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人生哲理经典语录200句: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句子大全 2022-11-04 12:39:01
相关推荐

我意欲正人心,息邪说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我意欲正人心,息邪说,距1诐行2,放3淫辞,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滕文公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距:通“拒”,抗、违之意。2诐行:偏颇不正当的行为。3放:摒弃。

孟子说:“我的意图是端正人心、消灭邪说、对抗不正当的行为、摒除淫秽之语,以继承夏禹、周公、孔子等三位圣人。我岂爱好争辩呢?我是不得不如此呀!能够用言论摒除杨朱、墨子邪说的人,都是圣人的信徒。”

名句的故事

孟子的学生公都子问他,外面的人都说他喜欢争辩,究竟是为什么?孟子回答说,他都是不得已的呀,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发扬圣人的大道。孟子便从圣人之道的衰微,杨朱、墨子之道的兴起,为他的学生一一分析。而他最忧心的是天下充斥太多邪恶的议论,导致出现许多不端正的行为,才会让时局如此混乱。

特别是杨朱之道,孟子认为当时天下的议论不是遵从杨朱就是依附墨子。他曾经批评杨朱的学说是“不肯不拔一毛而利天下”,是一种自私的生活态度,不顾他人、目无君上;他批评墨子的学说是不分亲疏、一律平等,这叫做目中无父。孟子严厉地说,无君无父就是“禽兽”!

儒家讲求的是一个阶级分序的社会结构,具有亲疏远近的伦理观念,当然是容不下杨墨之道。因此,孟子为什么口才这么好,总是可以跟这些非儒家学说辩论呢?他是不得已的呀!他的目的是要发扬圣人之道,承继夏禹、周公、孔子等三位圣人的理念罢了。

杨朱的自我之道与儒家当然有很多悖离之处,但是墨子的学说则不同。墨子和儒家一样,也谈尧、舜、商汤,也谈《诗经》,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对某些事务的坚持范围、程度不太一样。例如儒家虽然说博爱,但是这个爱是有差别的,墨子则主张“兼爱”;儒家赞成合乎义理的战争,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一切的战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儒墨两者的主张类似,但实质还是不同的。

历久弥新说名句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和孟子很像,这两个人都将思想与行为合一的理念,投注于对社会的关切,而且费希特也喜欢演讲与辩论。费希特的盛名不仅仅来自他是德国观念论的启蒙师,更重要的是,就是他将德国浪漫民族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里程碑的造就,来自于费希特热衷于课后的演讲活动,他将演讲视为改造社会最直接、有力的手段,因为他的听众不限于大学生;而他演讲最大的宗旨就是“行动”,要求思想理论应当立即付诸行动。没有费希特的精彩演讲,他的《告德意志国民书》就没有现在的历史地位。所以如果没有孟子的积极抗辩,儒家思想恐怕就无所承继,更遑论影响中国五千年了。

宋朝文人之间的倾轧,非比寻常,朱熹就被奸人所害,让宋宁宗以为理学是“伪学”,还把朱熹的学生视为“逆党”,下令一律不准在朝为官。等到朱熹去世之后的数年,大家才开始真正了解朱熹学说的意义,特别是对于统治者。而当时的国子司业刘爚便告诉丞相史弥远,把朱熹所批注的《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等书,列入学官,作为法定教科书,同时上疏皇帝说:“乞罢伪学之诏,息邪说,正人心,宗社之福。”(《宋史·刘爚列传》)宋宁宗最后还给朱熹一个公道,追谥朱熹为“文”,尊为“朱文公”。

近年来台湾的传播界也出现了所谓“媒体嗜血”的问题,如果报道的内容不够夸张、不够激情、不够八卦,甚至不够独家,可能收视率就会下降。所以传播界也提出“媒体自律”、“媒体自觉”,供从业人员反省,而这样的自觉、自律,也就是“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端正社会视听的一大步。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名句的诞生

孟子曰:“原泉1混混2,不舍3昼夜,盈4科5而后进,放6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7。苟8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9,沟浍10皆盈,其涸11也,可立12而待也!故声闻13过情14,君子耻之。”

