝不是他们的劳动所得,这与制造长靴所得的金钱,意义完全不同。另外,像是在世界各地都不难发现到的,要是有奴隶和奴隶所有者存在的话,同样地,金钱不能代表劳动。妇女织布,将布卖掉后得到了金钱,奴隶为主人织布,主人将布卖掉,也得到了金钱。两者得到的金钱都相同,只是前者是劳动所得,后者是暴力所得。同样地,假设别人或是我的父亲给我一笔钱,那么没有人可以被允许来抢夺我的钱。如果有人从我这儿将钱取走,或者没有在约定期限内将钱归还的话,政府会站在我这边,并使用暴力令对方将钱归还。给我这笔钱的人,还有我以及其他的任何人都知道,这笔钱绝对不能和卖掉捡拾得来的柴薪所得到的金钱一样,称其为劳动所得,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不管用哪一种形式的暴力来取得别人的金钱,或是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财富的所有权,像这一类暴力存在的社会,金钱已经不能永久地代表劳动。在这样子的社会里,金钱有时代表劳动,有时却代表暴力。《怎么办》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20、 只有跪在强者之前的人,才会认为强者伟大。但是,只要他们站起来与强者并立,他们可能会发觉,他们心目中的强者,和自己并没有什么两样。《人生之道》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21、 会给予人们和极其严酷的宗教迷信不相上下的害处的另一种恐怖迷信,在很久以前是存在着的,现在也仍存在。对这个迷信热心全力支持的,就是科学。这种迷信和宗教上的迷信十分相似,这个迷信主张人类义务之外架空了的存在,有更重要的义务等着人们。对神学来说,这个架空了的存在就是神;就政治学来看,这个架空了的存在就是国家。因宗教上的迷信,要献给这个被架空了的存在的牺牲品——有时候甚至人的生命,因为充满着暴力的所有手段,可以决定由人类来当牺牲品,而且也应该如此。因政治上的迷信,而主张人类在义务之外还有比架空了的存在还更重要的义务,而且献给架空了存在的国家牺牲品——大多是人类的性命,是一定需要的,而且全凭暴力的手段来达成。以前有许多的宗教信奉者支持着迷信,现在则必须要靠科学来支持。人类在无知的状况之下,掉进了极恐怖极残忍的奴隶状态之中。但是,科学却正在为了让人们以为这是理所当然,而且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努力着。《怎么办》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22、 对于喜爱劳动、对劳动毫无怨言的人来说,自己肉体以外的私有财产,亦即利用他人劳动的权利或是可能性,只是一些无益且令人厌恶的事罢了。《怎么办》第三十九章——托尔斯泰

23、 为了准备战争,而从国民手上征收税金,等于是将军队所要防卫的劳动产物中的大部分,都投注在战争上。《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第七章——托尔斯泰

24、 人类的生活,由于实践人生真实规则的程度,而有好有坏。一个人越能好好地把握人生的真实规则,他的生活就能过得越好;反之,若含糊地应付这个规则,就无法过好的生活。《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25、 艺术是教育与游乐的最伟大事业。《笔记》——托尔斯泰

26、 人们处于违反自己良心的立场时,不可能受制于他人,再来违反自己的意志。如果你现在位于某个立场,这不是因为他人有所需要,而是因为你自己希望的缘故。《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结语之六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的本质,人类当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愚蠢的人、有感觉迟钝的入、有精力充沛的人这样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迷信。人类并不是这样被分类的。我们在看某个人的时候,多半会认为他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聪明而非愚蠢、灵敏而非迟钝,当然也可能会有相反的看法。所以,我们常说某人很坏而且愚蠢,或者说那个人是好人而且很聪明,不是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看法吗?然而,我们经常如此来分类人们。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人类就如同河川一样,任何一条河川的水都是水,不会改变,只是有的河川水势很小,有的河川水势很大,有的流速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河水清澈见底,有的却很污浊,有的河水非常清凉,有的河水却很温暖。人类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类都拥有全部特质的种子,有时是某个特质萌芽了,有时则是另一个特质萌芽。所以,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常常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人。《复活》第一部·第五十九章——托尔斯泰

