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趣谈中西文化差异!

句子大全 2022-03-10 14:14:01
相关推荐

站在地球看人类,才能突破国家与民族的局限

―――张鹏

与老哲对话49 中西文化差异上

公司总部要我到英国去给那里的英国人上一堂“中西文化差异”的课,我一时束手无策。毕竟我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更别说英国文化了。好在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让老哲给我答案?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套方案,以便从老哲嘴里套出点有价值的东西。这回,他真的上当了。

“老哲,我们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让西方人折服。”我出手了第一招。

“你一开口,就显得了你浓重的中国文化特征:总是想和西方文化去较劲。其实这已经说明你对中国文化不自信了。不过,我倒很想听听你的高见。我们有哪些地方可以向西方炫耀?”老哲上钩了。

“首先,西方文化的根基是个人主义,而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这可以从许多方面证实。比如我们的姓名是先说姓再说名,把家庭的姓氏摆在第一位;我们写通信地址是先国家,再城市,再街道,最后才是个人。这些先集体再个人的原则正好与西方相反。我们还提倡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这也说明我们更有团队精神,更能够步调一致。”我像连珠炮似的倒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一个优势,等待老哲的反驳。

“你以为我们的集体主义真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你也太天真了。中国的集体主义往往是多数人不分是非地服从少数人。与其说是集体主义,不如说是集权主义。”老哲果然道出了不同的观点。不过,好戏还在后头呢。

“但是,如果像西方一样,各有主见,那不成了一盘散沙?比如十个人划一条船,如果大家不向同一个方向努力,怎么能到达目的地?”

“按你的说法,只听一个人的,如果他错了,大家就可能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共同努力,那将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最好的方法是让十个人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及其理由,集中十个人的智慧,找到最合理的方向,再一起努力,这样才更快更准地到达目的地。”老哲一席话,让我想起了“摸着石子过河”的历史。如果带领我们过河的是个瞎子,大家步调一致又有什么用?也许老哲是对的。算他过了第一关吧。

“我觉得中国人更重个人友情,西方人相互之间比较冷漠。这个你不能否认吧?”我端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二个优势。

“个人友情如果不与利益挂钩倒是值得称道的。但中国人往往把握不住这个度,容易把它变成利益交换,结果成了滋生裙带关系、拉帮结派、官场腐败的沃土。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我们那些看似温暖的友情,常常越过了原则的界限,受害的往往是我们的群体。这难道也值得称道?”老哲又粉碎了我的第二招。

“中国人更尊敬长辈、领导、老师和权威。哪像外国人那样没大没小的,看看他们成何体统?”我立马拿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三个优势。

“尊重有两种:一种是尊重真理和事实,不管它掌握在谁手里,更不管他是长辈还是晚辈、老师还是学生、上级还是下级。另一种是尊重辈分和等级,不管他是对是错。我想,中国的尊重是以后一种形式居多。西方提倡的是人人平等,尊重事实。谁优谁劣难道还不明显?”老哲不费吹灰之力就过了第三关。

难道我就找不出中华文化的优良点来对付老哲?等着瞧吧,我会回来的,何况还有网友帮助我呢!

与老哲对话50 中西文化差异中

上一次和老哲辩论中西文化差异,结果我大败而归。这怪谁呢?还不是因为本人才疏学浅惹的祸。凭我这点水平,怎么说得过油嘴滑舌的老哲?为此我闭门思过,苦读经书,并怀揣着网友们提供的各种“武器弹药”后直奔老哲家。这次我发誓要报仇雪耻、为国争光。

“老哲,你不能否认老外们的小气和中国人的大方吧?你看看中国人是多么的热情好客,总是以丰盛的山珍海味招待客人。相比之下,老外们哪一个不是吝啬鬼?”我一见老哲就奉上了中国文化的第四个优势。

“是嘛?你说的大方和小气,还是没有跳出物质交换的圈子。你说老外们不大方,但他们也不指望别人对他们大方呀。在一个物质比较丰富、营养普遍过剩的社会,人们将越来越不在乎宴席是否丰盛了。关键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吃嘛。”老哲又拿出了他那句老掉牙的名言。

