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江西南昌四校联盟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句子大全 2023-06-08 07:10:01
相关推荐

贵族制变为官僚制,但家国天下的观念经历代儒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人生信念与精神追求。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弘扬家国天下观念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家国天下观念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这在今天仍不过时。孟子曰“天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治家是治国的起点。家庭有序,国家才能稳固;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兴旺。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强势导致家庭私生活式微,家教逐渐被社会道德教化替代,家风也慢慢淡出现代社会文化评价视野。现代社会的秩序不单单靠宏观制度保障,也需要个人美德支撑,个人美德的养成关键在家庭,因此,在家庭与私人领域,仍需大力弘扬孝悌之道,提倡忠恕爱敬之德,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

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国天下观念是现代中国社会伦理的重要维度。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儒家所追求的国家秩序,实质上是家庭秩序的扩大反映,爱国和爱家有高度的一致性。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不断碰撞,但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家国天下的教化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精神,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这种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在今天常表现为个体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统一的追求,对

国富民强的企盼。

家国天下观念有助于当下中国建构互助型社会。儒家主张把基于血缘关系的爱推及大众乃至万物,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践行“泛爱众”的理想。《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论语》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视天下为一家,这让儒家的仁爱观念具有超越个人和家庭局限的可能,达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仁民爱物”的境界。当今中国经济腾飞,竞争加速,价值观冲突激烈,人们容易处于焦躁不安、互不信任乃至相互算计的人际危机中。秉承儒家的家国天下观念,发扬儒家“仁民爱物”的精神有利于人们处世冷静达观,在竞争中存互利互惠之心,于合作中求共赢发展,从而助力当下建构互助型社会。世易时移,但家国天下观念仍然为我们的个体生命带来精神关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社会是由家组成的,维护家的外部屏障是国,家与国的各方面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B.起源于西周时期并经历代儒家发扬光大的家国天下观念,仍对现今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塑造产生着影响。

C.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如今已然解体,但其思想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D.如今随着家风渐渐淡出了社会文化评价视野,社会道德教化也逐渐取代家庭教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围绕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价值,展开多角度论述,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B.文章多处引用儒家经典言论,是为了更好地阐释家国天下观念的内涵及价值。

C.文章第二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突出家国观念对当代家庭伦理建设的重要性。

D.文章条分缕析,分三个层次逐层递进地论证了家国天下观念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弘扬孝悌之道,提倡忠恕爱敬之德,要注意对传统家庭伦理观批判性继承,让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B.家国天下观念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格精神,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为佐证。

C.治家与治国相互影响,治家是治国的起点,国治也是家治的基础。国家兴旺,家庭才能和睦;国家稳固,家庭才能有序。

D.秉承儒家的家国天下观念,发扬儒家“仁民爱物”的精神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人际危机,帮助我们构建互助型社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当前,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数字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未来,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并加速向传统产业融合渗透。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愈发凸显。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占 GDP 比重持续上升。2018 年数字经济发展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贡献率同比提升12.9 个百分点,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据预测到 2019 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将在 35万亿元左右。数字经济有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数字产业化,也称为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具体业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产业数字化,也称为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 年)》)

材料二: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国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有待清除的障碍、有待消除的不良影响,这些问题有待各方采取措施逐步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重。数字鸿沟既包括基础设施接入层面的鸿沟,也包括数字素养方面的鸿沟。在接入方面,至今全球仍有 40 亿人不能上网,很多国家也制定了各自的普遍服务计划,但短期内仍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在数字素养方面,各国普遍存在数字技能不足的情况。欧盟 2014 年的统计表明,高达 47%

的欧盟人口缺乏足够的“数字能力”,成为欧洲数字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相对于欧洲,发展中国家数字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各国急需加强数字素养教育。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高危漏洞数量有增无减,网络攻击越演越烈,关键基础设施面临严重威胁,金融领域、能源行业成为重灾区。据互联网监控公司 Arbor Networks的数据,2011 年至2014 年短短三年内,全球 DDoS 攻击量增加了30 倍以上。一项研究估计,每年各种网络犯罪、攻击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 4000 亿美元。安全问题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数字经济进展。数据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但数据的极大丰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数据洪灾泛滥”的现象,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挑战。例如,在数据产权方面,数据所有者、拥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如何确

