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荷风细语》丨在这里 窥见别样的荷花

句子大全 2018-03-26 00:11:42
相关推荐

近日,摄影家邓东亮先生出版了一本关于荷花的摄影集《荷风细语》。套用湖南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副秘书长,省直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何春华先生的话,“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只知道四季有花,不知道花里四季”……在没有看到邓先生的这本摄影集前,我只知道夏天的盛荷和秋天的残荷;看了以后,我知道了荷的四季!《荷风细语》分“荷韵”、“荷殇”、“荷梦”三个章节,既有大伙熟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也有大家鲜少看到的“雪里残荷斗风霜”;既有盛极时的“燃情岁月”,亦有雨打残荷的“潮湿的心”……在这里,你可以窥见最立体的“荷”!一起来看看——

作者简介

邓东亮 别名:湘水山人。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那个能吃上饱饭便满足的年代,却偏偏喜欢上了摄影。于是乎,年复一年不得不节衣缩食。人是需要点爱好情趣的。钟情于此,相机便成了随身伴侣而乐此不彼。恰工作之便或工作之余,走南穿北, 行摄城市乡村,光影无忌。

1995年,在长沙烈士公园举办“希望工程”大型摄影图片展;2006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大型摄影画册《天生古丈》一书;担任《湖南经济》杂志社总编、社长期间,常写几块小文章、诗歌,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100余篇。研习书法三十多年,这些年来,墨香犹酣,让人反复提及。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幸担当了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在长沙段第88棒传递圣火。

让热爱生活的人们,生活更精彩!

序(一)

荷风细语

一个时代,应当要有与这个时代相称的文化艺术创作及其产品。让人们在这些文化产品中,获得丰厚的艺术价值和精神资源。荷(莲)花》摄影专集——《荷《荷风细语》,以荷花为创作主题,贴近当代发展变革的社会社会背景,以特有的摄影艺术语言和淅淅的心理雨点,全方位、多视角展现荷花品性,发掘荷花的自然美和社会美。

荷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高洁之士讴歌的对象,人们珍爱荷花,吟咏荷花,不仅仅是她的曼妙身姿、幽幽的芬芳,更是荷花与生俱来的高贵品格让世人敬佩和深深地推崇。

其实,一切源于自然。荷花生长在朴实的土壤,站立在静静的水面。观荷塘之色,星星点点的荷花夹杂着斑驳的色彩,有的怒放,有的含苞。怒放的花瓣张扬,色彩鲜艳,迷离人眼,黄色花蕊洋溢着生命的热烈和奔放,花间细嫩莲蓬呈现她的厚重与沉稳。含苞的含蓄内敛,静如处子,充满诱惑。在碧波荡漾的母亲河里,从河底勃发的茎竿坚实地支撑着她,妖娆的兄弟姐妹陪伴着她,厚实的田田莲叶呵护着她。

当且,在人们的灵魂深处,荷花是诗意的。含苞待放在斑斓的世界,看风雨后的彩虹,在无际的莲叶中,她是婀娜的凌波仙子,天姿慧中。水因她而笑,风因她而舞,人因她而醉。她肃然的自信和美丽,让人精神振奋,给人一种启示。那就是越是泥泞越要站出来,风骨里洁傲的个性,选择更广阔的空间是荷花浮出水面的志向;亭亭玉立不舍弃根植于深泥,挺立是一种精神;她是生活中的智者,是前进路上的强者。

湖南,三湘四水——荷花的沃土。作者带着湖南人对荷花割舍不断的情愫,长期观察荷花的生长习性,读懂荷花的内涵。八年前,作者开始拍摄荷花,用第三只眼睛:摄取春天的破土新芽,夏季的荷花盛开,秋日的丰腴莲房,冬来的霜雪残荷;年复一年,餐风饮露,执着追求。《荷风细语》这部专集,图文并茂。不局限荷花艳丽本身,擅于场景的选取把握,意境辽阔深远,大气磅礴,又蕴涵着清风朗月般的明净与幽深;写实不失神韵,写意富有张力。有趣的是作者对画面的参悟,字字珠玑,流淌着作者朴实的心灵诉说,揭示荷花那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清风道骨的品性,感念人生修为,领悟清廉文化,让莲的品格气节荡涤身心。

荷花,是自然的、诗意的,也是精神的。但愿有更多荷花的优秀作品,以飨读者。《荷风细语》,润悟细无声。掩卷闭目,荷缘未了,恍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罗更前简介: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导师,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国摄影大师、突出贡献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评审委员会委员。

序(二)

