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佛与魔的对话》正解

句子大全 2022-05-12 08:07:01
相关推荐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应得度者皆得度,魔王波旬看到释迦牟尼佛度了很多人,心里很不舒服,他来见佛,请佛赶快涅盘:“你度了那么多人了,可以涅盘了。”

佛祖觉察到自己与娑婆众生的缘分已到,就答应了波旬的请求。

魔王波旬说:“你涅盘后,我一定要破坏你的佛法。”

佛祖说:“佛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能破坏。”

魔王波旬说:“呵呵,正义永存,邪恶也不会消失,你在世时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孙不也很多吗?人性本恶,学坏容易学好难,你入灭之后,信仰你的人会越来越少,信仰我的人会越来越多。”

佛祖说:“你破坏我的佛法对你没好处,佛光是普照之光,照耀着善良的人,也照耀着邪恶如你之人,如果正法时代一旦结束,你的福报也就完了,等待你的就是无间地狱,你会在地狱中受无量种种苦。”

魔王波旬说:“我知道佛祖是不说谎的,但是佛祖你也知道命由心造,我会设法避免地狱之苦的。”

佛祖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哪里能避免得了!”

魔王波旬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波旬亦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顺应百姓方面,佛祖你是比不上我的,你戒律森严,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教人远离贪欲,而我顺应百姓的欲望,满足百姓的欲望,众生没有贪欲那里有我波旬?”

佛祖说:“我有佛经留世。”

魔王波旬说:“经典是死文字,要教化众生,还是需要人来解释。”

佛祖说:“我有僧宝留世。”

魔王波旬说:“你要教化众生得引进新人吧,你老人家不会拒绝我的弟子接受你的教诲吧。”

佛祖说:“不会。”

魔王波旬说:“到了末法时期,我叫我的徒子徒孙混入你的僧宝内,穿你的袈裟,破坏你的佛法,曲解你的经典,破坏你的戒律,以达到我今天武力不能达到的目的……”

佛祖听了魔王的话,久久无语,不一会,两行热泪缓缓流了下来。

魔王见此,率众狂笑而去。

佛祖说:“末法时我将率弟子脱掉袈裟走出寺庙,一世修成。”

以上短篇题曰《佛与魔的对话》,在网上疯传多年,相信不少人眼熟能详,初次成文的时间已不可考,最早流传网络,应该是2010年左右,彼时全文张贴于某论坛时,旋即有人表示反对,而后几年,天涯社区、各大贴吧和各类博客亦频繁转载,近些年来,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一些在家佛弟子发心建立的宣传佛法的公众号上也有收录,那么这则短文的内容究竟是真是假?是人为编撰还是有佛经出处的呢?

对初学者来说,短文所述似乎不假,但对常读经典熟悉教理者而言,明察秋毫,真伪立辨,整合网上诸大善信的疑问,我归纳此文存有六大疑点,与众探讨,望不吝赐教。

一、“佛祖”还是“佛陀”

据《佛说十号经》记载,诸佛原本有一万种名号,“佛”只是其中之一,由于太多不易铭记,后来人们逐渐简化为十种,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之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好比老师、教师、先生是通称一样,这十种名号亦是通称。

佛无量劫修行,证无上觉,所得的十种称号,概括代表了佛的十种功德威力,如来十号佛弟子烂熟于心,倒背如流,绝不至于稀里糊涂的称佛为“佛祖”,诸佛的一万种名号里,也不存在“佛祖”的称呼,“佛祖”这种带有浓浓西游记及中国民间风格的叫法,不是教内对佛的正称,佛弟子日常称佛为“佛”或者“佛陀”,“佛”之一字,正是梵文“佛陀”的音译之略,也有译作“浮屠”“浮图”“勃驮”“没驮”的,汉语是“觉”“觉者”“知者”的意思。

以我们常人的思维说法,某个领域的始创者,可尊为始祖或鼻祖,广泛应用在宗教和学派的创始人身上,如老子之于道教,孔子之于儒教,鲁班之于工匠业,既然教内没有“佛祖”的叫法,那第一个成佛的人是谁呢?

《妙法莲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给出了答案:“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名大成,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盘,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威音王佛又作寂趣音王佛,所在的劫名为“离衰”,“威音王”也非某一位佛的独号,实有两万亿佛同此一号,最初的威音王佛,乃华藏世界的第一尊佛,也可以说是十方世界的本初之佛。《妙法莲华经玄赞》里说:“诸佛同名为威音王者,即显说法华之音声,如王之尊胜,有大威势,能令众生获大利乐。”后来禅宗以此佛表示遥远的太古时劫,以“威音前一箭,射透须弥山”比喻人类本有纯正的精神境界。

二、“佛祖”的眼泪

短文极为煽情地描写了“佛祖”流泪的一幕,《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佛陀一生,瞬目扬眉,语默动静,无不是为了饶益有情,哪怕是流泪。

然佛陀流泪,稀有罕见,即使在刚出生时,也并非如寻常人般“呱呱坠地”,佛陀降生时的情景,有多部经典记载,例如《方广大庄严经》、《过去现在因果经》。

《方广大庄严经》云:“尔时菩萨既诞生已,观察四方,犹如师子及大丈夫,安详瞻顾。比丘当知,菩萨于多生中积集善根,是时即得清净天眼,观见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国土城邑及诸众生,所有心行皆悉了知,如是知已,而复观察是诸众生,所有戒定智慧及诸善根与我等不,乃见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无一众生与我等者。尔时菩萨善自思惟称量正念,不假扶持即便自能东行七步,所下足处皆生莲华,菩萨是时无有怖畏,亦无謇讷,作如是言:‘我得一切善法,当为众生说之。’又于南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于天人应受供养。’又于西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于世间最尊最胜,此即是我最后边身,尽生老病死。’又于北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无上上。’又于下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降伏一切魔军,又灭地狱诸猛火等所有苦具,施大法云雨大法雨,当令众生尽受安乐。’又于上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菩萨说是语时,其声普闻一切三千大千世界,比丘当知,菩萨于多生中积集善根,于最后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尔如是神通变化。