———离娄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原泉:有源头之水。2混混:同“滚滚”,水势盛大的样子,涌出之貌。3舍:不舍昼夜,言常出不竭也。4盈:满。5科:坎。6放:至、到。7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个罢了。8苟:如果、假如。9集:聚也。10浍:音kuài,田间大沟渠。11涸:干枯的意思。12立:立即、即刻。13声闻:名誉也。名誉、声望。14情:实际的情形。

孟子说:“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把低洼之处填满,然后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永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这种特性啊。试想,如果水没有这种永不枯竭的本源,就会像那七八月间的暴雨一样,虽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子就干涸枯竭。所以,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形,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名句的故事

一日,孟子的学生徐子看了《论语》后向孟夫子请教道:“孔子曾多次赞叹水,说:‘水啊!水啊!’到底水有什么好值得称赞的?”

孟子听完一边微笑一边忍不住也开始赞美起水来:“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把低洼之处填满,然后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永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这种特性啊。”孟子赞赏的是水永不枯竭、厚实的根源与内在、自强不息,才能成就“放乎四海”的伟大实务。学有根本的君子也都是如此不断进取的实践,循序渐进,朝目标实现,就像水流一般。

但是人如果没有厚实的内在,则一有消耗,就会如“七八月间的暴雨一样,虽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一下子就会干涸枯竭”。换言之,孟子强调要务本求实,否则空有名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名声响亮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这样子可是很丢脸的。

很有趣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曾向孔子问过相类似的问题,子贡说:“君子看见大水总是要观察,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水到处给予而无私,这不是很有德行吗?所到之处万物生长,这不是很有仁爱吗?流向总是循一定的道理,这不是很有正义吗?浅处流淌,深处莫测高深,这不是很有智慧吗?奔赴深渊而毫无疑惧,这不是很有勇气吗?任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这不是很明察吗?遇到险恶地势也不避让,这不是很容忍大度吗?”(《韩诗外传》)

历久弥新说名句

一个人能够在受到褒奖时,随时担心是否有“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际的才能)之辱,那么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懂得自省的优秀之人。春秋时期的介之推不但不喜欢“声闻过情”,还创造一个新名词,认为“声闻过情”的人是“贪天之功”。

春秋的晋文公重耳经过一番颠沛流离,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为了报答有功之臣,他将跟随自己流亡的人列为一等功,给过帮助的列为二等功,迎接归来的为三等功。赵衰、狐偃等因跟随流亡有功,无采地的封采地,有采地的加封。其他帮助的、迎归的一一有赏,连一般的小臣奴仆也赏钱币,皆大欢喜。看到众人自我吹嘘、争相邀功的嘴脸,介之推非常厌恶,他自始至终都不发一语,晋文公也没想起他。晋侯又贴出诏令:“如果有谁被遗漏了,请自己来报。”介之推就刚好是这漏网之鱼。

他的邻居看见诏令,便来找介之推。见他正在家里编草鞋,便说:“你以后不用再干这一行了,晋侯出了诏令找有功之人。你只要一露面,晋侯就会想起你做过的贡献,按功行赏。”介之推笑着没有回答。

他的母亲说:“你跟着晋侯流亡19年,晋侯饥不择食时,你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他熬汤喝,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你为什么不去见一见主公呢?”介之推回答说:“孩儿没有什么要求晋侯的,为什么要去呢?”邻居觉得很可惜,又跑去找介之推想要说服他:“你去见一见主公,封个一官半职,也领一些布和米,省得天天打草鞋了。”

子推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主公最贤能。晋国属于主公,这是天意,有些人却误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偷盗别人钱财的人,叫做盗贼。到主公那儿居功求赏等于贪天之功为己有,更加可耻。我愿意终生编草鞋,不愿意去争这份功劳。”(《左传》)

“贪天之功”是指把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不仅只有介之推不言禄,不贪功,连他的母亲也是一位人中人。邻居走后,他的母亲对介之推说:“你是廉洁之人,我是廉洁之人的母亲,我们为什么不去隐居呢?”当晚,介子推背着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由此可见,君子对“声闻过情”这件事是有多么在意了。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名句的诞生

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1之于丘垤2,河海之于行潦3,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4乎其萃5,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太山:即今之泰山,又名“岱岳”。2丘垤:小土丘。3行潦:指路上的积水。4拔:超出。5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在此引申为同类丛聚。

