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专升本

句子大全 2023-01-23 07:28:01
相关推荐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作者及写作背景 骆宾王 约 640 年~? ,义乌今浙江省义鸟县人,早慧,七岁能赋诗,有”神童”之誉。 早年随父游学于齐鲁一带,有志节,以诗文著称,与当时著名文士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曾在道王李元庆幕府中供职,后又历任武功、长安两县主簿。此间曾随军到过西域,及宦游于蜀滇一带,唐高宗永徽年间官至侍御史,因上书言政事而获罪入狱,并贬为临海县丞,乃怏怏弃官去。光宅元年684 年 武则天称制,李敬业在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起兵反对武氏。 他投在李敬业幕下,专撰军中书檄。 讨武失败后,下落不明。 骆宾王怀才不遇,一世落魄,但其诗文却颇有成就。他善为五言诗,七言歌行尤为擅长,其中不乏托物寄兴、直抒胸臆的佳作,现存一百余篇。其诗文集名称甚多,至明胡应麟命名为《临海集》。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最称完备。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共疾, 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胤。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埔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 摧!以此攻图,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傥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僟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注释 〔1〕伪:指非法的,表示不为正统所承认的意思。临朝:莅临朝廷掌握政权。 〔2〕地:指家庭、家族的社会地位。 〔3〕下陈:古人宾主相馈赠礼物、陈列在堂下,称为“下陈”。因而,古代统治者充实于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亦称“下陈”。这里指武则天曾充当过唐太宗的才人。 〔4〕更衣:换衣。古人在宴会中常以此作为离席休息或入厕的托言。《汉书》记载:歌女卫子夫乘汉武帝更衣时入侍而得宠幸。这里借以说明武则天以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唐太宗的宠幸。 〔5〕洎(jì):及,到。晚节:后来。 〔6〕春宫:亦称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人常借指太子。 〔7〕私:宠幸。 〔8〕嬖(pì)宠爱。 〔9〕蛾眉:原以蚕蛾的触须比喻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这里借指美女。 〔10〕掩袖工谗:说武则天善于进谗害人。《战国策》记载:楚王夫人郑袖对楚王所爱美女说:“楚王喜欢你的美貌,但讨厌你的鼻子,以后见到楚王,要掩住你的鼻子。”美女照办,楚王因而发怒,割去美女的鼻子。这里借此暗指武则天曾偷偷窒息亲生女儿,而嫁祸于王皇后,使皇后失宠的事(见《新唐书??后妃传》)。 〔11〕狐媚:唐代迷信狐仙,认为狐狸能迷惑害人,所以称用手段迷人为狐媚。 〔12〕元后:正宫皇后。翚翟(huì dì):用美丽鸟羽织成的衣服,指皇后的礼服。翚,五彩雉鸡。翟,长尾山鸡。 〔13〕聚麀(yōu):多匹牡鹿共有一匹牝鹿。麀,母鹿。语出《礼记??曲礼上》:“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这句意谓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姬妾,现在当上高宗的皇后,使高宗乱伦。 〔14〕,虺蜴(huǐ yì):指毒物。虺,毒蛇。蜴,蜥蜴,古人以为有毒。 〔15〕狎:亲近。邪僻:指不正派的人。 〔16〕忠良:指因反对武后而先后被杀的长孙无忌、上官仪,褚遂亮等大臣。 〔17〕杀姊屠兄:据《旧唐书??外戚传》记载: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之后,陆续杀死侄儿武惟良、武怀远和姊女贺兰氏。兄武元庆、武元爽也被贬谪而死。 〔18〕弑君鸩(zhèn)母:谋杀君王、毒死母亲。其实史书中并无武后谋杀唐高宗和毒死母亲的记载。弑,臣下杀死君王。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其羽毛浸酒能毒死人。 〔19〕窥窃神器:阴谋取得帝位。神器,指皇位。 〔20〕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指唐高宗死后,中宗李显继位,旋被武后废为庐陵王,改立睿宗李旦为帝,但实际上是被幽禁起来(事见《新唐书??后妃传》)。二句为下文“六尺之孤何在“张本。 〔21〕宗盟:家属和党羽。 〔22〕霍子孟:名霍光,西汉大臣,受汉武帝遗诏,辅助幼主汉昭帝;昭帝死后,昌邑王刘贺继位,荒嬉无道,霍光又废刘贺,更立宣帝,是安定西汉王朝的重臣(事见《汉书??霍光传》)。作:兴起。 〔22〕朱虚侯:汉高祖子齐惠王肥的次子,名刘章,封朱虚侯。高祖死后,吕后专政,重用吕氏,危及刘氏天下,刘章与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合谋,诛灭吕氏,拥立文帝,稳定了西汉王朝(事见《汉书??高五王传》)。 〔24〕“燕啄皇孙”二句:《汉书??五行志》记载:汉成帝时有童谣说“燕飞来,啄皇孙”。后赵飞燕入宫为皇后,因无子而妬杀了许多皇子,汉成帝因此无后嗣。不久,王莽篡政,西汉灭亡。这里借汉朝故事,指斥武则天先后废杀太子李忠、李弘、李贤,致使唐室倾危。祚,指皇位,国统。 〔25〕“龙漦(lí)帝后”二句: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当夏王朝衰落时,有两条神龙降临宫庭中,夏帝把龙的唾涎用木盒藏起来,到周厉王时,木盒开启,龙漦溢出,化为玄鼋流入后宫,一宫女感而有孕,生襃姒。后幽王为其所惑,废太子,西周终于灭亡。漦,涎沫。 〔26〕冢子:嫡长子。 〔27〕先帝:指刚死去的唐高宗。 