《过去现在因果经》云:“尔时夫人,既入园已,诸根寂静,十月满足,于二月八日日初出时,夫人见彼园中,有一大树,名曰无忧,花色香鲜,枝叶分布,极为茂盛,即举右手,欲牵摘之,菩萨渐渐从右胁出,于时树下,亦生七宝七茎莲花,大如车轮,菩萨即便堕莲花上,无扶侍者,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说是言已,时四天王,即以天缯接太子身,置宝机上,释提桓因手执宝盖,大梵天王又持白拂,侍立左右,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身黄金色有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亦于空中作天伎乐,歌呗赞颂,烧众名香,散诸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

这两部经都明确记载了佛陀降生,却无一字一句提到佛陀流泪,反而是我们熟悉的向六方各行七步,举右手而唱咏“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三藏十二部卷帙浩繁、名相庞杂、义蕴深奥,涉及佛陀流泪的经典只有一部,那就是《宝箧印陀罗尼经》,关于佛陀流泪,经中是这么描述的:

“尔时世尊礼彼朽塔,右绕三匝,脱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泪,涕血交流,泣已微笑,当尔之时,十方诸佛,皆同观视,亦皆流泪,各所放光来照是塔,于时大众惊愕变色,互欲决疑。尔时,金刚手菩萨等,亦皆流泪,威焰炽盛,执杵旋转,往诣佛所,白言:‘世尊!此何因缘,现是光相?何如来眼流泪如是?亦彼十方诸佛大瑞光相现前?唯愿如来于此大众解释我疑。’时薄伽梵告金刚手:‘此大全身舍利积聚如来宝塔,一切如来无量俱胝心陀罗尼密印法要,今在其中,金刚手,有此法要在是中故,塔即变为重叠无隙,如胡麻子,俱胝百千如来之身,当知亦是,如胡麻子,百千俱胝如来全身舍利之聚,乃至八万四千法蕴亦在其中,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顶相亦在其中,由是妙事,是塔所在之处,有大神验,殊胜威德,能满一切世间吉庆。’”

当时不但释迦牟尼佛流泪,十方诸佛亦皆流泪,金刚手菩萨等无不如此,流泪的原因佛陀随后就有开示:“无智众生惑障覆蔽,徒朽珍宝,不知采用,以是事故,我今流泪,彼诸如来,亦皆流泪。”佛陀示现流泪,旨在乘机宣说《宝箧印陀罗尼经》,使众生闻法获益,反观文中的“佛祖”,要么是被咄咄逼人的波旬怼到欲辩无词伤心落泪,要么是觉得自己“行将就木”,无力阻止波旬将来坏乱正法万念俱灰而泪流不已,与真实的佛陀大相径庭。

真实的佛陀,波旬与之较量,可说是以卵击石,屡屡完败,任他如何生心动念变化多端,佛陀尽皆了如指掌,不妨先看看《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的精彩叙述:

“说是法时,天魔波旬庄严四兵来趣宝坊,如先趣向菩提树时,如来见已,告海慧言:‘汝说魔业,我说坏魔,以是因缘,魔王波旬庄严四兵而来至此,欲设何计以当御之?’海慧菩萨言:‘世尊,我今欲持魔王波旬及其眷属置庄严国,我身当住魔所住处。’尔时,舍利弗言:‘善男子,庄严世界去此远近?佛号何等?’‘舍利弗,在此东方过于十二恒河沙等世界,其土有佛,号破疑净光,今现在世为诸菩萨说净菩萨行,彼国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亿魔,一一魔王有十千亿人兵眷属,其佛初坐菩提树时,如是诸魔悉共庄严至菩萨所,尔时,菩萨先为诸魔讲宣正典,令其得住不退转地,然后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正法轮,彼佛世尊,其大弟子及侍使者亦悉是魔,如是等魔悉能教化调伏众生,是故我今取魔波旬安置彼土,为欲坏其所行魔业,庄严如来无上正法。’时,魔波旬闻是语已心生恐怖,四望顾视欲求退处,四方障碍不得从意,复欲灭身亦不能得,方计不立倍复生懅,白佛言:‘世尊,唯愿大慈,少见救护。’佛言:‘波旬,我于此事不得自在,汝当归向海慧菩萨,求哀忏悔。’时,魔波旬即向海慧合掌而言:‘善男子,我从今日不敢复作如是魔业,唯愿仁者听我忏悔!’海慧菩萨言:‘我于汝所都无瞋心,菩萨之法常应忍辱一切众生,波旬,汝可往彼礼觐彼佛,汝身当得无量利益。’尔时,菩萨即以右手摩其顶上,作如是言:‘若诸菩萨于诸法中无贪吝者,以我神通令汝必至彼佛世界。’言已,波旬即至彼土,既至彼土,见佛敬礼,却住一面。彼诸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国土有如是等不净之人而来至此?’佛言:‘善男子,西方过十二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彼有世界名曰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为过数量诸菩萨等说大集经,彼有菩萨名曰海慧,说魔业时,是魔庄严四种兵众来至会所,海慧菩萨以神通力移来至此。’”

再来欣赏以下这段经文,出自《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此经正是《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菩萨所问品》的同本异译,翻译者乃唐代的不空大师:

