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赞美甘肃天水的诗句

句子大全 2020-07-11 16:14:01
相关推荐

2020 04 02 02:22:48分类:>1.名家书法有关“赞美天水”的诗句有哪些

名家书法有关“赞美天水”的诗句如下:

1. 唐 杜甫《雨晴(一作秋霁)》

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2. 唐 杜甫《渼陂西南台》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

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

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身退岂待官,老来苦便静。

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3. 唐 杜牧《题白云楼》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箱空。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塞翁。

4. 宋 黄庭坚《减字木兰花》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围。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5. 唐 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

不厌东南望,江楼对海门。风涛生有信,天水合无痕。

鹢带云帆动,鸥和雪翻浪。鱼盐聚为市,烟火起成村。

日脚金波碎,峰头钿点繁。送秋千里雁,报暝一声猿。

已豁烦襟闷,仍开病眼昏。郡中登眺处,无胜此东轩。

1. 唐 杜甫《雨晴(一作秋霁)》

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2. 唐 杜牧《题白云楼》

杜牧(公元803 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3. 宋 黄庭坚《减字木兰花》

黄庭坚(1045.8.9 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4. 唐 白居易《东楼南望八韵》

白居易(772年 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赞美天水西湖的好句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张岱《湖心亭看雪》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3.天水名人古诗词

天水的历史名人名祖名帝 伏羲.女娲:与西方亚当、夏娃创世纪的故事一样,中国也有自己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他们是原始部落社会时期的领袖。

“大目、山准、龙颜”的伏羲教民渔猎畜牧,创造书契,钻木取火,始创八卦,旋定历法,始创嫁娶,使人类走上文明之途。后来人类遭遇洪水,人种灭绝,只剩伏羲与女娲兄妹二人,两人不得不成婚繁衍人类。

次后,女娲代伏羲为首领称女希氏。诸侯共工与祝融争斗天下,头触不周山,天柱折缺,女娲乃以五彩石补天,这几乎与西方洪荒时代传说一模一样。

伏羲、女娲作为人类初祖,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轩辕.嫘祖:历史上称为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崛起于成纪,与妻嫘祖一起成为继伏羲神农之后的氏族集团领袖。

从轩辕开始,华夏氏族逐渐归顺结盟统一,开创了战事征伐、疆域开拓、经济农桑的新时代。 嬴非子:嬴秦的先祖非子生活于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宫(后称犬丘,今天水市秦城区西南边),是秦的开国君主,他因擅长养马,好畜牧而应周孝王征召(公元前897年,周孝王十三年),在 水、渭水间替周王室主持牧马,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为周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无马不成行,无马不成军,驭马和军马在经济、交通、国防上作用十分重大。因此,周孝王封嬴非子为附庸(国),准许在秦地(即秦亭,今张川县后川河谷)建邑,号称嬴秦。

秦由此正式成为周朝在西域的封国,开始了秦族走向强盛的历史。 秦襄公:(? 公元前766年)非自第五代孙,居犬丘。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内乱,犬戎族乘机攻破周都镐京,西周灭亡。时秦襄公率兵保护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秦襄公作为东周王室第一功臣,受封诸侯,原周王室直辖的歧山以西土地也全部赐于秦作为领地。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李 嵩(公元351年 公元417年)西凉建立者,李广16世孙,祖籍成纪(今秦安县),世居西凉,曾任宁翔将军,得河西六郡,自称凉公建都敦煌,称西凉国,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其重教育才,屯田边关的建树,为后代所颂扬。 李渊 李世民(公元566年 公元635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县)人,李之后代,隋朝时任谯州、陇州、歧州三州太守,太原留守。

隋末起义,兵出太原,直指关中,以二十万大军攻入长安,称皇帝,号唐高祖,国号唐朝。李渊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强大繁荣盛唐的缔造者,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其史迹足以彪炳史册。

现在,天水人民把他和李广、李白并称成纪三李,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秦穆公:(? 公元前621年)名嬴任好,在位38年,春秋五霸之一,都雍城(系陕西凤翔县境),称霸西域戎国,从此,秦的名称随戎族(后称匈奴)流动向异域传播,“秦”成了域外民族对中国的称呼,古波斯文中“赛尼”、《圣经》中“希尼”都是“秦”的音译。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 公元前210年)名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13岁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阳。

公元前221年,历十年之久征灭六国后,建立了大一统秦国。其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一范本,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李特、李雄:(? 公元303年)巴氏族,原为巴西宕渠人(今四川曲线渠县),后迁居略阳(今秦安县东南)。西晋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天水等六郡饥民起义,推李特为首领,率众二万余人,与晋军作战,先后南攻广汉、成都。