麒麟与走兽,凤凰与飞鸟,泰山与土丘,河海与水沟,其实都是同类的事物。而圣人与一般老百姓,其实也是同类的,只是圣人高出于他的同类,孔子又高出于圣人。自有人类以来,没有谁比孔子更伟大的了。

名句的故事

孟子可说是直接继承孔子学说的儒家代表人物,并且他对孔子的推崇也是不遗余力的。有一回,他的学生公孙丑问他:“老师,你也算是位圣人了吧?”孟子听到后回答说:“连孔子都不敢以圣人自居,我怎么能算是呢?”公孙丑又问:“孔子与古代的圣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孟子说:“麒麟和一般走兽、凤凰和其他飞鸟都属同类,圣人和一般老百姓其实也属同类,只是圣人的优秀远远超出同类中的其他人,而孔子,更是圣人中的圣人。”

孟子的这一番话,可视做是他对孔子“孺慕之心”的终极体现。并且在这断话中,孟子一方面点出了孔子的圣哲地位,而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一个重点,那就是无论孔子是如何的“拔萃”,但终究也与我们一般,都是“人”类。

的确,虽然孔子是人类中的佼佼者,虽然旁人有许多不及孔子的地方,但是其实我们之所以不能和孔子一样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不可能”,而是因为下的工夫不够,也就是孟子曾说过的:“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圣人可学并可为之”是儒家一直以来所持的论调,正因为此,所以孟子才会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才会说“涂之人皆可以为禹”,而宋明理学家更怀抱有“满街都是圣人”的理想。

儒家这种“天命之谓性”的说法,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可以普及到所有人群当中的,因此就算无法达到孔子那样的高度,但也并非不能拿来作为学习榜样的。因此,当下回我们想说“圣人是独一无二的”、“圣人是学不来的”这类话时,一定不能忘记孟子对我们的教诲喔!

历久弥新说名句

自孟子说出“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的话后,“出类拔萃”便成为形容、赞颂那些才能特殊、超越众人的佼佼者的专用名词。像在《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蒋琬传》中,便用:“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来形容蒋琬。而在《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中,更是如此形容那个才华洋溢、神仙般的“林妹妹”:“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他亲敬异常。”

到了今天,“出类拔萃”一词的出现更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在贺喜题词,或是称赞文艺、体育等活动之中的胜出者时,更是屡见不鲜,例如:“最年轻神农奖得主科学养牛‘出类拔萃’,注重牛只营养及牛群繁殖管理建立产学合作提升牛群产能。”并且像“拔类超群”、“拔萃出群”、“拔萃出类”、“出类拔群”、“出类超群”、“出群拔萃”等词可说皆是由此衍生出来。

除了成为锦旗题字、报章杂志的标题之外,其实“出类拔萃”也成为人们砥砺自我、努力向上的一个希冀。一本名为《出类拔萃:造就优秀职员的十七种品质》的书,便总结了每个优秀团队成员必须具备的十七种品格及特质,让这本书不仅成为管理层培训和选拔优秀团队成员的指南,也成为团队队员提高个人质量的一个教程。

你曾想过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吗?你曾经被长辈期待着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吗?其实无论是否想、是否能成为一个顶尖的人物,大家都还是应该要好好的充实自己,只是千万要切记,绝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名句的诞生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1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2,民皆见之;及其更3也,民皆仰4之。今之君子,岂徒5顺之,又从为之辞6。

———公孙丑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顺:遂也,继续错下去之意。2食:蚀。3更:改。4仰:敬仰。5岂徒:不但。6为之辞:寻找借口、编造词句来掩饰过失。

古代的君子,犯了错误就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错还任错误继续延续下去。古代的君子,犯错误时就像天上的日食月食一样,所有的百姓都看得到;等到他改正了错误,老百姓依然敬仰他。现在的君主岂止不改正而已,还要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各种借口。

