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历史文化“铸”鹿城 古街古巷“诉”古韵

句子大全 2023-07-15 04:04: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

鹿城,背倚“九山”,依恋瓯江。

早在1600多年前,郭璞在建温州古城时,就有这样的规划:“东庙西居、南市北埠”,随着时光的迁移,当年的古城早已成为历史,然而,从现存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当年的光景可见一斑。

瓯越先人历史文化的印记,停驻在斑驳的巷弄里,于是,在鹿城,便有了五马——墨池、朔门、庆年坊、城西街四大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古街古巷的留存,是时间送给白鹿城最好的“人文之礼”。

朔门街封火墙

朔门历史文化街区

古坊新韵源起朔门

纵横交错的巷弄,古味犹存的民居,爬满鲜花的围墙,时有时无的推门声……走进朔门历史文化街区,时间在这里变得很慢。

朔门位于古城的东北面,是古城的水运中心,属于“北埠”功能街区,街区完整的街坊格局至少可以上溯到宋代,建筑多为典型的“下店上宅”形式,承载了温州城市与水文化的历史演化印记,保存有北水门遗迹、风火墙、永宁殿、胡宅等历史遗存。

很早以前,朔门街以及附近的七枫巷、永宁巷等就有大小7个寺庙。正因为寺庙多、香客多又紧靠瓯江的南埠头,朔门街是北边乡下进城的通道。老人们说,瓯北来的渡船儿一拢岸,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朝这街上涌,不论柴米油盐布匹,针头线脑蜡烛香,店铺里应有尽有,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南北货物的集散地,繁华一时。

历史的繁华如白驹过隙,然而,时光并没有带走朔门原生态的古韵。走进朔门街区,历史的画面在这里定格:深深窄窄的小巷铺就着一条石板路,晴天午后路边的小猫慵懒地晒着太阳,古色古香的店铺里飘出书香茶香,雨天散落的雨滴更是能在地上溅起一串串深远的回忆……

在老一辈温州人心中,朔门代表着一段回忆。比如当时温州城内规模最大的粮站“朔门粮站”就在打绳巷口,许多人依稀记得当年拿着白布袋,攥着粮票排队买米的情景。年轻人印象更深刻的应该是2006年的那次环境整治和古街修整,朔门街进驻了许多新潮个性的小店,瞬间红火起来。

如今的朔门历史文化街区,是温州古城最活色生香的印象代表,是温州古城街巷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有诸多关联温州起源的历史遗存,保留着古坊生意和生活的原生态。去年年底,朔门文化礼堂的正式开馆再次活跃了朔门街区的文化氛围,“两堂、两馆、八廊、十室、一基地”汇聚成的“瓯源文化磁场”,托起了朔门的历史文化韵味。

谯楼

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

名门世家古风遗存

800多年前,宋朝兵部尚书蔡幼学定居从善坊,开始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后来,宋温州知州杨蟠因其之贤,将他所居的街坊定为“庆贤坊”,后谐音演变为“庆善坊”一直使用,明后代以“喜庆丰年”之兆又改成“庆年坊”并沿用至今。

这个久远的故事给幽幽小巷平添了几分古雅意韵,为追溯其典故,松台街道曾将其誉为“读书巷”。

2010年,庆年坊街区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历史文化生活街区。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毗邻松台山、落霞潭,是集中体现“西居”特色的主要街区,现存市保3处、市级文保点1处、历史建筑12处。该街区是温州古代私家园林最为集中的区域,史上温州名门世家多聚居于此,现存有籀园、南庐、张璁碑亭等遗迹。

提起“张阁老”张璁,在温州几乎是无人不知,作为温州的名人,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民间传说。嘉靖十四年,张璁称病告老还乡,嘉靖帝为他打造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府邸,就在松台山脚下,美轮美奂,雄丽壮观。张璁的府第占地100多亩,然而,在很早前的一场大火中被毁,分散形成了“张府基”、“三牌坊”、“大士门”、“妆楼下”这四条街巷,毗连交错,构成了一片有几百户人家的居民区,这正是“旧时张璁宰相府,化作寻常百姓家”。而如今位于妙果寺侧的张璁御碑亭则是他这段故事的见证。