“说此伽他赞叹佛时,天魔波旬严四种兵,来诣佛所住众会前,现其自身如长者形,头面礼足住在一面,白佛言:‘世尊此大虚空藏菩萨及宝手菩萨是二正士,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又能示现如是种种奇特神通利益之事,于未来世,而有有情闻此经典开悟信解思惟者不?’佛告波旬:‘未来世中,信此经者其数甚少,如以一毛端析为百千分,以此一分于大海中取一滴水,善男子,信此经者如毛端水,不信之者如大海水。’时魔波旬闻是语已,心大欢喜,踊跃歌舞出于众会。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此是何人?欢喜踊跃出于众会!’佛告舍利子:‘是天魔波旬,现长者形来至我所,欲隐蔽正法闻说后世信经者少心生庆快,是故唱言沙门瞿昙眷属减少,我眷属多。’尔时魔波旬生欢喜已,出于众会欲还天宫,作如是念:‘此虚空藏及余菩萨并于瞿昙所有功德,皆悉减少。’时,虚空藏菩萨即以神力制魔波旬及其眷属,住于空中令不得去,而告魔言:‘波旬虚空无碍,何不速去还。’尔时天宫魔即答言:‘汝见虚空无有障碍,我观空中尽唯暗黑,不知所从,唯向下观见佛世尊光明普照。’时虚空藏菩萨告波旬言:‘波旬岂有内心意乐白法外见暗耶,无如是理。’时魔波旬自知内心常怀嫉恼,深生愧耻,白虚空藏菩萨言:‘我从今日之后更不复作魔罗之业。’虚空藏菩萨言:‘波旬是为希有是为难事,能发如是坚固之愿,波旬汝及眷属,宜应下来于如来所听闻法要,所以者何?佛世难值,时魔波旬意还本宫志不乐听,以虚空藏告敕之故,与诸眷属从于空中,俯仰而下......尔时大虚空藏菩萨告魔波旬言:‘汝闻说此超魔境界法门不邪?波旬答言:‘唯然已闻。’虚空藏言:‘波旬汝敢于此诸大菩萨所说超魔境界法门作魔事不?答言:‘大士,我或昔闻超魔境界殊胜法门,或复当闻终不敢能为其魔业,何况现证。’尔时会中,有四护菩提场眷属天,一名畠却梨,二名三牟得却梨,三名具香,四名净信,时此四天告波旬言:‘我昔见汝于菩提树下,如来正坐道场成正觉时,汝率营从与作留难,世尊彼时以慈悲调柔戒闻定慧坚固勇猛精进福智,以其宝手击触于地,无量世界应时震动,世尊神力已摧伏汝及其眷属,应自证明,今复更于佛菩萨所欲为魔业,波旬汝及眷属,而今之后于佛菩萨宜应尊重修诸供养。”

三、波旬出言不当

在我们这个小世界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和梵加夷天中间,有魔天宫,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重,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魔王波旬居在此天,为此天天主,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

盖诸佛出世,常有与其同世之魔障难其修行成道,且魔各有不同,波旬乃释迦佛出世时之大魔王,有无量眷属,专断人生命和善根,尤其障害佛道,《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说:“此魔名为自在天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之,而违逆佛与娆乱僧之罪,乃诸罪中之最大者,故此魔又名‘极恶’”。顺便提一下,弥勒出时的魔王名曰“导师”(增一阿含经上又叫“大将”),他的所作所为则与波旬截然相反,奉行以法治化,当听到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无上道果的消息时,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七日七夜不眠不寐,遂率领欲界无数天人,至弥勒佛所,恭敬礼拜。

此魔波旬虽是魔中极恶,魔王中王,前世却是位学佛人,修建过一所佛寺,受持过一日八关斋戒,供养过辟支佛一钵之食,凭此福报,得享天命,他心知佛法根绝爱欲,使人出离魔境欲界,所以总是忧愁烦恼,视佛法为世出世间的头号威胁,于是当仁不让的成了逆佛乱僧的始作俑者,往往身先士卒,千变万化,手段层出叠现。

波旬经常娆乱留难佛及诸弟子,行迹所到之处,遍及王舍城、毗舍离城、波罗柰国、郁鞞罗聚落、娑罗婆罗门聚落、释氏石主释氏聚落、乌暂婆利梵志女林、婆奇瘦鼍山怖林等各处,凡是佛及诸弟子出现的地方,波旬皆有可能如影随形,甚至在佛陀六年的苦行生涯里,波旬就常随左右,最终伺求其过而不能得,生厌倦心悒然而退。

也许大家颇感费解,前身学佛的波旬为何今身会堕落魔道与佛教势不两立?一个学佛人,树立正知正见福慧双修至关紧要,贪嗔痴的恶,非戒定慧的剑不能斩,欲知究竟,楞严经里自有答案揭晓,建议读诵受持,为人解说。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是法门精髓,成佛正印,是修心迷悟的关键,是辨别正邪的照妖镜,有“破魔宝典”的美誉,邪魔外道闻名丧胆,是故遭受的毁谤也最是严重,佛在经中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由此可知,波旬的前世今生实与佛教渊源极深,《阿含经》、《楞严经》、《大品般若经》等经典皆广载波旬之名相、语意及其娆害佛陀或诸修行者破坏善法的种种事迹,但是其他宗教的典籍里却找不到一丝存在的影迹,连名字也不可寻,道教亦然,正因如此,我才会在看到文中的波旬突然语出惊人飙出一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话来,被杀个措手不及,难不成波旬还知道《道德经》?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大意是说圣人没有固执不变的心意,而是和普通老百姓的心意息息相通,表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综合波旬今世前生的“履历”行为分析,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我认为至少在佛法东传前,波旬本尊并未涉足过中华大地,不可能听过了解过道德经,别忘了他从始至终矢志不渝坚定不移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佛种,然佛世时中国的法缘尚未成熟,全世界只有古印度三宝具足,文章作者此语的引用欠妥,暴露的远不止无知。

四、波旬不可能当面狂笑

文中的波旬,看起来甚是傲慢无礼,胆大妄为,最后竟然“率众狂笑而去”,倒也算符合魔中极恶的个性,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人天正道共厌之,重点是这位恶魔之王会是那种得意忘形死于话多的反派人设吗?在佛陀面前这么无的放矢和盘托出“灭法计划”?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他确有此意,无日或忘,佛陀也洞烛幽微,可他毕竟还有自知之明,菩提树下一战之后,芸芸魔众没有不对佛的大威德力心存敬畏的,但生一念害佛之心,则自见身被五系缚,势力悉失,动弹不得。

