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描写西湖的诗句: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句子大全 2018-01-16 11:53:51
相关推荐

关键词: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原文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赏析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词的纲领 ,由此引出 群芳过后 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 好 的意味。 狼藉 、 飞絮 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群芳过后 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 好 ,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伤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 笙歌散尽游人去, 乃指 绿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 笙歌处处随 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残红飞絮之景; 始觉春空 ,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始觉 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 好 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可解释认为 狼藉残红 三句所写景象的 好 之所在。

最后二句,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末两句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 双燕归来 才 垂下帘拢 。结句 双燕归来细雨中 ,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却从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此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

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 匆匆春又去 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春空之后的闲淡胸怀,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史学家。

欧阳修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 唐宋八大家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欧,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苏辙二兄弟、苏洵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均为一时之冠。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