名句的故事

齐宣王先前攻下燕国后,曾与孟子讨论过究竟该不该占领燕国的问题,虽然当时孟子同意了齐宣王的决定,但还是苦口婆心地劝告着齐宣王一定要施行“仁政”。

而将孟子规劝当成耳边风的齐宣王,最后得到的,终归是燕国的反叛。此时,齐宣王才想起了孟子曾对他说过的话,心中感慨不已:“我现在若再见到孟老夫子,一定会感到非常惭愧。”

齐国的大臣陈贾听到了齐宣王的话之后,巧言令色地举出了周公的例子来安慰自己的君王。他告诉齐宣王:像周公这样贤德的君王都曾犯下错误,那么齐宣王偶尔犯个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事。此外,陈贾还自告奋勇地前去求见孟子,想以同样一套说辞来为齐宣王开脱过失,拍一下齐宣王的马屁。

正直不阿的孟子自然对陈贾这种“文过饰非”的言论相当不以为然,因此毫不客气地申斥陈贾及其“似是而非”的言论。孟子认为君王也是人,是人都难免都犯错,因此只要犯了错后能深自反省、改过向善,就还是一个值得称颂的君王。可是像齐宣王这样犯了错误还要为自己找借口、找理由的君王,根本就没有资格跟过往那些知错必改的圣明君王相提并论。

孟子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训斥,让拍马屁不成反而碰了一鼻子灰的陈贾只能乖乖地听取教训,然后再不敢邀功地落荒而逃。

历久弥新说名句

《左传》宣公二年中曾提及:“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强调人要勇于改过。古人认为,即使是圣贤也难免会有过失,但只要知错能改,就是好人。可是如果有了过错却不想改正,那就是真的错误,正如孔子所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的确,圣人们从来没有要求人不能犯错,孔子甚至还说过:“闻过而喜”、“过则勿惮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话,因此可以这么说,孟子的思想便是承袭着儒家一贯对待“过失”的一种基本态度。

但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却不仅仅只存在于中国,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像耶稣便曾经说过:“悔改是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可见“改过迁善”具有普世的价值,而非仅仅是单一的特例。

古籍中关于“改过向善”的故事数不胜数,像著名的廉颇“负荆请罪”、周处“除三害”等故事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并且,有不少文人还将“改之”作为自己的字号或者斋名,以为劝诫,例如南宋刘龙洲名“过”字“改之”。

而在现代小说中,“过则改之”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男主人公神雕大侠的名字。适时,郭靖为杨康之子取名便是单取其义,希望名“过”字“改之”的杨过,不要像他的父亲一样犯下那样多损人不利己的错事。可想而知,郭靖为杨过取了这个名字时,寄予的自然是无穷的希望,及对杨过之父杨康过往所做恶事的惋惜。只是他却忽视了“逝者已去,来者尤可追”的道理,而让杨过莫名地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罪恶,终其一生。

现在,你可以试着找一找,看看在中外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改过迁善”的例子,然后将他们牢记在心,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

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

名句的诞生

吾未闻枉己1而正人2者也,况3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4洁其身而已矣。

———万章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枉己:枉,弯曲。己身行为不正。2正人:纠正别人。3况:更何况。4归:合并、总结。

我未听说自己不正却能匡正别人的,更何况侮辱自己来匡正天下呢?圣人的行为是有不同的,有的避离君主,有的接近君主,有的离开朝廷,有的不离开朝廷,但都归结到使自身洁净罢了。

名句的故事

喜欢质疑圣人伟人事迹的孟子的学生万章又开口了,这次他的对象是商朝的立国功臣伊尹,他怀疑伊尹获得官位的手段不光明正大。他问孟老师说:“我听到人们这样说,‘伊尹以当厨子来求得汤的任用。’有这回事吗?”

圣人道统的捍卫者孟子立刻为伊尹辩护说:“不,绝对不是这样的。”伊尹原本是“在有莘国的郊野耕作,喜爱尧舜之道。如果不符合义,不符合道,即使把天下当做俸禄给他,他也不理睬;即使有四千匹马拴在那里,他也会看都不看一眼。如果不符合义,不符合道,一根草不拿去送人,也不拿别人一根草。汤派人带了礼物去聘请他,他无动于衷地说:‘我要汤的聘礼干什么?哪如我生活在田野中,像这样把尧舜之道当做快乐呢?’”