话说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舍于五欲,端坐思惟,将成正觉,波旬懊恼恐惧,兴师八十亿众,欲来坏佛,面对炽盛魔军,佛陀超然不惊,身心既定如须弥山安处不动,观诸魔军如童子戏,不久即大破魔军悉令退散,犹如猛风吹微细花,波旬大败,立时神气挫恧无复威势,心生惶怖闷绝顿躃,这场惊天动地的佛魔对决,以波旬溃败佛陀证悟告终,天魔娆佛一事,《方广大庄严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集经》、《杂阿含经》《杂宝藏经》均有记载,后来波旬还为佛所化,证了须陀洹果。

所以在佛陀面前,波旬万万不敢造次,口不择言,再者佛陀虽然已随彼意许入涅盘,仍有诸多菩萨罗汉住世,荷担着结集法藏弘法利生的重任,波旬的阴谋阳谋花招伎俩,随便一位都能轻松化解,天魔外道,岂堪一击?海慧菩萨、虚空藏菩萨(大方等大集经),文殊菩萨(佛说魔逆经)、维摩大士(维摩诘所说经)、优波毱多罗汉(付法藏因缘传)都曾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事实上波旬承佛威神蒙佛加持,也有闻法欢喜暂舍恶心发愿拥护不作魔业的时候,详情参考《大方等大集经》《大般涅盘经》。

至于文中波旬侃侃而谈的“灭法计划”,其细节诸经中多有披露,但全部是佛向弟子们的亲口宣说,证明波旬坏灭佛法的阴谋诡计佛陀了了常明,绝非波旬兴奋过头忘乎所以的“自我泄密”,有经为证。

《大般涅盘经》云:“佛告迦叶:‘我般涅盘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坏乱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当于尔时,阎浮提内,无一比丘为我弟子,尔时波旬悉以大火焚烧一切所有经典,其中或有遗余在者,诸婆罗门即共偷取,处处采拾,安置己典,以是义故,诸小菩萨,佛未出时,率共信受婆罗门语,诸婆罗门虽作是说:‘我有斋戒。’而诸外道真实无也,诸外道等,虽复说言有我乐净,而实不解我乐净义,直以佛法一字二字,一句二句,说言我典有如是义。”

《佛说正法灭尽经》云:“佛告阿难:‘吾涅盘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尚,教化平等,怜贫念老,救育穷厄。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思善,不侵害人,捐身济物,不自惜己,忍辱仁和,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黜驱遣,不令得住。’”

《佛藏经》云:“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昧,我灭度后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

波旬以戕害众生慧命为乐,实是不信因果不惧苦报的坏榜样,文中的波旬竟然胸有成竹信誓旦旦的说命由心造会设法避免地狱之苦,他是大言不惭还是确有免苦为乐的妙计良方?

你可以说他大言不惭,也可以说他真的“山人自有妙计”,《大悲莲华经》中,佛告诉波旬的儿子商主,未来末法时,波旬眼看正法灭尽,极大喜踊欣庆得大称意,以随喜法灭故,刹那顷坠落魔宫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恼,当于尔时,忆佛所说法得净信心,即时地狱命终,生三十三天。你没看错,波旬的“妙计良方”,最终还是不离佛法,危难之际首先想到的还是抱佛脚,唯佛一字,能免斯苦,坏诸暗冥,佛不但预言波旬会堕而复升,还悬记他未来世将成佛道。

有关佛陀悬记波旬成佛一事,记录的经典仍是《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佛复告阿难陀言:‘此魔波旬当成佛时,与诸眷属于彼彼世界,各各异名。’尔时具寿阿难陀白佛:‘世尊,经于几时,此魔当成无上菩提?得菩提已佛及世界名为何等?’佛告阿难陀:‘此魔波旬,当于来世十千佛所,为作魔事,从彼佛所闻金刚场摧坏烦恼清净法门,又于彼佛所闻于秘密甚深轨则威仪功德尸罗处行,勤行方便于最末后无边无垢幢如来所,当作魔事,于彼佛所,善根淳熟心得决定,获得一切佛法光明,发菩提心,然后经于过阿僧只数量佛所,恭敬供养于彼佛法,出家修道护持正法,教化成就无量有情,复更过于四万阿僧只劫,当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妙住得法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清净安立,劫名清净,复次,阿难陀,清净安立世界,国土丰盛人民快乐,如睹史多天宫所有受用乐具,彼国菩萨受用乐具亦复如是,彼妙住得法光如来寿命四十中劫,有六十四俱胝诸声闻众一万二千大菩萨众,阿难陀如是诸魔若魔男若魔女若魔民悉发住于无上正等菩提之心,皆随生彼清净世界,时妙住得法光如来知其深心,皆悉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广作魔事,犹见如来,当证无上正等菩提究竟涅盘,纵观波旬的经历,我料肯定有人疑窦丛生大惑不解,甚至武断认定波旬不落因果,从而质疑因果,对于这点,佛在《大悲莲华经》里解释得十分清楚:“何以故?商主,若其恶心于来所作诸过失,身坏命终堕大地狱,若复慈心供养如来不求过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天人中,彼以善根得值诸佛,值诸佛已复种善根,种善根已次第当得无漏涅盘。”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在我看来,波旬恰恰印证了因果不欺,因果不虚,佛法不可思议,波旬之恶,非佛法不能对治。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虽然佛说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皆当作佛,但我们应该明白,波旬的成佛之路其实非常迂曲漫长,准确的说,是自十千佛的最后一位无边无垢幢如来所发菩提心时开始计算,然后继续在阿僧只数量佛所中修行梵行,广度有情,再经过四万阿僧只劫的时间才功德圆满,波旬未来仍将在无量大劫的生死中驰骛往来,三界火宅,众苦煎迫,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尽管成佛的快慢因人而异,通途道(通途教法为难行道)平均也要三大阿僧只劫,可是现在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的大乘善信,只要勤行六度,精进无倦,哪一个成佛的速度不会比波旬快,尤其是净土行者(净土法门为易行道),弥陀接引横出三界,永不退转速趣菩提,论疾得成佛,无出其右。