〔28〕宋微子:微子名启,是殷纣王的庶兄,被封于宋,所以称“宋微子”。殷亡后,微子去朝见周王,路过荒废了的殷旧都,作《麦秀歌》来寄托自己亡国的悲哀(见《尚书大传》)。这里是李敬业的自喻。 〔29〕良:确实、真的。以:缘因。 〔30〕桓君山:东汉人,名谭,光武帝时为给事中,因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而被贬为六安县丞,忧郁而死(事见《后汉书??桓谭传》)。 〔31〕社稷:原为帝王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借指国家。 〔32〕宇内:天下。推心:指人心所推重。 〔33〕爰:于是。 〔34〕百越:通“百粤”。古代越族有百种,故称“百越”。这里指越人所居的偏远的东南沿海。 〔35〕三河:洛阳附近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是当时政治中心所在的中原之地。 〔36〕玉轴:战车的美称。 〔37〕海陵: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省泰州市,地在扬州附近,汉代曾在此置粮仓。红粟:米因久藏而发酵变成红色。靡:无,不。 〔38〕江浦:长江沿岸。浦,水边的平地。黄旗:指王者之旗。 〔39〕班声:马嘶鸣声。 〔40〕喑:(yìn)呜、叱咤(zhà):发怒时的喝叫声。 〔41〕公等:诸位。家传汉爵:拥有世代传袭的爵位。汉初曾大封功臣以爵位,可世代传下去,所以称“汉爵”。 〔42〕地协周亲:指身份地位都是皇家的宗室或姻亲。协,相配,相合。周亲,至亲。 〔43〕膺(yìng):承受。爪牙:喻武将。 〔44〕顾命:君王临死时的遗命。宣室:汉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汉文帝曾在此召见并咨问贾谊,后借指皇帝郑重召问大臣之处。 〔45〕一抔(póu)之土:语出《史记??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汉高祖陵)一抔土,陛下将何法以加之乎?”这里借指皇帝的陵墓。六尺之孤:指继承皇位的新君。安在:有本作“何托”。参阅前注〔20〕。 〔46〕傥:通“倘”,倘若,或者。 〔47〕送往事居:送走死去的,侍奉在生的。往,死者,指高宗。居,在生者,指中宗。 〔48〕勤王:指臣下起兵救援王室。 〔49〕旧君:指已死的皇帝,一作“大君”,义近。 〔50〕“同指山河”二句:语出《史记》,汉初大封功臣,誓词云:“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这里意为有功者授予爵位,子孙永享,可以指山河为誓。 〔51〕穷城:指孤立无援的城邑。 〔52〕昧:不分明。几(jī):迹象。 〔53〕贻(yí):遗下,留下。后至之诛:意思说迟疑不响应,一定要加以惩治。语见《周礼??大司马》,原句为“比军众,诛后至者。” 本文要点 1.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诗作《在狱咏蝉》。 2.本文成语:包藏祸心、天地不容、委以重任。 3.本文名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4.重要翻译: (1)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译文: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 。 (2)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 :译文: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 。 (3)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原因):译文: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 (4)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不分明,留下)译文: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答李翊书》 作者及写作背景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叔父,兄长皆为复古人物,由于家庭影响,其早年即以一个复古主义者自命。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仕途,科名仕途屡受挫,较为坎坷。 其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多咱多样,他的“杂说”发挥了散文们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的完美统一:《原毁》、《师说》、《杂说四》(千里马) 叙事散文雄奇奔放,富于变化曲折,又流畅明快,苏洵说:“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洋浩流转”语言简炼,准确,鲜明,生动。词汇丰富,句式灵活。 二、《答李翊书》译文: 元月二十六日韩愈启,李生足下: 你信中的文辞很好,而求教的态度又是多么谦逊,恭敬。能象这样做,谁不愿把他所懂的仁义道德告诉你呢?看来你不久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了,更何况文章是道德的外在表现呢?但我是个所谓望见孔子的门墙而没有进入他的宫室的人,哪能分清道理是对还是不对呢?虽然这样,也不能不和你谈一谈。 你所讲的志在立言的话,是正确的,你所作的和你所期望的,很相似而且很接近了,但是我不知道你的理想,是要求胜过一般人而被人学习呢?还是要求达到古代著书立说的人的标准呢?如果要求胜过一般人而被人学习的话,那你现在本来已经胜过一般人而可以被人学习了;如果要求达到古代著书立说的人的标准的话,就不能指望很快就成功,也不能受权势和功利的诱惑,而要象栽培果树一样,先添进油脂再希望它发出光亮。根长得壮就会顺利地结果,油添得多灯就明亮。奉行仁义之道的人,他说起话事总是和蔼温顺的。 可是又有不难的地方,我韩愈行为,虽然也不知道是达到了古代立言者的标准还是没有达到。虽然如此,但我也学习了二十多年。起初,不是夏、商、周和两汉时代的书我不敢看,不是圣人的观点我不敢记,无认旨在静处的时候还是行动的时候,我就象忘掉了世上一切,成天一副庄重的样子,总象在思索问题,茫茫然象被什么东西迷惑信了。当我把心里的想法用手写出来时罔是陈旧的观点和言辞都一定要去掉,真是用难啊!