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怎样理解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句子大全 2022-05-25 14:42:02
相关推荐

怎样理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知乎??

登录加入知乎怎样理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关注问题??

写回答怎样理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价值观是你对善恶好坏的判断,世界观是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我对三观的理解,但看了一些专业的解释,反而糊涂了,尤其是人生观和…显示全部 ??

关注者6,313被浏览1,860,630关注问题??

写回答??

邀请回答??

6 条评论??

分享??

141 个回答默认排序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4,710 人赞同了该回答

1、写在前面

我们经常说三观尽毁,节操碎一地。

那三观究竟是什么,感觉特弱智的问题,可说不定真有人答不上来。即使答的上来,又有多少人深入思考过呢,估计凤毛麟角。

三观即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俗的讲,人生观是人这辈子应该怎么活,价值观是人这辈子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世界观是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

套用我们政治课的答案来讲,这三者虽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今天就是高考的第一天,网络上就有这么一个段子。想想高考前的我们简直无所不能,求得了函数与数列,古文诗歌滚瓜烂熟,通晓古今中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掌握化学元素,了解生命起源,各种物理定律手到擒来。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教育,虽然给我们灌输了那么多的知识,却从未给我们竖立一个正确的三观,这样说或许不对,因为什么才是正确的呢?应该说中国的教育,从未引导我们去真正的思考三观问题。

2、三观的养成

每个人活到现在,自然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虽然三观或许模糊不清,但大致轮廓早已尘埃落定,这个形成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虽然三者模糊不清,但我个人觉得,人生观,应该是父母启蒙的;世界观,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而价值观,是自己摸索的。但当然,三者也是互相穿插,互相启迪的。最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

饶越有句话讲的非有意思:道理这个东西就像一个妓女,当天晚上她给了你安慰,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你连她胸围的尺寸都忘得一干二净。

我对这句话有两层理解,一是什么大道理都是狗屁,它只是让你暂时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或者其他方面获得快感,最终你还是该笑笑该哭哭,跟随自己的心意,怂。

还有一层理解是,什么道理,什么至理名言都是没有用的,只有你自己真正的体验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伤,自己去摸爬滚打,自己去痛定思痛,才能成为你自己的三观,融化进你的血液。

都说朋友圈有几种人,一是晒吃的,二是卖东西,三是传自拍照,四是发心灵鸡汤。

很多人很反感心灵鸡汤,这就像饶越说的话一样,因为他们深知这只是个妓女,而且还长得丑。

但我倒是喝了不少的心灵鸡汤,当然这些鸡汤不是一些简单的文字,它是一本书、一部电影、或是一段对话。但在喝汤之前,肯定是经过了很多的思考,只是没有用精辟的语言去提炼出来,而这段话,恰好像打通任督二脉的一枚神丹一样让你醍醐灌顶。

人生中,肯定会有人很多人跟你说这样的话。比如:这样做没有意义的,或者你太幼稚了,这样又能改变什么呢。

有两段话对我帮助很大,跟大家分享一下。

①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哈维尔(哲学家,话剧家,捷克总统)②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熔炉》(韩国电影排行榜第一的电影)

3、人生观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绝B是哲学的经典问题,也是人生观的重要思考。

我这么开朗的人,从小到大,也有无数次想死的冲动。

小时候遇到艰难痛苦时,我经常想人为什么如此痛苦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母亲经常教育我的话有两点,1是你还小,你这么点事情算个球,漫漫人生,会遇到各种大风大浪,这么点小事挺不过来算什么。2是人生来不是为了享乐的,忍受痛苦委屈是必然的过程,这是人生的一部分。

这应该就是我人生观最早的启蒙。

书面的讲,人生观主要是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而我觉得,人生观只有一个,就是态度。

我有一个朋友叫王小欢,他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不真诚,就滚蛋,这句话和他的2B青年形象也很符合。这,就是他的态度。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说: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我的人生观就很简单,热爱生活。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行动。有时候想,如果我少胳膊断腿的,我还能这么热爱吗。

真正的热爱,不是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而是在你遇到艰难险阻甚至于迫害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像电影《美丽人生》,讲述了意大利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不忍年仅五岁的儿子饱受惊恐,利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必须接受集中营中种种规矩以换得分数赢取最后大奖。身处那样的恐怖环境之中,这位伟大的父亲还能保持如此的乐观,不得不让人折服。

当然人难免都有陷入困境,想不开的时候,这里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自我安慰疗法。

一是我在学生时代的疗法,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经常去想象宇宙的浩瀚,历史的悠远,战争的残酷,让自己的思维跳到一个无限大的舞台,自己的痛苦就变得非常渺小。