结合经典如理分析,波旬是不可能当着佛陀面狂笑的,波旬在生死长夜中干扰如来从未取得胜利,“没有实力”的狂笑毫无意义,连他自己都曾向女儿们心服口服的承认“我不见有若天若人能制佛者”,可见文中的波旬所以狂笑,完全是作者的自作多情内藏祸心,若拿这篇短文设置的故事情境对照经典,波旬应该乐极生悲声泪俱下才对,不错,流泪的是波旬,不是佛陀。

五、与经典记载不符

《佛与魔的对话》一文,主题是“波旬请佛涅盘”,波旬请佛涅盘,是佛教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大事件,佛经自然有委曲详尽的记载,且看《长阿含经》:

“如来即起,著衣持钵,诣一树下,告阿难:‘敷座,吾患背痛,欲于此止。’对曰:‘唯然。’寻即敷座,如来坐已,阿难敷一小座于佛前坐。佛告阿难;‘诸有修四神足,多修习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余,阿难,佛四神足已多修行,专念不忘,在意所欲,如来可止一劫有余,为世除冥,多所饶益,天人获安。’尔时,阿难默然不对,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时阿难为魔所蔽,曚曚不悟,佛三现相而不知请。佛告阿难:‘宜知是时。’阿难承佛意旨,即从座起,礼佛而去,去佛不远,在一树下静意思惟。其间未久,时魔波旬来白佛:‘佛意无欲,可般涅盘,今正是时,宜速灭度。’佛告波旬:‘且止!且止!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盘,须我诸比丘集,又能自调,勇捍无怯,到安隐处,逮得己利,为人导师,演布经教,显于句义,若有异论,能以正法而降伏之,又以神变,自身作证,如是弟子皆悉未集。又诸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普皆如是,亦复未集,今者要当广于梵行,演布觉意,使诸天人普见神变。’时魔波旬复白佛言;‘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我时至世尊所,劝请如来可般涅盘,今正是时,宜速灭度,尔时,如来即报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时,如来今者未取涅盘,须我诸弟子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乃取灭度,佛今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见神变化,今正是时,何不灭度?’佛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时不久住也,是后三月,于本生处拘尸那竭娑罗园双树间,当取灭度。’时魔即念:‘佛不虚言,今必灭度。’欢喜踊跃,忽然不现。魔去未久,佛即于遮婆罗塔,定意三昧,舍命住寿,当此之时,地大震动,举国人民莫不惊怖,衣毛为竖,佛放大光,澈照无穷,幽冥之处,莫不蒙明,各得相见。”

佛在世时我沉沦,我得人身佛灭度,忏悔此身多罪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每回读到这段经文,我都是黯然神伤,悲不自胜。魔王波旬不止一次请佛涅盘,佛成道时就曾迫不及待一次三请,只是佛以四部弟子未具足所应度者皆未究竟诸外道众悉未降服为由断然拒绝,此番魔王波旬故技重施,又来劝请,见佛依旧持拒绝态度,索性不依不饶死缠烂打,佛知化缘已尽,终于答应。波旬所愿已果,当时的反应是“欢喜踊跃忽然不现”,并非如文中所写的“率众狂笑而去”,用语不同,意义天壤之别。

上文我说若拿这篇短文设置的故事情境对照经典,波旬应该是乐极生悲声泪俱下才对,但通过《长阿含经》的节录来看,波旬简直乐到了极处,那悲从何来?泪从何来?我们再看《四童子三昧经》。

《四童子三昧经》云:“尔时,世尊说此肉眼功德之时,有六十二亿诸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还生退心,所以者何?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难可证故。‘我等但于此处,灭尽诸苦取漏尽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住于学地,复有十那由他菩萨成就最初发菩提心,复有三十二亿诸菩萨等得无生忍法。尔时,魔王波旬,怆怏苦恼泣泪满面白佛言:‘世尊,我为何事欲令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早入涅盘,乃令无量无边众生出我境界,今者世尊,东方黄晦日未现顷,所作佛事如住一劫若住一劫,未能过此利益度脱多数众生,所谓住于般涅盘道,如来今者,令我境界悉皆空虚。’时魔波旬说是言已,佛告波旬:‘汝莫啼哭!波旬,汝犹大有不作善业及不信者,是汝朋友,在汝境界,汝是彼伴。’尔时,世尊即以甲爪取地上尘,告魔波旬:‘于汝意云何?为我爪上土尘多耶?为此大地上尘多乎?’作是语已,时魔波旬白佛言:‘世尊,指甲上土少不足言。’如是语已,佛告波旬:‘譬如甲上土尘甚少,我所度众生入涅盘者,复少于此爪甲上土,波旬,譬如大地土尘甚多无量无边,在汝境界众生亦复如是甚多无量。波旬,汝莫忧愁,应生欢喜,何以故?众生在汝境界多大地土故,波旬,然诸众生自作不善去涅盘远,非汝所为,所以者何?但众生界无有边际,波旬,汝欲所作但当作之,如来今日于后夜分当入涅盘。’”

从《长阿含经》波旬请佛涅盘到《四童子三昧经》一会,间隔正好三个月时间,在《四童子三昧经》接近尾声时,佛告波旬今日后夜时分当入涅盘,实践承诺。但出乎波旬意料的是,佛宣讲《四童子三昧经》时,于刹那间所作的佛事所度的众生,比住世一劫还多,他日盼夜盼盼佛涅盘,就是害怕眷属归佛与日俱减自己成为孤家寡人,不承想适得其反,因此声泪俱下,一度后悔请佛涅盘,多亏有佛软言慰喻,才得释怀。

