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句子大全 2018-10-20 00:58:49
相关推荐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市委《决定》的起草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市委常委会迅速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进行安排部署。我们深深感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部署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实现中国梦增添了无穷动力。省委召开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分别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决定》和《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为贯彻好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更加主动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流,更加主动承担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新使命,更加主动开创襄阳改革发展事业新局面,市委常委会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后,立即着手考虑召开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成立由我担任组长的全会文件起草小组,从十多个部门抽调人员组建起草专班,集中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为了把省委的最新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就如何发挥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引擎作用,确定了15个重大调研课题,由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形成了一批质量高、共识广的调研成果,为起草好全会文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市委常委会围绕如何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召开后,我们及时组织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决定》的起草工作,自始至终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是一个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理性升华过程。文件起草组成立以来,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期间,先后3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相关工作;先后16次在农村、社区、企业、机关、高校等地方,召开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座谈会,听取群众、专家、干部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决定(征求意见稿)》形成后,文件起草组召开了市直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并印发各地各部门征求意见;市委还专门召开市级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及无党派代表人士座谈会。据初步统计,共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360多条。起草组对征求的意见建议,逐条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形成了市委《决定》,提交本次全会审议。

从征求意见情况看,各方面一致认为,市委《决定》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具体落实了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明确了我市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符合襄阳实际,顺应干群愿望,凝聚了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必将对推动襄阳全面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升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关于市委《决定》的总体框架和若干重点问题

市委《决定》,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对我市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部署;以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的要求,对“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作出具体安排,既考虑到了全面深化改革,又兼顾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市委《决定》的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与襄阳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二是突出深化改革主线,立足市情实际,力求提出有襄阳特色、有创新突破、有试点典型的改革措施。三是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部署全市重点发展任务。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抓住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明确全市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升级的方向。五是提供改革发展依据,按照到2020年这个时间段,设计改革发展任务和举措,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依据、增强信心。

在框架结构上,市委《决定》以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目标追求,围绕提升“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水平这一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统揽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文共四个部分17条。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历史方位、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第二部分是改革篇,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部分是发展篇,主要围绕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法治优良、社会公平、生态一流、人民幸福等六大目标,安排部署重点发展任务。第四部分是党建篇,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改革发展事业的领导。这里,我就几个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简要说明一下市委的考虑。

(一)关于襄阳的定位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方向,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特色和竞争力。《决定》与时俱进、汲取民智,顺势应时地提出了“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城市新定位。

1、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是襄阳人民的广泛共识。襄阳“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昔日的辉煌,既使襄阳人为之骄傲自豪,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襄阳人奋进图强。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相继实施了主导中国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建设、打造秦巴经济走廊中心城市、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等一系列发展战略,都是顺应全市人民的期待,不懈追求中心城市梦。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既与我们过去的发展战略一脉相承,也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精准定位和继承创新;既是“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具体化,又使全市人民对城市定位倍感亲切,更有利于凝聚推进襄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广泛社会共识。

2、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有利于形成襄阳的城市品牌和特色。在城镇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各个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要避免雷同、彰显个性,襄阳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走好自己的路,形成特色和比较竞争优势。襄阳地处华中地区生物基因库神农架和湖北两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武当山、明显陵)的连接点,是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的主要承接地,是湖北“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核心生产区。千里汉江,精要在襄阳。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全省大局看,只要实施与汉江流域相关的重大战略,襄阳都是离不开、绕不过的核心区域,都是最重要的节点城市。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事关全局、顺时应势,名符其实、名至实归。

3、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是落实省委最新战略部署的自觉担当。在全省实施“一主两副”、“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省委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襄阳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从历史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发展的高度,与时俱进地将“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丰富拓展为“两圈两带”发展战略,要求襄阳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中发挥战略引擎作用,就是期望襄阳加快建成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市委常委会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一致认为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把襄阳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法治优良、社会公平、生态一流、人民幸福的和谐家园,就是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委的最新战略部署。

(二)关于襄阳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市委《决定》综合分析全省全国宏观形势和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为襄阳站在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正从以加速推进工业化为重点,向“四化同步”发展转型升级;从以加速扩张新城新区规模为重点,向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转型升级;从以加速完善中心城区空间形态为重点,向建设历史文化魅力彰显、山水园林特色突出、现代文明气息浓郁的品牌城市转型升级;从以加速提升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为重点,向全面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转型升级。只要认清历史方位,抢抓发展机遇,释放改革动力,襄阳就能乘势而上,开辟发展新天地。

市委《决定》明确了襄阳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握“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基本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水平;坚持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确保思想领先、发展率先、改革当先、创新争先、开放抢先、民生优先,加快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努力把襄阳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法治优良、社会公平、生态一流、人民幸福的和谐家园,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多做贡献。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了中央和省委要求,坚持了襄阳改革发展经验,体现了造福全市人民、服务全省大局的政治担当。

市委《决定》提出了奋斗目标,就是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两大引擎的作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知难图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把握好稳中求进与改革创新之间的“黄金平衡点”,把握好静有定力与动有秩序之间的“度”,把握好不唯GDP与不忘GDP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断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取得新突破,在“四化同步”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夯实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发展基础,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功能,力争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综合实力进入中部城市“第一方阵”,改革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三)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襄阳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发挥优势、激活潜力、增强动力,才能加快提升“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水平,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多做贡献。为此,《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

