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句子大全 2018-04-20 20:10:38
相关推荐

713年前的今天,元武宗大德十一年七月十九日,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

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於戏!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

大德十一年七月十九日

相关资料:孔子历代封谥

一、西元1年,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谥「褒成宣尼公」

1.《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351页。

元始元年春正月……六月……封周公后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奉其祀。追谥孔子曰襃成宣尼公。

2.《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4161页。

宣尼公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至于刑罚不中,民无措手足。”[注]师古曰:“论语载孔子对子路之言。错,安置也,音千故反。莽追谥孔子为襃成宣尼公。”

3.《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儒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812页。

元年,封均为褒成侯,食邑二千户,追谥夫子为褒成宣尼公。王莽以均为太尉,三以疾辞,得还,莽败……

二、492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谥「文圣尼父」

1.《魏书》卷七下《高祖纪第七下·高祖孝文帝·宏·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69页。

太和十六年……丁未,改谥宣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三月丁卯,巡省京邑。

2.《北史》卷三《魏本纪第三·高祖孝文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8页。

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丁未,改谥宣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三月丁卯,巡省京邑。

三、580年,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封「邹国公」

1.《周书》卷七《帝纪第七·宣帝》,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23页。

大象二年……三月丁亥,赐百官及民大酺。诏曰:“盛德之后,是称不绝,功施于民,义昭祀典。孔子德惟藏往,道实生知,以大圣之才,属千古之运,载弘儒业,式叙彝伦。至如幽赞天人之理,裁成礼乐之务,故以作范百王,垂风万叶。朕钦承宝历,服膺教义,眷言洙、泗,怀道滋深。且褒成启号,虽彰故实,旌崇圣绩,犹有阙如。可追封为邹国公,邑数准旧。

四、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称「先师尼父」

1.《北史》卷十二《隋本纪下第十二·炀帝》,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51页。

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冬十月丙午,诏曰:“先师尼父,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宪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在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

2.《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72页。

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冬十月丙午,诏曰:“先师尼父,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宪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存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

五、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称「先圣」

1.《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五礼五·吉礼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73页。

武德二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七年,高祖释奠焉,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九年封孔子之后为褒圣侯。贞观二年,左仆射房玄龄、博士朱子奢建言:“周公、尼父具圣人,然释奠于学,以夫子也。大业以前,皆孔丘为先圣,颜回为先师。”乃罢周公,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

2.《旧唐书》卷二十四《志第四·礼仪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18页。

宗显庆二年七月,礼部尚书许敬宗等议:“依令,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又礼记云:‘始立学,释奠于先圣。’郑玄注云:‘若周公、孔子也。’且周公践极,功比帝王,请配武王。以孔子为先圣。

六、637,贞观十一年,尊「宣父」

1.《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五礼五·吉礼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73页

十一年,诏尊孔子为宣父,作庙于兖州,给户二十以奉之。十四年,太宗观释奠于国子学,诏祭酒孔颖达讲孝经。

2.《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睿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58页。

三年春正月辛未朔,亲谒太庙。癸酉,上始释惨服,御正殿受朝贺。甲戌,并、汾、绛三州地震,坏人庐舍。辛巳,南郊。戊子,躬耕籍田。己丑,大赦天下,改元为太极。内外官四品已下加一阶,三品已上加爵一级。孔宣父祠庙,本州取侧近三十户以供洒扫。

永徽中,复先师。

1.《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五礼五·吉礼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74页。

永徽中,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颜回、左丘明以降皆从祀。显庆二年,太尉长孙无忌等言:“礼:‘释奠于其先师。’若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又礼:‘始立学,释奠于先圣。’

七、657年,唐高宗显庆二年,复尊「先圣」

1.《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五礼五·吉礼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74页。