定?在知识产权方面,一些国家致力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但也有不少国家和研究机构认为,技术的变革已经打破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界限,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已与数字经济发展脱钩,造就了一个由专利流氓和专利持有人构成的寄生系统,阻碍了创新。目前,知识产权的调整仍在缓慢进行中。又如,在用户隐私保护、“被遗忘权”等方面,各国也未达成共识,这些问题导致目前各国数字经济监管政策千差万别,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冲突不时出现。相关法律建设的滞后对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摘编自腾讯研究院《数字经济崛起:未来全球发展的新主线》2017年5月

材料四:

位于正定新区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天天门庭若市,人头攒动,在这里举办的 2019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成了河北人的“旅游胜地”。

无人驾驶、VR 展示、人机互动……“黑科技”爆棚的展览区,人流拥挤;论坛、峰会、沙龙等 20 余场活动,场场爆满。三天 37.6 万人次现场观展,创造了国内同类展会参观人数的亮眼纪录。

某展厅展示墙上正实时动态显示着河北各地的环境监测数据,参观者驻足在大屏幕前观看实时数据并和企业科技专家互动交流。“我们今天带来了基于互联网的环保新技术,包括设备和软件。”河北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马江红为前来参观的企业团体介绍着,“我们开发的技术产品可以为政府在环境精细化管控方面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知道环保目标管控的差距有多少,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包括每个月、每周甚至是每天的余量控制,从而帮助实现年度减排目标。”

13日上午召开的河北省委常委会指出,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河北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提升数字经济的质量。要突出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积极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数字经济发展贯穿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全过程,努力建设数字河北……以数字经济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正定数博会:吹响发展数字经济冲锋号》,有删改)

4.下列表述属于数字产业化经济现象的一项是:( )(3 分)

A.2016年“房天下”大数据评估系统上线运营,这个系统能够利用大量的新房、二手房的挂牌数据和交易数据,实时对一百多个城市的住宅房产动态进行评估,为房屋买卖交易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B.在 5G 技术运用科技展览会上,无人驾驶汽车接到 5G 远程指令后,灵活平稳地启动、转弯、避让。

C.2019 年远洋集团引进国际先进的数字化生产线投入保险柜的生产,以数控代替人控,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产品远销海外。

D.我市加大了数字技术在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领域的推广力度,建设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7.9%,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

B.2018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 31.3 万亿元,数字经济 GDP 占比达到 34.7%,数字经济规模逐年持续扩大,GDP占比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

C.我国数字经济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存在数字鸿沟现象,这需要各方采取措施逐步解决,这样才能让数字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D.落实新发展理念就是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6.根据材料三,为数字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银行里的小男孩

[美]菲利普·罗斯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 40 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 V 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 14 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鄙夷地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你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

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 100 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而愤怒地质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也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这霸道的混蛋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吼道, “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了。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

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7.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篇小说以误会为主要矛盾冲突,以心理描写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巧设悬念,情节有吸引力。

B.小说通过银行职员帮助保护小男孩的故事,意在展现银行职员尽职尽责、关爱他人、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的美好心灵。

C.当“我”质疑银行职员提出的规定时,银行职员稍微提高了声音反驳“我”,这一细节意在表明银行职员很生气,认为“我”不该多管闲事。

D.小说构思精巧,以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银行职员,以戛然而止式的结尾引发读者的想象。

8.小说中“我”与银行职员的矛盾冲突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请简要概括各阶段的情节内容。(6 分)

9.简要概述小说中“我”有何性格特点?“我”在小说中起到了何种作用?(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及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

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

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

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常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曰:“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他人书简后裁取者也。

(《宋史??王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

B.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

C.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

D.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孤,既可以是古代君王的自称,也可以指父亲亡故或父母双亡的孩子。

B.廷对,既可以指在朝廷上回答皇上的咨询,也可以指殿试。

C.榷利,既可以指私人经营某一物资以牟利,也可以指官府对某些物资实行专卖以增加财政收入。

D.生祠,既可能是百姓为有德政的在世官员建立的祠庙,也可能是下级官员阿谀奉承为在世的上级官员建立的祠庙。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曾博学才高。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大臣杨亿看了王曾的文赋,慨叹王曾有“王佐器”。