第一,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要部署了四项改革任务: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二是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主要是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确保经济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三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投资和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四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主要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主要部署了三项改革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根据中央《决定》和省委《意见》精神,对推动人大工作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积极发展基层民主等方面进行部署;二是加强法治建设,体现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对建立健全法制建设体制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作出安排;三是加强权力制约监督和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针对腐败问题这个社会关注热点,对健全反腐倡廉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包括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第三,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主要部署了三项改革任务:依据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结合襄阳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对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具体部署,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增强襄阳文化软实力。

第四,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方面,主要部署了三项改革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决定》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对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作出安排,力求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五,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强调了落实“刚性”制度:坚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青山绿水,实现永续发展。提出全面开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市场,推进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服务。

(四)关于加快发展的重点任务

市委《决定》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又兼顾转型发展需要,从六个方面部署了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重点任务。

第一,打造中部地区绿色经济示范区。主要是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大引擎作用,抓住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这个重要支撑,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做强一产,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二是做优二产,建设万亿工业强市;三是做大三产,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四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建设“十大产业基地”,打造襄阳经济升级版;五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城区经济与县域经济互促共进;六是着力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建设“一枢纽四中心”,重塑现代化“七省通衢”枢纽地位,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七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镇建设和管理,实施“双核带动”战略,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提升城镇化质量。

第二,增强襄阳文化软实力。主要是积极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立足于用好山水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禀赋,坚持以自然为基础、以特色为根本、以文化为灵魂、以市场为导向,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业二次创业,打响以襄阳古城、三国文化、汉水文化为特色的“一城两文化”品牌,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法治优良体现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市委《决定》提出,建设“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法治城市,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以法律法规引导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四,大力促进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市委《决定》对促进社会公平进行了安排,建立健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制度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迎接新市民工程,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只要努力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第五,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市委《决定》提出,保护好“一江两洲三山八河”等自然生态环境,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引水入城、显山活水,优化郊区、绿化园区、美化社区、靓化街区,彰显“山、水、城、洲、文”的城市特色,形成襄阳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核心竞争优势。

第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市委《决定》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对就业、收入、教育、医疗、住房等作出安排部署,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五)关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快推进襄阳改革发展事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各级党委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责任,凝聚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合力。市委《决定》对此作出两个方面的部署:

第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主要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打造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提供坚强保障。

第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改革发展主体作用。一切为了人民,是改革发展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紧紧依靠人民,是改革发展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市委《决定》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改革发展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具体部署,着力营造上下同欲、为之必成的改革发展局面。

三、关于讨论中要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审议通过市委《决定》。这里,我提几点要求,供同志们讨论时参考。

第一,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委权威,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国内外、党内外宣示了新一届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信心和勇气。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向党中央、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决态度和主动作为。贯彻中央改革精神,落实省委改革要求,维护中央和省委权威,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政令畅通,是我们必须担当的重大政治责任。

实践证明,襄阳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开放;襄阳要实现明天的振兴崛起,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特别是当前,我们站在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起点,肩负着加快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历史使命,承担着600万襄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发展活力,提升发展水平。

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犹豫不决、推三阻四、畏首畏尾,决不能谈条件、找借口、讲价钱,必须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高高举起改革开放大旗,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坚决的态度和信心、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不断释放改革动力,不断放大改革红利,推动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攀升新台阶、步入新境界。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想务实之策、建有用之言、献可行之招。全面深化改革光有立场和态度还不行,只喊口号、只做样子更不行,必须言必信、行必果,有解放思想的实际行动,有改革创新的务实举措。市委决定抓住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的有利契机,就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进行具体部署,就是一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务实行动。领导干部是“关键的少数”,希望大家解放思想,深入思考,积极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积极落实市委关于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讲,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襄阳地处内陆,解放思想的任务很重。大家必须扫清思想障碍,突破利益藩篱,跳出条框束缚,以自我革新的勇气,破除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革掉固步自封的行为陋习,抛弃安于现状的自满情绪,积极主动地研究、提出和落实改革举措。

解放思想,既要敢想敢干、大胆解放,又要防止脱离实际、盲目解放;既不能无动于衷、不作为,也不能一轰而上、一刀切,要真正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把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把上级决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围绕解决问题解放思想,无私无畏地解放思想,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认准了就上,想好了就干。

第三,强化战略思维意识,着眼全市发展大局考虑问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市委《决定》是关系襄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积极为本地本部门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讨论时一定要从全局出发,自觉克服本位主义,首先要看提出的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而不能仅仅站在各自立场、从维护小团体利益出发说话。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全市发展大局,符合全市人民利益,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要强化责任意识,联系本地本部门实际,深入研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举措,力争在各个领域形成一批改革“亮点”和“代表作”,以各地各部门的深化改革支撑全市的深化改革,以各地各部门的跨越发展支撑全市的跨越发展。

希望同志们解放思想、统一思想,认真讨论、畅所欲言,文件起草组将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制定一个指导襄阳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