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青春担当|一场与“最美逆行者”的深情对话

句子大全 2018-12-24 07:51:43
相关推荐

战疫的日子:

记录着悲怆,也孕育着希望

年岁有加

并非垂老

理想丢弃

方堕暮年

——塞缪尔 厄尔曼《青春》

今天

我们用最质朴的文字

致敬抗击疫情战火里的青春

01

“出发的时候,我们比较放松!到了武汉,所有人都有些紧张,我们将口罩戴好,用冲锋衣的衣帽将自己紧紧包裹!”

2月21日,张家界市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抵达武汉,已是晚上八点,真静!

广阔的二环线上空旷寂寥,没有一辆车、没有一个人影。那一刻,武汉的寂静让人心慌,更让人心疼,所有人都因这种寂静揪心。

2019年,队员杨春奇曾在中南医院进修,那时的晚八点,曾是武汉烟火气最盛的时候,车水马龙、人潮攒动、灯火旖丽……

封城,是疫情当前武汉对所有人的郑重承诺,更是武汉人民为了抗击疫情取得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

“正是因为这样的牺牲,我们才要去武汉,要去最需要医务工作者的最前线,我们一定要帮武汉渡过难关!”准备好给孩子的奶粉、处理好家里的琐事,临别的前一晚,黄晓庆拉着家人的手细细碎碎叮嘱了几个小时,说着说着,黄母的眼泪便掉了下来。

孩子的决定,她要支持,但晓庆也是她的孩子……

“出发的时候,我们比较放松!到了武汉以后,所有人都有些紧张,我们将口罩戴好,用冲锋衣自己紧紧包裹!”队员沈道谦能清晰地感受到战友们的紧张。

02

接站的武汉工作人员哽咽地说着感谢: “谢谢你们,武汉看到你们就看到了希望!”

插上许多管子的病患、医生护士来回穿梭的急促脚步、各种监控仪器发出的“滴滴”声……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最前线的重症监护室内,杨春奇、黄晓庆和战友们还是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

和死神抢人的紧张和紧迫,让所有医患成为最紧密的战友,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活!

监测患者的血氧、脉搏、呼吸、空腹血糖、抽血,更换引流袋、采集咽拭子,高频上氧、鼻饲、Q2h翻身拍背……这些是被安排在其他病室的刘玉珍的常规护理工作。

进入病区,刘玉珍要穿上5层防护装备,手术衣、工作服、隔离衣、防护服、再加一件隔离衣,鞋套靴套3层,戴着护目镜、面屏、三层口罩……每一层都不敢懈怠,每一层也不能省略。

又厚又闷是刘玉珍对装备的初体验。行动不便,没开始工作汗水就已经湿透了衣服,汗水和雾气让眼前一片迷茫,三层的口罩让她感觉呼吸困难,头箍得太紧。

“用张家界话说,硬是脑壳炸疼!”

但为了救治患者,再难都不能阻挡刘玉珍和战友们的决心。

“上班前不敢放肆吃喝,洗漱干净回到酒店后再填饱肚子。有时空腹时长超过13小时,即便饿得虚脱,都只能硬撑。”刘玉珍想,不管怎样,都要好好照顾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照顾病患!

03

在金银潭的重症监护室,每天都记录着悲怆,每天也孕育着希望。

在金银潭的重症监护室,每天都记录着悲怆。许多病人前一天还能交流、病情趋于稳定,第二天突然就走了。生命与死亡之间的界限变得非常模糊、难以确定……有时候,死神连悲伤的都不会给你留出时间。

黄晓庆和队友们负责的病区,有20多位重症患者,大多数都上着呼吸机,还有好几个病人上着血滤及ECMO。每个病人几乎都是四五种管道在身,其中,有位患者仅仅注射泵就同时用了十二种药液。

到了最崩溃的时候,黄晓庆总在梦里和鬼怪缠斗,她常常从一种绝望的僵持中惊醒。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大都走得悄无声息,他们根本来不及再看一眼最挂念的人,听那个最想念的声音。

在金银潭的重症监护室,每天更孕育着希望。

杨春奇的患者里,有一位年迈的奶奶。一言不发的她,眼里有孤独有绝望也有渴望。起先,老人并不搭理他。老人闷了,杨春奇换着法儿陪她聊天;老人想要什么东西,杨春奇想办法为她找;老人要做CT,杨春奇抱着她上检查台……

“小伙子,你是一个好人。”终于有一天,老人难得开口说了一句。

“带领我们小组的老师是一个90后,她1月份就进入南五楼危重症监护病房。经过14天的休整,她决定再回战场。”聂素云深深被眼前的小女孩感动着。

“你为什么再回来?”

她说:“武汉是我家,我不来我觉得自己会后悔!”

此刻,眼前略带稚气的孩子身上,被镀上了浅金色的光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有那么一群勇敢无畏的孩子,披上战袍,不顾一切地拯救所有!”