毛姆《寻欢作乐》里有一段话很好的提炼,人本来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居民,因此对于永恒的心灵而言,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二是我现在的方法,我想象自己是在一个RPG游戏中,所有的挫败委屈伤心,都是设定好给我的关卡,我需要面对的boss,我怎么能被他们打败呢,这只是一场游戏而已。而且不仅如此,酸甜苦辣,这本来就是人生的味道,我更应该好好的去品尝,去享受这一份酸爽,这辛辣。(伤心的时候抽根烟倍爽~)

4、价值观

讲到价值观,我就觉得非常有趣了,因为我有很多想法。

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说小了是一个苹果的价值,说大了是人一生的价值。

现在除了个人,很多企业也在做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这个其实有点和人生观有点重叠的部分了。比如宝洁公司的价值观是,直指内心,关注人的需求,财源自会滚滚而来。

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要坚持的。

在美国,左右党派观点之争人所共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左右之争,以及左右各自的本质及内核。左派也就是民主党,现任总统奥巴马也是民主党,然而右派呢,就是指共和党。

举个之前很有名的例子,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后来导致美国政府停摆的事件,就能很好的说明两党的核心价值观。

奥巴马的医保法案,也就是全民医保,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主要受益人是目前仍游离于医保体系之外的5000万低收入群体。但是,有受益者就有既得利益受损者。该法案令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层成为埋单者,他们目前享有的医保水平会因此下降,支付的保费却大幅上涨,不少人抱怨难以承受。这样一来,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层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间凸显了前所未有的隔阂。

我说的偏激一点,为了便于理解。左派认为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能享受权益,特别是照顾弱势群体,这才是公平。右派认为每个人要靠自己奋斗,财富是自己积累的,坚持个人自由,这才是公平。这两种意识形态,也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主流价值观。

这个大的就不多说了,还是回归到个体上来。

有些人经常把价值和价格搞混了,特别是商品,不都是明码标价么。

而价值和价格,也是两个非常有趣的辩证关系。我觉得阐述这个东西,必须要用到经济学里的“效用”。

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举个例子,你口渴的时候喝,喝第一杯水,效用是10,第二杯是5,第三杯是1,第四杯可能就是负数了。而一杯水的价格是整个市场供求关系所确定下来的,这个需求,是广大人民的平均效用。但对个体来说,效用的偏差其实相差很大。

就像一场话剧,有的人觉得很有价值,带给了他一场精神的盛宴,而有的人索然寡味,看的昏昏欲睡,一文不值。但是票价都是一样的,价格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每个人心里对待事物的评判标准不同,对效用的体验不同,所以追求不同。

有的人一生的追求是金钱,有的是事业,有的是功名,有的是爱情。

为什么说价值观很重要呢,因为很多人活的压抑,活的不快乐阿。不快乐又是为什么,是因为效用不够。而效用这个东西刚才说了,完全是根据主观感受来的。

同样一个东西,怎么样转变我们的看法,让效用变得更高,这就是讨论价值观意义的所在。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要给自己内心建立一个价值的坐标轴。而这个坐标轴,我觉得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外在影响。

讲个老王发奖金的故事,老王拿了2万奖金,同事拿了1万,老王回家很开心,给妻儿买了礼物。老王拿了2万奖金,同事拿了3万,老王回家后很不爽,对妻儿发无名火。

所以你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对的东西,你不能被外界影响。

二是内心欲望。

比如一开始你觉得有辆小车开开就会很幸福,再后来你觉得自己有个80方的小房子就会很幸福,再后来你觉得太挤了,得要个120方以上的才幸福。幸福,永远赶不上人类的欲望。

最近我很爱讲的一个句子时,人类的痛苦是上帝给了他与他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自己过得很幸福,而那些我觉得不快乐的日子,我后来发现其实都是我自己跟自己内心的欲望做斗争,我自己想要的太多。

讲到这里,我觉得价值观,其实就是自己修心的一个过程,正确的看待金钱、名利、得失。

我有时候会问自己,如果给我1个亿,甚至再多的钱,让我少胳膊断腿,我愿意吗,答案是不愿意,所以健康是无价的。如果给我1000万,让我忘记我所有看过的书,形成的思想体系,我愿意吗,答案是不愿意,如果是5000千万或许我会考虑一下。有时候看了一本好书,我就问自己,如果给我1万元,让我这辈子都不能看这本书,我愿意吗,答案是不愿意。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富有yeah!

5、世界观

最后讲讲世界观,其实这应该是最直接的,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相反比起前面两个思考相对少一点,我们更多的是去接触和了解。

最近一直在看《晓说》和《罗辑思维》,我真是强力推荐,顶礼膜拜,说《晓说》是行万里路,《罗辑思维》是读万卷书,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世界观应该是,纵观今古,横跨中西,在看这两个节目之前,我真觉得自己是一个井底之蛙,现在当然还说一个井底之蛙,只是通过他们的眼睛和嘴巴,稍微多了解了一下这个世界。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跟我当初去吉他社是一个感觉,原来吉他还可以这么玩,原来这个是世界是这样的。

刚开始我想责怪一下中国的教育体制,后来觉得不对,其实我们已经信息非常开放了,是我自己太懒,没有多去阅读,多去行走。

举个例子,比如说最近越南的反华情绪非常严重,那我们有没有去了解为什么。我们都很讨厌日本人,国内的反日情绪很严重,但是有没有反思过其他国家为什么讨厌我们?

