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对话“连狗都讨厌”的医生爸爸:惭愧不是好父亲

句子大全 2018-01-23 00:51:36
相关推荐

原标题:对话“连狗都讨厌”的医生爸爸:惭愧不是好父亲

工作中的毛医生

从前天晚上开始,大家在朋友圈里,一定都见过这篇字体稚嫩的作文:

“我的爸爸是一名外科医生……每天早出晚归,休息天就想着一直睡懒觉,连狗都讨厌他。”

这位被儿子称为“连狗都讨厌”的爸爸,就是诸暨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治医生毛轶,所有看了作文的人,都有一种“笑着哭”的感觉,医生们都忙到像这位爸爸一样被狗讨厌吗,看了作文后的他有什么想法?

昨天,记者赶到诸暨,见到了这位毛医生。

这篇作文是怎么走红的

小毛同学这个学期刚刚成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十一假期前,语文老师出了作文题,是大家在学校都写过的《我的爸爸》。

周日上午,语文老师批改作业,被小毛这篇作文逗乐了,老师拍了照,发给了小毛的妈妈。

小毛妈妈带着对老公吐槽的心情,把照片发上了自己的朋友圈,很快,点赞加评论一下子就接近了三位数。

因为小毛的妈妈曾经在诸暨市人民医院当过护士,朋友圈里有不少医护人员,孩子的作文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我们医生护士都是这么忙,自己的孩子虽然没写过这样的文章,但是类似的情绪不知道表现出来多少次了。”医院护理部主任俞莉说,她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转发了照片。

作文截图在诸暨医护人员当中最先流行起来,接着被《医学界杂志》的记者发现,微信推送了一篇《戳中泪点!医生儿子写作文称“连狗都讨厌爸爸”》的文章,将它传播到了更广的受众面前。

随着人民日报等官微的转发,短短半天时间,作文出现在了几百上千万人的视野里,光是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上,就有10万+的阅读量和4271个点赞。

小毛同学写自己的爸爸,有夸张吗

昨天中午,钱江晚报记者在诸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11楼见到了毛轶医生。

约在中午见面,是因为他上午一直在忙着做手术。

见到毛医生时,他穿着白大褂,看起来个子不高,1.7米左右,正坐在电脑桌前看病历。他桌上除电脑外还有医学书。毛轶医生有些腼腆,声音很轻,话也不多。

一夜之间成为红人,毛医生措手不及。

“惭愧啊,不是个好爸爸。”毛医生对记者感叹。

根据小毛同学的作文,记者和毛爸爸一起,一条条梳理起了爸爸的“罪状”:

一、“外科医生很少有休息的时候”

作为一名工作了11年的肛肠外科医生,毛轶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做手术、查房、观察病情、术后康复指导。

科室里有10位医生,整个科室一天要做10多台手术。

毛轶的作息时间是:

早上6点多起床,洗漱、吃早饭,7点半左右出门,开车十几分钟到医院。

下午4点半是下班时间,不过大多没法按时下班,要准备第二天的手术,看看当天的住院病人康复情况,回到家要5点半以后了。

如果遇上急诊病人,那不管是晚上几点,接了电话就得往医院赶。

二、“爸爸很爱睡懒觉”

这是一个生活作息很有规律的家庭,“有时候周末不值班,就睡到八九点钟。”毛轶说,这在早睡早起的孩子看来,就是睡懒觉的表现了。

三、“连狗都讨厌他”

毛轶家里养着两条狗,都已经十多年了,和家里人很亲,它们每天早上叫大家起床,晚上要等所有人回家之后再睡觉。

每天早上,狗狗们没法叫醒毛轶,它们就转换目标,跑到孩子的外公外婆房间,外公会带着它们出门溜上一圈。所以,毛医生每天和狗狗接触的时间不算多,而这些都是被儿子认为“连狗都讨厌”的证据。

这样说来,小毛同学的作文细节交代上并不算精准,不过反映出他的情绪还是真实的。

毛医生在家爱看书,妈妈辅导作业

为什么儿子会对爸爸有这样的感觉?来看看毛轶和孩子的交流就很清楚了。

这是一个五口之家,除了毛轶和老婆孩子,外公外婆也一起住。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是外公。

下班回家之后,和儿子聊学校、聊老师同学、指导作业的,都是孩子的妈妈。

即便早上起床到离家上班上学前的近两个小时,毛轶和儿子的交流也不多。

那么,毛医生在家时都在干什么?

“看书啊,医学方面的。”毛轶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作为医生,自我学习是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医生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否则没法进步。”说到这里,他立刻又觉得哪里不对了,看着记者认真地说:“但是陪儿子真的很重要啊,真的。”

对话爸爸

医生爸爸很愧疚——“昨天我陪儿子做作业了”

和记者聊天,1981年出生的毛爸爸好几次眼圈红红的。“愧对孩子啊!”他几次对记者说,以前没觉得,怪自己粗心,但这篇作文也给自己提了醒,现在知道了,孩子多么需要爸爸的陪伴啊。

以下是记者和毛轶的对话:

记者:看到这篇作文,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毛轶:觉得有些羞愧,现在不像前几年这么忙了,在家时间也多了,但是儿子还是觉得陪他时间不多。

记者:之前有感觉到儿子的情绪吗?

毛轶:没有啊,怪我粗心。他平时是一个很乖巧的孩子,学习上也不用我们操心,在学校也有自己的好朋友,昨天看了作文后想了想,主要是我自己从来没有把和儿子交流、陪伴儿子当作一件事情,很少在这个方面想过。孩子的妈妈就不一样,她以前也是医护人员,现在是基层公务员了,也经常加班,有时候上班比我早,下班比我晚,但是她一回家就陪着孩子,陪他吃饭,陪他做作业,陪他聊天,我得向她学习。

记者:关于作文这件事你和儿子有交流吗?

毛轶:现在还没有,我想等我自己准备好了,再和儿子聊一聊。但我昨晚陪着他一起做作业了,他有些字不会写,来问我,还有数学题也问我,我解答了,心里感觉很暖。我也愧疚,这学期我还是第一次陪儿子做作业,以前印象中也没几次。儿子也没和我说过这篇作文,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记者:今后会有什么改变吗?

毛轶:会,肯定会。以后和儿子多沟通,多聊天,问问他学校、朋友的事情。

记者:愿意让孩子今后学医、当医生吗?

毛轶:这个看他自己意愿。

记者:如果他当了医生,也像你这么忙,照顾不了自己孩子呢?

毛轶:那就我帮他带。

延伸阅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