我把写好的文章给别人看,不把别人的讥笑当作讥笑,象这样过了好些年,还是没有改过来。然后才识别出左书中那些是讲的真正的儒家之道,哪些不是讲的儒家之道,和虽然是讲的儒家之道却不没有达到醇儒的标准,对这些区别得清楚如同黑白分明,这时还必须去掉那些不是儒家的思想和虽属儒家却不没有达到醇的标准的东西,这样才慢慢有了收获。当把心理的想法用手写出来时,文思就象水流一样秀快涌出来。发把写好的文章给人看时,人家笑话,我就认为值得高兴;人家 赞美,我便感到发愁,因为这说明文章中还保留着一般人的观点。象这样也过了好些年,然后文思就象水浩浩荡荡地奔流。这时我对担心内容不纯,便让文思的奔流停止下来,平心静气地考虑一下,使内容都纯正了。然后放手法写。虽然如此,自己不能不继续加强修养。要在仁义的大道上行进,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者作的源泉中游泳,不迷失仁义这条道路,不离开《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著作这个源泉,一直坚持到死为止。人的精神状态好比是水,言词如是浮在水面的物体,水大那么能浮在水面的物体大大小小都能浮起来。气和言的关系就如同和浮物的关系一样,气盛,那么言词的长短、声调的高下,便都会恰到好处。 虽然到了这种地步,难道自己敢认为已经接近成功了吗?即使接近成功了待到为人怕用时人家从中能得到什么呢?虽说如此,大概一般等待别人任用的人就象器物一样吧?用和不用都听从别人的摆布,君子就不是这样他思考问题有一定的方法,自己行事有一定的原则,能为人怕用就把自己的道德表现出来给人的带来好处;不能为人怕用就氢自己的道德传给他的弟子,把它写的文章中让后人学习。象这样作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现在在志于学古人立言的人太少了。有志于学古人产言必然会被令人遗弃,我确实为他们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悲哀。我多次赞扬这些人用来鼓励他们,并不是我敢赞美那些应该赞美的人和首先批评那些应该批评的人。向我求学的人很多,我想到你说的用心不在于急于求利,姑且对你说了上面的这些话。韩愈启。 作品赏析 《答李翊书》是韩愈宣传其“古文”理论的重要文章之一。李翊,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写此书信时韩愈三十四岁,韩愈自贞元八年考取进士后,未能经由吏部考度步入仕途,胸怀用世之志而无所施展,颇不得意,但以儒道和“古文”自负的志向并未衰减。 文章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表示原回答对方的问题,谈谈写作之道。先称赞来信文辞高卓而态度谦恭;接着宕开一笔,感叹世人久已不讲道德(指儒家仁义之道),道德之外的“文”当然更无人讲求。这一笔并非闲笔,它抒发了深沉的感慨,又暗示自己所说们“文”不是一般文章,而是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接着说自己虽所知亦有限,但却不可不为对方谈论一番。这不仅因李生谦恭好学,更因他“不志乎利”,是可教之材,不过这个意思是一在文末才点明的。 第二段正面揭示中心论点。先向李先生提出希望,希望他不要满足于文章胜过一般人而可为时人所取,而就树立“至于古之立言者”的宏大志向。这一期望很高,但是在先称赏对方文章的基础上,再以问句出之,故显得态度诚恳语气平缓。然后正面提出“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的论点。指出要写好文章,须从根本做起,须加强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仁义之人”则自然能够“其言蔼和”,蔼,原意为草木美盛,此处借指语言文辞之美。 第三段即以自己学为古文的经过和体会说明这一论点。先说写作古文确乎很难,不过自己学着写已二十余年了,言外之意是也还有心得。以下叙述学为古文的三个阶段,都扣紧“道”与“文”的关系着笔。第一阶段,“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这志不敢存。”韩愈认为三代两汉书中有儒道精醇者(如《五经》、《孟子》)。有大醇小疵者(如荀况、扬雄的著作),魏晋以后则儒道不传。起步须正,故不敢观两汉以一之书。这两句写出兢兢业业唯恐误入歧途的心情。“处若忘”以下四句即是形象地写其专心一意,苦思冥想之状。学有所得,发为文章,务求增除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而甚感为难,所谓“陈言”既指立意,也指文辞表达。有了好的思想内容,要表达得新鲜有力,也颇不易。所作之文,内容既是阐发不合流俗的独特见解,形式又是不拘于对偶、声律的“古文”故颇为人所非笑。但韩愈“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知,置之不顾。当时骈文势力很大,日常应用文字和科举取士,大多使用骈文。 韩愈提倡古文,确实是经过艰巨斗争的。如此坚持数年,便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已有分析批判能力,能辨古书中何者为合乎儒道之“正”,何者为假是而非之 “伪”,何者大体虽“正”而犹有所不足。其阅读范围也就不再有所限制,而能去伪存真,此时执笔为文则能如水流泪不绝;示之于人时,不但不为其毁誉所动,而且毁之反以为喜誉之反以为忧;表明其主见已写,心思朗彻,正俗反时俗之道而行之。这也是就意与辞两方面说的。如此数,又进入第三阶段。此时作文如长江大河,滔滔而至。但仍不敢掉以轻心,仍须平心静气,对所欲言者一一加以细心的体察和捡点,确知其醇而不杂,然后才奔涌而出;而且,须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首《诗》、《书》之源”终身以之,总之,学为古文须有极严格而自觉的道德修养,须花费长期以至一生的工夫,,且不但不能以至谋取私利,还要为世人所非笑,故为之甚难致此已将三个阶段为李生描述完毕,然后指出关于气和言的心得举以告之。气,指作者对于所欲表达的内容具有充分自信而产生的昂扬的精神状态。气盛则句式长短、声调高下便能自然合宜。作者之“气”即以此而表现为文章的气势,气之盛大与否,当然又邓决于平日修养。这养气之说当是继承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孟子善辩,其文气势盛大;不过他并未将“气”与“文”联系起来加以论说。