如果这个可以铺开讲,其实也可以洋洋洒洒写上几万字,讲几个近代的关键字,苏联、毛泽东、美国、冷战、对越反击战、华商、贸易、南海主权、石油等等。

我曾经跟朋友聊过一些世界大事,她说这些事情关我什么事,她不想知道也不想了解,当时我也没办法反驳。想想也确实如此,我们活着,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周围就好了,那些事情让其他人关心好了。

现在我突然想到一段话可以送给她。我们去了解世界,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去了解各大文明的繁荣与兴衰,去了解战争革命的起因与经过,去了解那些美好的文学与音乐。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去认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这个个体,在世界地理上处在什么位置,在历史的长河上是处在什么位置,在文明的演变中处在什么位置。

我们在了解这个世界,也是在重新认识自己。??

赞同 4710??

??

28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系统思考1,928 人赞同了该回答人生观,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观是你对自己这一生总体的期待,你觉得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这样这样这样。比如你是想成为有钱人,过别人羡慕的富裕生活;还是想成为高官,用权力来服务人民也可能是为了赚钱;还是想成为一个旅行者,去体验世界的精彩;还是想成为一个老师,教书育人;还是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让自己活得糊涂;还是就想做一个普通人,有车有房,安稳的过日子......价值观,对你来说什么更重要?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会依靠内心的一套价值体系,选择一个相对而言更值得的去做。在你的这个价值体系里面,借钱的时候金钱更重要还是朋友更重要,找女朋友的时候外表更重要还是品行更重要,跳槽时薪水更重要还是平台发展更重要,周末享受生活更重要还是为事业学习更重要......世界观,世界是什么样的?整体来说,世界观是庞杂的、模糊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世界是客观的,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习惯于带着成见去看待现实世界,并把偏见强加于自己的现实观。我们学会了依靠观念来理解现实(而不是通过观察),去假定现状与我们观念中预想的相似,这比自己亲眼观察现状要来得方便。举个例子,我个人认为世界是由需求驱动的,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满足别人什么需求。最后强调一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不断变化的,根据你的知识结构、主观意识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过程,永远没有极致。??

赞同 1928??

??

7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698 人赞同了该回答还是我来灌点鸡汤给众位客官吧,在我看来,人生就像个RPG游戏。理由如下:

第一,你不需要同其他玩家比,都他妈是单机游戏了,其他玩家打到什么进度,与你有半毛钱关系?大学时同寝室的一起玩仙剑,一哥们早早通关然后在一边眼馋看着我不紧不慢地爽。比较之心是最应该戒除的。可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比较群体,身边的同学,朋友,亲戚,以及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神一般的存在)。我们对于自己的定位是通过和这个比较群体确定的。远在天边的某个野屌中了几亿乐透,我们也许只是不痛不痒地“啊”一声,身边的人如果升学升职结婚买房,估计很多人心里都会起些波澜吧。就像《此间的少年》里,乔峰知道康敏要嫁给马大元,说的那句没头没脑的话:“他以前也就会抢几个篮板。” 最蛋疼的体验莫过于比身边的比较群体过得差吧,即使你现在过得已经非常好了。

其实这就跟RPG一样,周围人都是一群路人甲NPC,跟他们比有个蛋用啊。何况别人的苦你又不知道,你看到的只是光鲜亮丽的一面。现在的社交网站,大家发布的信息大多是精心挑选经过美化的,所以我们每天看到别人的生活状态都是些夹杂着绚烂泡沫的东西。高帅富们香车宝马的背后很可能是夜夜买醉后的空虚寂寞冷。这就跟去看高玩的操作视频一样,看到的除了风生水起就是狂拽炫酷吊炸天,因为被虐的低玩是不会发视频求群嘲的,高玩被怪操翻在地痛苦呻吟的时候也没想着录下来。

以他人为标尺衡量自己的生活,除了愚蠢也只剩愚蠢了吧。他人不是标尺,成功也不是,甚至幸福也不是。 《人性的枷锁》的写道:“菲利普认为他抛弃了追求幸福的欲念,便是抛弃了最后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用幸福这根标尺来衡量,那他的生活就显得很可怕,……,幸福跟痛苦一样微不足道,它们的降临,跟生活中出现的其他细节一样,不过是使人生格局更趋纷繁复杂罢了。”个人的成功失败在广袤的星辰大海面前微不足道,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历史里也就是注脚里的几个小字而已。人生最重要的是格局,是玩RPG的游戏体验,与这相比,赚了多少钱跟谁在一起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银河英雄传说》里杨威利和莱因哈特都英年早逝了,但谁又敢否认他们的人生波澜壮阔呢?又有几个人不为那句“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动容?

