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我尝到江南粽子的味道

句子大全 2018-07-17 16:16:14
相关推荐

觉民

前不久,我从江南来成都金牛区出差,办事后在街头闲逛,觉得肚子有些饿了,就随意在街头买了几个肉粽。初一入口,一时有些诧异,这味道怎么跟我江南老家的味道有些相似,没想到还真巧合,我无意中听那位姓赵的老板娘讲起他们这个老粽子的渊源,竟真的来自江南。

我们老家吴地昆山之“贞丰里”素有“水乡泽国”的美誉,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淳朴的民俗风情,将一个四面环水,桥连街巷,石阶通幽的江南小镇,构筑成一座烟雨濛濛的水墨图画。

清末,位于周庄中心的双桥,风雅之处有一户周姓人家。其家殷实,家风严谨,重勤慎食。早年,周家有一陈姓家佣,心灵手巧,善做各种美食,常用当地糯米、红豆、红枣或虾仁、肉类等,用草本植物叶将其包制成粽子,调节周家早餐结构,家人为此甚喜,主仆和睦,其乐融融。

周家有一小女,天生伶俐,碧玉之年拜师奶妈学艺,做得一手好香粽。成家后的周家小姐,随夫蒯氏入川。入川后蒯周氏志趣未改,将故土制粽技艺结合川味特点,精选优质糯米、甄挑生态粽叶、辅以上乘狗猪肉、牛鲜肉、畜蛋、果仁、鲜花、五谷等,加以川人习惯,用心包制,所制粽子清香扑鼻、晶莹剔透,色香俱佳。家人、街坊赞叹不已。

后来,周家之女长大成人后,再承周氏技艺及制粽要旨,其名远播。时逢时局动荡,其家随父去西昌、到冤宁,居无定所。姓赵老板娘感慨万千:离开江南故地,赵家人带着对故乡的眷念和对祖先的尊崇,辗转四川各地,曾几何时,绝壁万丈,层峦叠嶂,瘴气、酷阳、冻馁、野兽、泥石流等蝗虫般袭来……行人中伴有浩大的移民潮,攀援于蚕丛山道,艰难万分,一路上,如果不是善良的赵家人把自己带得不多的粽子分送给同路伙伴,让大家勉强果腹,不知有多少人根本走不到四川,他们的新家园……

赵家粽子在四川艰难“飘”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赵氏后人举家迁回成都营康西路,以此为生,取名赵粽子。后来,第四代传人赵萌在嘉兴口味比如招牌肉粽、蛋黄鲜肉粽、板栗大肉粽、清甜豆沙粽的基础上,形成了川派粽子。

我万万没想到,赵粽子的味道渗进了这么复杂的历史氛围和时代特征。他们向食客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而是一段曲折的移民史和美食文化。

多年前的端午期间,赵棕子还成为川内唯一被邀请参与中国龙舟节(金堂站)赛事。

“悠悠吴地情,蜀都粽飘香”。百年赵粽子历经四代,承载着一份悠悠的家国情怀。

这些年的走南闯北中,我发现在纷繁众多的传统节令食物中,月饼、汤圆、水饺早已实现了机械化的生产,唯独粽子却保留了手工制作的传统。那天在营康西路,赵萌告诉我,在北方,粽叶裹上糯米就算是粽子了,讲究一点的掺上些绿豆,放上一颗红枣或豆沙,吃之前在白糖里打一滚儿,甜得发腻,北方人却情有独钟;南方的粽子也有甜的,不过多数以咸粽为主,馅料里藏着乾坤———咸蛋黄、鲜肉、叉烧、冬菇、瑶柱乃至鲍鱼;个头有大有小,形状多样,有锥形、四方形、椭圆柱形;包粽子的叶子除了粽叶外,还有芦兜叶、竹叶,南方人吃粽子,不分节气和季节,也就是平时早茶中再平常不过的一道传统小点。

那天,看到赵粽子店铺摆满了蛋黄鲜肉粽、板栗大肉粽、清甜豆沙粽,我特意多吃了几个。也许这些其实早已跟江南没有什么直接关联的美食,让我穿越时空追溯到江南小镇,牵扯出我对家乡的迷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