27、 声称为了维护正义而结束别人的生命,就如同一个人重蹈使他损失一只手的灾厄之中,并为了正义而将他的另一只手斩断的作为一般,两者极为相似。《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结语之三以恶制恶会失掉幸福,用爱来对待邪恶会得到幸福。《暴力的规则与爱的规则》附录四人类灾厄的要因之一,是有一部分的人误以为用暴力可以改善并组织人们的生活。《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28、 有人说,被压抑的人们要起来打倒压抑自己的政府,重新建立一个不需要暴力和使人民奴隶化的政府,惟有如此,人们才能从暴力之中解放出来,至少能使暴力缓和下来。如果真的有人如此向人们鼓吹,或是实际要去实行,这些人只不过是在欺骗自己和别人。而且,不但不能改善整个情况,相反地,只会使情况更恶化而已。也就是说,这些人的运动,只会加强政府的专横而已。这些人们的解放运动,刚好给政府一个加强权力的好藉口,促使政府强化它的权力。《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第八章——托尔斯泰

29、 假如我是皇帝,我会发布一条法律,要那些用自己也无法解释的文字来写作的作家接受一百鞭,并废止其写作的权利。《给斯脱拉霍夫的信》——托尔斯泰

30、 学校并不是为了让儿童能舒畅地读书而设置的,而是为了让教师能舒畅地教育儿童而设置的。《关于国民教育》——托尔斯泰

31、 我们都晓得要特别注意装了子弹的枪,但却不晓得要慎重地处理语言。语言不只能杀人,还能造成比杀人更严重的罪恶。《人生之道》第二十三章——托尔斯泰

32、 在最低层的人当中,有一种是因接受以爱国主义与虚伪宗教为基础的教育而白痴化的人;另一种则是眼中只有个人利益,并且抛弃了自由与身为人类的骄傲,只仰提供他物质利益之人的鼻息而过生活的人。再稍微高一阶层的人,情况也很类似,不是被白痴化,便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抛却自由与身为人类的骄傲。又再高一阶层的人,还是如此。这个阶层再一直往上推,便可看到圆锥形的顶点。那儿有一个人,对那个人来说,除了权势欲望与虚荣心之外,再也别无所求,而他的所有活动仅有一个动机,那就是权势欲望与虚荣心。这种人多半恣意地处理握在手中对人民的生杀大权,又堕落在攀缘其权力之狐群狗党的谄媚与屈从之中,并同下阶层的人一样地白痴化,不断地行恶,却坚信自己是在造福人群。《戒杀》——托尔斯泰

33、 实业家为了补偿因利用别人的劳力而加诸于别人身上的苦难,他们尽其所能不断地敛取财富,不断地为剥夺别人的劳力而努力。《怎么办》第二十七章——托尔斯泰

34、 舍弃个人的幸福,既不是美德也非美誉,而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人生论》第五章——托尔斯泰

35、 她在她的人生当中,完成了最灿烂、最伟大的事业。也就是说,她毫无悔意、毫无恐惧地死去。《幼年时代》第二十八章——托尔斯泰

36、 我们不能说“我”活着,活着的并不是“我”,活着的是住在“我”心中的灵魂,而“我”只不过是灵魂进出的洞穴而已。《人生之道》第二章——托尔斯泰

37、 基督的训示,是惟一能领导人类的教诲。基督的理想不能用肤浅的规则来顶替,也不应该这么做。我们应该保持这个理想的纯粹状态,并好好地宣扬它。最重要的是,必得信这个理想。《克罗采奏鸣曲》后记身为一个基督教徒,如果誓言服从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也就是以国家生活的基础为行为的准则,那么他等于是完全放弃了基督教。因为,一辈子无条件服从人类所制定的法律的人,会因此而非常肯定地放弃基督教,一个拥有在生活的任何情况下完全遵从内心所意识到上帝充满爱的法则之本质的宗教。《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第九章——托尔斯泰