B.王曾胸怀坦荡。大臣曹利用对王曾有嫌隙,王曾也对曹利用的专横跋扈常感无奈,但是关键时刻王曾并没有对曹利用落井下石。

C.王曾有爱民思想。陕西转运使建议在全国“置醋务,以榷利”,王曾则上奏请求废止这一可能会加重百姓负担的做法。

D.王曾生活节俭。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甚至将用过的纸张中的空白部分裁剪下来,作为礼物送给他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5 分

⑵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9 9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 15 小题。

岭南江行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茅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

②巧伺游人影,飓母③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诗人因谗被贬赴柳州途中。②射工:射工虫,传说能含沙射人影以杀人。③飓母:南方夏秋间,一种象征飓风即将来临前的云气。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实写纵目所见,瘴气弥漫的柳江蜿蜒南去,黄茅草的尽头便是大海边。

B.颔联、颈联四句各写一物,眼见身感和神话传说结合,是首联诗意的补充。

C.颔联、颈联借四物含蓄反映了作者南来的复杂心境,为尾联感情抒发蓄势。

D.尾联慨叹有多种忧愁,但又想昂扬奋发、在柳州有所建树,不让年华空度。

15.该诗意蕴深婉,不抒迁谪而迁谪满纸,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

⑴《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借“ , ”两句用冯唐

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的赦免并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

⑵《琵琶行》中 ,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琵 琶女才艺高超、容颜美丽的句子是 :“ , 。”

⑶《诗经·氓》中,“ , ”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女

主人公和男子短暂的分别后对男子的思念之情,颇有点“望穿秋水”的感觉。

第Ⅱ卷 表达题

三、 语言文字运用(0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19 题。

礼敬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己经历苦难与辉煌的集体记忆。( )。英雄的精神和力量是人民精神和力量的浓缩和升华,是对历史进程最 的标记,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铭刻着人们共同的美好记忆。上古时期的先人们 ,不断与自然、灾难、环境作斗争的精神孕育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底色”和“文化基因”;中国人民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令世人 的灿烂文化,其不辞辛苦地劳作和精湛技艺使中国人成为享誉世界的“英雄”;中国人民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守望相助、携手并进,凝聚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团结之力和不畏强暴、敢于与一切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 ,用生命和鲜血为民族精神注入了“红色基因”。在历史长河中,英雄表现为无数具体的个体,但是诞生英雄的土壤却是一个民族整体的、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晶。可以说,礼敬英雄就是敬重和爱惜自己身上流淌的民族血脉,守护民族的根与魂;礼敬英雄就是弘扬和忠实传承自己身上涵养的民族气节,造就民族新的辉煌。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书写历史的是人民,真正的英雄是人民

B.我们的历史是由英雄的人民来书写的

C.人民书写历史,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D.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浓墨涂抹 筚路蓝缕 瞩目 魄力

B.浓墨涂抹 栉风沐雨 侧目 气概

C.浓墨重彩 筚路蓝缕 瞩目 气概

D.浓墨重彩 栉风沐雨 侧目 魄力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3 分)

A.礼敬英雄就是忠实传承和弘扬自己身上涵养的民族气节,铸就民族新的辉煌。

B.礼敬英雄就是铸就民族新的辉煌,忠实传承和弘扬自己身上涵养的民族气节。

C.礼敬英雄就是忠实传承和弘扬自己身上涵养的民族气节,造就民族新的辉煌。

D.礼敬英雄就是造就民族新的辉煌,忠实传承和弘扬自己身上函养的民族气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 分)实施美育的前提是建立审美标准,即回答“什么是美”。① ,为什么有的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若说美在主观,② ?苏轼的《琴诗》恰能反映这种困窘。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指与琴的巧妙接触,方生出美妙音乐。其实③ ,少了任何一方都会出现“放在匣中何不鸣”或“何不于君指上听”的疑惑。