“还有,老外们总是趾高气扬、直来直去。哪像我们中国人谦虚恭敬、含蓄内敛?他们太肤浅、太简单了。只有中华民族才有深刻的内涵。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美德?”我在努力增加“深度”,提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五个优势。

“是啊,我们是含蓄,以至于我们不是靠听,而是靠悟;不是靠事实,而是靠猜测;不是靠坦诚,而是靠城府;不是靠幕前,而是靠幕后。我们有深度,以至于深不可测;他们很简单,但也简单明了。孰优孰劣?”老哲一杆子就捅穿了我的所谓“深度”。不过,老哲要得意还为时过早,他马上就要面对我的“核武器”了。

“西方人总是想着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我们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义务!我们把为家庭、为集体、为组织、为祖国尽义务当成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甚至可能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字字句句斩钉截铁,双目炯炯有神,几乎作“英勇就义”状。这回,我要用气概压倒老哲,这就是我提出的中国文化的第六个优势,。

“哈哈,小心得高血压。”老哲笑了,显然我的“爱国主义英雄气概”对他毫无作用。“好一个为组织为国家的美名! 如果一个组织,比如你的公司不能保障每个成员的个人权利,你有必要为了它去尽义务牺牲自己吗?你牺牲了自己成全了什么?只不过成全了少数人的贪欲而已。当然,他们会追认你为烈士,仅此而已。”老哲在笑声中把我的“核武器”踢回来了。

但我也不是吃素的!老哲,后会有期了!

与老哲对话51 中西文化差异下

我和老哲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两场争论,似乎我都输了。但是,老哲万万没有想到,他已经装进了我布下的天罗地网。而这张网正是用中华文化的精髓编织的。这个网看起来弱不禁风、貌不惊人,但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广、最有韧性、最有渗透力、生命力和再生能力的网。任何外人进入其中,都不可能逃脱! 老哲也不例外。我带着这张网直奔老哲家而去。

“老哲,按你的说法,中华文化似乎比不过西方文化了?”我在收紧网口前,给了老哲最后一次逃脱的机会。

“是的,就按你自己对中西文化的定义来看,中华文化显得十分弱小,而西方文化显得非常强大。”老哲此言一出,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那么,你看看世界上哪一个民族人口最多?”

“当然是中国人,我们有14亿人口。”老哲的回答已经是迫于无奈了。

“如果我们不搞计划生育,可能有十六亿了。这还不包括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而西方各国人口在不断萎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那还不是我们中国人都喜欢生孩子的缘故。”老哲回答。

“是啊。西方人就像老虎一样强大,中国人就像绵羊一样软弱。绵羊是打不过老虎的。但你看看,老虎快灭迹了,而绵羊却是成千上万。”我把网口彻底扎紧了,这就是我的中国文化的第七个优势

“你说得有道理,这说明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老哲好像已经投降了!

“那说明我们有强大的文化!”我乘胜追击,有点不可一世了。要知道,我代表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啊!我能不自豪吗?

“但你知道代价是什么吗?”老哲还在垂死挣扎。

“代价?是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还可能有牺牲。但是,中华民族最终将统治世界!”我的话掷地有声。

“如果真是那样,你以为那是理想的世界?秦国灭了六国统一中国后,中国人过上了好日子吗?结果是连话都不让说了。你以为数量多就好?蚂蚁比人多几万倍,你愿意过蚂蚁的生活吗?”老哲好像起死回生了。

“那你认为什么是理想的世界?”我反问老哲。

“最理想的世界是每一个人都得到了真正的解放,每一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广泛的自由和充分的个性。那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天啦,老哲好像从我的大网中逃出来了。

“你是说还是西方文化更好?”我有点不知所措了。

“其实,并不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谁优谁劣的问题。好的东西并非西方文化的专利,差的东西也并非都是中华文化的特色。西方也有不好的文化。不要让这些概念束缚我们的思维,而应该去追求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和个性都能得到解放的文化,不管它来自哪里。比如,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就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吗?你敢说它不好?”老哲将我精心编织的大网撕得粉碎。

