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论语中关于尊敬老师的句子

句子大全 2018-10-01 07:14:12
相关推荐

论语中关于尊敬老师的句子都有哪些呢,我们不妨看看。以下是搜集并整理的论语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以学文。” 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 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 也负了一辈子责任。 那时候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做得很大了,回到家乡,看见自己的老师,就算老师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 和当年从师一样。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 责任的。 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 这都是“君道”。 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上级完成一件事。再其次是“师道”,师道精神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 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 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为弟子,后来有的把弟子传称门人了。 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 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这种事到了中学就淡了;到了高 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到老师是不相干的陌 路人。 相对的,老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挟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懂是你的 事,挟个皮包走了。学识越高,越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这不能不说 是中国文化一个极大的讽刺。 现在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学生“入则孝”,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出了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怎么弟呢?就是在外面,对朋友、 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都是这弟字的 意义。 “谨而信”,做人非常谨慎,但是不要变成小器了,谨慎和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做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 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尤其在此时此地来讲,对朋友的友爱,扩 而充之对其他人的友爱,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 孔子说,假使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而亲仁”,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 然后再“学文”,爱作文学空也可以,爱作科学家也可以,爱作艺术家 也可以,爱作别的都可以,那是你的志向所在,兴趣问题,可以量力 而行。所以说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首先还是要把修养做到位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 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 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 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 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 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 处,还不如去学习。”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