21.对下面这段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0 个字。5 分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扔,“污水靠雨冲,垃圾靠风刮”的普遍现象,浙江金华积极探索,逐步形成很有特色的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他们采用农民更易接受的垃圾分类方式,由政府发放标准化“两格”式垃圾桶,农户在家按是否“会烂”进行初次分类。每村由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不会烂”的垃圾按“能卖”和“不能卖”进行二次分类。“能卖”的垃圾由再生资源利用公司上门有偿回收,“不能卖”的垃圾按原模式填埋或焚烧。“会烂”的采取集中堆肥发酵处理。以“一村一建多村合建”等方式建设标准化“两格”式阳光垃圾堆肥房,利用自然光提高堆肥温度,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有氧发酵,无臭无蝇,有利于环保。这种有机肥,氮磷钾含量都很高,适合做蔬菜瓜果的肥料。良好的前景吸引了多家企业参与垃圾堆肥资源化利用工作。

四、写作(0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给国际关系做了新的界定: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材料二:

新冠疫情爆发到现在,中国疫情基本控制,全球疫情却不断拉响警报,形势不容乐观。全球,正处在疫情的“至暗时刻”!救人,也是救己。中国向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多国伸出援手,既是投桃报李,也是奋起自救。

对于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解析

(1)A.“家与国的各方面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表述有误,原文第三段为“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儒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如今已然解体”分析错误,文中“儒家”指的是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并不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原文第一段的表述是“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说的是制度化的“儒家思想”已然解体;D.关系不当,社会道德教化逐渐取代家庭教化,并不是随着家风渐渐淡出社会文化评价视野而发生的,原文第二段表述为“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强势导致家庭私生活式微,家教逐渐被社会道德教化替代,家风也慢慢淡出现代社会文化评价视野”。

(2)A.“文章围绕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价值”表述有误,应是围绕它的“当代价值”;C.“文章第二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分析错误,第二段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家国观念对当代家庭伦理建设的重要性,没有采用正反对比论证;D.“逐层递进”有误,应是平行式的论证结构。

(3)C.文章第二段只谈及“治家是治国的起点。家庭有序,国家才能稳固;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兴旺”,“国家兴旺,家庭才能和睦;国家稳固,家庭才能有序”的观点绝对化了。

答案:

(1)B

(2)B

(3)C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析

(3)B.是展览会上进行5G技术的展示,不属于经济现象;CD两项属于产业数字化。

(4)D.“落实新发展理念就是发展数字经济”表述明显绝对化,不正确。故选D。

(5)首先要阅读材料三,了解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有待克服的障碍、有待消除的不良影响,这对这些问题各方要采取措施,才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重。数字鸿沟既包括基础设施接入层面的鸿沟,也包括数字素养方面的鸿沟”概括为: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努力跨越数字鸿沟。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多,高危漏洞数量有增无减,网络攻击越演越烈,关键基础设施面临严重威胁,金融领域、能源行业成为重灾区”“安全问题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数字经济进展”概括为:提升防范能力,打击网络犯罪,确保数字安全。

“数据是教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但数据的极大丰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数据洪灾泛滥”的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挑战。例如,在数据产权方面,数据所有者、拥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如何确定”“一些国家致力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但也有不少国家和研究机构认为,技术的变革已经打破了传统知识产权的界限,原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已与数字经济发展脱钩,造就了一个由专利流氓和专利持有人构成的寄生系统,阻碍了创新”“在用户隐私保护、‘被遗忘权’等方面,各国也未达成共识,这些问题导致目前各国数字经济监管政策千差万别,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冲突不时出现。相关法律建设的滞后对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概括为:明确权责,加强沟通,完善法律法规。据此分析,本题从以上三个方面分点回答即可。

答案:

(3)A

(4)D

(5)①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努力跨越数字鸿沟;②提升防范能力,打击网络犯罪,确保数字安全;③明确权责,加强沟通,完善法律法规。

(3)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及手法分析,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4)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析

7.A.“以心理描写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错误,文中主要以对话刻画人物。

B.“敢于与恶势力作正面斗争”言过其实,他们是暗中斗争,并非正面斗争。

C.“这一细节意在表明银行职员很生气,认为‘我’不该多管闲事”错误,结合后文银行职员解释原因可见,银行职员并非生气,而是想提示“我”另有隐情。

故选:D。

8.第一阶段,“我”发现了职员以规定为由不让小男孩自己取钱,“你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不够年龄取出他的钱。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质疑该规定,但银行职员却说“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坚决执行;第二阶段“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银行职员“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仍旧不给孩子取钱;“我大声吼道,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了。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可见,“我”继续与银行职员争吵,直到他说出真实的原因。