离开老哲家时,我突然发现,虽然我又输了,但是,当我站在英国的讲台上谈中西文化差异时,我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和一个崭新的高度。

sxtydhd163020 发表于2020 03 11 08:30:03 31字 0/5 文化总归是思想的表现和反映,思想不同所表现的文化也就有所不同。

趣谈中西文化差异张鹏工作室 2020 03 08 18:29:53

站在地球看人类,才能突破国家与民族的局限

―――张鹏

与老哲对话49 中西文化差异上

公司总部要我到英国去给那里的英国人上一堂“中西文化差异”的课,我一时束手无策。毕竟我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更别说英国文化了。好在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让老哲给我答案?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套方案,以便从老哲嘴里套出点有价值的东西。这回,他真的上当了。

“老哲,我们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让西方人折服。”我出手了第一招。

“你一开口,就显得了你浓重的中国文化特征:总是想和西方文化去较劲。其实这已经说明你对中国文化不自信了。不过,我倒很想听听你的高见。我们有哪些地方可以向西方炫耀?”老哲上钩了。

“首先,西方文化的根基是个人主义,而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这可以从许多方面证实。比如我们的姓名是先说姓再说名,把家庭的姓氏摆在第一位;我们写通信地址是先国家,再城市,再街道,最后才是个人。这些先集体再个人的原则正好与西方相反。我们还提倡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这也说明我们更有团队精神,更能够步调一致。”我像连珠炮似的倒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一个优势,等待老哲的反驳。

“你以为我们的集体主义真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你也太天真了。中国的集体主义往往是多数人不分是非地服从少数人。与其说是集体主义,不如说是集权主义。”老哲果然道出了不同的观点。不过,好戏还在后头呢。

“但是,如果像西方一样,各有主见,那不成了一盘散沙?比如十个人划一条船,如果大家不向同一个方向努力,怎么能到达目的地?”

“按你的说法,只听一个人的,如果他错了,大家就可能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共同努力,那将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最好的方法是让十个人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及其理由,集中十个人的智慧,找到最合理的方向,再一起努力,这样才更快更准地到达目的地。”老哲一席话,让我想起了“摸着石子过河”的历史。如果带领我们过河的是个瞎子,大家步调一致又有什么用?也许老哲是对的。算他过了第一关吧。

“我觉得中国人更重个人友情,西方人相互之间比较冷漠。这个你不能否认吧?”我端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二个优势。

“个人友情如果不与利益挂钩倒是值得称道的。但中国人往往把握不住这个度,容易把它变成利益交换,结果成了滋生裙带关系、拉帮结派、官场腐败的沃土。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我们那些看似温暖的友情,常常越过了原则的界限,受害的往往是我们的群体。这难道也值得称道?”老哲又粉碎了我的第二招。

“中国人更尊敬长辈、领导、老师和权威。哪像外国人那样没大没小的,看看他们成何体统?”我立马拿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三个优势。

“尊重有两种:一种是尊重真理和事实,不管它掌握在谁手里,更不管他是长辈还是晚辈、老师还是学生、上级还是下级。另一种是尊重辈分和等级,不管他是对是错。我想,中国的尊重是以后一种形式居多。西方提倡的是人人平等,尊重事实。谁优谁劣难道还不明显?”老哲不费吹灰之力就过了第三关。

难道我就找不出中华文化的优良点来对付老哲?等着瞧吧,我会回来的,何况还有网友帮助我呢!

与老哲对话50 中西文化差异中

上一次和老哲辩论中西文化差异,结果我大败而归。这怪谁呢?还不是因为本人才疏学浅惹的祸。凭我这点水平,怎么说得过油嘴滑舌的老哲?为此我闭门思过,苦读经书,并怀揣着网友们提供的各种“武器弹药”后直奔老哲家。这次我发誓要报仇雪耻、为国争光。

“老哲,你不能否认老外们的小气和中国人的大方吧?你看看中国人是多么的热情好客,总是以丰盛的山珍海味招待客人。相比之下,老外们哪一个不是吝啬鬼?”我一见老哲就奉上了中国文化的第四个优势。

“是嘛?你说的大方和小气,还是没有跳出物质交换的圈子。你说老外们不大方,但他们也不指望别人对他们大方呀。在一个物质比较丰富、营养普遍过剩的社会,人们将越来越不在乎宴席是否丰盛了。关键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吃嘛。”老哲又拿出了他那句老掉牙的名言。

