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疫情防控第一线丨奋斗在一线的你 她们有话对你说!

句子大全 2018-03-13 22:10:14
相关推荐

一封信件 一份真情

在后方的家属、爱人们写上的封封信件,告诉前方的战士们,安心“打仗”,这里有我。

一份关怀 一份支持

在后方的同事、朋友们,献上份份关怀,告诉前方的战士们,你们是最坚强的英雄,我们为你们骄傲。

一份责任 一起加油

在中国一冶,“夫妻档” 同时上阵抗击疫情,他们是亲密爱人,也是共同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友”。

无人接听的电话

2月14日上午,鄂州“小汤山”雷山医院的建设现场,中国一冶建安公司的建设者秦冰几次趁着施工间隙走到场地边给妻子拨打电话,可妻子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这让秦冰的心揪得更紧了。

秦冰在工作中

秦冰的妻子是青山区儿童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蔓延开来后,她毅然决然踏上了去往青山区白玉山某方舱医院的征途。这里共有300多位病人,防护服较为稀缺,妻子说,节省防护服最好的办法就是穿上后就不脱掉,手机也放在里层衣物的口袋里。因此,妻子根本无暇回应丈夫“铺天盖地”的关心。

秦冰的妻子在工作中

丈夫秦冰先妻子一步到雷山医院的施工现场,每日他都要列出或更新40余种材料的物资计划,只要错报、漏报一项材料,就会延误雷山医院的工程进度。秦冰知道,医院早一天建完就能多挽救一批患者的生命,他也能早点回去和妻子团圆,于是他毅然决定舍小家、顾大家。秦冰还鼓励妻子,跟随他一起加入到抗“疫”一线。只是偶尔看着现场排队领口罩的长龙,会担心妻子是否也能领到足够的防护用品。

秦冰说:“以往的情人节,玫瑰花和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必不可少,而今一通电话都成了奢望,等到回家了,再双倍补偿她。”

夫妻战友

同样是雷山医院的施工现场,常年在外工程预算员的余侃自觉愧对妻子,2月14日大清早就给在武汉市武东医院担任药剂师的爱人发送短信,祝福她情人节快乐并发了一个红包,但是妻子迟迟未能回复……

工作中的余侃

2017,余侃和妻子走到了一起,只因妻子能包容他“四海为家”的工作性质。丈夫常年不着家,妻子自然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这让余侃心中十分愧疚。

余侃爱人

余侃介绍,妻子一天至少要为百余名患者配药,从接到医院紧急通知上班后就一直在药房配药,也不回家做饭了。她的白天要给病人配药,深夜才能回家看看一岁多的儿子,但是不敢离他太近,担心无意中把病毒带给儿子。

2月5日,党员余侃平静地告别妻子奔赴雷山医院现场,他的“战争”比妻子的“战争”更为急迫。本职是坐镇办公室搞经营预算工作的他,临危授命到雷山医院现场指导施工,负责6区和c区的196间集装箱式板房的结构工程,每日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到情人节这天,他总共给妻子打过2通电话。

作为典型的的工科男,余侃寡言少语,不擅聊天,常常被妻子诟病。其实,余侃说无论有没有情人节,他都一直牵挂着妻子的安危,但是苦于不会表达,只能把妻儿的照片设置成手机壁纸。

当下,余侃和妻子已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一种默契:各自为战,守护家园。待到疫情退散,再携妻儿一同漫步青山江滩。

夫妻双双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王宁是襄阳公司湖口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在防控新型肺炎疫情的鄂州医院建设中,他接到公司需要驰援鄂州医院建设的信息,他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

王宁的妻子在武汉市普仁医院工作,新型肺炎疫情后,她比平时更忙碌了,每天都在上班。他的父亲春节期间一直也在外地工作,没能回汉过年。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2月7日一大早,王宁在临出发前,才告诉家人将去支援鄂州雷山医院建设,并将2周岁的孩子送到父母家,请母亲帮忙照看。家住青山的他先开车到汉阳接了同事,再开车分别到阳新和黄石又接了两名同事一同前往鄂州。

