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考研答题干货!广告学/传播考研考场能用上的名人名言

句子大全 2022-02-28 15:21:01
相关推荐

考研答题干货!广告学/传播考研考场能用上的名人名言 知乎

写文章名言中国传媒大学 广告学硕士5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现在的广告学或者传播类考研考试,分值占比最大的就是论述题。论述题的本质是写一篇论文,要逻辑清晰,有观点,有论证。论证很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引用论证”,通过引述名人名言、谚语成语等等来讲道理。“孔子曰”、“苏格拉底说”、“古人云”都曾是我们最常用的写作素材。

今天,我准备了30句名人名言,一方面希望能为大家的论述增色,它们可以用来做论据,也可以作为文章的开头或者引出观点的过渡句。更重要的是,我想提醒大伙,要有意识地思考总结,为自己的论述题积累语料。在看书复习的时候,看到精彩的句子,多想想“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它能用来说明什么问题?”

“学而不思则罔”,孔子曾这样说。

下面是干货(上篇)

1.

施拉姆认为,受众参与媒体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体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 信息 。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体是无能为力的。

用途举例:描述受众的“主动性”,可以和使用满足理论配合使用。还可以思考的是,在大数据时代,受众大量的行为痕迹能够被储藏和分析,“媒体”这个服务者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懂你,越来越精明。

2.

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中说:“有时选择不但不能使人摆脱束缚,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更昂贵,以至于走向反面,成为无法选择的选择。一句话,有朝一日,选择将是超选择的选择,自由将成为太自由的不自由。”

用途举例:对“技术胜利”、“新媒体海量性”、“受众自由选择”的反思。虽然受众在网络平台上能够极为便捷地、在大多数情况下点击鼠标就能获得各类信息,这看上去似乎给受众带去了便利,其实在真正浏览时,受众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自己选择和辨别信息。

3.

尼葛洛庞帝认为,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 “ 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求和希望的声音”。(还记得几年前面试时我说出尼葛洛庞蒂这个名字的时候老师眼神突然亮了~哈哈)

用途举例:描述信息时代受众变得更加“个性化”。还可以谈需求的变化——他们的需求也不再只是被动接收,还有主动发声。

4.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用途举例:从此开始论述新媒体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技术学派很多观点都可以如此使用。

5.

“软实力”理论的创始人约瑟夫??奈在《权力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在全球传播的时代,大国的竞争,不完全取决于哪个国家拥有最强大的军队和最雄厚的财力,胜负还取决于谁讲的故事能够赢得人心。

用途举例:谈国家的对外传播策略,论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6.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说:“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用途举例:对过度娱乐化的反思。

7.

李普曼曾说:“报刊(媒介)就像一盏盏探照灯的光束,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本来栖身于黑暗迷雾之中的事情,暴露无遗地带到人们的视域内……”

用途举例:谈媒介议程设置、媒体责任或者注意力经济中媒体扮演的角色等等。

8.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在群体之中,绝对不存在理性的人。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

用途举例:谈网络群体特征或者网络暴力,可以和群体极化配合使用。

9.

德国媒介学者恩岑斯贝格尔认为,没有一部不受操纵的作品、电影或广播电视。因此,问题不在于媒介是否受到操纵,而在于媒介受到谁的操纵。

用途举例:谈媒介的控制问题,或者文化帝国主义,当这种操纵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时,大众传媒也许成了另外一种“殖民”的手段。

10.

法国著名学者埃吕尔在《技术社会》一书中指出,现代技术已经囊括一切,使人们生活在技术环境中而不像以往那样仅仅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完全为技术价值所统治。

用途举例:从此引出对新技术的反思。

11.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说,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

用途举例:论述媒介与消费主义。

12.

“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这是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在 2016 年 9 月发表的文章《Art of the lie》中指出了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交媒体时代的特点。

用途举例:可以谈社交网络中的问题,谈后真相时代或者网络舆论场的特征。

13.

马克思曾说过,报刊是通过油墨向我们的心灵说话。

用途举例:谈媒介对于价值观的影响。

14.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管理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选择目标市场,并通过创造、交付和传播优质的顾客价值来获得顾客、挽留顾客和提升顾客的科学与艺术。

用途举例:“科学”的部分有赖于数据搜集与分析和各种营销数据库的建立。由此可以开始谈数据库营销,大数据背景下的营销,或者某个新技术是如何影响营销的科学性的。

15.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有一句名言:“我们的目的是销售,否则便不是做广告。

用途举例:谈某个广告活动对于推动销售的价值。

16.

百货商店之父沃纳梅克提出广告界一个经典的困惑:“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

用途举例:从此谈广告效果测量的困难以及某个新技术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改善。

干货(下篇)

1.