9.“我”在注意到不公平事件后立即选择帮助孩子,据理力争,可见“我”正直、善良,愿意帮助他人。“我”是故事的经历者,讲述者,让故事更真实;“我”对银行职员的误会推动了情节发展,让故事显得波澜起伏,更具有可读性。“我”的形象衬托了银行职员为孩子着想的形象;“我”、银行职员其实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我们共同的善良让文章弘扬了一种美好的社会道德力量。

答案:

7.D。

8.第一阶段:“我”质疑他所说的规定,他坚决执行;第二阶段:“我”以曾经取过款再次反驳他,他仍以年龄为由拒绝了孩子。第三阶段:孩子离开后,我继续与银行职员争吵,直到他说出原因。

9.“我”的性格特点:正直(有同情心,热心助人)、冲动(武断、急躁)。

作用:构思技法上,“我”是小说的视角人物,以“我”的角度讲述故事,故事更显真实。情节上,“我”对银行职员的误会,使情节产生波澜,更显曲折,更有吸引力。人物塑造上,“我”武断地“横插一杠”,从侧面衬托银行职员的细心谨慎、尽职尽责。从主题上看,“我”的正直热心、仗义执言,与银行职员对男孩利益的暗中保护相映衬,更能让读者感受到文中宣扬的社会正气。

7.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8.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9.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解析

10.“常处”指固定不变的处世之道,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如画”是“眉目”的谓宾,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

译文:王曾天性端庄仁厚,相貌俊秀。在朝廷上,言谈举止有一定之常规,平日里则不苟言笑,令人都不敢拿个人私事来求他。

故选:C。

11.C.“榷利”只指官府的专卖行为。

12.B.“王曾也对曹利用的专横跋扈常感无奈”表述不当,原文中王曾说“臣故常以理折之”,意思是他曾经以理驳斥回击他,并非感到无奈。

13.①向:先前;甚:很,十分;朝服:穿上朝服;慢:傲慢。

译文:先前十分想念爱卿,所以来不及穿戴朝服见你,爱卿不要认为我傲慢。

②明扬:提拔;士类:人才;独:唯独;耳:罢了。

译文:提拔人才,这是宰相的职责。您盛大的恩惠中,唯独缺少这一点罢了!

答案:

10.C。

11.C。

12.B。

13.①先前十分想念爱卿,所以来不及穿戴朝服见你,爱卿不要认为我傲慢。

②提拔人才,这是宰相的职责。您盛大的恩惠中,唯独缺少这一点罢了!

参考译文: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年丧父,从师于本地学者张震,善写文章词赋。宋代咸平年间,以单人身份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大臣杨亿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这真是王佐之材啊!”宰相寇准认为他是奇才,特地在政事堂考验他的才华,授予他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的职务。皇帝曾经有一次晚上在承明殿处理政务,召见他并跟他对谈很长时间,王曾回到寓所后,皇帝派太监传达口谕跟他说:“因为早些时候十分想念爱卿,所以来不及穿戴朝服见你,爱卿不要以为我是傲慢了。”他受到朝廷的尊重竟然到了这样的程度。

(后来)他外任应天府知府。天禧年间,民间传言说有个形状像帽子的妖怪。夜里袭扰百姓,从京师往南的地方,百姓都很惊慌。王曾命令夜里打开城门(以安民心),(发现)那些胆敢散布谣言的人立即逮捕,最终也没有发现什么妖怪。天圣四年夏天,天降大雨。有人传言说汴河决口,洪水很快就要到京师了,京城的人很惊恐,想往东逃难。皇帝问王曾怎么办,王曾说:“汴河决口,却没有奏书报上来(看来这)只是民间的传言罢了,不值得忧虑。”不久证明果然是这样。

陕西转运使设立管理食醋的部门,通过食醋专卖来谋利,而且请求在全国推行这个办法,王请示朝廷取消了这种做法。

大臣曹利用嫉妒王曾地位在自己之上,曾经流露出不满情绪。等到曹利用因事犯法,太后很生气,王曾却为他开脱。太后说:“爱卿曾经说过曹利用专横跋扈,现在为何却替他开脱?”王曾说:“曹利用向来依仗朝廷恩宠(而专横跋扈),所以我曾经以理驳斥回击他。现在加给他很大的罪名,我就不理解了。”太后的怒气这才稍稍缓解,最后从轻发落曹利用。