第二,使游戏抑或人生不断继续下去的方法只有一个,刷怪刷经验刷boss,刷刷刷。我玩RPG的时候也会去看攻略去看高玩的神操作,但看停留在看的阶段,如果没有自己的尝试,那也只剩几句“哎哟我操”的惊叹,和三分钟的鸡血沸腾。人生不也是这副德行吗?从小就耳濡目染一些传奇的故事(李白和老奶奶的铁杵,华盛顿和他老爹的樱桃树,朱德还是林彪的扁担什么的),或者从网上看过的那些鸡汤鸡血(包括我正在炮制的这篇)。 道理人人都懂,故事谁都会说,不去做不去尝试,不走出自己的comfort zone,生怕出了营地就被怪兽逼着捡肥皂,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只有经历(对应经验值)才能把道理故事鸡汤攻略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还是那句话,改变我们一生的道理,从来都不是别人教会的。真正的醍醐灌顶只会发生在你有相应的切身体验的基础上,像“Know thyself”这样一句包含无穷智慧的句子需要深厚的积淀才能真正理解。不然看着鲁迅写的“园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一棵还是枣树。”你只会骂鲁迅凑字数骗稿费。

第三,主线任务是一个接一个的,风急火燎完成这个任务,又得屁颠屁颠去接下一个,每个任务你都得挣扎一番。阿兰·德波顿总结过:“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段时光都是最好的时光。每个章节都有每个章节的boss和任务,过了这一关还有下一关,你总说搞定这一关就轻松了,幸福就来敲门了,来敲门的只会是下一关的流着哈喇子的怪。考上中学你想着考大学,考上了大学你想着工作赚钱,赚了一百万你会想一千万,赚了10亿你会问“巴菲特在哪?” 这跟胡萝卜与驴子的故事何其相似乃尔?目标啊,任务啊,只是为了让人生、游戏有趣的一种设定而已,吃咸点,看淡点。

第四,人生而不平等,就跟RPG出来选难度,选职业一样。有的人是easy模式,轻松加愉快,一马平川,就是当个没事打打小怪兽的奥特曼。有的人就是hard模式,玩的就是心跳。而幸福往往源自那些经过自己的亲身努力之后获得的事物,含着金汤匙出生不见得是件多好的事,打一开始,就是虐菜的节奏,一路通关,这样的游戏玩着代入感就没多少了。以前玩过传奇的私服,朋友让我玩了会GM的账号,打谁都是秒杀,实在无聊跑到城里面去砍大刀侍卫也只需要一下,不一会儿我就失去兴趣了,扭头说:“哥们,还是给我个新手号吧。”难怪聪明如比尔·盖茨会不给后代留下丰厚的遗产而是让他们自己去造。

第五,不管是生活还是游戏,我们常常会有走弯路的感觉:“马萨卡,这好像是条坑爹的弯路。” 不过在我看来,路就是路,弯直也许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毕竟起点终点都定了,弯就意味着体验的滋味更多啊,就像玩RPG一样,自由度越高,支线任务越多越过瘾啊。弗罗斯特在诗中叹道:“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当年读这首诗时也在想为毛只有两条直路,那不就是“丫”字形了吗?为毛不是个树状图,每条路走下去又有很多分叉,每条都能走出曲径通幽的感觉呢?直路就意味着体验的少了,一路赶着赶着很快就到了大结局,难道到时候就发个帖问“九十岁了还没死怎么办?”反正我活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穷尽一切的可能性。有时候玩上古卷轴,玩支线玩high了早他妈忘了主线剧情是啥了,Who Cares?

当然,人生不是游戏,至少你不能天天对着周围的人使用御剑术。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人生没有S/L大法,你不能存档复盘重来,你必须学会接受缺憾。人生太长,精彩的东西一直在前方,过去显得那么美好无非是因为它已然过去,对于过去的事情有些羁绊不见得坏。可是羁绊不要变成了负担,学学壁虎,受了伤断尾逃生就是了,难道等着伤口腐烂,蔓延全身?泰戈尔诗云:“当你为了错过太阳而流泪,你又将错过群星。”更何况,你错过的那些东西真就是太阳吗?

??

赞同 698??

??