韩愈则将二者联系起来,并将文气具体化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从文辞声音之美的角度而言,骈文的句式长短,声调变化都较整齐,具有人工美,但易流于单调板带。韩愈提倡古文力矫其弊,但古文亦应讲求节奏、声调之美。以“气”即气势、语气为主导来决定其长短高下,其声音之美便比较自然,具更能切合文章的内容。 第四段表明坚持古文之道的态度。先紧接上文,说虽已得心应手,但仍不敢自以为近首有成;即使近乎有成,也不为世人所用。而君子正不欲苟合取用于世俗之人,而是以坚持其道,立言不朽,传请后世为乐事,不过,应者寥寥,毕竟又使他乐中有悲。其提倡古文的态度是坚定的,而感情则是矛盾复杂的,最后表明对李生的劝勉之意,与第一段“不可不为生言之”相呼应。 韩愈曾说过,君子“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正因为作文是为了明道,所以要强调作者以道德修养。韩愈这样鼓吹儒道,有其观实意义。例如:用儒家大一统和君臣名公的思想去反对藩镇割据,要求儒道独尊以反对佛教迷信和寺院经济的恶性膨胀,在当时都有一定进步性。古文理论是与现实斗争密切相关的。不过其理论也充分重视文章的艺术表现,如本文莫于务去陈言和气言关系的主张就很有价值,影响于后世极大;即在今日对于学习写作也不无可借鉴之处。至到“于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的观点,则更具有较普遍的意义。许多在文化科学领域内卓有建树的人物,正是以其百折不回的毅力和不求名利,甘于寂寞的品质了得成功的,韩愈的话至今仍给人的启发和鼓舞。 《答李翊书》在写作上颇有特色,首先是其文气的变化流转与内容情相切合。文章总的事说,充满了对自己主张的强烈自信和不为流俗所动的气魄,读之会人振奋,但是,文中言及“志乎古必遗乎今”时,不能不叹恨感慨;所述学为古文的过程,有如临深履薄;对李生竭诚相告,而不可有居高临下之势。凡此种的内容方面的因素,使得文势又起伏多变。而其语言形式亦与之相应。如第二段先以参差如口语且杂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委婉、商量的语气,而后面的”无望其速成“等之句则采用整齐排偶的句式,再加以“仁义之人,基信蔼如”的有力一结,显得凝练铿锵,精光焕发,记分显示其斩钉截铁的态度,很好地突出了中心。第四段“君子则不然”以下数句则以较整齐而对比的句式表示其坚定的态度。文中转折连词“抑”“虽然”用得较多,啬了语气的往复回旋之感。本文虽纯是说量而语言颇为形象。如以“养其根”“加其膏”比喻作文当求根本,以水与物比喻气与言,都新鲜而生动,又如以“处若忘”等句描写若思,使读者恍如目击其状。全文针线绵密而不露痕迹。如第一段自称“焉足 以知是且非”,第四段说不敢“自谓几于成”都表明了为古文之难,第三段更以一个“难”字贯穿,而这又都是为了说明写作古文是终生事业,“无望其速成”的道理。又如果第四段“志乎古”、“不志乎利”“用于人也奚取”分另与第二段“蕲至于古之立言者”、“无诱于势利”、“取于人”相照应,且都自然而然,绝无重复之感。 《答司马谏议书》 作者及写作背景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江西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公元 1069 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及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某启:安石陈说:昨日蒙教[2]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3] ,而议事每不合[4],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5] 。虽欲强聒 6] ,终必不蒙见察[7] ,故略上报[8] ,不复一一自辨[9]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10] ,于反复不宜卤莽[11] ,故今具道所以[12] ,冀君实或见恕也[13]。 ◆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盖儒者所争[14] ,尤在于名实[15] ,名实已明[16] ,而天下之理得矣[17]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18]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19] ,以致天下怨谤也[20]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主[21]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22] ,以授之于有司[23] ,不为侵官[24] ;举先王之政[25] ,以兴利除弊[26] ,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27] ,不为征利;辟邪说[28] ,难壬人[29] ,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30]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31] 。 ◆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本段是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32]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33]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34] ,上乃欲变此 此[35]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36]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37]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38] ? ?