当然,波旬“倾情演绎”的哭戏是不可能仅限于此的,我且再举二三事例,大家感受一番。

《佛说魔逆经》云:“尔时魔波旬,心怀忧戚泣泪如雨,而说此言:‘若此经典所流布处,诸魔波旬不得其便,设有受持断绝魔事。’魔说此语则便没去。”

《大方等大集经》云:“尔时波旬,悉见娑婆世界在佛身内,见已悲泣涕泪横流心生愁恼,若坐若起若行若立进止出入以手拍头亦受苦恼,乃至一切魔之眷属亦复如是。”

还有更极致的,依然是《大方等大集经》:“尔时,魔波旬自见有过,忧愁惶恐,前礼佛足在一面立。时虚空藏菩萨问魔波旬言:‘汝何以忧愁憔悸战栗悚息,状如失志人,在一面立耶?’魔波旬答言:‘善男子,我从如来闻说如是等可畏之事,是故以为忧愁恐怖,当堕何趣?谁当救我?我于如来所说法律之中,数作无量诸留难事,是故忧耳!’虚空藏言:‘波旬,佛法之中有出罪法,汝可来至世尊所,可诚心忏悔所作诸恶,更莫复作,若能如是,可获善利,为不空过。’尔时,天魔波旬即前五体投地,礼世尊足下,仰视如来,流泪涕泣而白佛言:‘世尊,我今诚心忏悔,从昔以来于如来所说法律之中,数作无量诸留难事,唯愿世尊起大悲心,以慈愍故愿受忏悔。’佛言:‘善哉!善哉!波旬,汝乃能自见所作诸恶,为上善哉!能如是悔过罪者,于佛法中则为弘广如来法藏,诸佛亦受其人悔过,是故汝今勿更复作!’”

大家切莫在读经时看到波旬内怀忧戚哭哭啼啼就掉以轻心,应知波旬逆佛乱僧,采取的策略向来是软硬兼施,极尽威吓利诱,诓瞒误导之能事,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九,波旬“执大团石,两手调弄,到于佛前,碎成微尘”,及“化作大龙,绕佛身七匝,举头临佛顶上,身如大船,眼如铜炉,舌如曳电,出息入息若雷雹声”等,这都是使用威吓的策略;再例如波旬对佛说“大修苦行处,能令得清净,而今反弃舍,于此何所求?欲于此求净,净亦无由得”,这是以极端苦行来误导正修行;而有时波旬看似来称赞佛,实是威逼不成,改为打“糖衣炮弹”:“如是,世尊!如是,善逝!今可作王,不杀生,不教人杀,一向行法,不行非法。世尊!今可作王,必得如意。”佛志在三界法王人天导师,不是人间王四天下为大地主的转轮圣王,所以波旬的赞叹和怂恿,也是一种扰乱。

波旬的手段多种多样变幻无穷,如化身年少、大龙、少壮婆罗门像、大牛、壮士大身,或施以碎石、蒙蔽阿难等魔法,《长阿含经》中,阿难就是为他所蔽,曚曚不悟,导致佛三次暗示听而不闻,未能及时请佛住世转于法轮,才让他奸计得逞;《中阿含经》的降魔经中,波旬化为细形潜入大目犍连尊者腹中;有时波旬会直接以魔力动乱梵志心意,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九中,波旬的三个女儿爱欲、爱念和爱乐也来到佛前绮言妖姿,助阵波旬进行娆乱;另外在《阿含经》中,波旬还直接误导修行者,诱其发愿往生魔界,比如他对优波遮罗比丘尼所说偈:“三十三天上,炎魔兜率陀,化乐他自在,发愿得往生。”

龙树菩萨住世时,魔王波旬曾化现成一个名为“行乐比丘”的僧人,撰写了大量污蔑诋毁大乘佛法的论典,令大乘佛教的见解与行为面临着巨大威胁,好在是龙树菩萨力挽狂澜,广泛传播各种讨伐邪说,遏恶扬善的理证,给了波旬迎头痛击,终致他的异见邪说奄奄一息,一蹶不振。龙树菩萨的壮举,越发兴盛了佛法,但波旬及其眷属却火冒三丈,嫉妒万分,甚至到了不堪忍受的境地,无奈一时黔驴技穷,波旬只好钻入乐行王后的胎腹中,伺机作恶,不久王后临产,生下“具力太子”,这个具力太子就是波旬所化。

等具力太子成年后,想要尽快顺利继承王位,非取龙树菩萨性命不可,龙树菩萨为了效法佛陀因地之难行能行,为了慑服波旬,为了激起诸大佛子的勇气信心,为了利益后代众生,爽快答应了具力太子索要头颅的要求,欢喜布施。

魔王波旬毕竟不是佛菩萨阿罗汉的对手,在他们面前,失意沮丧碰鼻吃灰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邪不胜正,但他有的是办法障碍扰乱没有定力的人和天人,令他们乐著诸欲,不思修行或盲修瞎练或沉迷邪法,魔王波旬是当之无愧的大恶知识。

波旬这个大恶知识能恶到什么程度,其子商主最有发言权,《大悲莲华经》中有一段商主对父亲波旬的评价,可见一斑:“商主复言:‘世尊,是魔波旬非是我父非我善友,常求杀害是我怨家大恶知识,常欲令我不得乐事和合安隐,但作毁坏不欲利益。世尊,是魔於我极欲作恶,毁谤天人作大怨雠,常於如是慧炬、慧光、大智灯求欲灭之。世尊,若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诸天人中有一极毒恶人出於世者,当知即是波旬也;世尊,若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有人不为益己身故,不益他故不益多众生故而发者,当知即是魔波旬也;世尊,若复有正实语人作如是言:有人不为怜愍利益天、人、魔、梵、阿修罗、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故,又不欲令和合安隐故,欲令退落受苦恼故而发心者,当知即是波旬也。’”