5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微信公众号请关注chaoscruiser 240 人赞同了该回答

犹太谚语说有云,“一个聪明人丢了东西去灯下找,因为灯下亮。”这个策略最优化里面的local maximum,局部最优低成本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我们往往错把结果当原因,现象当方法,例如我们常说的吃苦后甜,劳动创造价值,坚持就是胜利。当一个人思想和行动高度自洽,逻辑清晰,方法合理的时候,自发的动力会让他坚持不懈,不辞辛苦,或者说,这种耐受力的确导致了成功,但是耐受力本身却有更深的动因,而这深层的动因,来自于我们的价值观,这是我们要真正找寻的。

没有及早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会导致一种浮躁的心态,而浮躁之上则为空虚。比如你的世界观里重视投机的价值,那你的行动里最终提供快感的是投机本身,即投机偏好。所以做到见好就收是不可能的。而这使得他们最终难逃负面黑天鹅的袭击而划归为零。 毕竟一个人的运气在长时间的积分还是0。真正投机能发家的应该拥有不同的世界观,他们重视技术的投资,资源的累积,从而在得到原始财富后迅速转化出优势策略或技术的。

对于学习理工科的人来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理工科的流弊在于为专业而蒙蔽视野,专业越深而视野越窄。这样最终丢失的将是人对抗风险的广泛适应力和在复杂局势面前的判断力。网络阅读时代,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通过泛读迅速把握各个领域的机会。懂得世界运行的脉络,需要我们内置的价值观作为“操作系统或者云平台”为我们调控资源,如此方能看到世界运行的趋势,方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管理自己的大脑能量而非时间。因为智力活动的瓶颈是脑能而非时间。这与一些需要较低脑力但需要大量时间积累的认为是恰好相反的。有两类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一是道听途说就信以为真的,二是浅尝辄止并下定论的。前者是缺乏批判性思维,后者是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而这俩点都可以通过世界观的确立得以解决。拥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后,是可以是在极端沮丧情况下的超级耐心和平和,并且用娟娟细流般的理性指导行为。而这是所有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在解决极端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科学问题里体现尤甚。

所以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要不停修炼世界观及尽早形成一个信仰体系,在晚年就是一个无比的财富. 世界观和信仰体系好比人脑的后台GPS导航,你的每一个念头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经其诠释。在声色浮华的年代,你无暇打理它,当一切退去,那是唯一剩下的支架,你所竭力相信的会变成习惯,从而变成我们观察到的真实本身。

而正确价值观的第一条就是限制带来自由。学过栈与队列的朋友都知道,正因为对普通数组添加了“先进后出”和“先进先出”的人为限制,才使得这两种数据结构变得丰富起来,比普通数组有用多了。学过群论的朋友也都知道,正因为对普通集合设定了封闭性、结合律、单位元逆元等“群公理”,才出现了正规子群、舒尔正交关系等强大的内涵和功能,比一个普通的集合深刻多了。同理,“限制”不一定是束缚手脚的,很多时候它反而是用来保障目标达成或是挖掘更丰富内涵的必要过程。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我们要多限制自己才好,不能凡事都从心所欲,如此方能成为更有趣更有价值的人。

那么我们最应该限制的是什么了,是我们的语言。因为绝大多数日常争论都不是问题,仅仅是日常语言无法精准表述而已,但这种争论却占据了许多人的很多时间,甚至有往形而上争辩的趋势,实属不必。一个典型的争论就是“读博士有好处吗?”,无论什么答案总能找到诸多反例证否。但其实这本不该是一个逻辑命题。读博士的期望为正,但方差巨大,仅此而已。

因此我们要在言语上宽和,听到别人说:日本人有一颗,只要你不影响别人,随便你怎么变态的包容心,和不管自己怎么变态,都不能影响别人的责任感;中国人有一颗,只要你和别人不一样,就觉得你需要教导的温暖爱心;和不管自己多么平庸,都要去影响教导别人的责任感。殊不知,真正的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都应该是宽容的。作为保守主义者,你应该对他者的异质性持谨慎态度避免妄加干涉,所以你要宽容。作为自由主义者,你要尊重他者与你异质的自由,所以你要宽容。

而要限制我们的语言,就一定要限制自己的思想,限制自己“知识的僭妄”。因为对于特别复杂的知识,如脑科学,经济, 想要找到一个大统一的理论指导全局是一种奢望。反过来如果从案例到案例, 从一个个具体的case来研究,反而使我们更有希望接近真理。 在复杂性面前,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对自身理智的谦虚。同样需要限制的还有唯理主义的倾向。唯理主义是激进的。唯理主义不相信传统习俗惯例权威,认为一旦人们掌握了关于历史社会政治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按照这种规律塑造政治社会经济以及人的信仰价值。在施特劳斯看来,现代人狂妄地以为整个世界可以而且必须按照“哲学”来改造,其结果是哲学不断地批判不符合理想真理的政治,导致现实的政治日益走火入魔。因此我们要避免自己交谈时好高骛远空谈玄想,不为了追求理念的完整与纯粹去曲解现实,不认死理读死书和现实死磕,不试图一次解决所有问题,不要用简化后的图式去削足适履,而是要承认世界的不完美与粗糙,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增加自己的知识和物质储备,以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现实。

