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太解气了!婆婆重男轻女 儿媳用1句话怼得她哑口无言!

句子大全 2020-07-14 09:56:01
相关推荐

媳妇。

知乎网友这样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生闺女的时候,直到宝宝三个月了公婆才出现,我公公出现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还是喜欢男孩一些”,我没接茬。

后来又反复说了几次,还各种明里暗里给脸色。

我婆婆美其名曰过来帮照顾孩子,其实每天就两件事,买菜跟看电视,儿子儿媳面前两种脸面,我又累又气,实在是烦了。

有次我公公又说生男孩的事,我把我老公也叫过来直接当着所有人面说“你喜欢男孩一些跟我没关系,我无所谓,我闺女更无所谓,我们不吃你的花你的,不用你一分力气,你们还需要我们养老,你倒是琢磨琢磨我更喜欢什么样的老人来得实在点。”

从此之后,虽然也不愿意帮忙照顾孩子,但是公婆再也没提过要生男孩的事。

前几天,有闺蜜吐槽:要不是有我婆婆从中作梗,我和老公一定会更幸福!

可见无形中婆媳关系,已成为摧毁婚姻的第一大杀手。

而重男轻女的思想,更加激化了原有的家庭矛盾。

尤其是,因为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婆婆不光要干涉儿媳妇的肚子,甚至还会出现只重视自己儿子,苛待儿媳妇的现象。

@乐豆豆就这样说:

今早早饭例行泡了一包价格不到一元的永和豆浆粉,婆婆在旁边暗含讥讽的说道,你可真是腐败。

好想回她一句,我有工作有收入,连包豆浆粉都喝不起吗。

婆婆总觉着买点啥都是花的她儿子的钱,娶来的媳妇就应该勤俭持家,任劳任怨,伺候好丈夫。

婆婆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从来生存的环境就是女人牺牲来伺候好男人,她也一直想用这种沉重的重男轻女思想来洗脑我,让我好好伺候她的儿子。

但我是挣扎着从农村重男轻女的家庭里考出来上过大学的女人,深深的厌恶着这种沉重的枷锁。

我努力照顾家庭,并且坚持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就是希望如果退无可退的时候,自己能成为自己的依靠。

但是兼顾家庭和事业真的很累,一辈子没上过班的婆婆根本不会懂。

她只会一边嫌我照顾不好孩子丈夫,一边又嫌我工资低,假期少。

事实上,我上班很努力的工作迎合领导同事的开心,企及当我不得不请假的时候没人对我白眼以待。

我下班努力的带着小孩,也尽量做好家务抢着做饭,以感谢婆婆帮我照顾孩子。

然而,事实上,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和这个家庭格格不入,我对待婆婆好的时候,她也并不拿我当自己的孩子,对她稍有冷漠,就会对我像仇人一样。

而这个家庭的既得利益者我老公,安然的享受着这份优待,并常常对我跟他的诉苦行为表示冷漠甚至敌意。

所以,这就是很多女性面临的困境,婆婆糟心,老公不操心,自己很窝心。

很多女性在迈入婚姻时,还是会被一个错误的观点洗脑:只要把婆婆当亲妈对待,就不会有婆媳矛盾。

你把婆婆当亲妈,她可能只是把你当——情敌。

你想让婆婆把你当女儿,她可能只是把你当——保姆。

自从心理学越来越普及,很多人都认识了一个词——边界。??

无论是朋友闺蜜,同事同学,还是??父母子女,情侣夫妻,都开始在寻求相处边界。

人与人之间,只有保持恰当的边界,才能让关系持久健康发展。

而很多人一直试图跟婆婆抹掉边界,强行营造“亲如母女”的效果,到头来让自己痛苦不堪。

所有的婆媳矛盾,归根到底都是中间的男人都没有做到调节工作。

男人想要轻松化解婆媳矛盾,必须做到这三点:

1. 不做婆媳之间的传话筒

许多直男说话不经过大脑,老婆和他说的私房话,他毫无保留地就传给妈妈听,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说不定哪天婆媳吵架,婆婆就把这事翻出来说了。

母亲和他说的话,尤其是婆婆对儿媳的不满,更不要传给老婆听。

因为,聪明的男人两头瞒,愚蠢的男人两头传。

2. 不要当着母亲的面和老婆吵架

有不少男人喜欢当着父母的面,和老婆吵架,目的就是想让父母评一评理,为自己寻求支援。

可他不知道,他的父母只会帮他,老人一方面对儿媳的印象会不好,另一方面也会学你一样欺负儿媳。

男人都不在意老婆,就别指望父母尊重她了。

3. 婆媳发生矛盾时,男人的态度很关键

婆媳吵架的时候,男人的态度非常重要。

如果男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么婆媳矛盾会越来越严重。

如果男人偏袒任何一方,都会引起另一个人的不满,最好的做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谁都不偏袒,站在有理的那一边。

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里,有一句台词很经典:

所谓婆媳关系,本来就是婚姻的副产品,让两个只有利害关系,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婆媳,在一个家里长时间地和平共处,还要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地步,这怎么可能?

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只要婆婆像婆婆,媳妇像媳妇,老公像老公,儿子像儿子。

大家都恪守本分,不越界、不回避、不玩幺蛾子,婆媳之间也能做到和平共处。

最后送你们一句话:婆婆不是妈,别要求太多;儿媳不是女儿,别强人所难。挑剔不如包容,挑事不如理解,多年媳妇终会熬成婆,谁都不容易。

家长必读(ID:jiazhangbid),200万家长关注,亲子教育、婚姻生活、提分利器。让孩子少走弯路,家长少犯错误。授权请联系家长必读(ID:jiazhangbid)

点击下图进入贝亲专场

营业时间: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