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基础知识第8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共27页

句子大全 2023-01-10 06:14:01
相关推荐

1.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 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比喻要符合两个条件: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两者有相 似点。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分1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 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 常用下面的比喻词:像、好像、比如、仿佛、宛如、好 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 的、……一样等。 例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解析:描写对象是月光,后面以流水的动态特点来描 绘月光照射,即本体是“月光”,喻体是“流水”,二者 构成比喻。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流动感。也可以说,借流 水写月光的动态特征,以动写静,以实写虚,使月生动具2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 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由“是、例如: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 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解析:把人类的创造说成是人类思维的花朵,形象生 动。 3借喻又叫隐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 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 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鲁迅《故 乡》解析: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 情距离。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4比喻除了上面三种常用类型,平时还用到博喻。博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 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 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 色》解析: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从不同角度描述 比喻的作用有两个方面: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 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表述,使说理5 ①像我这样的人不多,为何还要让我难过。同类 相比 ②这次例句的提供,有很多同学都很尽心, 像……表示举例 ③班主任像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疑断猜测 ④我似乎看到了胜利女神那迷人的微笑。表示想 象 2.借代 1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 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称呼来代替。其强调两事物间 的相关点。 2 ①特征代本体。例 ②材料代本体。例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青铜是古代制作镜子的材料 ③标志代本体。例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 呢,这岂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 ⑤绰号代本人。例“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例 ⑦具体代抽象。例 ⑧部分代整体。例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⑨用结果代替原因。例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 腹”是“笑”的结果 ⑩品牌代实物。例我还没说话,他就递过来一支大中华。 3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 使表达收到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3.比拟 比拟是指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包括1拟人,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 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 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例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儿。——《春》解析:把各种树竞争开花比拟成人的竞争,你不让我,我2 例如:例如: 解析:把火山喷发当野兽的咆哮来写,以物写物,角度新 颖。 4.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序等故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一般有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等,其作用主要是揭示本质、烘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例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例如: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例如: 运用夸张要注意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如 “燕山雪花大如席”就是合理的,而“一个南瓜如地 球”则脱离实际,是不合理的。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 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一般分正对、 反对、串对也叫流水对,其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 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2 例如: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例如: 对偶能鲜明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 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 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6.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 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短语之间、分句之间均 可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 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排比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辞格,运用排比能够增强语 势,提高表达效果。排比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 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 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来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 得周密详尽;用来状物,可以把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 而且可以收到节奏和谐、情绪激昂、语气通畅的效果,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量。 7.设问和反问 1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 答案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例如: 2反问是指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常常用肯二者虽然都是无疑而问,但①在作用上,设问是为了 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是为了强化语气,使感 情色彩更加鲜明;②在内容上,设问一般是有问有答,或 有问不答,本身不表肯定或否定,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 一般是寓答于问,答案包含在问句之内,本身明确表示了 肯定否定的内容,不需要做回答。 8.反复 反复的定义:反复是有意的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例如: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如: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此反复的作用: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的 效果。恰当的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起到 强调主题思想的作用。 1.运用比喻的注意事项: 1本体和喻体是异类事物,具有相似点。同类事物不能构 成比喻,如“天山的夏天如秋天似的凉爽”就不是比喻;使用 “像”字的句子也不全是比喻句,如“像他这样的老师,我们2比喻的目的在于形象生动,所以喻体的选择除了与本体 有相似性外,还要注意通俗易懂。本体和喻体离得越远,比喻3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修辞中的比喻是临时的,只在具 体语境中才有意义。比喻义是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已4比喻要贴切。运用比喻时必须对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作5要注意感情色彩。选用的喻体往往在褒贬义上是约定俗 成的,不能褒贬失当。如“今晚我们在公园狂欢,十万人像蚂 蚁一样挤成一团”,因感情色彩不得体,使比喻失去光彩。 2.比拟与比喻不同: 1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类似的地方,借一事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例如: 解析:“鸟”和“花”本来不会像人那样“歌唱”和2 比喻的本体喻体一定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 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 物。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写甲事物, 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一般 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 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 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 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 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比喻的本体、喻体往往是名词、名词性短语或主谓 短语,比拟则大都由动词、动词性短语体现;看是否例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解析:有“像”这个比喻词,就是比喻,而“春天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没有喻词,就是比拟;比 拟是直接把甲当作乙来写,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 不出现,而比喻的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喻体却必须 出现。 3.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 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 “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 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 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 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 解析:“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 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例如:“ 解析:“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 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 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 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 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 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4.运用排比应注意的问题: 1用来构成排比的内容不能重复,不能互相包含, 如下面这个句子就不妥:“四年来,这个青年不计报 酬,不比待遇,不讲条件,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 作。”“报酬”“待遇”都是指工资福利,而“条件” 2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3排比与对偶不同。排比由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 对偶仅限于两项上下联。构成对偶的两项要字数相等, 构成排比的各项,字数可以相等,也可不相等。对偶的 上下联以不出现相同字眼者居多,排比的各项常常有意5.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语言的啰嗦,是一种语病。运 用反复切忌为反复而反复,必须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和强 烈的感情, 运用对偶应注意的问题。构成对偶句的两项在内容上1 2 3对联及韵文中的对偶句还要求上句句尾为仄声, 下句句尾为平声。 三、修辞的综合运用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 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 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 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比2.联用——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 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 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 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 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 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 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 问、比喻、拟人、夸张。 2019年广东卷右边是 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 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 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 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 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解析看图说话对于学生形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 查,又不断被重视起来。因为语言究其本质,是传达说话 者对于其所见所闻所想的描述和理解,而其所见,绝不应 仅仅是文字本身。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考查能力,是高 考语文考试的题中应有之义。本题可从小孩的角度也可从 妇女或妈妈的角度,只要围绕“情深”书写,运用两种 以上的修辞方法,鲜明生动即可。答案 1您用三尺教鞭为我们指点人生道路的迷津, 您在五尺讲台为我们展现大千世界的奥秘,您用七彩粉笔 为我们描绘知识王国的地图。谢谢您,老师! 2我仰着头,凝视着您山花灿烂的笑靥;我踮起脚,聆听 着您山泉叮咚的话语;我捧着书,思索着您醍醐灌顶的讲3您温暖的眼神像一阵春风,轻轻鼓励着我;您谆谆的教 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伞, 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 2009年重庆卷大型电视记录片《再说 长江》称重庆为“水火山城”。请分别用15~ 30 “水”的寓意: “火”的寓意: 解析本题立意新颖,选材日常生活,有浓 郁的生活气息,我们都知道“山城”就是重庆, 但加上“水火”两字来修饰,以此来设考点, 令人赞赏。这突出重庆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特 点与当地人文特征,虚实相生,妙不可言。答案 “水”的寓意: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 汇处,山环水绕,所以称山城;四季水分充足,“火”的寓意:夏天似火炉,是“四大火炉”之 一,重庆人爱吃火锅,脾气火爆,性格豪爽。 2009年山东卷请说 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 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 字。 解析 答题时要做到两点:说明画面内容; 揭示寓意。这两者有相关性,画面没说明清楚, 寓意就无从谈起,首先要准确说明,再揭示画 面的内涵。答案画面内容:一位家庭主妇,正在全神 贯注地调整水龙头的流量,使水像短线的珠子 一样滴入水壶。寓意:在“水情”如此严峻的 情况下,有不少人却在用水上大做文章,利用 水龙头“滴漏”时不走水表的办法取水,以此 “揩油”,损公肥私,有损社会公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