(后来)以彰信军节度使的身份又一次掌管天雄军,契丹使者经过此地,(总是)先约束自己的车马随从才敢过境,没有敢喧哗闹事的。当地百姓对他的施政很满意,为他画像而并为他立生祠供奉他。

王曾提拔或贬退官吏,都不让人知道是他的原因。范仲淹曾经质问他说:“宣传提拔人才,这是宰相的职责。您的高尚品德中,唯独缺少这一项啊!“王曾回答:“作为执政的人,对人有恩德的事,想加到自己身上;那些得罪人的事让它给谁呢?”范仲淹对这番话深感佩服。

王曾天性端庄仁厚,相貌俊秀。在朝廷上,言谈举止有一定之常规,平日里则不苟言笑,令人都不敢拿个人私事来求他。年轻时与杨亿都在皇帝侍从之列,杨亿喜欢开玩笑,同僚和朋友没有不被他玩笑戏谑的。等到与王曾交谈时,却说:“我不敢跟他开玩笑啊!”王曾平生生活十分简朴,有个老朋友的孩子叫孙京的来辞别,王曾留下他吃饭,饭后,用盒子送给他几卷信纸。孙京打开一看,都是别人写信后裁剪下来的纸边。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可借助标志词“云”“曰”、人名官名地名等,熟练掌握文言句式、文学常识,进行断句。

11.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解析

14.A.“实写”错,“望尽黄茅是海边”句是虚写,是想象。

15.本诗的尾联“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一句的意思是:今后我忧虑的事啊,岂止是一桩一件?尽管头发花白,年老力衰。也不能坐待时日,虚度华年。从思想感情上看,体现了作者虽然再遭贬官,但他仍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之意的豁达。

答案:

14.A

15.①首联写远入云烟、充满瘴气的江水,极目远跳,长满黄茅的大地尽头应该就是大海了,暗指贬谪之地偏借荒凉。②中间两联用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四种可怕的事物,曲折反映出当地的荒凉落后和自己处境的险恶,含蓄表达了诗人贬谪南来充满忧惧的复杂心情。③尾联写虽因谗被贬忧虑之事很多,但不想虚度光阴,想在被贬之地有所建树。

译文:

江水南去隐入那茫茫云烟,遍地黄茅的尽头便是海边。

雨过天晴山腰间大象出没,阳光灼热潭水里水蛭浮现。

射工阴险地窥伺行人身影,飓母不时地惊扰旅客舟船。

从今后忧虑之事何止一桩,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几年!

赏析:

此诗写出了岭南的特异风物瘴江、黄茆、象迹、蛟涎、射工、飓母,曲折地反映出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同时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环境的险恶,发出了“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的感慨,蕴含着对未来的忧虑之情,表示不能坐待时光的流逝,要在柳州刺史任内为治理地方有所建树

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1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理解尾联的意思,再结合全篇分析诗人的情感。

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16.解析

故答案为:

(1)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重点字:遣)

(2)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重点字:妆)

(3)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重点字:垝)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属于情境型默写题,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或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琵琶行》中的名句辑录: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

17.括号前说“礼敬英雄”是“集体记忆”,这样括号内以与“集体记忆”相关的“历史”来开头,衔接最为连贯,以“英雄”收尾又与后句衔接紧密,故选D。

18.“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形容着力描写。“浓墨涂抹”指用浓重的墨汁来描画,侧重于部分的渲染,形容突出重点。这里说英雄的精神和力量是对历史进程着墨最多的标记,而不是侧重于部分的渲染,故选“浓墨重彩”。“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栉风沐雨”指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这里侧重于指上古时期的先人们创业的艰苦,而不是说其奔波劳碌,故选“筚路蓝缕”。“瞩目”指注目。“侧目”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看眼晴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这里说的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灿烂文化令世人关注,而不是让世人畏惧而又愤恨,故选“瞩目”。“魄力”指处置事情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断的作风。“气概”指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这里说的是中国人民凝聚了不畏强暴、敢于与一切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态度、气势,而不是说某个人处置事情的作风,故选“气概”。故选C。