因为防控疫情要求,阳新和黄石等许多道路都不能走,在经过了无数次的协调沟通,原来仅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却开了10个小时,终于在晚上18点半钟才到达鄂州雷山医院施工现场。根据襄阳公司驰援鄂州雷山医院突击队的统一安排,他不仅负责现场车辆调遣、接送员工上下班工作,同时还协助现场施工人员查找材料和发放等工作,但他没有怨言,服从安排,一心只想着为了雷山医院建设多做些事情。

疫情防控战场上的“并蒂莲”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

在中国一冶疫情防控狙击战的战场上,盛开着这样一对“并蒂莲”——中国一冶钢构公司的程旻和蔡涛杰。他们既是恩爱的夫妻,也是并肩的战友。

“为前方将士加油!为我老公鼓劲!”

程旻,一位身材高挑、文静温柔的妻子。她在钢构结构公司负责宣传、劳资工作。

程旻和女儿

1月23日,壮士断腕,武汉封城。至此,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狙击战全面打响。医护人员在前线,施工人员在前线,程旻的老公也在前线。

蔡涛杰,程旻的爱人、一位英俊帅气的年轻人。他是钢构公司火神山医院工程的突击队队长。

蔡涛杰和女儿

程旻根据公司的安排,及时跟踪前线动态、及时采访前线将士。她收集素材、提炼主题。为了尽快将稿件发出,她经常挑灯夜战,通宵达旦。

程旻完成稿件的第一件事就是发给老公。蔡涛杰在分享稿件的同时,还仔细地挑“毛病”,并第一时间反馈给老婆。字里行间,蔡涛杰感受到了鼓励和力量!

“我去火神山医院工地了,你在家照顾好孩子。”

1月30日早上6点30分,一个电话惊醒 了正在熟睡中的蔡涛杰。

“好的,我马上出发。”挂了电话,蔡涛杰赶紧起床,洗漱完毕,联系好此次“出征”火神山项目建设的队员后,蔡涛杰早饭也来不及吃,和妻子说了声:“我去火神山现场了,你在家照顾好孩子。”

蔡涛杰在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踏上征程的涛杰作为火神山项目建设的突击队长,其实内心既激动又不安,激动,是因为上级将这样的重任交付给他,对他是一种信任;不安,是害怕此次任务出一点差错。

协调现场,配备工具,筹集人员,工期迫在眉睫,蔡涛杰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在工地现场,他水顾不上喝,厕所顾不得上,饭没扒两口,就急急忙忙地到现场督促进度......

程旻深知丈夫此次“出征”意义。本来两口子就聚少离多,此次春节他们还计划着带孩子,和父母一起过个祥和年。在疫情面前,这些天伦之乐真的太渺小了。

程旻在家中静静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她还特意为涛杰煮了冰糖梨子水,备了眼药水,他知道丈夫一直都有点沙眼,几年前,丈夫还做了肺部的手术。

她默默地为丈夫做着这些,在她看来,只要医院能早一点建好,丈夫的这点牺牲都是值得的。

夜深了,看着窗外,空无一人。

蔡涛杰打着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和妻子视频,手机那头,他们的宝贝女儿已经熟睡了,看看手表,已是晚上12点了。

“我还要忙一再会儿,你快睡吧!”涛杰疲惫的双眼里面布满了血丝。

程旻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她不敢睡熟,因为她要时刻准备给归来的丈夫开门。

次日凌晨5点50分,涛杰光荣归来,程旻焦急地问:“完工了吧!”

“火神山医院病房2号楼阶段性任务已完成。”话音刚落,涛杰已在沙发上熟睡了......

并蒂莲,盛开在疫情防控战场;一冶人,冲锋在抗击病毒前线。

爱,让我们一起战斗

“我不会让你一个人去!”......

“我们一起去打这场仗!”钢构结构分公司行车工杨晓娟深情地对丈夫说。

余楚国、杨晓娟夫妻同上疫情防控一线的故事,在一冶钢构公司传为佳话!