盘庚之迁[39] ,胥[xū ū] 怨者民也[40]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41]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42] ,度义而后动[43] ,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44]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45] ,未能助上大 有为[46] ,以膏泽斯民[47] ,则某知罪矣[48]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49] ,守前所为而已 已[50] ,则非某之所敢知[51] 。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证明自己推行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无由会晤[52]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53]。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翻译 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辩。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辩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注释 [1]某启:安石陈说。某,作者自称。古人在文稿、信稿上常以“某”字代替自己的姓名;在发出的正式信件中,则要换写成本名,如作“安石启”。下文的四个“某”字用法与此同。启,陈述,述说。[2]蒙教:承蒙您指教,指收到司马光来信,这是客气说法。蒙,受。[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我私下认为和您交往相好的时间很久了。窃:表谦敬副词,私意,私下。君实,司马光的字。游处,交游相处,即交往。[4]而:转折连词,可是。议事:讨论国事。每不合:往往不一致。[5]所操之术:彼此所持的政治主张。操,持。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异:不同。故:缘故。[6]虽:让步连词,虽然。欲:想要。强聒:强作解说,本来人家不愿听的话却硬要对他罗嗦。聒,语声喧杂。[7]终必不蒙见察:结果一定不会被您了解。见,被。察,了解。[8]故略上报:所以只简略地写信回答。略,简略。上,表示尊敬对方。报,写信答复。[9]不复一一自辨:不再逐条逐款地自己作解释。不复,不再。一一,逐条逐项地。辨,通“辩”,辩解,辩白。[10]重念蒙君实视遇厚:又想到承蒙您看重我。重念,又想。视遇,看待。厚,深厚。[11]于反复不宜卤莽:在 书信往来上不应该草率冒失。于,介词,在。反复,指书信往来。卤莽,同“鲁莽”,马虎草率。[12]具道所以:详细说明这样做指推行新法的理由。具,详尽。道,说明。所以,相当于“的原因”。[13]冀:希望。或:或许。见恕:被您原谅。 [14]盖:句首语气助词,带有承接上文的语气。儒者:读书的人。[15]所争:所争辩的问题。[16]尤:副词,特别。名实:名称和实际是否相符。名实已明:名称和实际的关系既然弄明白了。[17]天下之理得矣:对天下的事理就有正确的认识了。得,获得,指对“天下之理”获得正确的认识。[18]所以见教者:用来指教我的一些问题。[19]侵官:指增设新官,侵犯原官的职权。王安石曾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为推行新法的总机关,司马光污蔑这是侵犯了原三司盐铁、户部、度支官的职权。生事:指推行新法是废旧立新,名目繁多,是生事扰民。征利:指新法整顿国家的财政收入是聚敛财物,与民争利。拒谏:指拒绝反对派的劝告。以上四条都是司马光在信中给王安石推行新法强加的罪状。[20]以致天下怨谤也:因面招致天下的怨恨和毁谤。致,招致,引来。怨,怨恨,出于心。谤,责骂,毁谤,出于口。[21]以谓:以为。受命于人主: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人主,君主,皇帝。[22]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议订法令制度而又在朝廷上经过讨论决定。修,治,讨论决定。[23]以授之于有司:而后交给有司去执行。以,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行为在时间上的一先一后,可译为“而后”。授,交给。之,代词,指法令制度。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吏。[24]不为:不算,不能算是。[25]举:兴,施行。先王之政:古代圣王的政事。[26]以:用来。兴利除弊:兴办有利的,除掉有害的。[27]为天下理财:为国家整理财政。[28]辟:排除,驳斥。邪说:不正确的言论。[29]难壬人:批驳巧于诡辩诌媚的坏人。难,责难,批驳。壬人,善于巧辩谄媚的小人。[30]诽:诽谤。[31]固:本来。前知:事前预料到。其如此:事情象这样。[3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习,习惯。苟且,得过且过,安于现状。[33]⒇、不恤国事:不关心国家大事。恤:顾念,关心。[34]、同俗:指随波逐流,附合世俗之见。自媚于众:自媚于众:自己向众人献媚讨好。为善:美事。善,美,好。[35]上乃欲变此:皇上就是要改变这种风气。上,皇上,指宋神宗赵顼。乃,副词,就是。[36]量:估计,考虑。敌:指反对新法的敌对力量。众寡:多少。[37]助上:帮助皇上。以:连词,相当于“而”。抗:抵制。之:代词,指敌对力量。[38]则:连词,那么。众:指反对变法的人。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39]盘庚:商朝中期一个君王的名。迁:迁都。商的都城原在奄,后迁到毫。[40]胥怨:相怨。胥,相与。[41]非特:岂止,不只是。而已:罢了。连上两句:盘庚迁移都城,对此不满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的士大夫而已。[4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的缘故而改变他的计划。故,缘故。度,计划。[43]度:考虑,揣度。义:宜,应该这么做。后动:然后行动。[44]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自己认为做得对而看不出有什么要悔改的缘故。是,确认是对的。[45]如:假设连词,如果。责:责难,责备。以:介词,因。在位久:任职很久。[46]大有为:大有作为,做出一番事业。为,作为。