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论语》资料十《中庸之道》教师版

句子大全 2021-08-27 11:35:02
相关推荐

互相牵制、互相补充,做人需要有中庸的思想。 不赞同孔子的评价,只要符合情理亦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子)曰:“赐也亦有恶乎?”(子贡)曰:“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⑴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超过40字)(1分)

⑵孔子、子贡的言论是否符合“中庸之道”?请简要分析。(3分)

⑴“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事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要守正不偏,无过不及。

⑵孔子、子贡的言论符合“中庸之道”。孔子“恶”人违背仁德,偏离“中庸之道”。子贡“恶”人混淆仁德,假托“中庸之道”。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13.24)

一乡之人,宜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朱熹《四书集注》)

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何晏《论语集解》、邢昺《论语注疏》)

阅读选文和名家评点,结合选文,自选角度写出你的阅读感受。(100字左右)

示例一:一乡的人都喜欢他,他可能是一个好好先生,不一定是好人。一乡的人都厌恶他,他可能是个特立独行、鹤立鸡群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只有当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时,我们才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好人。示例二:对于一个人正确评价,并不容易,但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6)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注①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结合选文和注释,你怎样理解“中庸”的涵义?“中庸”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折衷主义”吗?为什么?

“中庸”的涵义是做事适度,恰到好处,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对立中求调和,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和调与协作。

“中庸”不等同于“折衷主义”,因为“折衷主义”是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各方的思想观点等。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年》)

⑴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⑵给下列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用“|”标注)(3分)

君 臣 亦 然 君 所 谓 可 而 有 否 焉 臣 献 其 否 以 成 其 可 君 所 谓 否 而 有 可 焉 臣 献 其 可 以 去 其 否 是 以 政 平 而 不 干 民 无 争 心

⑴如同用清水来调剂清水,谁能吃它呢?又像琴瑟老弹一种音调,谁去听它呢?

⑵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 而有否焉 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 而有可焉 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 民无争心

参考译文

齐景公打猎回来,晏子随侍与遄台(今临淄县西五十里),梁丘据也乘车疾行而至。景公曰:“只有梁丘据才是与我相和的人啊!”晏子对曰:“他与您不过是同,怎么能算和呢?”景公曰:“难道和与同竟然不是一回事吗?”对曰:“当然不同了。‘和’就像浓浓的肉汤,要用水、火、醯(即醋)、醢(肉酱)、盐、梅(古人以梅做调料)等诸多烹饪的不同要素,来烹制鱼肉,要用柴禾烧火,厨师来调味,使酸咸适中,味道不足,就多加一些,味道过于浓的,就让它淡一些。君子食用这样的肉羹,以平衡心智。君臣关系也是这样。君主肯定的东西,如果有不对的,臣子应当把自己的反对意见贡献给君主,使君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君主认为不对的东西,如果有对的地方,臣子应当把其中有道理的意见贡献给君主,以便让他能够国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政治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稳定,不冒犯人民,使民众不会因为怨恨而产生叛逆的想法。……而如今梁丘据就不是这样。您肯定的,他也跟着肯定;您说不对的,他也跟着不同意。就像单纯用水来加水,做出来的,就不是食物,谁能吃呢?又像琴瑟只有一种音调,还成什么音乐,谁还能听下去呢?君臣之间不可求同的道理就是这样。

三我看孔子

《子路篇》阐述孔子的仁政思想。第十六章说为政的一个目标是“近者悦,远者来”,也是强调统治者必须以惠民政策争取人民的真心拥护。第六、第十三章说统治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再次指明统治者在伦理道德上的表率作用是治国成败的关键因素。第九章重申了孔子的富民思想。第十一章提出的“胜残去杀”的治国目标则是上一篇表达的“无讼”的德治理想的又一表述。此外,还有些语录进一步说明了孔子的“举贤才”、“勤政爱民”的主张。

除了对前面已提出的思想加以具体说明的语录以外,本篇还为仁政学说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其中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第一,严厉谴责君主为所欲为的专制主义思想。第十五章记载,孔子在回答鲁定公的问题时明确提出,君主权力欲膨胀,以为其意志不可违抗,因而唯我独尊,这是极其危险的。他警告说君主“唯其言而莫予违”的话是可能“一言而丧邦”的。这明显地表现了他反对君主绝对专制的立场。孔子不懂得可以用政治、法律制度来限制君主滥用权力,但是他明确地指出,君主的权力意志不加限制和制约,危害极大。

