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句子大全 2020-06-15 10:42:02
相关推荐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并不是无动无衷的。人们对周围事物,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常常抱着不同的态度。一些现象使人愉快,另一些现象使人悲哀,一些现象使人忿怒,另一些现象人恐惧。愉快、悲哀、忿怒、恐惧等都是常见的情绪体验。

一般地说,凡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愉快、满意等),凡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则引起否定的情绪(如忿怒、恐惧等)。人们形成的否定情绪和情感往往只是短暂的,痛苦一阵以后,强烈的体验随着刺激的消失而消失。或者紧张的情绪虽然持续相当时日,但最后做问题还是得到解决,需要得到满足,伴随而来的是轻松的体验。但是,如果由困难挫折引起的焦虑、紧张和忧愁长期存在,使人惶惶不可终日,由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也久久不能复原,其结果会怎样呢?情绪的长期压抑对个人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人能经受长期的挫折,紧张的情绪的有时只能影响他的生活效能,但不容易损害身体健康。有的人经受长期紧张之后,心理上的痛苦转化为身体上的疾病。这类疾病叫做心身性疾病或心理疾病。这类疾病虽有生理上的疾病,但是它们是由不良的心理因素形成的。中医所说“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俗语云“心病还需心药医”,指的就是对某些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外,还需要心理治疗。

情绪上的长期紧张和焦虑往往会降低人体抵抗细菌和其它引发疾病因素的能力。尤其是气愤和懊恼的情绪是引起许多心身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

●学会转移。当火气上涌时,

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在余怒未消时,可以用看电影、听音乐、

下棋、散步等有意义的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松驰下来。

●学会宣泄。人在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调节,对身心都将产生消极影响。因此,

如果一个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而要通过合理的渲泄来帮助排遣不良情绪。比如,可以向知心朋友、父母、老师等人倾诉自己的苦恼,一吐为快。向知心朋友和亲人说出来或大哭一场。如果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或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的“秘密”,也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和倾诉自己的内心思想。或者,通过跑步、打球等运动将体内因不快聚集起来的能量向外部发泄。

这种发泄可以释放积于内心的郁积,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利的。当然,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伤害他人。

●学会自我安慰。自我安慰法是指人在消极心态下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以使内心得以平衡、精神得以安慰、情绪得以转化的方法。常见的自我安慰方法有比较法和比拟法。当一个追求某项事情而得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

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 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童话一样,因此,称作“酸葡萄心理”。

●意识调节法: 运用对人生、理想、

事业等目标的追求和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醒自己为了实现大目标和总任务,不要被繁琐之事所干扰。

●语言暗示法:运用积极的言语暗示帮助人控制和调节情绪。

⑵转移注意法:当人被某些不良情绪所困扰,处于情绪的低谷时,暂时撇开或回避这些导致不良情绪的事和环境,从苦闷中解脱出手,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积极有益的活动中去,以保持愉快的心境。在情绪激动时,自己默诵或轻声警告“冷静些”、

“不能发火”、“注意自己的身分和影响”等词句,抑制自己的情绪;

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上“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头上或挂在墙上。

●放松训练法:运用一些简单的自我放松方法。比如:

在学习间歇时闭目5-10分钟,同时深呼吸10-20次,可以增加大脑的氧气供给,缓解紧张情绪。

●自我安慰法:估计到某些场合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紧张情绪,

就先为自己寻找几条不应产生这种情绪的有力理由。自我安慰法是指人在消极心态下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以使内心得以平衡、精神得以安慰、情绪得以转化的方法。常见的自我安慰方法有比较法和比拟法。

●愉快记忆法:回忆过去经历中碰到的高兴事,或获得成功时的愉快体验,特别就该回忆那些与眼前不愉快体验相关的过去的愉快体验。

●环境转换法:处在剧烈情绪状态时,

暂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人、物。当人被某些不良情绪所困扰,处于情绪的低谷时,暂时撇开或回避这些导致不良情绪的事和环境,从苦闷中解脱出手,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积极有益的活动中去,以保持愉快的心境。

●幽默化解法:培养幽默感,用寓意深长的语言、表情或动作、 用讽刺的手法机智、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推理比较法:把困难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

把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相比较,在比较中寻觅成功的秘密,坚定成功的信心,排除畏难情绪。

●压抑升华法:情感升华是指当人的心里受挫时,设法将消极心理转化为积极心理的过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不受重用,身处逆境,被人瞧不起,感到苦闷时, 可把精力投入某一项你感兴趣的事业中,

