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句子大全 2020-06-22 15:49:01
相关推荐

中国山水画中所独有的意境美,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从山水画中体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出入人生的准则、欣赏若有若无的诗意。意境给了他们驰骋想象的空间,满足了他们对于虚无缥缈的追求,因此,意境被奉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第一、中国山水画意境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中国传统绘画通过对时空景象的描绘、对具体物象的描摹,在情与景的高度融会、物与我的相互观照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易传》的“立象以尽意”和庄子的“言不尽意”初步探讨了“言”、“意”、“象”的关系,提出了“具体形象是否能够表情达意”的疑问,为意境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汉魏六朝时期,文艺理论的出现丰富了意境的内涵,神韵说、风骨说、滋味说等理论的提出对意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直接的启示作用。意境理论的真正成熟是在唐代,王昌龄的《诗格》中最早出现“意境”一词:“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段话说明了作家在创作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意境才能真切感人。在王昌龄之后,侍僧皎然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的观点,全面发展了意境理论。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直接使用了这一理论:“作诗三妙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到了清代,王国维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虑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深,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创作。”他认为意和境是创作文学作品时不可或缺的因素,无论是愉悦自己的身心,还是感动他人的心灵,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萌芽于魏晋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人们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发掘,一批擅长山水的画家及山水画论勃然兴起。由于时间关系,这一时期的山水真迹已经不知所踪,但是有关山水的画论却还依然存在,较为著名的有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这两部文献论述了山水艺术与自然景物的关系,主张山水画的创作要师法自然,但又不能摹拟自然的原貌,注重山水风景的内在精神,追求艺术化、情感化的山水境界。到了唐代,随着文学理论中意境概念的成熟,山水画理论中的意境概念也逐渐明朗,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他认为“大意”是山水画得以成功的关键,但是对于“意”与“境”的关系仍没有明确的论述。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可忘笔墨,而有真景”“度物象而取其真”“真者气质俱盛”等观点,发展了意境理论。到了宋代,山水画的发展更加成熟,意境理论才真正形成,这主要归功于宋代山水画家郭熙,他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意境这一概念,并在《林泉高致》中指出:“境界已熟,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这里的境界,表面之疆界,境地,实际上指图画所传达的意境。到了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城以有题,以下笔想头及有着落,反饶趣味。若使无题,由或意境两歧。”至此,意境理论在绘画领域已经自成体系。

第二、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审美特征

中国文人自幼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渴望建功立业,上报君王,下安黎庶,然而封建专制政体却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或者一生平平凡凡,胸中才干不能伸展,或者沉沦下僚,远离政治中心。在政治中不得意的他们便沉浸在山水清音之中,希望通过山水的静默无求来遣散现实的苦闷,山水画便成了他们寄托心愿、托物言志的最好载体。春山如笑,秋山如妆,夏雨狂暴,冬雪寂寂,意境便产生于大自然的美好景致与画家妙笔的结合之中。山水画意境之美与诗歌意境之美、音乐意境之美等又有所不同,它离不开气、韵、思、景、笔、墨,同时又关乎情与物的结合、意与境的搭配这两个方面。笔者以为山水画意境在审美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空灵美、诗意美、与人文美。

1、中国山水画意境之诗意美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为画增色,画为诗印证,诗画一致,乃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之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最高之境界。画中题诗或题跋是中国山水画所独有的艺术形式,它能较好地解释山水画意境的内涵,但是,真正优秀山水画意境并不是一幅题字或题跋所能够包涵的,它更多地通过山水画的构思、章法、色彩、形象等表现出来。山水画意境的诗意美,美在淡淡几笔,包含无限的情思,美在寥寥墨痕,生发无边的联想。正是这种诗意美才使得山水画具有了“韵外之致”、“画外之情”、“境外之感”。如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呈现出大幅的空白,只有中心一处,作者聊聊几笔勾勒出了一叶扁舟,一个头戴蓑笠的渔人坐于其上,由于渔人坐在小舟的一端,故而船尾微微上翘。细看渔夫身体前倾,专心致志地看着水下的鱼儿,此时是否有鱼儿咬钩,否则船下又怎会有缕缕微波荡漾?在渔夫的对面,作者淡淡几笔勾勒出对岸的山势,若有若无,依稀可见。画中并不见水,但是大片的留白使得浓浓的水汽扑面而来,这种意境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柳宗元的一首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如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王维的《江山雪霁图卷》,这幅图描写了大雪之后,天地之间茫茫一片的景象。远观这幅画,只见墨色的山川树木与皑皑白雪相互映衬,无边无际的白雪漫延远方,一眼看不到雪的穷尽之处,千里浩渺,颇为壮观。这幅画的意境与他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汉临眺》)暗暗相合,给人一种若有若无的飘渺感和无穷无尽的空间感。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诗意美表明了各种艺术之间的相通之处,诗意加深了山水画意境的内涵,而山水画凝固了诗人诗意的阐发,二者有机结合,为中国山水画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2、中国山水画意境之空灵美