[47]以:连词,近似“而”。膏泽:用作动词,“施恩惠给”之意。斯民:人民。[48]则:连词,那么。知罪:承认过错。知,知道,这里是“承认”的意思。[49]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如果说现在应当一切事都不做。事事,做事,指变法。前一个“事”是动词,“做”的意思;后一个“事”是名词,作宾语。[50]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老规矩。前,指前人。所为,所做过的,指陈规旧法。而已:罢了,就行了。[51]则非某之所敢知:就不是我敢知道的事情,即不是我所能接受的。[52]无由会晤:无从见面。[53]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内心不胜仰慕之至。这是古人写信常用的客套话。不任,不胜。区区,诚心,衷心。向往,仰慕。之至,到了极点。 作品分析 本篇是著名的驳论文,全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文言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窃:私意,私下。谦辞/偷窃) 虽欲强聒(虽:即使/虽然) 不复一一自辨复:再/重复 故今具道所以(所以:所+以,……的原因/因果连词。下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同此) 度义而后动(义:适当,恰当/意义)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诚心/区域)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术:政治主张/数量极少) ●通假 不复一一自辨(辨=辩,biàn,辩解) 于反复不宜卤莽(卤=鲁,lǔ,粗疏) 故今具道所以(具=俱,jù,全,都,详尽) ●词类活用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事事:动词+名词,第一个“事”,名作动,从事) 以膏泽斯民(膏泽:名词使动,使……得到好处) ●一词多义 ☆事: ①而议事每不合事情/名词 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事事:动词+名词,第一个“事”,名作动,从事 ☆故: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缘故 ②故略上报所以,连词。“故今具道所以”同此 ☆见: ①终必不蒙见察特殊指代词,我。下文“冀君实或见恕也”同此 ②视而不见可悔故也看见,动词 ☆复: ①不复一一自辨再,又/副词 ②于反复不宜卤莽回来,回去,课文中指“书信往来”/动词 ☆于: ①于反复不宜卤莽在,介词。下文“尤在于名实”“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同此。 ②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从,介词 ③以授之于有司给,介词 ④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对,对于,介词 ⑤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向,介词 ☆以: ①故今具道所以因,介词。下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同此 ②以致天下怨谤也同“而”,表示结果,连词。下文“以膏泽斯民”同此 ③以授之于有司同“而”,表顺承,连词 ④以兴利除弊同“而”,表目的,相当于“来”,“以便”,连词。下文“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同此 ⑤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把,介词 ⑥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拿,用,凭借,介词 ⑦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以为:认为。下文“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同此 ☆天下: ①而天下之理得矣国家,名词。下文“为天下理财”同此 ②以致天下怨谤也天下的人,名词 ☆理: ①而天下之理得矣道理,名词 ②为天下理财治理,整治,动词 ☆度: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制度,法度,名词 ②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名词 ③度义而后动揣度,考虑,动词。音 duó ☆为: ①不为侵官是,动词,音 wéi ②为天下理财替,给,介词。音 wèi ③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当作,动词。音 wéi ④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因为,介词。音 wèi。下文“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同此 ⑤未能助上大有为作为,动词。音 wéi ⑥守前所为而已做,动词。音 wéi ☆如: ①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象,动词 ②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如果,假如,连词。