38、 所谓死亡的恐惧,并不是指对死产生的恐惧,而是对虚幻的生存感到恐惧。最好的证据,是人们屡屡因死的恐惧而自杀的事实。《人生论》第二十七章——托尔斯泰

39、 等近代的颓废派艺术家们如是说——诗必须要有极善与极恶两端,少了这两端,诗便不存在,所以只追求善,会破坏对比,进而会破坏整首诗。他们实在是太过杞人忧天了。恶是非常强烈的,它在无意识中会成为整个作品的基调,并自然而然地形成对比。一旦承认恶的存在,恶也可能会笼罩整个作品,形成内容单一、没有对比的作品。但是,如果连恶都消失了,任何事物也可能都会消失。为了让恶存在并形成对比,不得不倾全力来追求善。《日记》——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名言名句摘抄大全一

40、 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是无法让每个人都认同的古老真理。《人生之道》第七章——托尔斯泰

41、 为了不让自己和对方在交往当中感到痛苦,在感觉不到对他的爱时,最好就终止来往吧!《人生之道》第十一章——托尔斯泰

42、 如果我们日夜过着漫无计划的享乐生活,我们就可以不需要上帝。但是,想到我是从何处来到这个世上以及死后何处去的问题时,我不能不去探索送我来到世上和即将来迎接我的冥冥中的主宰。将我送来这个世上的不可知之物,以及我又即将回去的不可知的地方,这一切我不能不去认识:只有送我来到这个世界以及即将迎接我离去的不可知的主宰,才是我心中的神。《人生之道》第四章——托尔斯泰

43、 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自然的关系。相对的,则是强制的关系。对此,应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因此,所有教育方法的尺度,应该在于授业时自然关系的或大或小。在儿童学习之时所给予的强制程度越小,这个教育的方法就越好,强制的程度越大,就是越低劣的教育方法。《再论国民教育》——托尔斯泰

44、 人们只要停止听从政府,不论税金、土地征收,以及肇始于权力的种种压迫、兵役、战争等,可能全部都会消失。这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人们到现在仍然实行这种政治体制,而没有终止这种体制的打算呢?因为,不遵从政府,就得遵从上帝,也就是必须要过优良道德的生活。《生命终曲》十二章——托尔斯泰

45、 不信周围所有的人所信仰的,并不能就说他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信自己所不相信的东西而思考它,并说给众人知,这样才是真正没有信仰的人。《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46、 如果人们想用祈祷或仪式来取悦上帝的话,那简直是欺骗上帝的举动。我们不可以欺骗上帝,能欺骗的只有自己。《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47、 单纯,是精神上美的主要条件。为了让读者对于登场的人物感到共鸣,必须要让读者认同出场人物的美德与相等程度的缺点。换句话说,美德是可能有的,而缺点则是必定存在的。《日记》——托尔斯泰

48、 对妻子儿女的爱,并非人类的爱;动物也一样,不比人类更加强烈地爱它们的妻子儿女。人类的爱,是身为上帝子民的人类,如兄弟手足一般的人类,对所有人们所付出的爱。《我不能沉默》第七章——托尔斯泰

49、 让自己感到满足的文学成就,只有把对象研究彻底之后才能得到。为了让这个工作能够舒畅地进行,必须要选择高尚的对象才行。《日记》——托尔斯泰

50、 谁都知道,法律中充满了私欲、欺瞒,还有各个党派斗争的产物。法律当中没有真正的公平,也不可能会有真正的公平。所以,现代的人们不相信遵守国法或民法,真的能满足人类理性的要求。人们老早就知道,遵守真实性可疑的法律,是相当不合理的。因而,在不得不遵守一些不合理又没有必要的法律之时,人们是相当苦恼的。《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第五章——托尔斯泰

51、 只要我们可以自己找到破坏幸福的凶手,那么我们的人生可能会变得更美好。而破坏我们生活幸福的最大凶手是——迷信暴力可以为我们带来幸福。《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52、 不自己思考事物的人,是别人思想的奴隶。作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远比肉体成为别人的奴隶,更加卑贱。不管别人用任何语言加诸于你,都不要在意,你要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人生之道》第十六章——托尔斯泰