“关键时刻,我们一起上!”

钢构结构分公司车间工段长余楚国,铆工出生的他,身上有种江湖义气。在企业摸爬滚打10年,他现在已是车间的一名工段长。

1月26日晚,他收到结构分公司为雷神山医院突击加班钢构件的紧急通知。他立马在工段的群里转发了通知,他说:“令我欣慰的是,我在群里发通知后,大家都踊跃报名,没有一个人问工钱,福利的事情。”

余楚国妻子杨晓娟深知,丈夫的脾气急,做事雷厉风行,对于他此次去前线施工,杨晓娟还是很担心的。

“我不能让你一人去,我们一起去打这场仗吧。”杨晓娟激动地说......

“你就在家里呆着,照顾孩子吧!”余楚国看着焦急的妻子,命令的口气说道......

“比起孩子,现在车间更需要我,我们的城市病了,我们要一起努力来治好它。”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最终,余楚国还是没法说服妻子,他们穿上工作服,将家里的孩子托付给老母亲后,踏上了去车间的路......

“人手不够,切割枪给我,我上!”

“这钢板的长度和宽度按照这个数据来划线。”余楚国一边看着图纸,一边叮嘱铆工不要下错料。

“人手不够,切割枪给我,我上!”看着气焊工人手不够,余楚国自己拿着切割枪,蹲下身子,一块一块地切割手中的“工艺品”。

在这场突击战里面,余楚国早已忘记了自己是工段长,俨然把自己当做一个全能选手,从铆工,到气焊,再到成品加工,余楚国每个环节层层参与,生怕出一点差错。

作为他的另一半,杨晓娟,从进车间上行车的那一刻就没有停过,吊钢板,和起重工完美配合,整天没去过一次厕所,没喝过一口水......

经过四天三晚的紧急加工,一件件钢构产品整齐地装上了大货车,集结在阳逻生产基地,陆续向雷神山医院工地发运。

看着此情此景,余楚国和杨晓娟的心里是甜的。

恩爱夫妻 同上“战场”

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的突击队员中,有这样两位看似平凡普通,却善打硬仗的两口子,他们就是朱保清夫妇。

看到群里突击加班的通知后,朱保清夫妻火速报了名。

“本来我们就是阳逻这边的人,所以加班也比较方便,而且这次加班突击的意义不同。我们是基层员工,一辈子也不能做什么大事,但是这次的突击活动,就是我们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的最大贡献了!”

朱保清是一名起重工,他的爱人李翠兰是一名行车工。夫妻二人从进厂就是搭档,配合默契。

1月28日,已经忙碌了一天的夫妻二人,正准备下班时,他们听厂长说:雷神山医院材料积压在谌家矶的货场,因人手调配问题,恐怕无法按时送达制作基地。

这批雷神山医院ICU病房门架和附属结构的工期仅有一天半,30日上午必须交货发往雷神山医院现场。

时间就是生命。材料晚到一天,交货日期就要后延一日。朱保清和李翠兰主动请缨:“让我们上,这样行车工、起重工就都有了。”

武汉冬天的后半夜,就是一个字——冷!

在钢材货场,朱保清笑着对爱人说:“手冻僵了,你就往手上呵几口热气!” 哈气也没啥作用,但一想到这些钢材能尽早变成钢构件,加快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夫妻二人都热乎起来了。

从晚上8点一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夫妻二人终于将三卡车钢材顺利运回了阳逻制作基地。

白班加夜班,朱保清夫妻二人已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

几个感人的故事,仅仅是几朵花絮

还有很多中国一冶员工的亲人奋战在

疫情防控第一线

Ta,冲在疫情战场的最前沿

Ta,为武汉、为湖北、为全国人民

守住生与死的第一线

向疫情前线的最美逆行者致敬

向你们的全体亲人致敬

来源/湖北公司 建安公司 钢构公司 襄阳公司

图文/黄静 王珊 常岑 高颖 程旻 虞忠

编辑/龚飞龙 黄静 审核/丁仕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