“还有,老外们总是趾高气扬、直来直去。哪像我们中国人谦虚恭敬、含蓄内敛?他们太肤浅、太简单了。只有中华民族才有深刻的内涵。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美德?”我在努力增加“深度”,提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五个优势。

“是啊,我们是含蓄,以至于我们不是靠听,而是靠悟;不是靠事实,而是靠猜测;不是靠坦诚,而是靠城府;不是靠幕前,而是靠幕后。我们有深度,以至于深不可测;他们很简单,但也简单明了。孰优孰劣?”老哲一杆子就捅穿了我的所谓“深度”。不过,老哲要得意还为时过早,他马上就要面对我的“核武器”了。

“西方人总是想着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我们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义务!我们把为家庭、为集体、为组织、为祖国尽义务当成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甚至可能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字字句句斩钉截铁,双目炯炯有神,几乎作“英勇就义”状。这回,我要用气概压倒老哲,这就是我提出的中国文化的第六个优势,。

“哈哈,小心得高血压。”老哲笑了,显然我的“爱国主义英雄气概”对他毫无作用。“好一个为组织为国家的美名! 如果一个组织,比如你的公司不能保障每个成员的个人权利,你有必要为了它去尽义务牺牲自己吗?你牺牲了自己成全了什么?只不过成全了少数人的贪欲而已。当然,他们会追认你为烈士,仅此而已。”老哲在笑声中把我的“核武器”踢回来了。

但我也不是吃素的!老哲,后会有期了!

与老哲对话51 中西文化差异下

我和老哲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两场争论,似乎我都输了。但是,老哲万万没有想到,他已经装进了我布下的天罗地网。而这张网正是用中华文化的精髓编织的。这个网看起来弱不禁风、貌不惊人,但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广、最有韧性、最有渗透力、生命力和再生能力的网。任何外人进入其中,都不可能逃脱! 老哲也不例外。我带着这张网直奔老哲家而去。

“老哲,按你的说法,中华文化似乎比不过西方文化了?”我在收紧网口前,给了老哲最后一次逃脱的机会。

“是的,就按你自己对中西文化的定义来看,中华文化显得十分弱小,而西方文化显得非常强大。”老哲此言一出,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那么,你看看世界上哪一个民族人口最多?”

“当然是中国人,我们有14亿人口。”老哲的回答已经是迫于无奈了。

“如果我们不搞计划生育,可能有十六亿了。这还不包括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而西方各国人口在不断萎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那还不是我们中国人都喜欢生孩子的缘故。”老哲回答。

“是啊。西方人就像老虎一样强大,中国人就像绵羊一样软弱。绵羊是打不过老虎的。但你看看,老虎快灭迹了,而绵羊却是成千上万。”我把网口彻底扎紧了,这就是我的中国文化的第七个优势

“你说得有道理,这说明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老哲好像已经投降了!

“那说明我们有强大的文化!”我乘胜追击,有点不可一世了。要知道,我代表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啊!我能不自豪吗?

“但你知道代价是什么吗?”老哲还在垂死挣扎。

“代价?是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还可能有牺牲。但是,中华民族最终将统治世界!”我的话掷地有声。

“如果真是那样,你以为那是理想的世界?秦国灭了六国统一中国后,中国人过上了好日子吗?结果是连话都不让说了。你以为数量多就好?蚂蚁比人多几万倍,你愿意过蚂蚁的生活吗?”老哲好像起死回生了。

“那你认为什么是理想的世界?”我反问老哲。

“最理想的世界是每一个人都得到了真正的解放,每一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广泛的自由和充分的个性。那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天啦,老哲好像从我的大网中逃出来了。

“你是说还是西方文化更好?”我有点不知所措了。

“其实,并不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谁优谁劣的问题。好的东西并非西方文化的专利,差的东西也并非都是中华文化的特色。西方也有不好的文化。不要让这些概念束缚我们的思维,而应该去追求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和个性都能得到解放的文化,不管它来自哪里。比如,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就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吗?你敢说它不好?”老哲将我精心编织的大网撕得粉碎。

离开老哲家时,我突然发现,虽然我又输了,但是,当我站在英国的讲台上谈中西文化差异时,我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和一个崭新的高度。

suuping 发表于2020 03 11 06:13:00 44字 0/0 文化差异的根子是经济、政治体制导致的,不要本末导致。倒置了,就会出现“邯郸学步”的后果!