53、 对狂人最好的回答就是沉默。如果你反驳,他可能会用同样的话来反抗你,这无异自取其辱、火上添柴。《人生之道》第二十三章——托尔斯泰

54、 现在的艺术家们老是喜欢说,大众所不懂的艺术是非常杰出的艺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人们应该这样子认为——大众无法理解的艺术极无意义,或者说那根本不叫做艺术。《艺术论》第十章——托尔斯泰

55、 会成为思想家或艺术家的人,并不是在培养学者或者艺术家《事实上只培养出科学和艺术的破坏者》的学校里受教育、取得毕业证书,然后得到生活保障的人,而是即使不去思索也表现胸中之物,也会因两个不可抗拒的力量——内心的欲求与人们的要求,而不得不思索并表现内涵的人。《怎么办》第三十七章——托尔斯泰

56、 金钱是利用他人劳动的可能性或是权力,金钱是奴隶制度的一种新形态。与古老的奴隶制度不同之处,只在于新形态的奴隶制度没有特定的对象,并解除了对待奴隶的所有人际关系。《怎么办》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57、 人们要是意识到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妨碍他改变姿势的时候,即使他保持着同样的姿势跷着二郎腿,不管多久都可以一直坐下去的时候,他的脚就会开始发麻、僵硬,心里只想着哪个地方可以让他伸一伸腿?《安娜·卡列尼娜》第五部·第二十八章——托尔斯泰

58、 成为善人以及营造善的生活,只在于施多于受。《最初的阶段》第七章——托尔斯泰

59、 近代的科学家们喜欢装腔作势充满自信地说:“我们只拿事实作为研究的对象。”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只研究事实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如同文字一般》,有无数之多。要研究事实之前,还得先从无数的事实当中做一番选择,所以必须要有作为选择根据的适当理论才行。然而,近代大多数的科学家们,却无视于这个理论,亦即不想知道这个理论。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或者说他们一直假装自己知道这个理论。《怎么办》第二十九章——托尔斯泰

60、 兵役义务对政府来说,是支撑整个建筑物必要暴力的最后阶段;而对国民来说,则是服从的可能性之最后极限。也就是说,兵役义务是可以支撑一面墙,也可以使整个建筑物崩溃的拱形基石。大体上来说,军队这个地方,是逼迫进入军队的人们要完全地怠惰,也就是合理地不必参与有益的劳动。他们从一般人应尽的义务中解放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完全受制于部队、军服、军旗等因循已久的名誉。他们一方面以其无限制的权力来恐吓别人,同时又像奴隶般地服从上级。那是一个使人堕落的地方。《复活》第一部·第十三章——托尔斯泰

61、 只有靠自己才能认识神。除非自己找不到神,否则神应该是随处可寻的。对于不是真心认识神的人来说,神根本是不存在的。《人生之道》第四章》——托尔斯泰

62、 我们如果不用眼睛去看、不用耳朵去听、不用双手去触摸,可能就没有办法认识我们周遭的每件事物。如果我们不能靠自己去认识上帝,那么我们就可能不会了解自己,连我们在周遭世界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接触的东西,都可能无法真正地领会。《人生之道》第四章——托尔斯泰

63、 未能理解人生的人们口里所说的爱,只不过是他们用来与其他条件比较大小轻重,及自己个人幸福的条件之一罢了。不了解人生意义为何的人们,说他是如何地爱他的妻子、儿女和友人之时,其中意味着,在他生活中的妻子、儿女、友人的存在,只不过是为扩大他自己个人生活的幸福而存在。《人生论》第二十三章——托尔斯泰

64、 国家所做的最大恶事,并不在于破坏人们的生活,而在于消灭了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裂。《人生之道》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65、 我们如果完全知道我们的行为后果,那么也可以知道这个行为毫不足取。《人生之道》第二十一章——托尔斯泰