中国山水画以水墨画为主,水墨画擅长用深浅不同的墨色来表现景物,用恰到好处的留白来提升人们的想象力,因此中国山水画便呈现出淡墨与空白相交融的状态。在淡淡的墨色和虚空的白色之中,一种空灵之美悄然生发,山水画意境的空灵美表现在以极其简化的线条传达丰富的意蕴,使人回味无穷。宗白华先生曾说:“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清代邓石如也曾说过:“字画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山水画中对黑白的处理不仅仅是为了描绘景物的需要,同时也是营造山水意境的空灵美的需要。如五代隐逸画家荆浩的《匡庐图》,这幅图的主体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险峻山峰,峰上树木丛生,郁郁葱葱。从上往下看,山间挂着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水汽弥漫,烟岚飘渺。山腰间,在密林深处,隐隐露出一处人家的院落,里面可有文人雅士在写诗作画?从小小的院落出发,有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蜿蜒盘绕,在小路的两边,不时有激流迭瀑流下山坡,注入山下的沼泽。山脚下,有一小湖,湖边苍松虬立,巨石参差,周围大大小小的村居房舍淹没在高高矮矮的树木之中。在离村庄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人骑着驴子缓缓而行。画家居高临下,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来描绘了山峰的奇特、险峻,画家画笔所到之处,峰峦岗岭,房屋小路,飞泉流瀑尽在其中,既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刚劲,又刻画了村落的寂静安幽。在悠闲宁谧的氛围之中,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有花开花落的无欲无求,云卷云舒的逍遥自在,人世间的纷纷扰扰仿佛不存在了一般,这不正是自己所要追求的境界吗?这幅山水画的意境深远而又简单,安静而又祥和,给人一种超脱人间的美——空灵。

3、中国山水画意境之人文美

中国历代的画家,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老子的虚静无为和庄子的逍遥思想对他们影响颇深,此外孔孟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识也深深地植入他们的观点之中,他们在山水之中徘徊出入,在宇宙自然之间徜徉思索,浓浓的人文气息成为他们观照山水的底蕴,他们以德养志,以情观物,在山水之间寄托哀思,在云雾缭绕中抒发情志。在他们的画中,本来没有生命力的山水树木也知道遵从人间的礼法规范,也了解人间的喜怒哀乐,如唐代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因为年代久远,这幅图早已不传于世,但是宋代苏轼做了一首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真实地将画作的内容传达给了读者:“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想见李思训《长江绝岛图》的内容:在绵延不绝的群山之间,在茫茫无际的江水之上,有两座小山安然耸立,长江两岸山势险峻,不时有山石崩落,不仅掩盖了可供人类攀援的小路,更惊走了栖息的猿鸟。乔木林立,笔直入云,仿佛锋利的剑一样刺入天空。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有一叶小舟翩翩而来,舟中歌声婉转悠扬,动人心弦。诗人看到的小山必是秀气喜人的,否则又怎会像女子一样晓得梳妆打扮呢。正是由于苏轼用人文的眼光来描写李思训的画作,我们今天才能管窥蠡测,想象长江绝岛图的美景。

参考文献

1黄劲中国山水画意境摭谈《艺术·生活》2009年第01期

2叶继红中国画的意境美《教育文汇》2006年10期

3何雪波胡国玉浅谈山水画意境美之表现《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第11期

4白天佑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审美及创构理念探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4期

5王金升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第12期

关键字: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