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联想之星周自强对话创业者:请直说 我们会认真听

句子大全 2018-02-14 15:56:05
相关推荐

2008年7月14日,在融科资讯中心A座10层的会议室,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第一期第一课,由柳传志讲《总裁是怎样炼成的》。他站到台前,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可能是历史上一件大事的开始。”我会永远记得这句话。

今天,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的大潮,但那个时候却并非如此。联想之星启动的时候异常艰难,面临很多的不理解甚至怀疑,而到底上什么课、怎么上课也只是开始摸索。但正是在第一任项目组长曹之江和教务长王建庆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第一期30名学员,排出了第一期的课表。学员在入班后,通过自己组织讨论,定下的班训是“砺志产业报国,成就联想之星”(砺志两字是徐科提出来的)。 正是这样一批科学家们,虽然对市场、商业的认识和理解非常之薄弱,但从科研机构毅然决然出来,至今依然在创业道路上探索着前进。按照一位学员的说法:“我们是一群在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上的亡命之徒。”

我想,柳传志所谓的“大事”,可能正是这样一种使命。也正是这样一种使命感,让当时刚刚30出头的我义无反顾的扎了进去。

每次和人一说联想之星这个名字,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话虽如此,真要燎原却也是漫漫长征路,而且,在风还没有起来的时候,燎原不说,星星之火自己能不能延续下去都是个挑战。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2009年,我们面临这样的质疑。2期有一次培训拉到了山东汶上,培训期间的一个晚上,在空荡荡的酒店大堂里,我们和学员一起坐在地上喝酒,朱廷钰直接问我:“你们还准不准备干了?”来自学员的质疑,让我倍感羞愧。那个时候,团队内部对于未来的发展道路有迷茫,做VC投资?还是做公益培训?举棋不定,而队伍也不稳定,连续进人,又不停走人。这种情绪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学员,所以才有这样的疑问。联想之星二期是最难带的一个班,问题不在学员,问题出在联想之星自身的团队,而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仍在努力弥补。

2010年初,在联想之星第一版正式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对联想之星团队成员的文化底线——“以身作则,服务精神”,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变。培训这件事,组织者本人是否能够以身作则,是获得学员信任的唯一基础。

虽然面临挑战,我们依然决定在三期扩大规模,从1、2期的30人扩大到70人左右,最终三期共录取了67位学员。从三期开始还有一个转折是学员构成,此前的学员仍然以中科院的科学家为主,但从三期开始,班上的主要学员是来自各个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我们的培训课程和组织形式必须进行调整。

我们把学员按照企业阶段进行分班,按照选修、必修进行分课,并第一次引入了学习小组计划,把每个月的培训改为双月,中间加一次学习小组交流。

三期是一个转折点,为了做好转折,联想之星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进去,67人,两个班,我们配备了四位班主任,投资团队深入参与学习小组。这样的专注,一方面让培训的效果有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也帮助我们对培训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关键时刻,必须集中兵力。

后来复盘,我们发现按企业阶段分班不靠谱,选修、必修也存在问题,这两件事后来就没有再延续,但是学习小组的形式很好,所以一直保留到今天。这也算是一种产品的迭代吧。

课堂上更多的是讲师与学员一对多的、单向为主的交流,或者叫灌输。但每一位创业者有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而这种经验和智慧的分享交流,还可能激发出新的想法和思索。所以,培训更是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促进、催化创业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提升。

有了前三期的探索,我们逐渐发现了运营好一个班级的一些重要因素和做法,其中一个是班委,而在班委中,班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四期星友开启了创业者行走玄奘之路的故事。结业时,班长柳庆明克服各种困难,组织星友30余人行走玄奘之路。当时计划是在最后一次培训之后立刻奔赴敦煌,但对企业一把手来说,除了培训四天,还要离开一周,对很多初创公司是一种挑战;另一个困难是经费从哪里来,联想之星没有提供资助,1万多团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正是班长逐一沟通,并且尽了最大的努力从外面拉赞助,让戈壁行最终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四期学员之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也由此夯实。在培训结束、第二天要出发之前,我们喝多了,集体去剃了光头。

这件事情也直接促成了联想之星在第二年正式邀请其他创投机构共同创业戈壁行,2014年又举办了“创2”,创业戈壁行正在成为创业者挑战自我的年度盛会。而走玄奘之路,让我们知道在创业这条孤独的路上,与谁同行也很重要。

一个集体的凝聚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于班子,而班子里的班长尤其重要。但对于培训来说,班长面对的不是公司员工,是一样、甚至比自己更优秀的创业者,大家都是老大,怎么服众?有担当、有能力、有激情、有亲和力,都是必要条件,还要有决心!