荷为贵

当今荷花拍摄者众多,有创意而新见叠出者则稀少。作者另辟蹊径,紧贴当代社会发展变革的时代背景,以精神物化的“荷花”作为创作主题,历经近十年的拍摄、探索,汇集整理成册;《荷风细语》带着这个时代的印记,跚跚走来。

荷花。别名有荷、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等,属睡莲科莲属,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 莲属植物仅两种;荷花(中国莲)分布在亚洲、大洋洲,以我国为中心;黄荷花(美国莲)分布在北美,以美国东北部为中心。中国莲是作者主要的拍摄创作对象。

湖南的那山那水那人,自古以来对荷花的情愫割舍不断。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爱莲说》;一代伟人毛泽东诗词中的“芙蓉国里尽朝晖”;洞庭湖君山:每年“国际荷花节”的举办地;湘潭县有“湘莲之乡”的美誉,等等。作者从湖南放眼开来,从成千上万种花卉中选取荷花作为拍摄创作对象,艺术地挖掘弘扬荷花纯洁、清廉的品性,似乎亦是创作的源动力。

作者把自己大部分业余时间都交给了荷花的摄影创作。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拘泥于花朵本身的艳丽,而是将荷花生长的环境、意趣、情感、神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或轻盈、或厚重、或舒缓、或急促;从其海量拍摄的荷花素材中,挑选出100余幅表现春夏秋冬季节变换的代表作,编辑成《荷韵》、《荷殇》、《荷梦》三章,艺术地展示荷花洁净之貌,出尘离染之德,洁身自好之举;用第三只眼睛和朴实的心里诉说,呈现给读者一个别开生面的心灵画卷,绝不只是荷花夺目的千姿百态,更是一种精神表达,一种符号,表现着人们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艺术性地让精神出场,将思考交给读者。

“莲,花之君子也”。诚然,荷花扎根沃土,赤条条长出地腹,中通外直,凝结光华,高贵的品性与生俱来。当且,作者悄然让这种高洁的品性流淌在《荷风细语》这部专集里。信手翻开、慢慢品味这部专集,与君子展开心灵对话,心情更为平静、舒畅。

荷为贵,是为序。

2014年11月23日 于北京

后记(一)

如果不是遇见你

-----读东亮先生摄影作品《荷风细语》有感

(一) 如果

如果不是遇见你,我只知道四季有花

不知道花里四季。

如果不是遇见你,我只知道美丽有花

不知道花有这么美丽。

如果不是遇见你,我只知道有很多种花有很多种美丽

不知道一朵花会有如此丰富的神韵。

如果不是遇见你,我只知道你的美丽

不知道你有如此多姿。

如果不是遇见你,我只知道你圣洁的精神

不知道你精神的丰富。

如果不是遇见你,我只知道你平凡的表象

不知道你内在的灵魂。

如果不是遇见你,我只知道你是花

不是神。

(二)不是

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你,就象高雅艺术

曲高和寡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读懂你,就象梵高的画

辱在当时

不是所有的人都配拥有你,就象无可估量的字画,

很多的张挂是在附庸风雅

很多的炒作是在弄虚作假。

可你不是

你不是故作正经,你不是心猿意马

你不雍容华贵,你不傲立枝桠

不喜招摇过市,不入富贵人家

纵得半亩方塘,回报四季图画。

(三) 遇见

遇见你有几千年了?

遇见你有几代人了?

遇见你有几个国家?

你肯定记不得了,我也记不得

但人类记住了你的美丽

你的品德和精神。

大多数人遇见你是为了拥有你、利用你

当很多想拥有你利用你的人都能遇见你时

这个世界让人觉得很是安逸。

少数人追随你是因为敬重你,当很多的人追随你敬重你时

这个世界让人觉得很是美满。

相对来说,多数人喜欢你的身体

少数人喜欢你的灵魂。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你的身体

多少人喜欢你的灵魂,你也不知道

所以,我很纠结你很纠结

都纠结在一起。

(四) 你

你摆着绿莹莹的手

招来无数的舟船,围观了几个季节

最后你瞪起圆鼓鼓的眼睛

把荷塘埋在冬天。

你从四季走过

只趟了一回混水,心从你那囚渡

不断地洗涤颠簸的灵魂

于是,我常叩问被堵的心门。

这是我用心读完东亮先生《荷风细语》之后,即兴写下的《献给荷花----如果不是遇见你》。

与其说是献给荷花,不如说是献给东亮先生的诗。

说心里话,因为自己对文学艺术的喜爱,身边有不少朋友是“文化人”,又因为在机关工作,所以“文化人”中“有身份”的不少,因而经常有大作赐予,虽然自谦“拙作”,但从装帧设计制作,到重要领导知名大家题词作序,不亚于史上“官衙修典”,煞是庄严而珍贵,大有流传万古之势,但往往是在“耳目一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沉沉的失落。在这种“近亲阅读”过程中,常常虎头蛇尾,渐近麻木甚至荒废。今天,我面对这样一本摄影作品选集,初读一遍即兴作诗,再读一遍感慨作文,还是生平第一次。何以如此?