趣谈中西文化差异张鹏工作室 2020 03 08 18:29:53

站在地球看人类,才能突破国家与民族的局限

―――张鹏

与老哲对话49 中西文化差异上

公司总部要我到英国去给那里的英国人上一堂“中西文化差异”的课,我一时束手无策。毕竟我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更别说英国文化了。好在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让老哲给我答案?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套方案,以便从老哲嘴里套出点有价值的东西。这回,他真的上当了。

“老哲,我们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让西方人折服。”我出手了第一招。

“你一开口,就显得了你浓重的中国文化特征:总是想和西方文化去较劲。其实这已经说明你对中国文化不自信了。不过,我倒很想听听你的高见。我们有哪些地方可以向西方炫耀?”老哲上钩了。

“首先,西方文化的根基是个人主义,而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这可以从许多方面证实。比如我们的姓名是先说姓再说名,把家庭的姓氏摆在第一位;我们写通信地址是先国家,再城市,再街道,最后才是个人。这些先集体再个人的原则正好与西方相反。我们还提倡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这也说明我们更有团队精神,更能够步调一致。”我像连珠炮似的倒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一个优势,等待老哲的反驳。

“你以为我们的集体主义真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你也太天真了。中国的集体主义往往是多数人不分是非地服从少数人。与其说是集体主义,不如说是集权主义。”老哲果然道出了不同的观点。不过,好戏还在后头呢。

“但是,如果像西方一样,各有主见,那不成了一盘散沙?比如十个人划一条船,如果大家不向同一个方向努力,怎么能到达目的地?”

“按你的说法,只听一个人的,如果他错了,大家就可能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共同努力,那将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最好的方法是让十个人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及其理由,集中十个人的智慧,找到最合理的方向,再一起努力,这样才更快更准地到达目的地。”老哲一席话,让我想起了“摸着石子过河”的历史。如果带领我们过河的是个瞎子,大家步调一致又有什么用?也许老哲是对的。算他过了第一关吧。

“我觉得中国人更重个人友情,西方人相互之间比较冷漠。这个你不能否认吧?”我端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二个优势。

“个人友情如果不与利益挂钩倒是值得称道的。但中国人往往把握不住这个度,容易把它变成利益交换,结果成了滋生裙带关系、拉帮结派、官场腐败的沃土。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我们那些看似温暖的友情,常常越过了原则的界限,受害的往往是我们的群体。这难道也值得称道?”老哲又粉碎了我的第二招。

“中国人更尊敬长辈、领导、老师和权威。哪像外国人那样没大没小的,看看他们成何体统?”我立马拿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三个优势。

“尊重有两种:一种是尊重真理和事实,不管它掌握在谁手里,更不管他是长辈还是晚辈、老师还是学生、上级还是下级。另一种是尊重辈分和等级,不管他是对是错。我想,中国的尊重是以后一种形式居多。西方提倡的是人人平等,尊重事实。谁优谁劣难道还不明显?”老哲不费吹灰之力就过了第三关。

难道我就找不出中华文化的优良点来对付老哲?等着瞧吧,我会回来的,何况还有网友帮助我呢!

与老哲对话50 中西文化差异中

上一次和老哲辩论中西文化差异,结果我大败而归。这怪谁呢?还不是因为本人才疏学浅惹的祸。凭我这点水平,怎么说得过油嘴滑舌的老哲?为此我闭门思过,苦读经书,并怀揣着网友们提供的各种“武器弹药”后直奔老哲家。这次我发誓要报仇雪耻、为国争光。

“老哲,你不能否认老外们的小气和中国人的大方吧?你看看中国人是多么的热情好客,总是以丰盛的山珍海味招待客人。相比之下,老外们哪一个不是吝啬鬼?”我一见老哲就奉上了中国文化的第四个优势。

“是嘛?你说的大方和小气,还是没有跳出物质交换的圈子。你说老外们不大方,但他们也不指望别人对他们大方呀。在一个物质比较丰富、营养普遍过剩的社会,人们将越来越不在乎宴席是否丰盛了。关键不是吃什么,而是和谁吃嘛。”老哲又拿出了他那句老掉牙的名言。