郑氏注:‘若周公、孔子也。’故贞观以夫子为圣,众儒为先师。且周公作礼乐,当同王者之祀。“乃以周公配武王,而孔子为先圣。

八、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追赠「太师」

1.《旧唐书》卷五《本纪第五·高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0页。

甲午,次曲阜县,幸孔子庙,追赠太师,增修祠宇,以少牢致祭。其褒圣侯德伦子孙,并免赋役。

2.《新唐书》卷三《本纪第三·高宗皇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5页。

乾坤封元年正月戊辰,封于泰山。庚午,禅于社首,以皇后为亚献。壬申,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民年八十以上版授下州刺史、司马、县令,妇人郡、县君;七十以上至八十,赐古爵一级。民酺七日,女子百户牛酒。免所过今年租赋,给复齐州一年半、兖州二年。辛卯,幸曲阜,祠孔子,赠太师。

九、670年,武后天授元年,封「隆道公」

1.《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五礼五·吉礼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74页。

武后天授元年,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

2.《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则天顺圣武皇后》,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1页。

十月丁巳,给复并州武兴县百姓,子孙相承如汉丰、沛。甲子,贬宗秦客为遵化尉。丁卯,杀流人韦方质。己巳,杀许王素节之子瑛、琪、琬、瓒、玚、瑗、琛、唐臣。辛未,贬邢文伟为珍州刺史。置大云寺。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改唐太庙为享德庙,以武氏七庙为太庙。

十、739,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谥「文宣王」

1.《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五礼五·吉礼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375页。

二十七年,诏夫子既称先圣,可谥曰文宣王,遣三公持节册命,以其嗣为文宣公,任州长史,代代勿绝。

2.《旧唐书》卷九《本纪第九·玄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11页。

八月,吐蕃寇白草、安人等。甲申,制追赠孔宣父为文宣王,颜回为兖国公,余十哲皆为侯,夹坐。后嗣褒圣侯改封为文宣公。

3.《旧唐书》卷二十四《志第四·礼仪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20页。

朕以薄德,祗膺宝命,思阐文明,广被华夏。时则异于今古,情每重于师资。既行其教,合旌厥德。爰申盛礼,载表徽猷。夫子既称先圣,可追谥为文宣王。宜令三公持节册命,应缘册及祭,所司速择日,并撰仪注进。其文宣陵并旧宅立庙,量加人洒扫,用展诚敬。其后嗣可封文宣公。

十一、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谥「玄圣文宣王」

1.《宋史》卷七《本纪第七·真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39页。

十一月戊午,幸曲阜县,谒文宣王庙,鞾袍再拜。幸叔梁纥堂。近臣分奠七十二弟子。遂幸孔林,加谥孔子曰玄圣文宣王,遣官祭以太牢,给近便十户奉茔庙,赐其家钱三十万,帛三百匹。

2.《宋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2548年。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泰山,诏以十一月一日幸曲阜,备礼谒文宣王庙。内外设黄麾仗,孔氏宗属并陪位,帝服鞾袍,行酌献礼。又幸叔梁纥堂,命官分奠七十二弟子、先儒洎叔梁纥、颜氏。初有司定仪肃揖,帝特展拜,以表严师崇儒之意,亲制赞,刻石庙中。复幸孔林,以树拥道,降舆乘马,至文宣王墓设奠再拜。诏追谥曰玄圣文宣王,祝文进署,祭以太牢,脩饰祠宇,给便近十户奉茔庙。

3.《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儒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815页。

延世子圣祐,景德初始九岁,特赐同学究出身。大中祥符元年,东封泰山,特听圣祐衣绿陪位,缀京官班后。及还至兖州,十一月朔,幸曲阜,谒孔子庙,行酌献之礼,孔氏宗属并令陪位。又幸孔林,观其墓久之。又御北亭,召从臣观古碑。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追封孔子父叔梁纥齐国公,母颜氏鲁国太夫人。

十二、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改谥「至圣文宣王」

1.《宋史》卷八《本纪第八·真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52页。

十二月甲子,置景福殿使。戊辰,作景灵宫。京师大寒,鬻官炭四十万,减市直之半以济贫民。壬申,改谥玄圣文宣王曰至圣文宣王。

2.《宋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吉礼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2548页。

