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读休谟《人性论》有感

句子大全 2022-09-01 09:49:01
相关推荐

读休谟《人性论》有感 广东财经大学 韩芳良 在我看来,哲学类书籍比较难懂,因为它没有精彩的情节,看起来比较枯燥。但是它能有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我选择《人性论》是因为它能够告诉我们人性的真、善、美。 《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 第一卷“论知性”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有关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看法等等。 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是第三卷“论道德”部分关于道德动机的释析,我印象深刻。 在这一部分中,休谟鲜明地表达了道德中善良动机观点。他说:“……我们的一切德行看来只是由于善良的动机才是成功的,并且只被认为是那些动机的标志。”也就是说,行为的善良是因为动机的善良,德行是善良动机的外在标志。我们赞美德行实际上是赞美善良动机。善良动机并不能直接观察得到,通过行为与环境的因果关系的观察,我们依据心中产生的道德感而段定其存在。善良动机的存在也意味着行为者具有德性、善良品质或性格,所以道德感的对象也可以说是德与恶、好或坏的品质和性格。休谟认为,我们谴责一个人在一定情况下没有做出一定行为时,总是假定他的内心没有某种善良动机。德行与人的运气关系密切。如果经过深思熟虑的观察,发现此人内心确实心存善良,只是因为某些外在因素的制约使得他不能履行某种善良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取消谴责,对此人表示理解与尊重。一个穷人不能给社会和他人做出很大的慈善事业,如果他是有德行的,我们仍然敬重他。一个有德行的人深陷囹圄,不能为社会服务,我们仍然敬重他。“我们知道,运气的改变可以使慈善的心理倾向完全无能为力;因此我们就尽可能地把幸运与心理倾向分开。”如果条件圆满,一种善良动机完全在行为中得到体现,这种行为会在我们心中激起较生动的道德感,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此行为者比那些在特殊条件下无能为力的有德性的人更值得尊重。 休谟还特别指出,“根据这个原则我就断言,使任何行为有功的那个原始的善良动机决不能是对于那种行为的德的尊重,而必然是其他某种自然动机或原则。”“人性中如果没有独立于道德感的某种产生善良行为的动机,任何行为都不能是善良的或在道德上是善的。” 也就是说,道德感和善良动机是两码事。道德感是我们通过行为者的行为而对行为者的德性发生的某种特殊的赞许和谴责情绪,是旁观者对行为者发生的一种感染性情绪。我们根据自己内心的这种情绪对行为者进行善恶评价,对他的德性表示尊重。善良动机是导致行为者做出善良行为的心灵品质的具体表现。道德感和善良动机具有实质的区别,他们分别是行为者和旁观者内心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情感。前者是评价性情绪,后者是动机性情感。他们之间是一种明显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同一关系。“一个善良的动机是使一种行为成为善良的必要条件”。一种行为必须先是善良的,然后我们才能对它的德表示敬意。因此,在那种尊重之前,必然先有某种善良的动机。 休谟认为,将依据于道德感的对德性的尊重等同于善良动机就会产生循环推理。这里休谟没有详细解释。估计是说,以评价者内心的道德感去评价行为者心中的道德感,就是循环推理。 休谟关于善良动机和道德感两者区别的论述应该是很清楚的,但这种严格的区分实际导致了休谟动机理论和道德评价理论之间的裂痕。如果说善良动机先于道德感存在,这两种情感性质并不相同,那道德感为什么能由于同情善良动机而产生呢?难以否认善良动机的存在,关键是必须说明这种动机与道德感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在《人性论》中,这种不一致还导致了对一些具体的道德现象的解释难以自圆其说。例如:休谟认为,即使在没有自然的善良动机的时候,行为者也可以由于内疚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这时道德感或义务感成为动机。不能说这种行为就不是善良行为,恰恰相反,这种经过反思而做出的道德行为还具有特别的道德意义, “浪子回头金不换”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一个内心缺乏善良动机的人却可以产生作为动机的道德感,这又是如何可能的呢?另外,休谟也注意到,由于教育和习惯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自我和社会利益的反省,荣誉感从我们小时候起就在内心生根,长大后“感动我们最深切的就是我们的名誉,而我们的名誉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我们对他人财产的行为。”对名誉的在乎是我们人生中做出道德行为的恒久动力,道德感和荣誉感的结合甚至是我们做出善良行为的常态,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行为的善良性质,也不能说这种行为没有功利。 既然道德感如此自然地出现在我们心中,不但能为我们感受到,又能成为善良行为的动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寻求一种在根源上有别于道德感,又先于道德感的原始的善良动机呢?这个问题在《人性论》中,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答案。 休谟 18 岁开始构思,25 岁完成了《人性论》初稿。这部书就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来看显得步履艰难,里面充满了深奥的推理以及情感体验和实验证据,都有很深刻的个人体验。在此,我已经在阅读过程中摒弃了我所受教育中将其定义为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者的先入之见,也没有将自己作为其深度的信仰者,但是我仍然还在为其精妙的推理所倾倒。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也是用来努力说服自己的信念支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