戈公振曾说:“若使现在每一个国民,都能知道报纸从什么需要而来,报纸有何种力量,报纸受何种影响。那么,他才可以对报纸有理解和正确的态度……所以我敢说,学是无条件一切国民的必修课。”

用途:谈媒介素养问题。媒介素养的目标之一是让公众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流程,保持对其的批判意识。因为对没有机会接触大众传媒运作流程的大多数公众来说,传媒具有一些神秘色彩,或多或少成为被膜拜的对象。因此,“去魅”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步,通过让公众熟谙大众传播信息的生产、方法、程序来实现。

2.

约瑟夫·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记者就是船头的嘹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用途:引出媒介专业主义,谈传播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3.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替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用途:引出过度娱乐化的问题。

4.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指出:“我们对科技的期待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待越来越少。我们正处于一个完美风暴的静止中心,浑然不觉已成了科技的奴仆。”

用途:反思科技带来的异化问题。人们和机器的相处貌似是没有风险、无需付出的。当人们习惯于无需付出的陪伴时,与真人的相处就会显得困难,而且不愿意付出真心去交流。

5.

维克托在《大数据时代》里谈到:“大数据并不是充斥着算法和机器的冰冷的世界,人类的作用依然无法被完全取代,大数据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只是参考答案,帮助是暂时的,而更好的答案和方法还在不久的将来,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这个未来,也去拥抱这个未来。”

用途:可以作为过渡段也可以作为文章结尾,把话题引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从自然学科问题回到人文社科问题。

6.

德国媒介学者恩岑斯贝格尔认为:“没有一部不受操纵的作品、电影或广播电视。因此,问题不在于媒介是否受到操纵,而在于媒介受到谁的操纵。”

用途:谈媒介背后的控制问题。在批评学派看来,在由统治者构筑的权力世界里,大众传媒是被统治者操纵的工具,为现存体制的强化和巩固摇旗呐喊。当这种操纵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时,大众传媒就成了另外一种“殖民”的手段。

7.

美国学者詹姆斯·波特认为:“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且存在形式多种多样。然而个人却能有效地控制气候对各自自身的影响。”

用途:面对强大的媒介系统,控制问题老生常谈,但不要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8.

美国政治学者杰克·普拉诺将权力界定为:根据需要影响他人的能力。

用途:不论是谈媒介的控制问题还是谈新环境下的媒介赋权问题,只要是和权力有关,都可以引用。谈影响力,和传播就能挂上钩。在《权力论》中,丹尼斯·朗把权力的定义扩大为三种:武力、操纵与说服。大众传播成为第三种权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所说的“说服”,可以理解为是思想控制的同义语。

9.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指出:“我们已经成为屏之民,屏端构成了新的媒介生态系统。”

用途:谈多屏时代,以及媒介终端的变化。从言语之民,到书籍之民,再到屏幕之民,受众从纸媒向屏媒凝聚。在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读屏、听屏、看屏,以往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的内容,如今都汇集屏端,一方屏端成为媒介活动的平台,信息流的端口。

10.

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指出:“网络把隐私从道德领域转移到了市场领域——隐私成了一种商品。”

用途:引出数据隐私和网络监管话题。

11.

麦克卢汉认为,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地球会变成一个村庄,人类终将重归部落化的“地球村”。

用途:电子媒介尤其是互联网使得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大社区中,人类开始获得全球范围内的感知能力,交往半径大大增加。由此可以引出全球化一系列传播问题,对外传播、跨文化传播等等。

12.

诺利 纽曼认为,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既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用途:论述舆论的价值。考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题目,可以先从这句话出发,谈一谈为什么要创造一个好的舆论环境。

13.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正变得越来越取决于信息而不是销售力。

用途:谈大数据或者营销调查的重要性。

14.

广告大师罗瑟·瑞夫斯说:“凭销售成绩来判断广告成败是不准确的。一个车轮有很多辐条,谁能说出是哪一根在支撑车轮呢。”

用途:广告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引出广告效果测量难的话题。接下来可以谈谈新技术能为广告效果测量做些什么。

考研还剩几十天,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你看,名人名言无处不在…)越接近终点,我们越要努力。随着知识越来越扎实,复习效率会越来越高。这段时间所有科目都是提分最快的时候,大家不要放松,坚持住!

看到有21同学来问,可以来这个qq群475876694聊

END

编辑于 2019 12 14??

赞同 53??

??

3 条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推荐阅读

传播学类专业及就业解读一帆教育平台传播,中国大学最没用专业?新周刊二本逆袭到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方向第一,专业课经验分享考研之路抵挡不住广告学考研人要看的专业杂志Yin·小贱

3 条评论??

切换为时间排序写下你的评论...

发布2 个月前谢谢??

赞??

回复??

踩??

举报2 个月前不考研能进群吗??

赞??

回复??

踩??

举报 作者 回复2 个月前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就是没啥必要,群里只讨论考研??

赞??

回复??

踩??

举报

想来知乎工作?请发送邮件到 jobs@zhihu.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