公元303年,攻取成都少城建国,年号建初。李雄(公元274年 334年),李特之子,公元303年继父位攻克成都,称成都王。

公元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苻洪、苻坚:(公元285年 公元350年)氐族,略阳临渭人(今秦安县东南),十六国时期前秦建立者。东晋时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

不久,自称三秦王,建立前秦政权。苻坚(公元338年 385年)二十岁时立自己为大秦天王,三十一岁时先后攻灭前燕、前凉等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

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而败,这就是军事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 姚苌、姚兴(公元330年 公元393年)后秦国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县)人。

公元384年攻灭前秦国,在长安称帝,史称后秦。姚兴(公元366年 公元416年),姚苌子,在位22年,注重农业,兴办佛教和儒学,学生达一万余人,先后灭西秦及后凉,与北魏、东晋对抗。

吕光(公元338年 公元399年)后凉的建立者,略阳人(今秦安县),初为苻坚将领,率兵攻西域,后割据凉州,建国后凉。名臣名士(天水名臣多忠良直谏之士,与刚烈秦风熏染有关。

而名士或不致仕,或退隐故里著述立说,或执教育才,堪为陇上风范。) 李冲(公元450年 公元498年)天水人,李蒿之曾孙。

北魏孝文帝时,李冲为秘书中散,负责宫中文书,后升为秘书令,参与朝政。公元485年,李冲提出均田制、三长制的改革建议,得到魏孝文帝采纳,实施后使北魏国力大增,鲜卑与汉文化逐渐融合。

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李冲任镇南将军、侍中少傅,负责营建新都工程,。

4.李白在天水写的诗有哪些

李白在天水写的诗只有一首,即《南山诗》 ,具体如下: 《南山诗》 唐 李白 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

东泉澄彻底,西塔顶连天。 佛座灯常灿,禅房花欲然。

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 译文:我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天水南郭寺,只见这里山高夜冷。

东泉内的水清澈见底,西面的古塔高耸入云。寺庙内佛座前的香火不断,禅房前的鲜花含苞待放。

三、五位老僧人在院内忙着招呼香客,这里的一棵古柏竟然有上千年的历史。 注释: 南郭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

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

5.写几个关于天水河的诗歌要自己创的

★赞颂祖国的诗歌一★: 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 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赞颂祖国的诗歌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赞颂祖国的诗歌三★: 我的祖国 长江、黄河横越的山川 神洲处处呈现出灿烂 辉煌的征程 如金色的灯盏 光芒照亮了远航的船帆 我的祖国 您用睿智的灵魂 带领普天大众 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使祖国鲜花般娇艳 描绘出东方的璀璨 我的祖国 鲜花般美丽的祖国 从你的精神里 从你的蓝图中 读懂了燃烧的灵魂 开拓辉煌明天的艰辛 我的祖国 从边疆到海岸 有你的娇娆美丽 我怀揣质朴的情感 将满腔的深情遥寄 愿祖国更加繁荣璀璨 我的祖国 黄河、长江、长城 铸就了亘古的河山 改革、开放、发展 点亮世界的眼光 我自豪于祖国的辉煌 我的祖国 黎明般的太阳 怀抱着坚定的信念 将澎湃的斗志 化作永恒的执著 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伟大的祖国 东方文明的摇篮 犹如奔驰的列车 迎着世纪的曙光 擎起燃烧的信念 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赞颂祖国的诗歌四★: 祖国颂歌 ——————— ———————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 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走在世纪之初的我 想到祖国,满怀激情 祖国—— 在这里 我为您放歌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 文明源泉的汇合 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 铺满天山的白雪 您凝重而深邃 宽广而博大 滔滔江河是您的鼻息 沸腾海洋是您的血液 您是世界的主题 是我生命的一切 祖国啊,祖国—— 您是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 社会主义熊熊燃烧的火焰 您是人民革命的一声号角 乘风破浪的一张风帆 您坚强而自信 进步而前卫 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活跃着您的智慧 东方蒸腾的旭日喷薄着您的活力 您是世界的创作者 社会主义的实践家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南海之滨的一缕春风 罗湖小村的一抹朝阳 您是青藏高原的一道铁轨 塔里木油田的一组井架 您远见卓识 艺高胆大 小渔村的翻天巨变证明了您的胆识 人民满脸的微笑写的是你的伟大 祖国—— 您创造了生活 改造着世界 祖国啊,祖国—— 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 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 您是捍卫真理的勇士 哺育子女的妈妈 您正直而博爱 坚强而慈祥 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 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 祖国—— 您抚慰了战火中人类的伤痛 送来了和平的黎明 祖国啊,祖国—— 您走过千年历史,跨越了世界文明 您明晰千古,坚定为英特纳雄耐尔生生不息 您仁慈博爱,捍卫着绿色与和平 我们为是您的儿女而自豪 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 祖国—— 我们与您同心 我们拥您前进 您的儿女们坚信 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人类的明天更美好 ★赞颂祖国的诗歌五★: 祖国啊!这诗意的名字 弥漫着您的每一个季节 那是羽白色的鸽子 在蓝天下 唤醒了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啊!祖国 我爱您爱得太深太久…… 十月啊!我的祖国 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 我追随你的脚步 让每个梦境都滴着甜蜜 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 临摩你的日子—— 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 我要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 最初的十月 总是如热泪落花沾满回声 共和国的跫音走过你的心田 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 您不仅仅是一座憩息的绿岛 你是一朵可供我踏着节拍上升的红云 无论山川、维谷、田畴、小径、苍海 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使十月更加饱满 啊!祖国…… 十月的王冠为谁而戴? 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在天安门前 我感受到丹桂的余韵 和丰收鼓乐的震响 我追忆汉白玉雕上那些历史的声音 思绪已变幻 飞舞的云彩 万里的江山 怎能不熏陶我美好的品格和操守?! 上升的十月 已千帆竞发 还有我的歌唱 我的祖国 幻化成一群高翔的白鸽 振翮不已 振翮不已……希望采纳。

