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一生通透 苏东坡却将人生答案放进了《枯木怪

句子大全 2023-02-06 02:30:01
相关推荐

原创 胡烟 文学报枯木怪石图2018年底,此前流失日本的宋代苏东坡画作《枯木怪石图》现身拍卖,最终价格跻入历年中国古代书画高价排行榜前三名。高价背后是苏东坡千年累积的名望,以及他存世画作不逾三件,《枯木怪石图》是他实践文人画论的经典。画作中的竹、怪石、枯木,可以称为“东坡三君子”,本文作者试将《枯木怪石图》分解,逐一读来,为我们讲述一个通达真实的苏东坡——有人说,东坡亦是相当柔软的。但他的柔软,前提是得自己想通,不是委屈而求全。他的柔软,是一种自我觉悟,是“活在当下”的通透,是智者通达无忧的一种方式。东坡三君子记文丨胡烟东坡画作传世的,仅《枯木怪石图》。另有《潇湘竹石图》,疑似真迹。东坡气象大,喜欢在墙上画。读传记,尤记得他在黄州东坡,建雪堂迎客。四壁画雪花,漫天卷地。群众来围观,形容雪片“大如席”。我思忖着,如席到底有多大。“席”字夸张,却妙,把雪花的形状写出来了,感觉是横着飘,有气势,落地无声。我能想象,东坡当年用了哪种皴法,毛笔在墙上一点、一点,半天时间,就成了。浪漫主义思想飘了满屋。一面墙,在王朝更迭中,在风雨流年里,自然倾颓了。不如一张纸。苏东坡像东坡画路窄。原因?东坡志不在当画家。翻看友人和后人写给他的题跋,《某某题东坡竹》《某某题东坡墨竹》《某某题东坡古木》《题枯木》《题枯木怪石》……总结出,东坡画的基本构成:枯木,怪石,竹。袁枚说:“坡公染翰仅能为枯竹巉石。”东坡观点,绘画不是追求形似,不是看你画得多花哨,关键,要写出胸中的“意”。东坡的意,只这三样,足以表达。枯木一株,身子向右倾斜,如鹿角盘旋而上;怪石一方,棱角分明;野竹一丛,怪石背后,隐隐露出竹叶。竹,怪石,枯木,姑且称之“东坡三君子”,我试着将传世的《枯木怪石图》分解,逐一来读:01先说竹。以苏东坡在北宋文人中的领袖地位,他捧红了很多人。比如王维,东坡对王维画作十分推崇,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评价,语文课本至今还在沿用。他捧红了文同,多次在文同的竹子画上题诗。文同又叫文与可,蜀地人,是苏东坡的表哥。他曾这样向东坡传授自己的画竹经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振笔直追,兔起鹘落,好不爽利!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即来自文同。东坡有首诗,描写文同画竹:“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有点绕。起初,是见竹不见人,怎么后来又见到了人?笨人看不懂。聪明人点头称妙。文同《墨竹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同画竹,确实有“道”。每每读他传世的《纡竹图》,是忍不住要感动的。觉得新鲜,柔美。一千年过去,生机鲜活。不是普通的竹。纡竹,是一棵打着弯的竹子。它从画面左上角伸进来,身姿扭动,像是天外的文人墨客,来探听人间消息。叶子明暗飞扬,沙沙沙,甩出一纸文气,一纸清朗。竹子笔直,寓意气节,刚直不阿。纡竹是什么?为此,文同写了《纡竹记》,一并传世。文同居住的屋外,山坡上生长野竹。由于受藤蔓的缠绕和虫蝎之害,不能自然生长,只能“蟠空缭隙,拳局以迸”,长成了弯弯绕。文同找人来清理,除掉荒蔓,把竹子扶直捋顺,想帮它们释放天性,但那些竹子仍旧“坚强偃蹇,宛骩附地,若不欲使人加爱怜”,毫不领情,又竭力恢复了原状。这群“不识抬举”的竹子,令文同大为感动。他感慨说,为了生存而委曲求全的纡竹,虽然“其气不能畅茂于其内”,但“其势所以促蹙于其外也”。在他看来,这种弯曲的形状,也是一种气势啊。生生不息。饱含崇敬饱蘸深情,文同画《纡竹图》,挂在厅堂,每天观瞻,如有所思。他视山谷野竹为师长、为知己。说了这么多文同画竹,是为了引出东坡的竹。东坡不画《纡竹图》。1082年,元丰五年,东坡在黄州。后来成为著名书法家的米芾,初次来访。米芾小东坡15岁,作为超级粉丝,他千里迢迢而来,学习机会十分难得。在临皋亭,米芾向东坡请教画竹技法。东坡趁着酒酣,令米芾将观音纸贴在墙上,然后拿起笔,饱蘸墨水,一笔,从地上一直画到纸顶,作竹竿状。是直率气,是凌云气。 文章标题: 一生通透,苏东坡却将人生答案放进了《枯木怪 文章地址: http://www.kjfpgov.com/znl/18316.html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