而要调控我们的思想,就要正本溯源,调控我们看世界的透镜,而这正是世界观的本意,而之前说的,可以算作是价值观。 人生的真实存在只有一个,但可以有的描述却很多。认知事物的最佳途径,是模糊到清晰的不停循环。模糊,就是提取事物的轮廓,大体格局等低频信息,这样可以较好的发散联想,建立总体观。 精确就是进一步提取信息精确打击目标。 就好像摄影的过程总在不停的追求背景虚化和焦点清晰。而不断的变化背景与焦点,就是横向的跨界。也许描述是比真实更真实的存在。因为,有些时候,真实模棱两可,而描述却实际可触,物理讲,只有可测的,才是真实的。也许,描述即自由,因此,请珍惜描述的权力。你的描述决定了你所在的领域,你将一个领域的问题站在其他领域的角度去描述,就能得到横向跨界的启示。

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有自动和手动模式。在自动模式下,世界被一个个cutoff切成了非黑即白的区域,而在手动模式下,我们使用网络的模型,去展现而不是掩盖世界的复杂度。在自动模式下,我们用平均数代表重复事件的整体性,然后计算不要出现黑天鹅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手动模式下,我们评价是中位数平均数还是众数那一个指标更适合当前的环境,同时主动预测黑天鹅的出现。

手动模式的另一个优点是能是抓住质变,及时对你认识事物模型进行颠覆而非小修小补。因为在当今社会,挑战现有格局的,往往不是同一生态位的对手,而是新生维度的出现,往往以黑天鹅的形式。比如说久负盛名的柯达胶片,撼动它的不是其它胶片,而是数码(新维度的产生)。你盯着眼前的竞争对手,却不知在一个格局不停颠覆的世界,你们终究是可怜的一丘之貉。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当下的任务需求与脑能状况(自己还剩多少自控力,还能集中注意力多久),灵活的调整手动和自动模式,去最经济同时也最有效的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认知世界,还要理解到需要的层次,懂得适可而止。世界的复杂横向分为很多领域,而纵向分为许多层次。比如生物学你要研究到物种水平,还是到细胞水平,亦或分子水平。在每个观察的“密度”下,你会看到不同的视角。而只追求深度和只追求宽度这俩个视角都不可取。背景掌握的过少不利于触类旁通,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影响创新,而看到了自己所需信息层面之下会耗费大量精力干扰本来要了解的内容。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对人性的了解,都只是某种粗粒化的信息提取,可以有无尽的未来及无限深入的可能,但当下我们可能只达到某一“分辨率”,超过该分辨率的知识对我们当下考察的事物影响甚微,而过粗的分辨率将只会提供许多大而化之不可证伪的似是而非。我们对信息的选取,首先要选择的是认知世界的分辨率。

选定了自己需要的分辨率后,我们要警觉以偏概全,要主动承认并指出自己的局限。例如科技发展的一个典型规律是领域爆发性而非全面开花,每一个时代,往往有某个领域的科技突飞猛进,而其它以前发展的领域可能减速或停滞。例如这十年的爆发点在智能手机,它已经取代laptop成为IT反展的前沿,所以我们不能从某些领域科技发展的变慢推得整个科技发展的变慢。

其实我之上讲的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但越是基本的,越是难以实现,不然世上的圣人也不会那么少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人们对那些陈词滥调因为越耳熟能详从而变得“去敏感化(desensitize),就如同一味被稀释了的药,鸡汤般的话天天左耳进右耳出,从而使你产生了抗药性,从而造成我们尽管听过许多道理,可依然过不好我们的一生。而要克服这一弊病,只能靠知识间的连接,从而使整体大于部分。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其实还有许多要说的话,比如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时刻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等,但这些都难以穿到由限制带来力量这跟主线上,故而没有在这里提出。而限制自己语言上的狂妄,决策上的远视,认知上的过度简化与过度细化,却能由点带面,形成意义之网。而在这张网上,我们每个人还应该加上来源与自己人生体悟的部分。能构建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网,就会是一个活的尽兴的有趣人。另一个原因是提出建议要做什么的建议要考虑个人的环境与自身的条件,方能因地因人给出合理的建议,而避免普遍的错误,却能为每一个人去掉不必要的耗损与纠结,从而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智资源去做自己真正致力于完成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这里说的价值观都是在做“减法”。

谁都想要追求生活幸福安康,但只知“享受当下,岁月静好”,都将滑向空虚和幻灭。 人生本来是走向毁灭的道路,人类亦是残酷无常的自然史的一部分。表面的稳定都是暂态,而看不到的黑天鹅总处在潜伏状态。 生活的根本命题是找到抗击虚无的最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即自我的实现形式。唯独寻找人生的自发秩序(目的,明确的目标,使命),通过不停的吸入有效信息扩充自己的格局,或者说找到让自身精神能量得以最快流动的方式。一切基于对自我最深刻的认识,尽管这个过程只可以在无休止的实践中逼近而不可达到。唯有此方能对抗岁月的侵蚀。

??