创业道路有艰辛,坎坷,欢笑,泪水。我们看到了太多创业成功后的辉煌,那些经过仔细包装、加工打磨后的创业故事,但又有谁能够真正看到创业者的内心?

联想之星五期开启了“星光夜话”。在每一次培训中,都会特意安排一个晚上,在教室里,暗下灯,点上蜡,摆好酒,只为创业者开启心扉的夜晚。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听听那些真实的故事。于立新、熊俊、魏炜、姜爱芹……许许多多的创业者故事,即便经历再艰难、再窘迫,创业者依然还是可以如此乐观,那不是做给投资人或团队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豁达与开朗。还有山虎v.s洪波的精彩交锋,真叫棋逢对手、惺惺相惜。

人与人的纽带,不仅仅是利益。联想之星想要凭借一己之力,获得所有创业者的认同,这可能也只是空中楼阁般的幻想。但是,让大家彼此认同,认同在一起时的那种情感和能量,却可以做到。而到那时,最初的组织者变成了这个集体中的普通一员,而平台也真正成为了大家的平台。

有时牵挂,了无牵挂。

2012年被称为中国的天使投资元年。越来越多投资机构、个人投资开始往早期走,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出现。一方面,对投资机构来说,在早期优秀项目的争夺中,培训的价值似乎凸显出来。

2013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家培训开”。另一方面,创业成为年度最热话题,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朋友聚会不谈创业似乎都不赶趟了。6期就是在这样的大潮下开的课。

2013年下半年开始,联想之星开始做第三版战略规划,一直到年底才结束。期间有各种焦虑、争执和抉择。2014年培训小组讨论结业怎么做?最后决定让学员按学习小组完成一个与创业相关的视频作品,作为结业作业提交并进行比赛。这就是六期结业的“创战记”大赛。最终获奖的作品是星梦想队的《不忘初心》。

创业是不断的往复,定下一个目标,达成,再定更高的目标,再达成。这中间,要反复经历迷惘、痛苦、坚持、喜悦的过程。坚持才能看到希望。而联想之星的创业培训也已走过六年,面对这样的时代,也必须去重新去思考当初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特训班七期在2014年9月开始,尚未结束。相比往期,又有了进一步的迭代。精准定位用户,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定义产品和服务,快速调整和迭代,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之道。联想之星以往的大部分学员仍然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或者叫“科学家创业”的这样一个群体。但从5期开始,特训班学员中包括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人群。我们以往的产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么?

2014年初,为了准备7期培训,我和我的同事参加了很多场有关互联网的活动,去了解大家在想什么,在讲什么。我打点电话给互联网创业者,请教在互联网公司怎么看待“产品”和“运营”,我们的创业培训,它有什么样的“产品”特点?又需要怎么样的“运营”?但光想不行,总要动起来。

分班授课,是迈出尝试的第一步。联想之星特训班7期,学员规模翻番,计划全年招收学员150-160人。从原来混合建班变为按照行业分班,把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单独建班,并且重新编写了一半的课程。我们的投资团队在业务极其繁忙的过程中,依然投入巨大精力新开发了“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制定”和“互联网企业的产品与营销”两门大课,我们的班主任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班级管理,而是承担起特训班“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的双重角色,而我们也得到了来自学员们特别的宽容和理解,以班委为核心的学员深度参与到培训中来,不再是单纯的用户,而是在共同打造。

创业者永远是最真诚的人群,当你做得好,他们会鼓掌,当你做得不够好,他们也会直接提出意见甚至帮你改进。联想之星特训班旨在“发现和培育中国最优秀的创业者群体”,尤其需要这样的“直言吐槽”和“深度参与”。

请你直说,我们会认真倾听。

年底要写各种总结,同事给了我一个命题,让我系统的阐述联想之星的创业培训和创业联盟对创业者的服务,用作对外宣传。我一拿到这个题目,头就大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写。正好年初想要写一篇《创业培训那些事》,拖了一年没写完,前些日子又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个愿,要把它写完。所以最后决定一稿两投,写下了以上这些文字,但文字太过严肃,所以又找了一些图片用来解构。感悟是认真的思考,配图也是愉悦的心态。这就是我们在做的这件事儿。写到这里,突然脑补这张图,来来来,和我一起唱……

希望和我们一起发现并助力中国最优秀的创业者么?请加入我们。

发送简历到: LST@Legendholdings.com.cn

联想之星等你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