19.B.语序不当,应是先“传承和弘扬自己身上涵养的民族气节”,再“铸就民族新的辉煌”。C.“造就”与“辉煌”搭配不当,应改为“铸就”。D.语序不当,应是先“传承和弘扬自己身上涵养的民族气节”,再“铸就民族新的辉煌”。“造就”与“辉煌”搭配不当,应改为“铸就”。故选A。

答案:

17.D

18.C

19.A

1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18.本题考查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词语要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句子中有关生词和新生词语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正确理解与运用常见成语则需要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辨析常见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等。

19.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修改,能力层级为D级。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辨析修改病句需要了解高考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本题着重考查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应了解病句类型并注意辨析修改。

语意连贯要注意: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事理的逻辑性,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的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一。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

20.解析

语段阐明了“什么是美”的问题。第一处根据“为什么有的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若说美在主观”推断,应该是“若说美在客观”;第二处根据“若说美在主观”、“为什么有的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推断,应该是“为何有公认的美的事物”;第三处根据前面“什么是美”的探讨及“少了任何一方都会出现……”推断,应该是“审美是主客观交融的”。

答案:

①若说美在客观;

②为何有公认的美的事物;

③审美是主客观交融的。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答案

语段的第一句话交代浙江金华形成的农村垃圾治理新模式,第二句话交代新模式的内容是“采用农民更易接受的垃圾分类方式”,接着具体介绍分类方式,即“能卖”和“不能卖”,保洁员上门二次分类。据此可以概括为“浙江金华农户后保洁员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的治理新模式”。最后交代二次分类的好处是“有利于环保”,即“环保高效”,好处还有“良好的前景吸引了多家企业参与垃圾堆肥资源化利用工作”,即“发展前景好”。最后将压缩的信息组合即可。

故答案为:

浙江金华农户后保洁员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的治理新模式,环保高效,发展前景好。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语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提炼语意”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本题要求压缩语段,注意理清语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注意字数限制。

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

22.答案

中国支持国际社会疫情防控,彰显大国担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国内疫情正在走出至暗时刻。然而在国内疫情逐渐好转的同时,全球疫情却不断拉响警报,形势不容乐观。截至3月8日,中国境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26702例,死亡560例。无论是日韩美欧还是亚非拉地区,都无一幸免。

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新冠肺炎全球风险级别从此前的“高”提高至最高级别的“非常高”。中国境内的疫情虽然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在其他国家面对困难时,中国仍需挺身而出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尽快为出现疫情的国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中体现大国担当。

首先,回馈其他国家对中国应对疫情的援助。

中国疫情暴发之初,国际社会先后给予了道义支持和经济帮助。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有16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3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各种形式对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对于中国应对疫情的斗争起了很大的帮助。其中,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总统专程访华表达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坚定支持,柬埔寨总统洪森和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也专门来华,日本驰援中国救援物资上的诗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是赢得了很多中国同胞的赞誉和感激。当其他国家面对疫情时候,中国理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何况不少国家是曾经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

其次,防范他国疫情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

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防止境外疫情回流成为当前中国疫情防控的新任务。钟南山院士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迅速蔓延,中国存在从输出病例变为输入病例的可能性。尤其是中国大城市、沿海城市以及东北地区已成为新的高风险区。近日,中国境内多地已经陆续出现境外输入病例。

因此,协助这些国家控制疫情、加强国家间合作,也有助于中国的防控工作。此外,如果任由疫情全球扩散,会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发生经济危机等灾难性后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已和全球经济高度关联,难以独善其身。

再次,我国国内疫情形势已经得到基本控制。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已经整体可控趋于稳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国内的经济社会生活特别是复工复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国可以开始力所能及地提供国际援助。比如据国家发改委通告,中国口罩日产能已经突破1亿只。此举不仅进一步缓解了国内口罩供需矛盾,也能对其他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援。

最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然要求。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没有国界,援助他国抗击疫情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履行国际义务的基本要求。传染病是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人民在疫情面前更是真正形成了休戚与共的“抗疫命运共同体”。

在其他国家抗击疫情的努力中,中国不应缺席、也不会缺席,这是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然要求。正如所强调的,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一列举了我国对新型国际关系的界定,材料二介绍了中国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向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伸出援手,这其实就是新型国际关系的体现,写作时要结合疫情下的新型国际关系进行思考。

参考立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国担当;

同舟共济;

守望相助。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