然而,在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的区域里,还有流传着不少名家的传说:曾经九山湖畔的依绿园,为纪念教育家孙诒让而改名籀园;国家越剧演员王凤鸣曾居住在这个街区;国家一级演员孙慎勉在庆年坊这条街巷长大成人。

走在庆年坊的巷弄里,抬头低眉间,名门世家古风遗存,在这里,或许就能遇见“历史的模样”。

夏鼐故居

朱长源钱庄旧址

五马——墨池历史文化街区

一片繁华 根在五马

五马——墨池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东南,是古城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是“南市、东庙”格局的集中体现区,规划保护范围57.17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14.81公顷,建控地带42.36公顷。现存省保3处,市保21处、市级文保点3处、历史建筑43处。

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说起温州五马街,老温州人扳着手指能津津乐道上好一会儿。五马街区商业繁荣,分布着众多的商铺,几乎集中了温州所有的老字号,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诉说着悠悠瓯越历史。

“王羲之,山阴人,为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老幼仰慕,立为五马坊。”《嘉靖温州府志》中这么一段话,将“五马街”名字的由来,与王羲之关联到了一起。在五马街商业区的拓荒先驱者——许漱玉的大兴土木之下,五马街一座座标志性商业大楼拔地而起,旧时的五马街,商家云集,绸布庄、百货店、铜锡器皿行、中西药店、钱庄鳞次栉比,让前来购货的顾客仿佛置身于商海南京路。

临近商业繁华的五马街,墨池坊却仿佛江南女子,一副恬静、清幽模样。墨池坊因“墨池”而得名,池水澄清,绿树掩映,不禁让人疑惑“何以清池唤墨池。”“昔年临池有羲之。”明周旋诗给出了答案,相传,东晋永和三年,王羲之任永嘉郡守时,“临池作书”,“洗砚于此”,“墨池”因此得名。坐落在其中的戚宅建于清同治年间,树木繁茂,花香鸟语,由门厅、正厅及厢房构成两进合院式木构建筑,静静散发着弯弯小巷中的“书香气”。

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谯楼凝望历史变迁

走进城西街,传统民居、老教堂、小巷弄一一引入眼帘,饱含着老温州古韵的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见证着昔日传统民居的热闹景象,浓缩了从古至今温州城市发展历史的缩影。

一个历史老街区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回忆。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包括为信河街以东,南至飞鹏巷、螺丝厂西侧、广场路,北到三官殿巷,东至北延的府前街,经过岁月的洗礼,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依旧完整保留温州古城鱼骨状的街巷格局,并多为一二层的传统院落式坡屋顶建筑和中西合璧式建筑,很好地体现了温州古城中以居住为主的西部城区特色。

在这里,传统民居和街道空间风貌相结合散发着浓郁的“古”味道,旧城老街古韵和商业繁荣景象结合迸发着无尽的活力和新意。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中心,是体现“中子城”和“西居”特色的主要街区,规划保护范围34.3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8.16公顷,建控地带26.17公顷。现存省保3处,市保3处,市级文保点1处,历史建筑14处。

街区内的子城为历代州、府的治所所在,现留有谯楼、子城城墙、州治旧址等历史遗迹。街区内街巷格局基本完整,保留了宋36坊中的棠荫、孝廉、扬名三坊,既有众多的传统民居,又有夏鼐故居、金宅、陈宅等中西合璧建筑,以及哥特式的城西基督教堂。

城西基督教堂是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大特色建筑之一。现今坐落于城西街78号的城西基督教堂,始建于1878年,重建于1898年,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坐西朝东,前卫大堂即礼拜堂,后卫小堂即福音堂,大堂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是我市规模最为宏伟的基督教堂。

在公安路上,矗立着温州历史文化的缩影——谯楼。在它身上,见证了温州千年的风云,解读出的是千年的瓯越印记,“东瓯名镇”的匾额高悬楼南,古朴的城楼经过岁月洗礼,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

图文:佳慧 玮倩 梦园 刘伟 铷铷

编辑:林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