66、 富有人们的满足,是从贫穷人们的泪水中得来的。《人生之道》第十章——托尔斯泰

67、 在我们知道的所有社会当中,金钱的存在之所以会成为交易的一种手段,只不过是因为金钱一直是暴力的手段。换句话说,金钱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交易,而是在于助长暴力。暴力存在之处,金钱不可能会有正当的交易,也不可能成为价值的尺度。金钱之所以不能成为价值的尺度,是因为社会上只要有一个掠夺他人劳动产物的人存在,这个尺度立刻就会遭到破坏。比如某个饲主将自己饲养的牛、马,以及从其他饲主那儿掠夺来的牛、马,一起送到马市,这个马市的牛和马的价值,已经不符合养育这些家畜所付出的劳动价值,而其他的物品也会随着这个变动而改变它的价值。这时,金钱已无法决定这些东西的价值到底是多少.而且如果暴力可以让人们得到牛、马或房子,那么同样地,暴力也可以让人们得到金钱,用这些钱,什么东西都能到手。如果用暴力可以取得金钱来买东西,那么金钱已经失去它原本为交易手段的真面目。用掠夺来的金钱购买劳动产物的人们,他们不是在交易,而是在利用金钱来抢夺自己需要的所有东西。《怎么办》第十九章——托尔斯泰

68、 在大学里,有教授没有提到过的教义,也就是说,教授不是罗马法王,不可能绝对不犯错。不仅如此,教授对于学生们的教育,就如同异教徒的僧侣们之间一样,悄悄地秘密进行,并向学生们要求绝对的尊敬。教授们一旦被任命,便立刻开始他们的授业。于是,教授们好像是天生的白痴一般,在实行他们的职务之时,变得更加愚蠢,对于学问也完全失去了兴趣,好像是性格上就该被轻蔑的人一样,只要他们活着,授业便不中断。于是,学生们完全没有表明他们的满足或是不满的手段。《训育与教育》——托尔斯泰

69、 训育,就是一部分的人想把一些人教育成和自己一样的一种志向《类似穷人想从富有的人那边抢来财富的志向,或是老人在看到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时所产生的羡慕,亦即这种志向与羡慕之心的根植》。我确信,训育的传播者之所以能如此热心于幼儿的训育工作,完全只是因为这种志向,亦即因为他们对于儿童的纯洁的羡慕之心,以及他们具有想把儿童教成和自己——亦即更邪恶的人一样的愿望。《训育与教育》——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名言名句摘抄大全一

70、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别人的生存,不晓得快乐并不能带来满足,而且又不了解自己正一步步迈向死亡,那么他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理解。《人生论》第九章——托尔斯泰

71、 艺术中诗的作品,特别是戏剧Drama》,最重要的,必须让读者或观众有自己也是登场人物之一的错觉。所以,剧作家在设计台词之时,对于出场人物该做什么该说什么,或是不该做什么不该说什么,都要小心地准备,千万不要破坏读者或观众的错觉。《莎士比亚与戏剧》第五章——托尔斯泰

72、 好人总是忘不了自己所犯的错误,而不记得自己做过的善事。坏人刚好相反,他老是不记得自己所犯的错误,但却忘不了自己做过的好事。你不能轻易地原谅自己,如此一来,你才能很快地宽恕别人。《怎么办》第二十六章——托尔斯泰

73、 国家曾经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建立起来的,但是,那个时代老早就过去了。国家,特别是现代的国家,毫无益处可言。每一个拥有军队的现代国家,都令人联想到,在早已作古的女王以往散步时,经常歇息的长凳子旁边,那个必须一直站立不动的卫兵。《人生之道》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74、 伟大而且真实的事情,常常是纯朴而又虔诚的。《怎么办》第三十九章——托尔斯泰

75、 人们在阅读福音书之时,不论托辞要复仇,还是为了保全自我、拯救别人,还是为了防止自己对邻人作恶等,而欲遵循福音的教诲,进而当一名基督徒,大家都知道,此时必得作一个决定,是要拼命地隐藏基督的教诲所要求人们的事,还是改用暴力——亦即对邻人作恶所支撑的生活?然而,人们却非常轻易地接受用各式各样教条,来顶替有基督教本质之教会的虚伪教言。《人生之道》第十四章——托尔斯泰

