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钟南山袁隆平曾罕见同台!还打趣说了这句话......网友:医食无忧组合

句子大全 2018-04-12 17:42:25
相关推荐

@男生李友瑜:中国的食神医神,绝代双骄

@沙雕队友bo:一个管我们的温饱,一个管我们健康

@SUNLLLLLZ:哈哈哈哈哈哈,两个最可爱的人!

@Y阿欢H:二老真可爱,我们拥有真幸福

@千黛汐Rebecca:这两位大可爱站在一起,我们这心啊,就特别安定

@洛阳长公主:这才是真正的男神!祝愿二老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我自己:一个致力于让全球饿不死,一个致力于让全球病不死。俩老头不知从阎王爷手里抢了多少人

@FFFF芳芳呀:这样的才适合上热搜,看着都很有激情,又正能量又好

@小小罗小黑小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希望我们的国宝爷爷奶奶们都长命百岁!

资料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钟南山:八十四岁的抗疫逆行者

1月18日,星期六,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时值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当天去武汉的航班已无机票,火车票也非常紧张。颇费周折,钟南山才挤上了傍晚5点多从广州南开往武汉的高铁。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没有准备羽绒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

上车无座,他被安排在餐车一角。当天,钟南山在餐车小憩的照片刷屏微信朋友圈:满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翻看的文件……

这一天,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新增5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提醒公众的同时,却选择了逆行。

“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20日,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关键时刻发出的“预警”,为控制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蔓延赢得先机。

自挂帅出征以来,钟南山始终冲在前线,始终如铁人般拼命:4天内奔走武汉、北京、广州三地,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在飞机上研究治疗方案……

有人曾这样评价钟南山: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他回应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他变得容易落泪、伤感。冷冰冰的疫情通报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他心疼他们。

每次在媒体面前发声,他似乎带来更多坏消息,但当所有人都害怕时,他又用专业知识给大家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钟南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学者大义。广大网友用朴素的言语回应对敢医敢言的钟南山的信任:“ 几时才动?钟南山说动才动!”

人物简介:

钟南山,1936年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17年前,非典期间,67岁的钟南山牢牢坚守于此;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84岁的他,仍然像一名钢铁战士站在斗争最前线。

资料图 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不会出现“粮荒” 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开始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引发了全球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近日,新华社记者电话联系到了正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攻关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表示, 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

由于海南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因此每年12月到次年4月,袁隆平团队都会前往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今年,除了忙于自己的工作,袁隆平也非常关注新冠肺炎疫情。2月,他通过湖南省红十字会,以个人名义向湖北捐款10万元人民币,并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为抗疫一线的所有人加油。

袁隆平一直在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忙碌。记者了解到,袁隆平团队今年将在全国推广精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超优千号”1000万亩,预计每亩增产100公斤。3月23日举行的“三一工程”(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定了在湖南13个县(市、区)的攻关基地开展以第3代杂交水稻“托底”的双季稻高产攻关示范,目标是两季总产达到每公顷18吨。

去年10月首次公开测产、试验田亩产达到1046.3公斤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目前也即将在南繁基地完成今年的制种任务,预计4月10日就能收获种子。此外,袁隆平领衔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也在去年扩大到了10000亩,试验田设置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地中,包括东北、渤海湾、新疆、东南沿海等地。袁隆平曾表示,中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其中具备改造潜能的盐碱地面积在2亿到3亿亩之间,每亩的目标产量在300公斤。

袁隆平强调, 尽管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但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松懈不得,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记警钟。

人物简介:

袁隆平,男,汉族,1930年9月生,江西德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