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庄子名言名句精选老子经典名言名句精选100句

句子大全 2022-02-04 16:35:01
相关推荐

[庄子名言名句精选]老子经典名言名句精选100 老子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 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的永恒意义。老子的名言无数,古典文学网给喜欢老子的朋友精选老 子名言100 句,希望大家喜欢。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 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 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 学无忧。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4大,而人居其一焉。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那么多,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 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72.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5.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 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 8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 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 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9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 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 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篇二 陈子昂名言、名句精选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 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 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 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 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天给予了我们 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 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生硬的说教,相反,都是 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 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 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 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1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1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页,当前第1页123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