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文化】全国有那么多“小上海” 但上海曾经是“小苏州”

句子大全 2018-11-24 01:07:45
相关推荐

似乎没有哪个苏州人不会说上一两句上海话的,而且似乎每个苏州人能和上海搭上点关系,或者祖辈来自上海,或有家人曾经在沪工作。过去的几十年里,上海一统“时新货”的江湖,而苏州美食一直吸引着上海人的味蕾,两地人你来我的南京路、我去你的观前街,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语言上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也在所难免。

语言只是一个表象,苏沪两地的关系实际上远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两地“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如果要尝试梳理两地关系的分合源流,得要打很多的比喻才能说得相对清晰直观。

一水所养,一处长大

一方的水土滋养出来的人,自有其共同之处。“江南”之地水道纵横、河网密集,由多水环境所蕴育的生活方式,让这一区域的民生面貌基本相同,苏沪间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城市风情,都有着相通的“基因密码”。

2500年前,吴王阖闾的大城(今苏州的前身)建起时,如今上海的大部分尚未成陆,西部的青浦、金山等地则与如今苏、皖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浙江北部等地同属吴国。先秦时吴地尚武,四大刺客中,就是两个是吴地人,想来是吴地水多地少,吴人习于渔猎所致。当越王勾践十年砥砺,兴越灭吴成功,两地又都成了越国的治下。到战国晚期,楚威王乘越内乱,“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两地又都属了楚,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就曾以此地为封邑,给上海留下“申”的别称,给苏州留了个 “春申”的湖名。

公元前222年,秦国“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苏州。汉初,经过短暂的分封后,又延续秦的做法复置会稽郡,所以在秦汉时,苏州就成为江南的第一大都市,会稽郡又有了个“吴郡”的别称。遥想当年,那被项羽带走的“八千江东子弟”,和那个被戏说成“覆水难收”故事男主角的会稽太守朱买臣,他带去平定东越之乱的士兵,都应该有来自如今苏沪两地的人。直到五代时期,两地仍为一体,属吴越国的治下,苏州的史乘志书中有不少有关吴越王钱镠的记载,而上海地区也一样有和他相关的遗存,据说江湾镇的中心河道“走马塘”,就是钱镠所凿,所以在因为韩世忠驻军于此而被约定俗成地叫成了现在的名字之前,它曾被称为钱家浜。

按照《实证上海史》书中所列,距今7500年前,长江三角洲开始“发育”;6000多年前,青浦、金山等地已经有人类的踪迹;而上海中部地区的形成,要到距今1300年的前后;1000年前,浦东地区基本成形。当上海不断成长,地域的扩大必然带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被重视,到唐天宝十年,即公元751年,华亭县设立,这是上海地区正式设县的开始。

陆逊的孙辈中有个叫陆机的,是名动一时的文豪。陆机除了给后人留下《文赋》和《平复帖》两样至宝外,还给苏州人留下一首《吴趋行》的诗,这是公认最早歌颂苏州的名篇,甚至有苏州学者将其看做是苏州文脉的开始。但陆机在生命的最后,发出思乡的长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那么,陆氏的故乡既可以说成是苏州,也可以看做是吴郡,还可以缩小至华亭,也可以表述为上海地区,也就是说,到三国时期,苏沪所在仍为一体。

各有际遇,各自芳华

明清时期的苏州,是公认的辉煌灿烂。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地鼎盛发达,《红楼梦》中第一回所描述的“姑苏……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给当时的苏州做了“一锤定音”式的判定。王士性的一句“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则是给“苏式”“苏作”“苏工”“苏意”“苏扇”“苏绣”“苏灯”等种种苏州手工业的骄傲提供了依据。而关于当时苏州籍状元、进士之多的统计数据,是苏州文风鼎盛的有力证明。

这时的上海同样拥有水利之便,通过吴淞江、黄浦江和海运线南来北往的商船络绎不绝。处于海滨的上海还有“熬海煮波”的条件,海盐的生产为上海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在苏州人大力发展蚕桑丝绸的同时,上海地区亦在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发展棉纺织业。但“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上海的发展空间,那时苏州是国内物流的起点和终点之一,上海只是苏州的重要转运港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因而被称为“小苏州”,这个称呼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上海当时的地位。

根本性的变化发生于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迅速发展成为整个江南的中心城市,乃至全国对外贸易的“心脏”。而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则让苏州这个曾经的江南中心城市发生了断崖式衰落。几十年以后,郁达夫曾在他的苏州游记中,记录下他对两座城市的观感:“上海的市场,若说是二十世纪的市场,那么这苏州的一隅,只可以说是十八世纪的古都了。(苏州)这一种美……我想没有比“颓废美”的三字更适当的了。”上海是一个非常繁忙的口岸,而苏州则是一个睡着的小镇。从这时开始,苏州衰落,上海崛起,原先引领者和跟随者的地位,发生了扭转。

崛起的不仅是经济,经济的崛起通常引导着文化的繁荣。中国的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潮几乎都是从上海开始,再传播到全国,上海在成为世界大都会的同时,也成为江南新人文思想的聚集地。苏州的吴门画派、评弹艺人,乃至整个江南的文人雅士、工匠艺人,大都以能在上海滩立足作为事业成功的标志。周瘦鹃去了上海,叶圣陶也去了,后来谁也说不清苏州小热昏和上海独脚戏到底是谁滋养了谁……由此催生出海派文化的形成和繁荣,上海一跃而成经济的码头、文化的码头、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非常重要的推进者。

文化相通、携手共赢

历史上两地也不是简单地一合一分,实际上因为地域相连,沪、苏、浙北的地域区划常常变动,而且治域互嵌,所以苏沪两地一直“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苏沪两地的相融相同一直是个进行时态,并且这样的携手相融,一直是两地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

明朝发端的上海“露香园”顾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刺绣女红的代名词。这种绣法汲取了苏绣模仿“文人画”的绣法,反过来又以巧夺天工般的精湛技艺,深远地影响了苏绣,以至于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苏州所有的绣坊都挂上了“顾绣”的招牌。

▲苏绣

产生于吴地的吴歌,也传唱于上海。当年红遍上海滩的《天涯歌女》《四季歌》等电影插曲,曲调都改编自吴歌。《天涯歌女》公认脱胎于吴歌《知心客》,而《四季歌》则几乎就是吴歌《哭七七》的翻版。

苏州文人的成名地往往在上海,上海的开放包容给了他们成长和展示的舞台;而上海人的身后事往往落脚在苏州,苏州的静谧秀丽给了他们最后的定心安然。

文化相通,让人也有奇妙的灵犀之处。所以苏沪两地的关系,是一处长大的、割不断的水源和亲缘。亲人当然也要各有特点,不可能像克隆人一样相像,因为有差别,才能有流动和发展。上海与苏州,两者间有文化相通的“心有灵犀”“心领神会”的优势,保有两者桃红柳绿、各有特色的差异性,还要保持经济相融、文化相通的畅达,让两地在携手共建中,各自绽放最美丽的花朵,点缀出最姹紫嫣红的春天。

作者:余嘉

资料:上观新闻

原标题:《【文化】全国有那么多“小上海”,但上海曾经是“小苏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