下文“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同此 ●文言句式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也”表判断,省略主语“此”,指“议事每不合”这种情况)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者……也,表示原因判断,“者”提示原因)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非”表示否定判断) 胥怨者民也(者……也,表示肯定判断) 受命于人主(介宾短语后置)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介宾短语后置) 以授之于有司(介宾短语后置)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介宾短语后置)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介宾短语后置) 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介宾短语后置,作“责我”的补语,“以”相当于“拿”“用”“凭借”) 昨日蒙教(省略主语“吾”,即王安石)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省略主语“吾”,即王安石) 虽欲强聒(省略主语“吾”,即王安石)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省略主语“吾”,即王安石) 无由会晤(省略主语“吾”,即王安石)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为”前省略主语“尔”,即司马光,“以为”后省略宾语代词“吾”,即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① ,而卒葬之 ②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③ 。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④ 。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⑤。 。现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⑥ ,其文漫灭 ⑦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⑧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盖音谬也 ⑨ 。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注释 ①浮图:梵(fàn)语(古印度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慧褒:唐代高僧。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居住。址:地基,基部,基址,这里指山脚。②而:连词,并且。卒:终,最后。之:指褒禅山麓。③以故:因为(这个) 缘故。名:命名,动词。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褒禅,慧褒禅师。④慧空禅院:寺院名。庐冢(zhǒng):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也称“庐墓”。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指慧褒生前的屋舍。冢:坟墓。⑤华山洞:南宋王象生《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出应写作“华阳洞”。以:因为。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阳:山的南面。古代称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名:命名,动词。⑥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⑦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碑文,与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⑧独:唯独,只有。其:指代石碑。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仍。⑨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 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仍应读 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 huá。按,这里说的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言:说。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因为”的意思。谬:错误。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①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②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③ ,—— 谓之后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④ ,入之愈深,其进 愈难,而其见 ⑤ 愈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⑥。 。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⑦ ,然视其左右,来而 ⑧ 记之者已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⑨ 。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 方是时 ⑩ ,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 足以明也 ⑾。 。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 既其出 ⑿ ,则或咎其欲出者 ⒀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⒁ 。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注释 ①侧出:从旁边涌出,记游:指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②上: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上走。