时下盛行一种谬论邪说,说魔王波旬是佛菩萨的化身,号召大家礼拜皈依,理由是《维摩诘经》提到“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还有波旬在《大般涅盘经》里向佛宣说了一个普利众生的神咒,依《楞严经》“八地菩萨乃能自说神咒”判断,认为能宣说安乐利益众生之神咒者必定有八地菩萨的证量;更有甚者,直接一锤定音锁定波旬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依据还是《大般涅盘经》佛说“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魔波旬,众人皆谓我是波旬,然我久于无量劫中离于魔事,清净无染犹如莲花。”

很多的不法之徒,喜欢臆测经论,造谣惑众,光是摘取那些适合蒙蔽大众的片段用来分享,利用佛说服务自己,至于佛说的对象是谁,在什么场合说的,以何因缘作如是说,他就秘而不宣,你不总览佛经,学习增上,广闻多思,就容易偏听盲信。楞严经言八地菩萨乃能自说神咒,指的是真正的八地菩萨,波旬那个利益众生的神咒是靠佛加持暂舍恶心才贡献出来的,他可没有永舍恶心,佛知他刚强难化,自己灭度后,暂舍的恶心必会愈发暴长膨胀,将佛法摧残到无以加复,所以佛只接受他的神咒,拒绝他的饮食供养,认可他一时的善心,不认可他的恶性不改。

为什么波旬明明发了菩提心,仍然难改恶性?因为波旬的菩提心始终摇摆,正如佛在《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菩萨所问品》里回答阿难的:“此魔波旬,今虽发菩提心,犹豫不定,如少叠毳,虽尔当渐渐成就无量功德,为世之尊如今我身。”

魔王波旬终究不同于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也是常怀恶心毁害如来,若说其事穷劫不尽,而如来常以慈悲力,愍而哀伤,但佛在法华会上道出了真相,提婆达多是助佛弘法的逆行菩萨,有经典作证,宣扬波旬是佛菩萨示现,没有任何一部经典足以证明。虽然维摩结经里有很多魔王都是菩萨化现的说法,但不代表所有魔王全是菩萨化现,佛菩萨以无我的大智,示现十法界一切相,以各种法相非法相接引众生,同入无上佛道,包括淫女魔王贩夫走卒等等,但就此一概而论所有的淫女魔王贩夫走卒等全是佛菩萨的权巧化现,不是逻辑谬误吗?佛无妄语,绝对不会一边说自己是波旬,一边又说自己这个波旬以后还要灭佛菩提焚佛圣典,是以此波旬非彼波旬也,大宝积经卷第七有个咒语叫“佛说催伏魔波旬陀罗尼”,此咒摧伏的当然是本来是魔的波旬,不是释迦佛化现过的波旬,佛又在楞严会上说了降魔神咒楞严咒,微妙不思议,句句有用途,字字含奥妙,所降服的自然是真正的妖魔鬼怪。

退一万步讲,纵然这位魔王波旬真的是大权示现,是像提婆达多一样隐善显恶的逆行菩萨,如《维摩诘经》所言:“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但化现出来“广行恶法”的魔王,也必然是为了做反面教材让众生批评批判口诛笔伐的,断然不是要人效法学习的,站在佛陀的角度来说,已经无佛无魔,站在普通众生的角度去看,佛就是佛,魔就是魔,是非分明。

可惜末法时代的乱象之一就是皈依魔王,魔子魔孙自谓开悟成道,亮着佛菩萨化身的招牌打着佛教的旗号大行贪欲,弘扬波旬邪法,引诱信徒礼拜皈依,他们鄙视轻贱佛教的三皈戒律乃至一切,只做自我标准的“善男子善女人”。作为学佛人佛弟子,我们要有正知正见正信正解,要以身作则树立标杆,要摧伏魔怨坏诸邪说,誓不做让三皈戒律流于形式的伪信徒,誓不辜负“佛法难闻今已闻”。

在大多数佛门弟子心中,波旬的意义在于诱惑和考验,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修行人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不能排遣,使法王大宝由兹而失,岂不惜哉?殊不知佛陀坐菩提座成正觉前,眉间刻意放出降伏魔怨的白毫相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傍耀魔宫,其目的就是召来波旬而降伏之,因为欲界诸天及魔波旬所有眷属也都久积善业,当得见佛师子游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此我们看佛陀八相成道,出家(六年苦行时)、降魔、成道、转轮、涅盘这五相都有波旬挥之不去的魔影,说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难一定是修行人的逆增上缘。

六、思想有违佛理

依文解意,文中提到的“涅盘”实与“断灭”划等号,波旬持此断灭见情理之中,没想到“佛祖”也同于流俗,什么样的血液里编织出什么样的故事,作者一手造成,自不例外。

《中论》中说:“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盘;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盘,亦无少分别。”涅盘一词,是巴利文的音译,若据新译,玄奘法师译为圆寂,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早在佛陀出世前,古印度就有这个词汇,后来逐渐成为佛教用语,指的是无为自在,不生不灭,超离生死烦恼,安住永恒快乐的境界,《楞严经》云:“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盘清净妙德。”

只有修证佛法的行者,方能摘得涅盘的果实,唯识学派认为,佛法中一共有四种涅盘可证,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以及无住处涅盘,有同于二乘者,也有异于二乘者。

小乘行者可证有余依涅盘与无余依涅盘,不能证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与无住处大涅盘,小乘行者修行断除我见我执后,能证的最高境界名为阿罗汉,此境界是指灭尽七转识,唯余第八识。阿罗汉如果尚存,因为还有五蕴色身,仍要承受风吹雨打严寒日晒等人间微苦,是以所证境界称为“有余依涅盘”,阿罗汉如果灭度,因为抛弃了五蕴色身,所入境界则称为“无余依涅盘”,然而不论是有余依涅盘还是无余依涅盘,阿罗汉都是因为消灭自我的缘故,实质上再无此阿罗汉存在。