孟子继续说:“后来汤又多次派人去聘请,伊尹才改变态度,说:‘与其隐居在田野中,把尧舜之道当做快乐,哪如使这个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君主呢?哪如使百姓成为尧舜时代那样的百姓呢?哪如亲眼见到尧舜那样的盛世呢?上天生育这些人民,就要使先知者帮助后知者觉悟,先觉者帮助后觉者觉悟。我,上天所生人民中的先觉者,我将用这尧舜之道去使人民觉悟。不是我使他们觉悟,又有谁呢?’他想到天下的人民中,要是有一个男的或一个女的没有享受到尧舜之道的恩泽,就像是自己把他们推入了山沟似的。他就像这样把天下的重任担在自己肩上,所以到汤那里劝说他讨伐夏桀,拯救人民。”

同样的,孟子认为伊尹既然能够治理好天下,受到赞赏,就不可能是一个自身行为不正、品德不洁之人。至于,他选择出来做官,或待在乡下种田,则必然是有其考虑,考虑的基础就在于如何能够完备自身的人格。

事实上伊尹确实是一个很有名的厨师,据说拥有“庖丁解牛”的神技。那么究竟伊尹有没有利用厨艺来求得任用呢?《史记》记载伊尹从烹调的技术要领和烹调理论,引出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商汤听完后心悦诚服。因此,孟子的辩解其实想说的是,真正能获得汤的赏识的是因为伊尹的内涵与思考,而不单单仅是依靠他的厨艺就能治理国家。最后,本篇名句也成为著名的成语“枉己正人”的发源,意思是:自己行为不正不义,却妄想要去纠正他人。

历久弥新说名句

人因为眼睛是看出去的,看不见自身,所以常常发生“枉己而正人”的事情。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指责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己不正,难正人”,自己行为不正直的人,不但无法去纠正别人,还会让正直的人离你远去,并吸引不正直的人纷纷前来接近。大家都知道,北宋徽宗擅舞文弄墨,颇有文采,并喜欢搜集各地奇珍异宝。当时宦官童贯就奉宋徽宗之命,到三吴地区搜括珍玩书画,巧遇被贬的蔡京,蔡京见机不可失,爰以歌妓钱财买通童贯,使童贯将自己所写的书画和搜集的宝物,进献给皇帝。

蔡京百般讨好、进献,渐渐地终于宋徽宗注意到他,并将他升官至左右。而蔡京至此也就露出他暴敛横征和奢玩的本性,在南方大兴“花石纲”,强行搜罗珍玩宝物,逼得百姓卖儿鬻女,民不聊生。虽说宋徽宗是一个爱好艺术的人,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还是落入“上下交相贼”、“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陷阱。俗云:“官员敢过河,群众就敢过江。”为官者实在不可不每天警告自己三次啊。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名句的诞生

浩生不害1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2。有诸己之谓信3。充实之为美4。充实而光辉之谓大5。大而化之之谓圣6。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7。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尽心章句下

完全读懂名句

1浩生不害:齐国人,姓浩生,名不害,因为见到孟子听闻乐正子在鲁国主政而欢喜,因此问孟子乐正子是谁。2可欲为之善:此句话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来,而使得“己所欲”让“人人欲之”,也就是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喜欢的事物,就是所谓的善人。3有诸己之谓信:根据朱熹的说法,讨厌令人讨厌的东西,喜欢令人喜欢的东西,完全出于本心,就是所谓的信人,是个可以被信任的人。4充实之谓美:朱熹解释此句,一个人只要力行善行,德性便会充满而积实,因此美就会充满其中。5充实而光辉之谓大:一个人只要内心和顺,英华便会自然显露于外表,美在其中,如果运用于社会事业,德业便会达到至圣,可以称之为大。6大而化之之谓圣:大而能化,便可以非常从容,达到非人力所能为的地步,进入圣的境界。7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程子的说法是,圣到达至妙而不留迹象的地步,并非在圣人之上,还存在着更高一等的神人。8二之中,四之下:“二”,指善、信。“四”,指美、大、圣、神。