二年五月乙卯,诏追封十哲为公,七十二弟子为侯,先儒为伯或赠官。亲制玄圣文宣王赞,命宰相等撰颜子以下赞,留亲奠祭器于庙中,从官立石刻名。既以国讳,改谥至圣文宣王。

十三、1146年,西夏仁宗三年,尊「文宣帝」

1.《宋史》卷四百八十六《列传第二百四十五·外国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4052页。

岁丁未,干顺改元正德,时建炎元年也。……十六年,尊孔子为文宣帝。

十四、1307年,元武宗大德十一年,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1.《元史》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武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84页。

(七月)庚辰,以御史中丞只儿合郎为御史大夫。辛巳,加封至圣文宣王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2.《元史》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七上·祭祀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1892页。

大德十年秋,庙成。至大元年秋七月,诏加号先圣曰大成至圣文宣王。

十五、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至圣先师」

1.《明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世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223页。

冬十一月辛丑,更正孔庙祀典,定孔子谥号曰至圣先师孔子。己酉,祀昊天上帝于南郊,礼成,大赦。

2.《明史》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礼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24页。

永乐中,颁文公家礼于天下,又定巡狩、监国及经筵日讲之制。后宫罢殉,始于英宗。陵庙嫡庶之分,正于孝宗。暨乎世宗,以制礼作乐自任。其更定之大者,如分祀天地,复朝日夕月于东西郊,罢二祖并配,以及祈谷大雩,享先蚕,祭圣师,易至圣先师号,皆能折衷于古。

3.《明史》卷五十《志第二十六·礼四·吉礼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99页。

于是礼部会诸臣议:“人以圣人为至,圣人以孔子为至。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其意已备。今宜于孔子神位题至圣先师孔子,去其王号及大成、文宣之称。

4.《明史》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吴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948页。

初,帝谓沉曰:“圣贤立教有三:曰敬天,曰忠君,曰孝亲。散在经卷,未易会其要领,尔等以三事编辑。”至是书成,赐名精诚录,命沉撰序。居一年,降翰林侍书,改国子博士,以老归。沉尝着辩,言孔子封王为非礼。后布政使夏寅、祭酒丘浚皆沿其说。至嘉靖九年更定祀典,改称“至圣先师”,实自沉发之也。

十六、1645年,清顺治二年,加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1.《清史稿》卷四《本纪四·世祖》,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93页。

乙巳,真定、大名、顺德、广平山贼悉平。丙午,命房山县岁以太牢祭金太祖、世宗陵。丁未,免山西今年额赋之半。更国子监孔子神位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2.《清史稿》卷八十四《志五十九·礼三·吉礼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2533页。

顺治二年,定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春秋上丁,遣大学士一人行祭,翰林官二人分献,祭酒祭启圣祠,以先贤、先儒配飨从祀。有故,改用次丁或下丁。月朔,祭酒释菜,设酒、芹、枣、栗。先师四配三献,十哲两庑,监丞等分献。望日,司业上香。

十七、1657年,顺治十四年,改称「至圣先师」

1.《清史稿》卷五《本纪五·世祖》,北京:中华书局,1977,149页。

十四年春正月辛亥,祈谷于上帝,以太祖武皇帝配……二月戊寅,祭社稷。命儒臣纂修易经……三月己酉,奉太宗文皇帝配享圜丘及祈谷坛。多罗郡王塔尔纳薨。壬子,奉太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配享方泽。癸丑,以配享礼成,大赦天下。甲寅,诏求遗书。丙辰,復孔子位号曰至圣先师。丁卯,定远大将军济度师还。

2.《清史稿》卷八十四《志五十九·礼三·吉礼三》 ,北京:中华书局,1977,2534页。

十四年,给事中张文光言:“追王固诬圣,而‘大成文宣’四字,亦不足以尽圣,宜改题‘ 至圣先师’。”从之。

(作者:李雪晴;来源:简书)

责任编辑:慊思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