窈(yǎo)然:幽深的样子。③问:探究,追究。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深度。则:副词,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相当于“就”。虽:即使。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④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以: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⑤见:动词活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⑥怠:懈怠。且:副词,将,将要。⑦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十一:十分之一的简称。⑧而:表递进的连词,并且,而且。⑨盖:表猜测的发语词,大概。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至:动词活用作名词,到达的人。加:更,更加。⑩方是时: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⑾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⑿既:已经,……以后。其:助词。⒀则:副词,就,便,表示前后两事紧密相承或时间相距很近。或:有人。咎(jiù):责怪。其:那,那些。⒁其: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而: 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不得:不能,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享受尽。夫:这,那,指示代词。 于是余有叹焉 ①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③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 夫夷以近,则游 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④ 。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⑤ ,而人之所罕至焉 ⑥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⑦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⑧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⑨ ,亦不能至也。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 然力足以至焉 ⑩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⑾ ;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⑿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此余之所得 ⒀ 也!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注释 ①于是:对于这种情况。焉:句末语气词。②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得:心得,收获。③以:因为。求思:探求、思索。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无所不在,没有不探索、思考的。④夫:表议论的发语词。夷:平坦。以: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则:表假设的连词,那么。⑤而:可是。观:景象,景观。险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⑥而:因而。焉:兼词,相当于“于此”。⑦随:跟随(别人),“随”字后面省略“之”。以:连词,表结果,以致,以至于。⑧怠:懈怠。⑨至于:这里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昏惑:迷乱。以:连词,表目的。相(xiàng):帮助,辅助。⑩以:相当于“而”,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焉:兼词,相当于“于此”。这一句在“焉”后面省略了“而不至”。⑾于人:在比如人(看来)。为:是。⑿其: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孰:谁。⒀得:心得,收获。 余于 ① 仆碑,又以 ② 悲夫古书之不存 ③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④ ,何可胜道也哉⑤!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⑥ 。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注释 ①于:对于。②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③悲:感叹。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④后世:后代的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以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其:指“古书”。传:动词活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而:因而。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没有任何人。名:动词,说出,说明,指识其本名。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⑤何可胜道:那能说得完。胜:尽。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