“还有,老外们总是趾高气扬、直来直去。哪像我们中国人谦虚恭敬、含蓄内敛?他们太肤浅、太简单了。只有中华民族才有深刻的内涵。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美德?”我在努力增加“深度”,提出了中国文化的第五个优势。

“是啊,我们是含蓄,以至于我们不是靠听,而是靠悟;不是靠事实,而是靠猜测;不是靠坦诚,而是靠城府;不是靠幕前,而是靠幕后。我们有深度,以至于深不可测;他们很简单,但也简单明了。孰优孰劣?”老哲一杆子就捅穿了我的所谓“深度”。不过,老哲要得意还为时过早,他马上就要面对我的“核武器”了。

“西方人总是想着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而我们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义务!我们把为家庭、为集体、为组织、为祖国尽义务当成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甚至可能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字字句句斩钉截铁,双目炯炯有神,几乎作“英勇就义”状。这回,我要用气概压倒老哲,这就是我提出的中国文化的第六个优势,。

“哈哈,小心得高血压。”老哲笑了,显然我的“爱国主义英雄气概”对他毫无作用。“好一个为组织为国家的美名! 如果一个组织,比如你的公司不能保障每个成员的个人权利,你有必要为了它去尽义务牺牲自己吗?你牺牲了自己成全了什么?只不过成全了少数人的贪欲而已。当然,他们会追认你为烈士,仅此而已。”老哲在笑声中把我的“核武器”踢回来了。

但我也不是吃素的!老哲,后会有期了!

与老哲对话51 中西文化差异下

我和老哲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两场争论,似乎我都输了。但是,老哲万万没有想到,他已经装进了我布下的天罗地网。而这张网正是用中华文化的精髓编织的。这个网看起来弱不禁风、貌不惊人,但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广、最有韧性、最有渗透力、生命力和再生能力的网。任何外人进入其中,都不可能逃脱! 老哲也不例外。我带着这张网直奔老哲家而去。

“老哲,按你的说法,中华文化似乎比不过西方文化了?”我在收紧网口前,给了老哲最后一次逃脱的机会。

“是的,就按你自己对中西文化的定义来看,中华文化显得十分弱小,而西方文化显得非常强大。”老哲此言一出,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那么,你看看世界上哪一个民族人口最多?”

“当然是中国人,我们有14亿人口。”老哲的回答已经是迫于无奈了。

“如果我们不搞计划生育,可能有十六亿了。这还不包括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而西方各国人口在不断萎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那还不是我们中国人都喜欢生孩子的缘故。”老哲回答。

“是啊。西方人就像老虎一样强大,中国人就像绵羊一样软弱。绵羊是打不过老虎的。但你看看,老虎快灭迹了,而绵羊却是成千上万。”我把网口彻底扎紧了,这就是我的中国文化的第七个优势

“你说得有道理,这说明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老哲好像已经投降了!

“那说明我们有强大的文化!”我乘胜追击,有点不可一世了。要知道,我代表的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啊!我能不自豪吗?

“但你知道代价是什么吗?”老哲还在垂死挣扎。

“代价?是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还可能有牺牲。但是,中华民族最终将统治世界!”我的话掷地有声。

“如果真是那样,你以为那是理想的世界?秦国灭了六国统一中国后,中国人过上了好日子吗?结果是连话都不让说了。你以为数量多就好?蚂蚁比人多几万倍,你愿意过蚂蚁的生活吗?”老哲好像起死回生了。

“那你认为什么是理想的世界?”我反问老哲。

“最理想的世界是每一个人都得到了真正的解放,每一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广泛的自由和充分的个性。那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天啦,老哲好像从我的大网中逃出来了。

“你是说还是西方文化更好?”我有点不知所措了。

“其实,并不是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谁优谁劣的问题。好的东西并非西方文化的专利,差的东西也并非都是中华文化的特色。西方也有不好的文化。不要让这些概念束缚我们的思维,而应该去追求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和个性都能得到解放的文化,不管它来自哪里。比如,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就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吗?你敢说它不好?”老哲将我精心编织的大网撕得粉碎。

离开老哲家时,我突然发现,虽然我又输了,但是,当我站在英国的讲台上谈中西文化差异时,我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和一个崭新的高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