76、 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亦即我们的科学、艺术以及追求生活的快适等,全都是欺蒙人类精神自然的要求的尝试。而称之为卫生学或医学的,全都是欺蒙人类本性自然的肉体要求的一种试验。《怎么办》第三十八章——托尔斯泰

77、 艺术是辨别善恶的方法之一,也是认识美的方法之一。《日记》——托尔斯泰

78、 人类有意识地为自己而生活,但却在无意之中,成为达成全人类历史目的的一种工具。一时发生的行为已经无法取消,在为与其他人们数百万行为于时间上一致的时候,这个行为便具有历史的意义。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越会和更多的人建立关系,于是他对人们的权力会相形增大,他的行为也会明显地变为特定而且难以避免。“皇帝的心在神的手中!”皇帝是历史的奴隶。历史,也就是人类无意识的共同集团生活,将皇帝生活的所有瞬间,当作是达成自己目的的道具,只为自己而利用这个道具。《战争与和平》第三卷·第一部·第一章——托尔斯泰

79、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为了产生更伟大更重要的变化,而存在的一些令人咋舌的事物——举凡数百万武装军队、新颖的道路、机械设备、博览会、劳动公会、革命、路障、爆破、发明、空中飞行等,全都毫无用处,有用处的,只是舆论的变化而已。改变舆论,既不需要思考也不用伤脑筋,而且也不需要推翻现有的东西,或是设计新奇的事物。人们只要不被一些政府所伪造的早已毁灭死去的舆论所欺骗,就是够了。人们只能说出真正感觉到的事。如果是自己无心的事,就算只是一点点,也不要说出口。因为只要有人这么做,即使是很少数,那些没有用处的舆论,很可能就会快速地衰微,然后新生出真实的舆论。舆论一改变,让人们苦恼的生活内容,可能就会自动地毫无麻烦地有所转变。如果有人主张,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从苦难的灾厄之中解放出来,必须要做一些就算是微乎其微的小事,这个主张即使只是用说的,都令人觉得汗颜。人们只要不说谎就够了。人们只要不上自己谎言的当,而且不去说自己没有想过以及没有感觉的事,那么即使过了好几世纪,革命家们或得到政权的革命家们未完成的大改革,就会很快地来到我们的生活里。《基督教与爱国心》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80、 高傲的人,会受到各种惩罚。其中最为严重的惩罚,是不管他拥有什么样的优点,不管他如何地努力,都无法让别人喜爱他。《人生之道》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81、 想尽办法节育,或费尽心思用她们的头发、肩头来迷惑男人的女人们,不是能够支配男人的女人。这是为男人堕落的女子,她们会堕落到去违背常理,而且遗失生存的所有理性意义,如同堕落的男子一般。《怎么办》第四十章——托尔斯泰

82、 高傲的人,不只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秀,还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的民族更优秀。就如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民族最优秀、波兰人认为波兰人最优秀、犹太人认为犹太人最优秀一般,如果说个人的傲慢对个人有害,那么民族的傲慢更是加倍的有害。这种傲慢,曾使不知数百万的人走向毁灭,而今正在重演这个历史。《人生之道》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83、 真正的爱,是生命的全部。《人生论》第二十五章——托尔斯泰

84、 现代的人们,有的人有信仰,有的人没有信仰。你可以试着去问别人,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上,信仰着哪一种教诲?他们应该会告诉你,他们信仰的是第二局《译注:皇帝直属的官署。担任立法的工作》的官员们,或是立法会议所制定由警察来执行的法律。这个法律是现代欧洲人所认同的惟一信仰。他们都知道,法律并非上天的恩赐,也不是预言家所创造,更不是贤者所制定的。他们不停地指责官员们或立法会议所制定的法律,但事实上仍旧承认这些法律,并服从执行这些法律的警察,不管警察们有多苛刻的要求,仍然是毫无怨言地服从。我们必须要有个心理准备,年轻的孩子们将会受凌辱、将会遭杀害,或者去杀害别人——官员们或者立法会议是这样子在写法律。看看我们世间养育儿童的父母们,对于受贿的官员们所朝令夕改的法律,是如此地顺从。《我的信仰是什么》第十一章——托尔斯泰