赞同 240??

??

2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音乐、游戏、动画、漫画、电影和猫164 人赞同了该回答人生观 人这辈子理应怎样活价值观 人这辈子最珍贵的应该是什么世界观 这个世界理应是怎样的??

赞同 164??

??

1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100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

我没觉得你的看法没什么错,而且是最简单最易于理解的看法。毕竟人还要生存,要明白点生存的道理,这样去理解,对人或者说具体的个人的生存是有益的。我想这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个基点。

比较容易让人糊涂导致混乱的,主要出在两个方面:

一、虚无化。比如有科学家认为,太阳将在40亿年后消失,人类必须在未来的8亿年中,去往新的栖息地。有的人就会据此认为,,太阳会消失,地球会消失,那么人类也可能会消失。

本月还有报道说,诺贝尔奖获得者,天文学家布莱恩·施密特指出,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宇宙终将消散。他说“1000亿年以后,除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所有星系都将消散,人们看到的宇宙将空无一物。”这就更厉害了,连宇宙都要消散了。

这不是科学家的错。这是科学家依据他们的观测进行的一个理性推导,这一推导与我们头脑中的一个假设发生了冲突,这个假设就是:人类的生活将越来越美好。那么,如果人类也有可能不存在了,还美好什么呢。虚无了。

其实,宇宙间事物存在的状态,总是变化的,有出现,就有消失。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如果因此不去感受生命体验的丰富性和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性,等于是放弃自己的存在了。

二、错乱化。

人生最痛苦的是什么?小沈阳说:“人死了,钱没花了”,赵本山说:“是人活着呢,钱没了”。这样的话,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从此说,那就赶快去弄钱,赶快用完吧。鲁迅说: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这就很值得深究了,如果把他解释为曾经追求的美好的目标,原来是追求错了,不知该怎么办的茫然,那对一个思想者来说,当然是深度的痛苦。可是换一种说法说:“今朝有酒今朝醉,休管明日是与非”,那鲁迅就有点无聊了。

其实,这就是人间百态。如果你非要把这些问题弄到头脑中去搅,用一种去绝对否定另一种,就可能会搅成一局乱棋,导致错乱。这种人间百态,是由不同的思维方向导致的,你承认他们在各行其是,不就行了吗?

当然,对于一些认真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休管明日是与非”,是低级的人生态度。人应当有高度,应该有高远的志向,去多做一些有益人类生存的事。

我倒是觉得,绝大多数人,都是吃饭穿衣的,不会因为想到迟早要死,干脆就不吃饭了,早死早了的。人一旦到了这个世上,生存就是第一需求,婴儿不需要教,就会啼哭要奶吃。在解决生存问题后,会去想一些不易明白的事,会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去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的。

当人在这些问题上陷入困境时,会去寻求宗教,以求解脱,我对此,一向是不大以为然的。

人当有定力。这个定力,和“各安其份”的文化系统形成有关。对此,知乎上的@丁一 有一个分析得比较到位的答题,可供参考。见??

赞同 100??

??

3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一个活得很认真的人。喜欢交友。qq:14919465057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某天与一个朋友随意聊到“三观”这话题,我随口说“当许多人说某某东西‘毁三观’的时候,他们往往并没有自己明确的认真用语言总结过自己的三观,甚至有些人连三观是什么都不知道。”她点头认同,我随口又问了一句:

“你的三观是什么样子?”

朋友顿了顿,开始回答说:

“世界观东西太抽象,我还是先讲讲人生观与价值观吧。大概价值观会更重要些,因为想明白什么比较重要,之后才更好去说‘为何而活’。于我本人来说,重要的事情大概包括,我需要做好手里的工作,需要尽到一个女儿的责任,需要爱我的女儿,还有,自我提升吧。”

然后有点说不下去了,转而回头问我。我像机关枪一样讲了一大段:

“刚才你说到类似‘老板老妈女儿自己都很重要’这样的话的时候,我隐约听到了一种焦虑,因为认真一想就能明白,这四人的利益是有冲突的,就像传统文化说‘你要成为完人、做君子’,但许多时候许多事情根本不能两全,我们连把自己掰成两瓣一个陪老板一个陪老妈都做不到,说拆成四瓣更是荒谬,所以如果以这样先谈价值观的方法去讲三观,我们最后似乎只能得到‘人生注定痛苦无奈’的结局。

“如果反过来先想这个世界,首先想‘这一切真的都是真实么?’似乎会对一切产生完全不同的感知。想象一下如果世界只是别人的一个计算机程序,我们脑中所有的‘历史’只是程序员(某种意义上的‘神’)赋予的数值,一切事件从醒来时开始,到睡觉时清零,过去不存在,未来不会来,所有所谓‘老板’、‘老妈’之类的观念都是虚无,甚至连‘我’都是虚空不存在的,还会有人执着地想要‘延迟满足’,要为了‘明天的幸福’而让今天再多忍受许多痛苦么?如果一觉睡去一切就会灰飞烟灭,甚至说那个程序员会在任何时候关机,你还会在陪老妈时想工作、做工作时想老妈么?