因为真实,因为纯朴、因为高雅而珍贵。

我对东亮先生这个作品集这么折服,是因为我多次亲眼目睹了他的创作过程。东亮先生的这本作品,是从近10年来数千张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他热爱荷花一往情深,孜孜不倦坚持不懈,他为了捕捉到荷花独特时节独特时段的独特品相,经常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驱车数百里,日夜兼程,为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不计寒暑季节,不论晨昏睛雨,独守荷塘,不辞辛劳。他对艺术的孜孜以求,使他焕发出了超人的定力和毅力,不管多忙多累,他在临睡前整理自己当天的奇思妙想,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必修课。这种执着,这份真情,绝非一般热情所能坚持下来,也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这本摄影作品集,画面精美,技法高超,寓意深远,启迪心智,从电子版到纸质本,我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其中每一幅图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迪,但美妙的感受,肯定是一样的。也正是这种艺术的多维性,造就了她的可读性、耐读性,成就了她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相得益彰,大大提升了她的内在价值。有个诗人朋友看了,要求我送他一本,说是可以拓展和启迪“诗绪”,于是,我在想,如果能为每一幅作品题上一首诗,那真叫诗情画意,那将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这是一本值得用心品鉴的艺术品。里面有“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的”水墨画一样的大写意(“水墨留香”、“风波浪里”);有若布纹上的油彩又如毛玻璃上的浮雕,“清心素雅”凸显出立体效果的骨感美(“清心素雅”);有飘渺迷人的天上“荷里仙境”(“天上人间”);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真实写照(“花海”)。这俨然就是绘画和审美技法的集大全者,如虚实之美(“魅影”、“引颈高歌”、“花魂”)、动静之美(“荷意醉眼”、“秋日盛装”、“缘浅缘深”)、正反之美(“随影”、“脆弱”、“是是非非”)、黑白之美丽(“黑白境界”、“重影”、“秋荷夜语”)、对比之美(“谐趣”、“清纯”、“竹影花开”、“雕琢平淡”与“叩问”)、简约之美(“精灵”、“承先启后”、“荷塘早春”、“超然”、“浮华如烟”)、清纯之美丽(“滴滴梦碎”)。书画同源,东亮先生对其中的一些摄影作品,配上自己的书法,画龙点睛,相得益彰,这“两把刷子”不能不令人折服。

这是一串精致的散文诗。单是第一个章节,就如同徐徐展开的画卷,美图美文美不胜收。这是一幅幅何其美妙的画卷!诸如(“扶摇”)“舒展的叶,披戴蓝天白云,以擎天的姿态,沐浴天华,默默地护着刚刚脱下舞衣的莲蓬,在周而复始的生命轮回中驻守;一叶一世界,虽会凋落,却是永恒”。(“燃情岁月”)“盛装素裹,流云生绕,就这样透着禅意;高贵在空灵处释放,纯净在尘世间荡涤。(“荷荡放飞”)“荷叶田田荷花娇,舟车风驰绿叶摇;映日芙蕖千万朵,花影如烟美人腰。绿意花意人意,如诗如画如梦;光阴逝,山水空濛,难忘却,江南水乡芙蓉”。(“并蒂”)“年复一年,荷缘未了,我寻觅在古老的传说中;并蒂莲,美好爱情的象征。牵手阳光灿烂处,暮然回首,天路遥遥长相守,并蒂情深;风雨过后,同心向远终不悔,又见彩虹”。品着字里行间的韵味,不用看图,亦觉置身美景之中。

这是一剂涤荡心胸的醍醐,让你心智顿开,见仁见智。如(“不老时光”)是一朵遗失的莲蓬,其实反映的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经历呢。凝视着她,我从心里念出了《紫色的肺》----“不经意间/被遗忘在黑白颠倒的时空/即便颗颗饱满/即便处处精彩/即便摇旗呐喊/即便急促成青紫色/错过,便没有如果/大红大紫却众口无语/不如静静地开始/下一个涅槃”。(“天问”)的图境,可让你钩起多少曾经的往事,“生命最后的灿烂/莫过于如此骨感/高耸的躯干/支起血色的幡/蜻蜓肃立/闻不到丝毫腐败的气息/儿时的呼唤/渐行渐远”。(“重塑希望”)真叫“荷殤”,它如一首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作:“倒挂的生命/已不重要/难以抹去的是/无数复制的幽灵/孤独的身躯/吊着低垂的头/悲壮地为自己默哀/看上去影子比自己重多了/微风拂过/水波荡漾/仪式支离破碎”。凡此种种,这岂止是自然景观,这就是人生和社会的缩影。