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与无住处大涅盘,非大乘行者所不能证。大乘行者称为菩萨,在整个成佛之路的修证历程中,从凡夫地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开始直到圆满,共需经历五十二个阶位不同层次的修证阶段,历经三大阿僧只劫。由于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大乘行者在证得第十七阶位时,亲证“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得知清凉寂静,烦恼不现,众苦永寂之中道真实境界,一般而言,大乘行者在第四十一阶位时,亲证“有余依涅盘”,在第四十八阶位时,亲证“无余依涅盘”,在证得第五十二阶位时,亲证“无住处涅盘”。菩萨以有大智慧故,断离烦恼障所知障,不住于生死迷惑的世间,由于怀有大慈悲积极救护众生,因此也不住于涅盘,独自享受安乐。迷惑染污的世间固然不住着,常乐我净的涅盘也不住着,因此名为无住处涅盘,得四智圆明,完全了知第八识真如的所有体性和功德力,具有无边法力,可随意利益救度十方一切有缘众生。

大乘行者不依小乘行者所行法门,小乘行者志在入灭,得少为足,出于三界,无有度众的慈悲之心,大乘行者志在成佛,勇猛无厌,常住三界,具大慈悲广度众生,以是不论智慧、能力、悲心、福德及功德等各方面,阿罗汉远不及菩萨的修证结果。

如来藏学派认为,大乘涅盘除上述四种,还有一种“大涅盘”,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意是如来的法身,《胜鬘经》云:“法身即如来大般涅盘之体。”此大涅盘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的甚深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大涅盘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云:“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盘。”

大乘“涅盘”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点:如来常住,涅盘“常乐我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涅盘”主张“真空妙有”,大乘“般若”明无我讲“真空”,大乘“涅盘”示真我讲“妙有”,由于此“有”不是对立的现象之有,故称“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推断,《大般涅盘经》出现在般若、法华、华严等大品类经之后,就是为了对治了世人执着“涅盘”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盘观。

照此理推,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佛陀已究竟远离生死寿命自在,还要入于涅盘了?我认为佛陀所以选择涅盘,有七大主因:

一、有魔请入涅盘,上文已表,不再赘言;

二、无人请佛住世,波旬第二次请佛涅盘时,阿难及诸大众竟无一人请佛住世转大法轮,可见缘起法对佛陀住世影响巨大,需知佛初证道时,念诸众生迷罔邪倒难可教化,觉得住世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盘,一时默然而住,幸有大梵天王和释提桓因等至诚三请如来住世转妙法轮,因为诸佛如来若不劝请皆悉默然,劝请如来住世大转法轮,为令世间敬重法故;

三、当时懈怠比丘不求出离,以为佛陀恒时住世,佛为激励他们精进,现无常涅盘相度之;

四、佛为破除众生对佛圆满报身的执著而不能证悟法身,也为了对治世间凡夫外道及二乘人对涅盘的曲解;

五、佛在方等般若经中广演诸法空相,以对治凡夫外道对万法的执著,无缘宣讲如来藏实相真如、常乐我净、光明不空、恒时不异的教言,故要借机宣讲《大般涅盘经》,广演不空光明法;

六、佛通过涅盘告知弟子,佛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后以戒为师,奠定了教法住世戒律的重要性,从而佛法传遍世界各地,并不依某一大德作为佛法传承弘扬解脱的依靠,而是依戒,因佛的戒律可世世相传,依戒依法必获成就;

七、佛通过涅盘告知众生,如来实相,本来不生,故无有灭,这与凡夫外道生而后死,二乘人生灭后不灭,有着本质根本上的区别,佛入涅盘,佛出世时法身不生,入灭后法身不灭,报身相显现随众生缘生而生,众生已度缘尽而灭,未度众生安排可度因缘,即三宝住世因缘。

可见阿罗汉涅盘,菩萨涅盘甚至如来涅盘,肯定不是我们世俗人认知的去世了,无有佛涅盘,亦无涅盘佛,世间不空,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法僧亦尔。

《大般涅盘经》云:“善男子!若我所有声闻弟子说言如来入涅盘者,当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伴党,邪见恶人,非正见也,若言如来不入涅盘,当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伴党,正见之人,非恶邪也”;“我已久住是大涅盘种种示现神通变化,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阎浮提种种示现,如首楞严经中广说,我于三千大千世界或阎浮提示现涅盘,亦不毕竟取于涅盘......善男子,我虽在此阎浮提中数数示现入于涅盘,然我实不毕竟涅盘,而诸众生皆谓如来真实灭尽,而如来性实不永灭,是故当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善男子,大涅盘者即是诸佛如来法界,我又示现阎浮提中出于世间,众生皆谓我始成佛,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所作已办,随顺世法故复示现于阎浮提初出成佛......”;“波旬往昔启请于我入涅盘者,善男子!而是魔王真实不知涅盘定相,何以故?波旬意谓不化众生,默然而住便是涅盘,善男子,譬如世人,见人不言,无所造作,便谓是人如死无异,魔王波旬亦复如是,意谓如来不化众生,默无所说,便谓如来入般涅盘。”

佛陀已经一语点破,认为涅盘和常人之死无异的,是波旬和一般众生的断灭见,不是佛陀的观点。本无灭度,各有所度,我虽入灭,正法不灭,佛陀为度中下乘善巧方便而示现入灭之相,非灭现灭,故云“示现”。所以在具有正知正见的佛弟子眼中,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本离生灭,何有涅盘?如果有人说佛涅盘如人死灯灭,那真是与诸魔波旬翩翩共舞同流合污了,遗憾的是,文中的波旬、“佛祖”、文章作者一致认定涅盘是如人死灯灭,形神俱亡,执断灭见着断灭相,陷入的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盘观。

真学佛人,首先不能落入断灭相,因为佛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