“我们永远无法证明任何事情是真的,但有一点无法怀疑的就是,当我们怀疑的时候,怀疑是真实的,正在怀疑的‘我’是真实的,所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再延伸一些,当我们痛苦的时候,痛苦的感受是真实的,快乐的时候,快乐的感受是真实的,所有的情绪都是真实的,对情绪的反思,也是真实的。

什么是真实?

“当将焦点专注在‘真实性’上,我们似乎很容易得出一个比较简单的价值观:既然一切最终都体现为真实的情绪感受与思考,那么,没有什么比‘活在当下’及‘滋养大脑’更有用的事情了。而有意思的是,当思维足够有深度,对于那些‘老妈还是老板’的两难问题,人们似乎会有能力找出更多的好的解决办法。这样三个问题似乎轻易就达成了一种统一。

“伟人”真有那么伟大吗?

“上面是说通过‘如果一切的真实性都有待商榷’这一角度的思考,对三观的回答。另一种角度是假设一切都是真实的,假设霍金等物理学家所描述的137亿年的宇宙也是真实的,那么,从一个宏大的历史的角度,人类文明相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就算还可以再绵延个几百万年,对于宇宙来说终究没有意义,文明终究要消亡,所有的‘为了人类而**’说到底不过是会对这一文明的历史产生微小的影响而已,甚至连这样微小的影响也是可替代的,即,就算这世界上没有牛顿没有爱因斯坦没有普朗克,世界终究还是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许多影响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本不是一个人作用的结果,而是会有许多人通过各自的思考最终达到同样的结果,而那些名人,不过是有幸获得了冠名权而已。

所有的“意义”都指向自己

“如果不管多么追求‘伟大’、‘为 **而献身’本身都是无意义的,不管多么牛逼的人最终都一样可以替代,那么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能指向对于‘自己’的价值,事实上与外物无关。比如‘孝’,表面上了为是父亲母亲,事实上是为了自己的‘归属感’,或是为了‘心安’,或是‘怕他人说闲话’等等,最终指向的仍然是自己。而传统文化的‘忠孝悌’、‘爱有差等’说到底仍然是一种‘自我中心’,是放大了的自私,本质上不比新时代的个人主义更高级,不过是加大了对人性的压抑而已。

“奠定了基本世界观后,就像一套理论系统有了‘公理’,之后的‘定理’、‘推论’等等都会来得很容易。比如‘为什么一个时间只能与一个人恋爱?’最简单的回答是:因为只关注一个异性的话,一切事情都会比较简单,有事只需要向一个人交代,不需要撒谎,不需要考虑晚上睡哪张床,很轻易就能给自己一个‘我是**的伴侣’的定义,会有强烈的归属感,脑中不需要想太多,自己的情绪感受会一直很好。表面上‘对伴侣忠诚’看起来是很‘道德’的事情,但结果却是从‘利己’出发,导向了多赢的结果。”

Pi在讲的过程中一气呵成,畅快淋漓,朋友听了也有很爽的感觉。当然对于“世界的可能性”的思考可以有无数种解答,但不管是哪一种,如果可以反复思量、内部圆满通融,个体往往会对自己人生的许多决策多出许多坚信,人生的迷茫感或许不会比常人少太多(不思考的人不会迷茫),但至少,在迷茫的时候,思索的内容会大不一样,决策的质量也会有很大不同。

在咨询实践过程中能碰到许多人,一些人对于“三观”有蒙胧的认知,一旦谈起来,当被逼问“**的意义是什么”时,会诞生许多极富创造力的思考;一些人则对于世界的“既有规则”有着不可思议的执着,每次提到“意义”就答“难道不是就该这样吗”,然后避重就轻,这些人中的许多否认“意义”,也否认“我”的价值,否认“痛苦”,心像包了厚厚的茧,拆起来异常困难,看似“没有痛苦”,事实上与那些承认痛苦的泣涕淋漓的来访者相比,他们的痛苦要隐秘得多,在痛苦的程度上要更深刻得多。

“三观”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其细节的建立的过程往往也需要漫长的时间,其修正更是一辈子的功课。其实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我在思考、在探索”。

我思故我在。

在22日(周二)的live“”中,Pi将进一步讨论关于“为什么”及关于“意义”的话题,欢迎大家提前在live窗口提问,也欢迎大家讲出自己的世界观 ^ ^

再次贴出live地址:

另一篇谈论与“意义”有关的文章:

??

赞同 71??

??

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114 人赞同了该回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