当下在有些名头的摄影圈子里充斥着功利思想,打着艺术活动旗号的各种商业活动泛滥,唯“财”是举与沽名钓誉的心态“强强联手”以求“双赢”,炒作味道浓厚,以奇巧取胜者众,作品多是投其所好的应景之作。东亮先生的作品如其人品,不投机取巧,不哗众取宠,坚守个性,不迎逢献媚。有朋友慕名而来,想邀请他合伙开店,被他拒绝。有文化传媒机构看中了他的“荷花”品质,想帮助他搞个人摄影作品展,他坚辞不从。看到他的作品他的人品,我时常想起美文《爱莲说》。

现在很多城里人,知道荷塘、莲花、莲蓬、莲藕却不知道她们的“底细”,不知道她们原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美丽的家庭,因为她们都出彩,即便是局部的面貌或姿态,仍旧出彩,依然美丽,因其“唯美”。东亮先生与此相仿,他周围的很多人,或许只知道他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作家,文笔委实了得;或许只知道他是湖南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家,书法颇具特色;或许只知道他是湖南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家,作品个性鲜明,诗意隽永。但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三合一”的复合型人才。因为他为人低调,从不恃才轻人,高高在上。他的与人为善,使他广结善缘,他的艺术造诣如同他的品性,完全融合在他的平实纯朴之中,让熟悉他的人已经习惯了对他的简单评价----“真有才”,同时淡忘了他“够艺术”的另一面。

品味着东亮先生这本精美的作品,透过这枝荷花这尊莲台,我看到了一些平时忽视了、淡忘了的东西,而这些能够直击内心最柔软地方的东西,不少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不可或缺、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弥足珍贵的元素。

赏心悦目一枝花,莲台入梦三生缘。西边亮过东边亮,五行之外可参禅。

赏此书,感斯言,感谢东亮先生!

(作者系湖南新乡土诗歌研究会副秘书长,省直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后记(二)

守护朴实

——为《荷风细语》写的几句话

前些日子,翻阅东亮的新作——《荷风细语》的图稿,很有些感慨。自古以来,描绘荷花、议论荷花、吟诵荷花的文字和图画已不可胜数,其中之精品佳作也屡屡为人们传颂,这些自然不需我多饶舌。我感慨的是,东亮这些年,花费这么多的心血和功夫,醉心于拍摄荷花、寄情荷花。

东亮是旧友,曾朝夕相处有年。二十多年前,他的书法作品和摄影作品就颇现功力,让我怀钦佩之心。这些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在书法和摄影上做出了更多努力,作品质量也日渐精湛,更让人称道。

四十岁以后的这些年,我逐渐悟出一个道理,读书跟种地很像,二者遵循的是“耕耘”的逻辑,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能补拙”,说的都是这一点。而做官则与经商类似,奉行的是“交易”的原则,互通有无、各取所需,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也。耕耘和交易,本都是社会所需,也无所谓优劣。怕只怕,一个时代当耕耘时却尽做交易、当交易时却用力耕耘,如此办事,个人十有八九难得成功,社会也会因此乌烟瘴气。

东亮同我一样,出身湘东农家,后来进城读书、进机关谋生计。在他的身上,我似乎也常常像在我自己这里一样,能找得到散发着不少泥土气息的气质。这样的身世背景,人们其实更多更自觉的是执着于耕耘,总希望能创造“勤奋出天才”的童话。不过,而今已是奔半百而去的东亮和我,其实早已理解,凭着“汗滴禾下土”的劲头,痛并快乐着,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既然没有本事做出人生中的大交易、好交易,那么,还是耕耘自己心仪的那一亩三分地吧。书法、摄影之于东亮,正如读书写作之于我自己,恰好可作为我们的精神自留地。

人生一世,朴实相守,不为流俗所动、不为欲念所困,大概也是一种不错的活法。照此说来,书法、摄影、写作之类活动,足以涵养强健的生命和豁达的灵魂。

顺其自然,守护朴实,不亦宜乎?

2014年7月30日于北京

[责编:朱晓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