通过成功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和改善自己的心境。

※心理咨询法:如果消极情绪很难摆脱,自己无力克服时,应该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可以通过写信、门诊咨询等方式获得心理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排解。

※认识社会,保持达观态度。古人云:“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确实,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之,历史上和现

就悲观,情绪低落,甚至厌世,显然是不合适的。 实际生活中哪会有十全十美的事呢?我们在心理咨询中,

就曾遇到很多为家庭条件差或单位人际关系差或疾病纠缠等等而悲观厌世,甚至想自杀的。

生活中,人人会遇到许多坎坷和不顺心,平凡人有,名人有,大官者亦有。因此,

只要对社会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想想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不如己,

你就会坦然了。故要保持达观态度。世上不会有永远美好的事物,今天你身逆境,

情绪不佳,但通过奋斗,你就可能获得成功,受人尊敬。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人应该适应社会,保持达观态度,对生活、对人生应充满信心。

※当情绪低落时,不妨去访问孤儿院、养老院、医院、看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痛苦之外,还有多少不幸。

●提高认识和修养水平。平常,我们能看到,文化素质低的人,不善于控制自己,出口成“脏”。而一个修养高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去骂大街的。

同时,他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自我调节。因此,

提高自己的认识和修养水平,对保持愉快情绪,自我调节好情绪是很有帮助的。

(二)、如何保持乐观

善于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本身就会使一个人乐观愉快。

孤僻的人,不善交往的人,他们不快乐,因为他们缺乏与人的沟通,

不能理解和信任别人,他们缺少友谊。当他们有苦恼时,没处诉说,于是只好憋在心里, 从而就会感到不快乐。

●多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例如,桥牌活动、沙龙、联谊会、 庆祝会等,这会使自己的心情时常保持一种怜悯状态,同时,

它又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在这些活动中,可结交很多朋友,甚至会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也能陶治自己的情操,使自己遇烦事苦闷时,能转移心情和注意力。

学会爱别人,积极去帮助他人,向他人显示你的信心,并把信心传给他人。有些自卑、孤僻的人,他们与乐观绝缘,因为他们时常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当然谈不上爱别人,去帮助别人。

一个人若不愿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别人也会越来越疏远你,这时,你就会孤独,就会感到不快乐。相反,你若时常主动去帮助他人,一方面能得到他人的感激和肯定,另一方面,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别人也愿与你交往,这时,

你就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

● 对人要宽容。在心理咨询,我们常碰到这样一些来访者,他们说自己情绪总是不稳定,波动大,别人总喜欢与自己过不去,

自己总在想办法对付这样的人。其实,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难免会磕磕碰碰,遇到这样事,人要宽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俗话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对于你的宽容,

大多数人是会接受,并与你同行。你若不能容忍,想办法对付和报复。这样,

一报还一报,永远没完没了,你也不会感到快乐。因此,对人要宽容。

要正确、辩证地看待生活。生活充满了五颜六色,说的是生活满是酸、甜、苦、辣,既有甜蜜的部分,也有令人苦恼的部分。就是因为生活什么都有,所以才有意义。一般来说,生活完全是痛苦,这是人所不希望的,

但生活全是幸福,这也是不现实的。名人、伟人、政治家有他辉煌、灿烂的一面,

但他们也有他们的苦恼,甚至不幸。因此,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充满乐观,

当幸福来临时,我们不可忘乎所以;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坚强,笑对世界, 笑对人生。

知足常乐。人生需要目标,既需要大目标--你的理想,也需要小目标--近日的工作和学习计划。你的目标不要定得太虚无缥渺,因为那难以实现,往往会导致你的失望,甚至悲观。你要知足,小事往往成就人的事业,

很多劳模、英雄,他们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他们都是做很平凡的小事,然而,

平凡孕育着不平凡,就是这些小事,才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在制定目标及实现过程中,人要知足而乐。

●学会心理防卫。当自己烦恼时,可却想高兴的事,做高兴的事, 这是移情的作用;当自己没有钱,物质上比不过人家时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投票2已投票2+1有得0我有疑问0◆◆

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我为什么投票...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

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

如对这篇经验有疑问,可反馈给作者,经验作者会尽力为您解决!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相关经验12018.08.1302017.05.2402017.12.2142017.12.0812015.07.27作者的经验如要投诉,请到,如要提出意见、建议, 请到反馈。热门杂志第1期作文书写技巧1048次分享第12期祝你好“孕”526次分享第1期当我们有了孩子368次分享第1期新学期 新气象178次分享第1期孕妇饮食指导604次分享 2020Baidu京ICP证030173号 1 京网文20130934 983号◆请扫描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