在金银潭的重症监护室,每天更充满着爱和温暖。

聂素云负责的工作区里,有一对80多岁的夫妻,老两口床位相对。老爷子的病情更加严重,长期处于高流量给氧状态,稍作移动血氧饱和度都会极速下降。相守了一辈子,老奶奶每天做完治疗,坚持守在丈夫床前。奶奶总说,他们60年都没有分开过,不能想象没有对方的日子。为了逗老爷子开心,奶奶还常常讲起年少时的趣事。不论是吵架的、斗嘴的、幸福的还是欢快的,那都是爱、温暖,还有生的希望。

在抗击疫情的战壕里,除了兢兢业业,还有耐心细致。

一位90多岁的老爷爷,耳聋又有老年痴呆,刚来的前两个晚上,总是一夜夜反反复复在医院的走廊上来回寻找,颤颤巍巍。

“这是哪里?我在哪?吃饭怎么安排?我的家呢?”刘玉珍和轮值的聂素云看得心惊又心疼。

担心老人家跌倒走失,她们便想了个办法,在小纸牌上写上给老人的答案,让他一睁眼就可以看到那些问题。

“你在金银潭医院,家人不能进来,给你送来牛奶和汤,你要好好听话,戴好口罩,乖乖吃饭吃药配合治疗,等家人接你回家!”

在大家的共同陪伴下,老人的情况越来越好,不多久,老爷爷终于出院了。

眼见病房里85岁的老人要下床上厕所,刘玉珍立马放下手中的水壶扶住了他,幸运的是老人没坠床,但脚刚沾地,老人的大便就从裤脚下掉了出来。

自己觉得很尴尬,他一个劲儿地往厕所奔,越是挣扎,越是满屋子都是。刘玉珍和伙伴们顾不上其他,只要老人家没磕着碰着就好。大家把他扶到床旁,用便椅坐好,给他用湿纸巾擦屁股,清洗肛周,换裤子,哄他上床休息,给他清洗衣物......几个人护理一轮下来,衣服早已全部湿透,想喝口水都是难事。

“在武汉的每一刻,都是疲劳的;可在武汉的每一刻,又让人感动的。”

在杨春奇的记忆里,这种感动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小事,来自同事被勒出血印的脸上露出的疲惫的笑容,来自被抢救过来的病患给出的第一次笑容,来自长发飘飘的女同事们的板寸风景……

无论是病患之间,还是医护人员之间,那是一种来自战友的深厚情谊。这种感动伴随着每一位战友的成长,更鼓励着每一个生命的抗争。

04

胆大心细,动作轻而慢,所有医护人员 “卯”着胆子去实施,最大可能减缓空气中气溶胶的流动。

平均每个医护人员需要护理三到五位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患者,每天要换无菌敷料、导管的固定、吸痰、口腔护理、俯卧位、集水杯的倾倒等等,都是零距离接触,危险系数都非常高。

胆大心细,动作轻而慢,所有医护人员 “卯”着胆子去实施,最大可能减缓空气中气溶胶的流动。在平常工作中的一个普通倒呼吸机集水杯的动作,在这里却要格外慎重,每一步都要谨记要点,如何规避自己的风险。

观察股静脉引流端的颜色深浅、引流管是否通畅、调节患者发热水平、观察氧气流速血流速的参数、还有膜肺是否有凝血和破裂、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两小时一次动脉血气分析等……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队员们对于救治设备的运用和护理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

“现在回想起来,这也是一场挑战突破自我的战斗,是自己和自己的业务水平、身体、心理素质、精神状态的战斗,那是真真正正的洪荒之力。”黄晓庆和所有队员都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历练与成长。

05

年岁有加 并非垂老 理想替代 方堕暮年

4月7日,根据统一部署,湖南支援湖北张家界医疗队撤离武汉返乡。酒店旁边的小区,寂静的街头,到处挂着感谢援鄂医疗队的横幅,在我们离开金银潭医院的前几天,原本空无一人的街道,人渐渐多起来了。

道路两旁的大树长出来嫩绿的新芽,越来越暖了,一切都释放出活力和生机。

当悲痛的哭声从武汉一家医院的护士工作站传出……

那是我市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吕滢对父亲满满的愧疚和思念

我怕他分心,所以不敢给他电话

那时,妻子即将临盆,而谭俊则在我市确诊区日夜照顾着确诊病人

爸爸,快点回(fei)来……

当不足两岁的孩子稚嫩的声音穿透屏幕对确诊区内的父亲邢雪伟诉说思念

总有一种感动都让人泪流满面

年岁有加 并非垂老 理想替代 方堕暮年

感谢你

曾经为我们拼过命

只因青春有担当

512

我们用最质朴的文字

致敬逆行者

致敬每一位医护人员

来源丨张家界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晓辉

编辑丨杨旭东

值班主任丨段晓辉

终审丨朱昭臣

出品丨掌上张家界编辑部

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原标题:《青春担当|一场与“最美逆行者”的深情对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