6.谁知道对甘肃省的一些赞美词或诗歌

1、飞机上 银鹰驮我上青宵,最是逍遥此一遭。

半世浮生今日事,凡心直欲比天高。 2、飞抵西宁(新韵) 舒翼银鹰入暮空,欢愉一路寄疾风。

小息初醒如隔世,入眼风光已不同。 3、初上高原(新韵) 初来乍到顿觉奇,踏上屋脊望眼低。

举手方知星可摘,诸仙谈笑语依稀。 4、初尝青稞酒(新韵) 坝子高回青藏歌,豪情一碗酿青稞。

书生似我无容量,也敢开怀敞腹喝。 5、藏族姑娘(古绝) 屋脊巍峙入天宫,长沐日月星辰风。

藏家姑娘俊俏不?两抹绚烂高原红。 6、藏家走婚之白毡房(古绝) 异俗奇风数藏乡,子不识父只认娘。

欲探其间玄奥处,跷蹊尽在白毡房。 7、文成公主赴藏歇日月山 当年西去息戈兵,龙女胸怀大义情。

日月山中孤寂泪,回流淌过万千程。 8、青海湖(宽韵) 顶罩穹庐水如镜,连波渺渺接青山。

谁持画笔抹浓彩,青海湖蓝色胜天。 9、青海湖 钟灵毓秀孕珍珠,莽莽高原七彩湖。

料是神仙挥巨笔,浓妆艳抹美人姝。 10、青海湖(古绝) 山依远水隈,云贴镜面飞。

蓝天波一色,四望景奇瑰。 11、鸣沙山(宽韵) 跋山涉水万千程,至此油生思古情。

丝路繁华成旧梦,依稀耳畔荡驼铃。 12、敦煌藏经洞(新韵) 浩瀚经书天下稀,历遭劫数五存一。

当年藏所今依旧,徒惹游人悲泪迷。 挥戈御寇事犹追,慷慨为闻号角吹。

万里河山收陷落,千秋国族挽亡危。 离滇老卒期颁证,出陇青年未荐碑。

共谱风云歌铁血,只今回首令徒悲! (甘肃刀客原文载于 05 01 18) ※待正名者——指抗日时在国民党军中,如远征军滞留于缅甸者、甘肃靖远从军之六百壮士者等。 ※离滇老卒——据“凤凰卫视”2003年拍摄的电视专题片《中国远征军的最后故事》披露:日本投降后,有部份远征军将士自行留缅,多以从事中华文化教育谋生。

虽历经艰难困苦,其民族之志犹未磨灭。这些未返国参加内战,而被国民党视为作“逃兵”的抗日将士,至今仍希望祖国颁证承认其抗日历史。

余以为,以返国参加内战者,其抗日历史亦当承认,何至此辈凋零殆尽犹不得其所也。 ※出陇青年——刀客有文说,其家乡甘肃靖远抗战时,有六百青年参军御寇,今犹未有纪念之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