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了凡四训》三句经典名言 蕴藏智慧 欲要人生好福气 需谨记!

句子大全 2023-01-07 02:43:02
相关推荐

俗话常说:“命里一尺,难求一丈”,若是细细品读,就会感到颇有道理,有些东西本就是命里注定的,很多时候,就算是强求,也未必能够得到,就比如一个的出身好坏,是拥有锦衣玉食的家境,还是食不果腹的生活,这都是人力很难改变的。

但是最终能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并非是出身,而是自身的德行,《中庸》中说:“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就是说,德行很好的人,必然能得到应有的财富地位、名声,以及长寿,可见,能够主导命运走向的就是我们的德行,有德者,人生自然能有好福气,而在改命善书《了凡四训》中,同样是强调通过行善积德,修养自身品行,从而改造命运。

《了凡四训》是明朝进士袁了凡先生在六十九岁所作的戒子家训,分别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徳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改造命运,自此书问世至今四百多年来,教化了很多的人,从而改变了自身命运,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再三研读、身体力行的明训宝典!其中在《了凡四训》有这三句经典名言,蕴藏智慧,若能领悟,可以让福气不请自来,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

01、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练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

这句话是告诫我们:人们之所以求而不得,做事不称心,都是因为自己的德行没修好,要能时时反躬自思,检视自己是否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在别人毁谤我时,反而能变成是在磨练我,如果能做到如此,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成的了。

古时的贤者都有一个品质,那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在遇到不如意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有什么地方没做好,这样才能日日知非,自身的才能和本领得到增长。而在如今,很多人则不然,凡事有不称心的地方,往往想到的是怨天尤人,甚至是把过错推咎给别人,这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招致别人的厌烦。

古语云:“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祸秧”,就是在强调德行的重要性,有些人处处显得很努力,但生活或工作境况却未能得到改善,这就要考虑是自身的道德有失造成的了,譬如不孝父母、常行恶事等,如果自身的德行,无法与他所处的地位相匹配,那势必会使得诸事不顺,所以,我们在立身处世中,要懂得培养自身的德行,这样才能感召来好的福运。

02、闻谤而不怒,虽馋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熄。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

佛家说,贪嗔痴为三毒,是非常障碍人修行的,尤其是嗔念,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就是劝告人们,不要轻易的动怒生气,因为这不仅是在难为别人,也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了自己。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一些尘世俗情的烦扰,有时即便是自己没有过错,难免也会受到外界的诽谤,这往往都是我们难以改变的,而对于那些存心用功的人,不但不会受到这些影响,反而能以此来磨练心性,开阔自己的心胸。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是心中无愧,这就更没有必要值得生气了,外界的流言蜚语,自然会不攻自破。而我们也能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而能因此成就自己。

03、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骂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了凡四训》这句话是说,但行善事,心中要没有私心,一心做事只为利益别人,这才是甄于纯善。若是想通过做善事来谋取利益,那么行善就和名利挂钩了,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实,这是伪善。

人们都知道行善是最能增长福报的,但是善事也是有区分的,所谓“行善为人所知是阳善,为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其中的“阴德”,就是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做善事,则所积的功德才是最大的,反之,若是行善另有所图,那么自身的受益会大打折扣。

根据善书《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记载,明朝时期,有位读书人名为俞净意,他自认为常行善事,但是他的晚年却很潦倒,子女不全,仕途不顺,最后是遇到高人指点他:你做善事专务虚名、意恶太重,他方才幡然悔悟,原来以前所做的都是伪善,自然是不能得到好的回报。所以,我们做善事,要心地干净,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这样是最好。

以上就是《了凡四训》中所言的三句经典名言,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希望有志于自利利他的人,都能细心研读一下这本书,若能把书中所言的义理做到位了,人生自然会有很好的福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