85、 人们说不可以不惧怕神——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去爱神,不可以恐惧神,一旦有恐惧之心,便无法去爱,而且神就是爱,所以不能惧怕神。为什么会惧怕爱?不要惧怕神,我们必得靠自己来认识神。如果能真正的认识神,这个世界大概就没有令人惧怕之物了。《人生之道》第五章——托尔斯泰

86、 对待被压迫者的暴力,就像是勉强克制自己不要杀会生金鸡蛋的鸡一般,不停地往极限增大。如果这只鸡像美洲土人或斐济人或是非洲土人一样不生蛋的话,立刻就会被杀掉。《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第七章——托尔斯泰

87、 成功惟一的先决条件是忍耐。许多事的最大障碍,特别是以往曾造成的一些损失,都是因为太急躁的缘故。这一点不可不铭记在心。《日记》——托尔斯泰

88、 没有存在于未来的爱,爱是完全存在于现在的活动。在现在不表现出爱的入,是因他并未拥有爱的缘故。《人生论》第二十三章——托尔斯泰

89、 在上流社会里吃得开,是在不得不认真以避免丧失之时的一种资本。《战争与和平》第一卷·第一部·第四章——托尔斯泰

90、 耶稣基督说:“你们要相亲相爱,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能够相亲相爱的话,所有的人才能认同你们是我的弟子。”袍并没有说:“你们相信这些的话。”而是说:“能够相亲相爱的话。”信仰会因人因时代而有所不同,但是爱对任何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永远不变的。《人生之道》第一章——托尔斯泰

91、 人们为了能在一个人或极少的人背后跟着跑,而一个劲儿地用绳子把自己缚起来,然后将绳子一端交给随便一个人。于是,他将很惊讶地发现到,他已失去了自由。《人生之道》第十七章——托尔斯泰

92、 在结婚之前,要好好地考虑十遍、二十遍甚至一百遍。用性来结合自己与另一个人的人生,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人生之道》第八章——托尔斯泰

93、 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好人是谦虚坚忍的,对于邪恶绝对不以暴力来回报,并能原谅别人对自己的屈辱而爱他的敌人;坏人却非常傲慢,与人争夺权力,并施暴力于他人。《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第十章——托尔斯泰

94、 对人们来说,了解自己的罪恶,是一件很令人不悦的事。相反的,感觉到自己正一步一步地在解脱罪恶,是极大的喜悦。如果没有黑夜,人们可能不会喜欢阳光;如果世上没有罪恶,人们可能无从得知正义令人可喜之处吧?《人生之道》第六章——托尔斯泰

95、 人类的生活,只有在清楚地了解宗教的意识《人类相互紧密结合的惟一基础》后,才能完成。要了解人类的宗教意识,必须从人类精神生活的每一层面来着手。其中的一个层面,就是艺术。而艺术当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可能就是戏剧。《莎士比亚与戏剧》第八章——托尔斯泰

96、 我们都是神的工具。我们了解自己该做什么事,但却无从得知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注意到这一点的人,不能不时常保持谦虚。《人生之道》第二十六章——托尔斯泰

97、 人们常喜欢挖掘别人的缺点,来凸显自己的存在。这也正暴露了人们自己的缺点。人越是聪明善良,越会发现别人的优点。相反地,越愚蠢及心肠不好的人,越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人生之道》第十一章——托尔斯泰

98、 人类的死亡,是因为人们已无从再增加真实生活中的幸福,而不是因为得了肺病、患了癌症或是被射杀,或是处于爆炸事件当中的缘故。《人生论》第三十三章——托尔斯泰

99、 恶人经常对好人滥用权力与暴力。《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第十章——托尔斯泰

100、 没有能力根据自己本质上的价值来对人表示尊敬的人,往往会本能地害怕与部下接触,而恣意地表现出自大的态度,并尽力远离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八月的塞瓦斯托堡》第十二章——托尔斯泰

句子标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