浩生不害问道:“乐正子是怎么样一个人?”孟子说:“他是个善人,也是个信人。”浩生不害接着问:“怎么样叫做善?怎么样叫做信?”孟子接着说:“人人都喜欢他,称赞他是个好人,叫做善。本身具备善的行为,就叫做善。而内心充满善行,就叫做美。充满善行而又能发扬光大,就叫做大。如果大到没有任何迹象,便叫做圣。而圣到了至妙的地步,就叫做神。乐正子刚好在善与信两个境界之间,而在美、大、圣、神之下。”

名句的故事

此章乃是孟子评论乐正子的人品,并开出君子进德修业的六个境界,即善、信、美、大、圣、神,勉励人修德向善达于圣境。

学者傅佩荣认为孟子此种说法,并非凭空幻想。他指出,孟子非常喜欢将事物分门别类,六重境界的第一境界是善,因为人性向善,所以只要真诚面对自己,就会发现并实践善,其次是信,可以解为真,唯有自己实践了善,才称得上是个真正的人,完完全全实践了善,这种充实感可以称之为美。而从内心发出德行的光辉,成为大人物,进一步可以“化民成俗”,成为圣人,最后达到“天人合德”的境界,便可称为神。

“善、信、美、大、圣、神”六重境界的说法,接近孟子在《尽心》篇所说的“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合流”,指的是一个君子所待过的地方,必定可以用其德行感化人民,而他的教化与天地之道同时运行。孟子说的君子,傅佩荣认为就是孔子。

历久弥新说名句

孟子的说法,不少论者认为等同于宗教的说法。“儒家”到底是不是“儒教”,迄今争论未休,不过,新儒家牟宗三却肯定地认为,儒家就是“道德宗教”,因为儒学连接了人性与天道、内在与超越,因此可以称之为宗教。

不管儒家到底算不算宗教,“善、信、美、大、圣、神”,都可以称为儒家修身的六重境界,天主教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圣、美、善、真”,有人认为次序应该颠倒,即“真善美”之后加上“圣”,而“圣、美、善、真”也是天主教大学———辅仁大学的校训。

如果说孟子六重境界,是阶梯式地向上攀升,但是佛教的境界却全然不同,《心经》中写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扼要地说明了佛法所谓“不落两边”的道理。

名句的诞生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1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2焉;远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心章句上

完全读懂名句

1嚣嚣:自得的样子。2得已:犹言自得。

尊崇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因此,士人失意时不失掉义;得意时不离开道。失意时不失掉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因而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惠遍及百姓;不得意时,修养品德以显于世。失意时完善自己的身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得意时则拯济天下。

名句的故事

孟子对一个名叫宋勾践的人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然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然自得。”

宋勾践说:“怎样才能做到安然自得?”

孟子说:“尊崇德,喜欢义,就可以自得其乐。因此,士人失意时不失掉义;得意时不离开道。失意时不失掉义,所以自得其乐;得意时不离开道,因而百姓不致失望。古代的人,得意时,恩惠遍及百姓;不得意时,修养品德以显于世。失意时完善自己的身心,得意时则拯济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谨守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透过治理家庭,最终到平定天下,可以说是数千年来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然而,成功的时候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积极而达观的态度弥补无法完成的孤高理想,成为千年来儒家的信条。

穷达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是根本的,如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可攻,退可守,明哲保身,进退自如;当穷困不得志时,以独善其身的清高安抚失落的心,飞黄腾达时,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警诫自己。如孟子夸赞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孟子这番话可以说是儒家发挥最极致的理想主义。

历久弥新说名句

达则兼善天下是一种入世,而穷则独善其身则是遁世。一生只做过小小彭泽县令的陶渊明,看到社会的腐朽,知道自己无力改变,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官职,避隐乡间,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以入世眼光来看,他的人生是很贫乏的,但若以遁世眼光来看,他却很自由。

唐朝诗人白居易早期的诗作即传达出兼善天下的理念,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求文学创作应“为君、为臣、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如此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致使白居易前期的作品有一种传达民意、抨击社会黑暗现实的内涵。然而到了后期,他政治失意,消极避世,“知足保和,吟玩性情”,大量的“闲适诗”表现出悠然自得、恬淡的情调;兼善天下感觉转淡,趋向独善其身,白居易的文学人生可以说是大多数文人由入世被迫转为遁世的缩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