第二,认真备战,关爱士兵生命。孔子虽然向往“胜残去杀”,但他知道这是一个遥远的目标。孔子并不一味地反对战争,对于正义战争他不仅不反对,而且还要求积极地加以准备。所以在上一篇第七章他把“足兵”列为为政的第二项要务。在本篇第二十九章中孔子提出,刻苦训练士兵七年,如此才能派遣他们去作战。这既是为了获得胜利,更重要的是为了关爱士兵生命,减少牺牲。孔子把这一点看得很重要,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第三十章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仁爱思想。

第三,仁政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在第十二章孔子提出:“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第十一章又说“善人为邦百年”,才能够“胜残去杀”,这就是说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孔子在第十七章告诫将要到莒父为宰的子夏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本篇另一论题是论士,这是孔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孔子对中国精神传统所作的一项重大贡献。士在古代本来是个社会地位不高的阶层,春秋时期多为卿大夫家臣。他们一般是败落贵族家庭子弟,掌握了古代文化知识,到春秋末期已构成知识分子阶层的主体,在各国政治生活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孔子就属于这一社会阶层。孔子论述了士的使命、职责,应有的品德和人格,从而塑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传统。

在本篇中孔子首先指出知识分子必须有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要有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但是要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所以在第五章中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第二十章中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此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由于知识分子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孔子提出士要有刚毅的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他指出:“刚、毅、木、讷近仁。”第二十七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极其重视士的坚贞的品性和独立人格。第二十一章中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他之所以欣赏狂狷这种受到世人非议的人格,是因为狂狷者不盲从潮流、附和流俗,显示出独立的人格。狂者虽然在言行上容易走极端,但对现实保持批判的态度,蔑视困难和恶势力,有一股子精神。狷者拘谨,常常有所顾忌,气象不够宏大,但是有骨气,有节操,坚持信仰和原则,不随波逐流,不怕因此遭受损失、打击。因此孔子取人不以众人的意见为根据,他可能好众之所恶而恶众人之所好,指出“乡人皆好之”、“ 乡人皆恶之”不能成为定论。

孔子思想的卓异之处在于他力图将保持独立人格与尊重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不以其中一方面损害另一方面,他的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第二十三章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表现。士人应当保持独立的人格,但仍然要与他人友善相处,孔子说“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矣”第二十八章。这些都表明孔子力图把人的个体性、独特性、独立性与人的社会性、整体性加以结合或协调,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

四参考资料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中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6.29)

立不中门(《乡党》10.4)

言必有中(《先进》11.14)

亿则屡中(《先进》11.19)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13.3)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子路》l3.21)

言中伦,行中虑(《微子》18.8)

身中清,废中权(《微子》18.8)

允执其中(《尧曰》20.1)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忠

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1.4)

主忠信(《学而》1.8)

(《子罕》9.25)

(《颜渊》12.10)

使民敬忠以劝(《为政》2.20)

孝慈则忠(《为政》2.20)

臣事君以忠(《八佾》 3.19)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4.15)

忠矣(《公冶长》5.19)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公冶长》5.28)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7.25)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12.14)

忠告而善道之(《颜渊》l2.23)

与人忠(《子路》13.19)

忠焉,能勿诲乎(《宪问》14.7)

言忠信(《卫灵公》15.6)

言思忠(《季氏》16.10)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直

举直错诸枉(《为政》2.19)

孰谓微生高直(《公冶长》 5.24)

人之生也直(《雍也》6.19)

直而无礼则绞(《泰伯》8.2)

狂而不直(《泰伯》8.16)

质直而好义(《颜渊》12.20)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颜渊》l2.22)

吾党有直躬者(《子路》l3.18)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13.18)

以直报怨(《宪问》l4.34)

直哉伯鱼(《卫灵公》l5.7)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卫灵公》l5.25)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季氏》l6.4)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阳货》l7.8)

古之愚也直(《阳货》17.16)

恶讦以为直者(《阳货》l7.24)

直道以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微子》l8.2)

《论语》中的基本概念——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l.4)

敬事而信(《学而》l.5)

谨而信(《学而》1.6)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l.7)

主忠信(《学而》1.8)

(《子罕》9.25)

(《颜渊》12.10)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学而》1.1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2.22)

听其言而信其行(《公冶长》5.10)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公冶长》5.28)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7.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7.25)

正颜色,斯近信也(《泰伯》8.4)

笃信好学(《泰伯》8.13)

倥倥而不信(《泰伯》8.16)

民信之矣(《颜渊》l2.7)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l2.7)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l3.4)

言必信,行必果(《子路》13.20)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宪问》14.13)

吾不信也(《宪问》l4.14)

不亿不信(《宪问》l4.31)

言忠信(《卫灵公》15.6)

信以成之(《卫灵公》l5.18)

恭宽信敏惠(《阳货》17.6)

信则人任焉(《阳货》17.6)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阳货》l7.8)

信遭不笃(《子张》19.2)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子张》l9.10)

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l9.10)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